《楹聯叢話全編》楹聯四話 雜綴:死之日,於衣帶間得一聯云:「二十年讀書,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楹聯叢話全編》楹聯四話 雜綴

楹聯叢話全編

楹聯四話 雜綴

咸豐癸丑,金田逆匪竄擾一江一 右,鄱一陽一沈槐卿大令嬰城固守,誓以身殉。

死之日,於衣帶間得一聯云:「二十年讀書,二十年作宦,取義成仁,擔得起綱常兩字;進無以助援,退無以固守,孤忠效死,羞對此章貢雙流。」

從容就義,大節凜然,人以之方文天祥雲。

「武侯讀書,大意略觀,是講求經濟;淵明鼓琴,不求甚解,乃涵養性情。」

不但字句好,對亦好。

西湖詩僧小顛預治槥具,署一小扁曰「呵呀」。

又於床 際揭一聯曰:「老屋將傾,只管淹留何日去;新居未卜,不妨小住幾時來。」

其風趣如此。

因憶予有所親於壁懸一扁曰:「待死室」,其行蹤正相類也。

京都廟市,惟東城隆福、西城護國二寺百貨具陳,目迷五色。

王公巾幗亦復往游。

昔鮑西岡有一聯云:「三市金銀器;五侯車馬塵。」

足括廟市之勝。

京都後孫公園相傳為孫退谷別業,前為安州陳尚書第,後有晚紅堂,吳白華司空官翰林時賃居,公宴座師王文莊公。

戲台聯最佳,句云:「地近春明,憶當年甥館清娛,幾聽後堂絲竹;」對云:「序先秋禊,慶此日師門暇豫,共陪高閣襜帷。」

蓋宅本為茶陵彭大司馬維新舊第。

公乙丑及第,於此贅姻。

宅後一園,有林木亭榭,沈雲椒侍郎寓焉。

有簡韻堂聯云:「匝地清一陰一三伏候;參天老樹百年餘。」

戴菔塘《籐一陰一雜記》云:「座師王文莊公初寓韓家潭,七月廿五日生辰,每於中秋前後張樂邸第,燕乙丑同年及門生。

其戲台聯最為一精一切。

憶己丑歲則云:『十七夕彩滿蟾宮,賡隔夜霓裳舊曲;』對云:『念五載班聯鵷序,萃當年蓉鏡群仙。

』庚寅歲則云:『壽宇覃禧,借緱山鶴舞余籌,更譜瑤笙諧鳳侶;』對云:「晚香勵節,集蓬島鵷班舊侶,重翻霓羽侑鸞觴。

』」

黃仲鸞觀察曰:「余以同知從事一江一 寧厘務,兩載矢公矢慎,卒以絲捐兩歧撤差。

蓋為人所構,予不受過也。

卸差日,曾撰一聯以志感。

有詢顛末者,即以此聯報之。

句云:『傷心三字莫須有;回首一官歸去來。

』」

又曰:「余通籍垂二十年,回首西清,如在天上。

改官入浙,春日制桃符疥於壁,句云:『北闕詞曹多後輩;西一江一 文節是先臣。

』誇詡之詞,吾知過矣。」

戴文節云:「梁子恭,名敬事,杭州人。

道光乙巳,余候補翰林學士。

伊方為編修,充禮闈房考。

語余曰:少年屢作一夢:夢過杭城仙林橋,至白蓮寺殿旁,有一小門。

入門,則滿院皆花,而花未開。

中一屋,其左若臥房者,上有床 榻。

近窗一案,余必於案上覓朱色物,覓得即醒。

夢夢皆同,朱色物各異。

有時夢見空案無物,案乃朱漆。

最後見滿院花俱開,不欲入舊屋,入旁一屋,闃寂無人,懸一額曰『夕照室』。

楹帖曰:『水定原無影;山空不住雲。

』嗣後遂不復夢。」

吳縣石琢堂先生去官家居,以耋歲雋才提倡風雅。

家大人藩吳時,常與文字往返。

每宴集,呼余輩出見。

時余方十四歲,頗蒙噢咻獎勸,亦時以聯箑請書,彼時早知「獨學廬」之名也。

哲嗣同福官浙一江一 太守,雖兩代外宦,固無餘貲。

當道光初年時,築祖墓方湖邊。

對向有陶冶者,適與正沖,一陰一陽一以不利議去之,先生曰:「損人利己,吾不忍為。

況吾亦未必不利。」

欲聽之。

時太守公亦動於術家言,頗不自安。

迨墓成,先生以一聯書於墓碑云:「有地在心,不求風水好;無田亦祭,只要子孫賢。」

