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練字第三十九:蒼頡造之,鬼哭粟飛;黃帝用之,官治民察。先王聲教,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文心雕龍》·練字第三十九

文心雕龍

·練字第三十九

夫文爻象列而結繩移,鳥跡明而書契作,斯乃言語之體貌,而文章之宅宇也。

蒼頡造之,鬼哭粟飛;黃帝用之,官治民察。

先王聲教,書必同文,輶軒之使,紀言殊俗,所以一字體,總異音。

《周禮》保氏,掌教六書。

秦滅舊章,以吏為師。

及李斯刪籀而秦篆興,程邈造隸而古文廢。

漢初草律,明著厥法。

太史學童,教試八體。

又吏民上書,字謬輒劾。

是以馬字缺畫,而石建懼死,雖雲性慎,亦時重文也。

至孝武之世,則相如撰篇。

及宣平二帝,徵集小學,張敞以正讀傳業,揚雄以奇字纂訓,並貫練《雅》、《頌頡》,總閱音義。

鴻筆之徒,莫不洞曉。

且多賦京苑,假借形聲,是以前漢小學,率多瑋字,非獨制異,乃共曉難也。

暨乎後漢,小學轉疏,覆文隱訓,臧否亦半。

及魏代綴藻,則字有常檢,追觀漢作,翻成阻奧。

故陳思稱︰「揚馬之作,趣幽旨深,讀者非師傳不能析其辭,非博學不能綜其理。」

豈直才懸,抑亦字隱。

自晉來用字,率從簡易,時並一習一 易,人誰取難?今一字詭異,則群句震驚,三人弗識,則將成字妖矣。

後世所同曉者,雖難斯易,時所共廢,雖易斯難,趣捨之間,不可不察。

夫《爾雅》者,孔徒之所纂,而《詩》、《書》之襟帶也;《倉頡》者,李斯之所輯,而史籀之遺體也。

《雅》以淵源詁訓,《頡》以苑囿奇文,異體相資,如左右肩股,該舊而知新,亦可以屬文。

若夫義訓古今,興廢殊用,字形單復,妍媸異體。

心既托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諷誦則績在宮商,臨文則能歸字形矣。

是以綴字屬篇,必須揀擇︰一避詭異,二省聯邊,三權重出,四調單復。

詭異者,字體瑰怪者也。

曹攄詩稱︰「豈不願斯游,褊心惡?凶呶。」

兩字詭異,大疵美篇。

況乃過此,其可觀乎!聯邊者,半字同文者也。

狀貌山川,古今鹹用,施於常文,則齟齬為瑕,如不獲免,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林乎!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

《詩》、《騷》適會,而近世忌同,若兩字俱要,則寧在相犯。

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一字非少,相避為難也。

單復者,字形肥瘠者也。

瘠字累句,則纖疏而行劣;肥字積文,則黯黕而篇暗。

善酌字者,參伍單復,磊落如珠矣。

凡此四條,雖文不必有,而體例不無。

若值而莫悟,則非一精一解。

至於經典隱曖,方冊紛綸,簡蠹帛裂,三寫易字,或以音訛,或以文變。

子思弟子,「於穆不似」,音訛之異也。

晉之史記,「三豕渡河」,文變之謬也。

《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一婬一雨」。

「別」、「列」、「淮」、「一婬一」,字似潛移。

「一婬一」、「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傅毅制誄,已用「淮雨」;元長作序,亦用「別風」,固知愛奇之心,古今