義兼勸戒,合族安之。

其盛德為一時所推重雲。

甘肅某令饒有資財,性情愚詐,雖粗識之無,而好與文人一交一 。

凡公車北行者,必厚贈之。

故登鄉榜者利其財,紛紛投刺稱門人焉。

一日,有客謁而問云:「見門前泥金滿壁,悚然起敬。

君家桃李何其盛耶?」

某沉思良久,答云:「賤園惟梅花多株,並無處可種桃李樹。

殆君誤記耶?」

又一日邀客作樗蒲戲,客有叔侄二人,素與莫逆,因事不至。

友人代函達云:「某某竹林,家適有事。」

後某晤其侄,竟以『竹林」呼之,意其號為『竹林」也。

有人嘲以聯云:「自慚無地栽桃李;到處逢人說竹林。」

某出示同僚,無不噴飯。

校官為冷宦,自撰楹聯,或嘲或諷,多有可發一噱者。

傅芝堂學博句云:「百無一事可言教;十有九分不像官。」

此聯早膾炙人口矣。

屠筱園教授所書聯語,則云:「教無所教偏稱教;官不成官卻是官。」

自嘲中卻有身份。

陸定圃教授則云:「近聖人居大門徑;享閒居福小神仙。」

亦有味。

沈秋河司訓門聯云:「讀書人惟這重牆門可以無妨出入;做官的當此種職分也要有些作為。」

則稜稜風骨,讀之令人肅然起敬。

仁和姚平泉光晉,道光乙酉舉人,以勾股算術受知阮文達相國。

八試禮部不第,選上虞教諭。

訓諸生以經義。

每歲科試,他廣文於新進諸生齦齦如也,惟先生獨否。

故虞人雖婦人孺子無不知先生之賢者。

每言及,不稱其官,輒曰「姚菩薩」雲。

先生嘗夢至一處,四山若立壁,上有瀑布。

有老僧出迎,醒而異之。

因繪一《夢遊圖》,賦詩志之。

及到上虞,聞仙姑洞有瀑布,往游焉,則依然夢境也。

乃自謂前生為此山老衲,復繪一《獨立圖》,自題聯句云:「了他過去因緣,偶然遊戲;還我本來面目,自在逍遙。」

年八十一卒。

卒之前一日,忽有兩燈自中門入,家人鹹見之。

詰問「誰何」,則無人焉。

燈亦遂不見。

去來有自,菩薩之名不虛得矣。

沈鹿坪題某道士居云:「受錄開宗,千秋香火人間世;棲真卜築,一室煙霞物外身。」

陸敬安曰:「桐鄉徐瘦生茂才終身不娶。

自署其棺曰『獨室』,並題聯云:『埋憂待荷劉伶鍤;行樂先題表聖詩。

』先君子於台州購得嘉木,制為棺,題曰『止止居』。

書聯云:『一生悠忽少壯老;萬事脫離歸去來。

』」

汪龍莊大令輝祖先為刑幕,書聯座右云:「苦心未必天終負;辣手須防人不堪。」

近有人贈幕賓聯云:「求其生不得則無憾;勿以善之小而弗為。」

語亦警迫。

歙縣鮑篆飲先生曾刻《知不足齋叢書》。

乾隆開四庫館,獻書七百種,蒙賜舉人,可謂極稽古之榮矣。

所刻叢書,校訂一精一審,風行海內,藝林寶之。

自撰聯句云:「與其私千萬卷在己,或不守之子孫;孰若公一二冊於人,能永傳諸奕祀。」

今其孫曾輩以書為業,奇編寶笈,價重連城。

子孫蓋猶食其報雲。

歸孝儀宮詹允肅授順天主考官時,守正不阿,一秉至公。

榜發,下第者譁然肆詆,冀興大獄。

時蔚州魏敏杲公象樞以國端重望,至宮詹邸第門外行四拜禮,曰:「我為國家慶得人。」

復賦詩以紀事,謗者乃息。

見其大門聯句有云:「絕夤緣奔競階,務專求實學;杜浮言誇張一習一 ,要不採虛聲。」

世傳史文靖公相府親迎者有牌一對,一曰「身經四萬日」,一曰「眼見三百孫」。

或曰:「即其聯也。」

未知確否,姑錄存之,以助美談。

曩歲客遊五羊城,見城隍廟對過有南昌茶館,一對句云:「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一簾春欲暮,茶煙細颺落花風。」

二月十六日為明張麗人誕辰。

增城何一山桂林嘗於是日冒雨招同輩往百花塚,以清酒酹其墓,並書以聯云:「一抔香土花仍放;二月芳辰雨未晴。」

漢軍王兆鸞者,慕養生之術,於粵秀山下自墾場圃,畜魚蒔蔬以為食,不出柴關者近二十年。

偶記其門聯云:「曉煙貼地魚盈浦;空水沿籬韭出畦。」

陶然自得之概溢諸言表。

香山鄒蔭泉中翰大林辟「杏林莊」於珠一江一 之南,實未嘗有杏也。

道光乙巳,何靈生孝廉自京師歸,貽杏一本,種閱五載,花始發。

遂治酒,招同人賞之。

番禺陳棠溪儀部其錕於花前制一聯懸之,句云:「種來香國當三月;聘得金台第一花。」

數千百年來未聞有杏花,今始見之,誠盛事也。

按:吾閩亦無杏花,想同一地氣太暖之故。

擬他時添植此種於敝園。

山一陰一張陶庵茂才岱,豪士也。

家蓄梨園數部。

上元日,於演武場結巨台場,大演徽昆各戲,凡三晝夜。

所有百戲檔子無不登台搬演,所費不下萬金。

其叔蘊生大書一聯於棚柱云:「果證幽明,看善善惡惡,隨形答響,到底來那個能逃;道通晝夜,任生生死死,換姓移名,下場去此人還在。」

又一聯云:「裝神扮鬼,愚蠢的心下驚慌,怕當真也是如此;成佛作祖,聰明人眼底忽略,臨了時還待怎生。」

蓋當日所演者系《目連救母記》及《西遊》諸鬧戲,故其聯語如此。

廣州諸妓妝閣中,其楹聯頗多,佳句皆貼切其名。

如「小姑」,云:「小喬夫婿英雄裔;姑射仙人綽約姿。」

「秀雲」,云:「南部煙花誰夕秀;東坡侍妾是朝雲。」

「轉好」,云:「對月轉思殘醉後;看花好待晚妝時。」

「琴仙」,云:「琴心未許調司馬;仙骨何緣肖媚豬。」

「連彩」,云:「連環唐苑綢繆印;彩縷齊宮續命絲。」

「愛玉」,云:「愛我品題誇絕代;玉人聲價重連城。」

「小凌」,云:「小海歌喉珠一串;凌波微步玉雙鉤。」

「月香」,云:「月借眉痕秋淡處;香銷心字夜深時。」

「憐采」,云:「憐他楊柳春深後;採得蘋花露下時。」

「小鶯」,云:「小小名猶傳樂府;鶯鶯生本屬詩人。」

拆字巧不可階。

又有以意貼切者,如「柳笙」,云:「鶯邊煙重春無力;鶴背雲寒月有聲。」

「亞妹」,云:「闌干碧玉都成字;樂府青溪舊有名。」

「閏桂」,云:「桐葉喜添花下影;木樨羞竊月中香。」

「阿二」,云:「顧影只輸花第一;問名未到月初三。」

「阿女」,云:「如意不勞多著口;媚人須要放開眉。」

「金桂」,云:「顧爾常依金粟佛;有人來證木樨禪。」

「鈴卿」,云:「但願瑟琴調子細;再休風雨聽郎當。」

「十五」,云:「蟾光卻愛一團一 圞夜;鸞韻分拈上下平。」

「小姑」,云:「彭郎磯畔人無兩;蔣帝祠邊妹第三。」

俱見匠心。

更有亞三者,呂、週二人先後狎之。

或戲為聯語云:「亞欄柳嚲鶯調呂;三徑花嬌蝶夢周。」

尤妙,不可思議。

隱士萬斛泉,湖北興國州人。

生平以朱子小學暨《近思錄》為宗,尤一精一研《大學衍義》。

與其徒宋鼎、鄒金粟結茅山中,讀書講道,不求仕進。

會賊大至,猶正襟端坐,歌誦不輟。

賊皆引退。

中丞一胡一 公林翼特為薦舉,奉旨賞七品頂帶。

宋、鄒兩人賞八品頂帶。

此咸豐丁巳年事。

大吏贈以聯云:「絳帳一時培後輩;黃巾三捨避先生。」

此誠難副之盛名,亦國家非常之曠典也。

道光癸巳,越南國王差官阮煥乎文章、李鄰芝文馥、黃健齋炯、黎受益文謙、汝元立伯仕等護送失風兵船回粵東。

錢塘繆蓮仙茂才艮因招五人集珠一江一 ,作中外群英會。

把酒論文,極歡而散。

黃有聯十四字句云:「也知文士以文會;不意此生來此州。」

康五者,都門買估衣家也,詼諧善謔。

以廉值買得一古聯,紙色黑暗而無題識姓名,其句云:「青瑣花輕重;銀橋柳萬千。」

廉玉泉秋曹過而愛之,斷其為文衡山之筆。

適銘東屏大令乘款段出宣武門,廉呼而示之曰:「此待詔墨寶也。」

銘大哂曰:「此廊房戴本義之作偽,以藥水染紙,遂似數百年物耳。

實不值百錢也。」

廉不能平,大相詬詈,一市粲然。

康和解之。

廉卒以三千買歸。

嘉應李秋田明經光昭,其德配某氏號紅蘭館主,工集古。

嘗取禊帖集楹聯數十,為一時傳誦。

余記其尤雅者,如:「萬年觴有清和氣;一品集無時世文。」

「老竹當風生古趣;幽蘭臨水抱閒情。」

「品齊日觀雲亭峻;氣與風蘭水竹清。」

皆流麗可喜。

武進湯緯堂大令大奎,雨生都督之祖也。

乾隆癸卯,宰鳳山縣。

值林爽文之亂,與長子荀業同日遇害。

咸豐癸丑,洪秀全竄入金陵,雨生都督適居城中,又闔門殉難。

今已入祀昭忠祠。

有以「三世黃封;一家碧血」為聯者,真古今罕有之奇烈矣。

嘗見某家榜其門曰:「老驥伏櫪;流鶯比鄰。」

蓋左為馬房,右為妓一院,故雲。

集句之工,真天造地設。

仁和馬慶孫者,秋藥太常之猶子也。

襆被來粵,舟出豫章,夜泊生米潭,遂為盜劫,行李一空。

時劉蘭簃方建臬南昌,馬趨控之,所呈失單,不過書畫玩物。

劉嗤之,馬作色曰:「失單中有鄭板橋楹聯,先人性命寶也,務乞追償。

他則惟命是聽。」

劉憫其愚,檄縣嚴緝。

未三日,果於貨擔間得之。

其聯曰:「飄風作態來梳柳;細雨瞞人去潤花。」

劉流連觀之,笑曰:「無怪此老之齦齦也。」

道光中,廣州僧某常與鄰婦通,事覺,勒令還俗。

有贈以聯云:「既已摩頂庵中,宜守空王戒律;何故畫眉窗下,偏學京兆風一流 。」

或謂和尚不妨好色,蓋多情乃佛心也;道士不宜好色,蓋太上忘情也。

沙三者,蘇州人,嘗於端一陽一觀競渡,一日之內,手散萬金,人因呼為「沙三標子」。

家遂中落,僅餘五百金,復於中元廣招僧道為盂蘭盆,大施口食。

糝米為一團一 ,雜以一胡一 麻,筐承車載,堆塞道路。

四方乞丐聞風奔赴,以數萬計。

高結香龕,顏曰「麻一團一 勝會」。

自撰楹帖云:「三標子現身說法;大老官及早回頭。」

事畢,五百金告罄,以衣質青蚨一串為生計資。

日持歌板,市麻一團一 於里巷,有向其購者,歌一曲以侑食焉。

未幾死。

此亦宇宙間畸人也。

廣州素無戲園。

道光中,有一江一 南人史某始創慶春園,署門聯云:「東山絲竹;南海衣冠。」

其後怡園、錦園、慶豐、聽春諸園相繼而起,一時裙屐笙歌皆以華靡相尚,蓋亦昇平樂事也。

董文恭相國誥、曹文正相國振鏞,嘉、道兩朝名臣也。

文恭盛德偉望,朝野欽仰。

嘉慶十八年,天津教匪林清遣賊入禁城為亂。

時上幸熱河,聞變,近臣有以暫行駐蹕之說進者。

文恭隨行,力請迴鑾,繼以涕泣。

而文正在京師,於亂後一味鎮靜,時以庸碌短之。

有無名子撰一聯嘲之云:「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師。」

二公聞之,笑相謂曰:「此時之庸庸碌碌,頗不容易。」

文恭初加太子太師銜;文正公初入閣,有尊以「太師丞相」之稱者。

兩公笑辭曰:「賤姓均不佳。」

後二公皆加太傅銜,而皆為丞相。

繆蓮仙、湯春生集四子書為對,自二言至十餘言,固雲美備矣。

近復見一集對云:「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亦殊穩稱。

《明良記》云:「一胡一 明善附張羅峰。

羅峰以彗見獲罪去任,而明善亦以石碑事謫戍。

時有以春聯揭明善門者,云:『白石出西山,一胡一 明善災從地起;彗星見東井,張孚敬禍自天來。

』」

錢塘張太史曰銜學優品懋,通籍後不與當道往還,樵蘇不繼,蕭然自得。

題聯於堂曰:「相對半床 書,冀漸臻聖域;但啜一甌粥,誓不入公門。」

太倉王相國掞之督學浙一江一 ,取士公明,人有「窮通翁」之謠言,所取皆寒士宿學而能文者也。

後湖北李某來督浙學,不喜典重文字,好取短篇。

士之美秀者,拔置前列;貌不揚者,雖已入彀,必摘其文中疵累黜之。

有私張一聯於大門云:「文宜淺淡乾枯短;人忌鬍麻黑胖長。」

雖即時撤去,而已不脛而走矣。

靳迪臣觀察云:「衢州正誼書院在府署前,與郡廟並峙,堂宇久荒。

履任後,籌款興修,並為生童加增膏火,課期親往扃試。

撰一聯懸之講堂,云:『隔院警晨鐘,願諸生日就月將,名下不虛華國選;望衡瞻夏屋,幸五邑刑清政簡,公餘來聽讀書聲。

』」

明太祖優任陶安,賜門帖子曰:「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此惟劉基、宋濂乃足以當之。

安嘗自謂謀略不如基,學問不如濂,語非謙也。

劉、宋晚歲帝眷寢衰,而安獨以禮遇終。

余按:基卒於洪武八年,濂卒於洪武十四年,而安卒於洪武元年。

然則安亦幸而早亡,得以保全恩一寵一 耳。

倪烈婦,仁和王通甫女也。

年十七,嫁東裡倪德昌,三月而寡。

謹事舅姑不衰,閱八年,舅姑以家貧欲嫁之,一陰一納聘,行有期矣。

先一日乃告之,婦佯諾,即晚檢半臂一、耳環一以與姑曰:「是猶足為數日養。」

夜半投於河。

遲明父至,述夫婦同夢女歸,以死告,且謂:「上帝命為河神,無苦也。」

方共駭愕。

裡中譁傳太平橋河有一屍一,被發蒙面,上下衣密縫,視之則婦也。

凡溺者男覆女仰,而婦一屍一獨覆,人莫不異之。

此道光八年四月事也。

九年,詔旌其門,裡人為葬於棲霞山下。

趙茂才之琛題聯句於華表云:「碧水冷銀瓶,祠近岳家追孝媛;青山標石碣,墓臨孫氏聚貞魂。」

桐鄉馮柯堂中丞鈐歷官楚、皖,有惠政。

撫皖時,於後圃蒔梅及蔬果,顏曰「菜根香」。

題聯云:「為恤民艱看菜色;欲知宦況問梅花。」

誦之可想其志趣。

烏程閔公鶚元巡撫一江一 蘇日,值奉命議李昭信相國之罪,公探知上意,以「議功議貴」為言,李得末減。

公後坐弟累,降三品頂帶。

吳人為之聯云:「議貴議功,一言活昭信中堂,難逃青史;偽仁偽義,三品留一江一 蘇巡撫,無補蒼生。」

蓋公初撫皖時,矯情飾詐,袁簡齋譏為「荊公緒餘,貽害蒼生」。

或有謂其過當者。

及撫吳,則一派作偽,始服其先見焉。

婺源王葑亭通政友亮謝人惠玉如意聯云:「人生幾事如意者,舉世憂其名;君子於玉比德焉,良工琢為器。」

語頗雋妙。

陸敬安曰:「凡上官所到之處,僚屬無不先往伺候。

其出入名曰『站班』。

故需次會垣者,奔走僕僕,幾無暇日。

余在楚北時,同僚靈寶許明府虎拜嘗改翰林口號『一年事業惟公會,半世功名只早朝』二句云:『終朝事業惟跑路,畢世功名只站班。

』又戲作聯語云:『寒城跑路,滿面尖風;古廟站班,一身明月。

』蓋紀實也。」

會稽王笠舫大令衍梅工詩,嘗謁掌教奉賢陳古華太守廷慶,適有饋一江一 瑤柱者,太守曰:「子能為我用『饞』字韻賦此,當烹以酌子。」

因押全韻成詩,其警句云:「升沉一柱觀,闔辟兩當衫。」

太守歎賞之,遂命歌者奉觴以酬之。

大令豪於酒,飲至夜月已升,而興未已。

自撰聯句云:「與月樂天花樂地;將詩驚鬼酒驚人。」

意特奇崛。

州縣署舊有聯云:「最防官折兒孫福;難得人稱父母名。」

語意警切。

嘉慶間,秀水邑令某初至,頗有仁聲,士民贈以扁云:「民之父母。」

未幾改操,廣通賄賂。

或於其扁側題一聯云:「漫道此之謂;誰知惡在其。」

後被劾去。

黃九煙周星崇禎庚辰進士,性情簡傲。

嘗游嘉善,遇一人負薪過市,口作吟哦聲。

揖入,詢其姓名,曰:「崔姓,名金友。」

因誦其詩。

五言云:「花落無人徑,雲飛到處山。」

七言云:「因風去住憐黃蝶,與世浮沉笑白鷗。」

室聯即此。

又「吟思白墮傾家釀;坐對青山讀異書。」

此則揭諸堂宇。

自號「樵隱」。

黃驚異,因與定一交一 。

周南卿茂才幼以神童名,嫻吟事,家貧客遊,足跡半天下,所至名公卿爭迎之。

著有《抱玉堂詩集》。

其聯句亦雋秀,如三十初度聯云:「家累催人兒女大;名場責我友朋多。」

挽吳谷人祭酒聯云:「湖山氣並文章秀;天地恩容出處寬。」

語皆俊拔。

京師滑稽者好以聯語肆其譏評,如咸豐初,庚申之際有聯云:「為小相,予欲無言,則將焉用彼相;有世臣,是可忍也,今之所謂良臣。」

其時又有一聯云:「五日內三相淪亡,真假革殊途,一老一病一冤枉;兩月間四夷賓服,戰守和異議,半推半就半含糊。」

三相者,一為裕相國泰,老甍於位;一為杜公諤文正相國,父以子貴,假相也,疾卒;一被同人陷害罪無名目之相國耆英。

下聯則斥言時事而已。

唐子畏寅一字伯虎,號六如,謂取佛氏之說,乃蘇門公嘯有六如:一如深溪虎,一如大海龍,一如高柳蟬,一如巫峽猿,一如華邱鶴,一如瀟湘雁。

子畏既廢棄,聯云:「一失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

又絕句云:「五陵鞍馬少年鮮,三策經綸聖主前。

零落而今轉蕭索,月明胥口一簑煙。」

所用大門聯曰:「龍一虎榜中人第一;煙花隊裡醉千場。」

靳迪臣云:「京都粵西會館在鸞慶一胡一 同,為會試公車棲息之所,同鄉公宴亦在此。

近因擴充規模,建設戲台。

落成時撰一聯云:『漸展鴻規,睹竹苞松茂之才蔚起巖阿,尤冀廈廣千間,顏歡寒士;式歌燕喜,盼五嶺三一江一 之彥偕來日下,同聽一陽一春一曲,酒飲鄉人。

』」

靳迪臣藏有《泉州府萬安橋碑》,殘缺多字,不能成幅,因集作楹聯。

八言云:「王道扶翼,萬年有紀;皇圖廣大,四海不波。」

五言云:「太守二千石;道宗五百年。」

客來觀者,不知為何帖。

惟予一望則知為蔡端明之《萬安橋碑》,蓋固一習一 見者也。

又予同懷兄平仲嘗集字八言一聯云:「守始圖成,以翼其善;造義繇道,不求諸人。」

昆山歸元恭,狂士也。

家貧甚,扉破至不可闔,椅敗至不可坐,則俱以緯蕭縛之,遂書其匾曰「結繩而治」。

又除夕嘗署其門雲;「一槍戳出窮鬼去;雙鉤搭進富神來。」

其不經多此類。

時人號歸癡三。

楊大年,年十一,太宗召對便殿秘書省正字,且謂:「卿離鄉里,得無念父母乎?」

對曰:「臣見陛下,一如見臣父母。」

上歎賞久之。

初入館時,年甚少。

故事:初授館職,必以啟謝執政。

時公啟內有曰:「朝無絳灌,不妨賈誼之少年;坐有鄒枚,未害相公之末至。」

執政曰:「此可為楹帖。」

明姑蘇鄢天澤好摘人詩文句字供姍笑。

偶讀瞿文懿《王立於沼上》文,訝曰:「沼固惠王地也,彼何得言所立非其地?」

誦詩至「流鶯啼到無聲處」,即曰:「啼則有聲,何得謂無聲?」

諸所戲侮,類皆如此。

一日獨坐,有青衣二人捽之去。

至一所殿宇,天澤跽階下,遙見柱帖云:「日月閻羅殿;風霜業鏡台。」

始知已死。

王問天澤曰:「汝知過否?」

因引業鏡照之,俱得其罪狀,瞭如指掌。

王覆命青衣人引天澤還一陽一世,道其事。

比出門,天澤又謂青衣人曰:「屬見柱帖,政自不佳。

何獨閻羅殿有日月乎?」

青衣怒曰:「汝尚敢爾爾!」抶之去,俄蘧然醒。

偶句有多用虛字者,亦自生動可喜。

如:「翁之樂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不可以風霜後葉;何傷於月雨余雲。」

「何草不黃秋以後;伊人宛在水之湄。」

皆巧雋,別為一格。

有一筆客自誇其制工一精一實,必由一手,且不以他毫雜入混充。

一日生子,豐碩肥胖,或戲之曰;「尊店筆誠好,選料加功,無雜毫穎。

此言的可信,安得不佳乎?」

時有書賈負書至,以一子自隨,酷似其父。

眾熟視之曰:「原板初印,不走丰神,其非翻刻贗本可知也!」一人一大笑曰:「各有八字可為對也。」

宋人薦陣亡將士疏,其工者可作聯語。

如云:「馬革裹一屍一,深負公等;虎頭食肉,彼何人斯?」

又云:「戰河南,戰河北,毋忘此日一精一忠;出山東,出山西,再作明時將相。」

造語真摯,九原應有感激涕零者。

南畿福藩當國,穢德彰聞。

有書聯於東西長安門柱云:「福人沉醉未醒,全憑馬上一胡一 謅;幕府凱歌已休,猶聽曲中阮變。」

又雲;「福業告終,只看盧前馬後;崇基已毀,何勞東捷西沾。」

又書馬士英堂中云:「闖賊無門,匹馬橫行天下;元兇有耳,一兀直搗中原。」

福人指福王。

阮大鉞喜倚聲,時為兵部報捷,故「幕府」云云。

盧前,盧九德也;馬後,馬士英也。

東捷,張捷也。

西沾,李沾也。

闖,士英也。

元兇有耳,阮也。

秦檜在相位,建「一德格天閣」。

有朝士賀以偶句云:「我聞在昔,惟伊尹格於皇上;民到於今,微管仲吾其左衽。」

俊偉高華,自是佳文字,而其人一大不稱也。

長白祥□圃,乾隆丙辰進士,由工部主事累官至布政使。

嘗作酒聯詩云:「送客船停楓葉岸;尋春人指杏花樓。」

人盛傳之。

後酒家即以此聯榜諸門,而生意愈鬧矣。

余仲兄平仲公,咸豐庚申在蘇屢遭賊寇。

旋里,家已中落,日惟以灑自解窮愁,絕不問生人產。

廳事聯句云:「隨遇而安,素患難行乎患難;與人無忤,呼馬牛應以馬牛。」

遷居洗銀營,又名梯雲裡,年來雖處貧,而子侄登科不一而足。

自榜大門聯云:「銀無可洗;雲尚能梯。」

閩中酒館有聯云:「有同嗜焉,從吾所好;不多食也,點爾何如?」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楹聯叢話全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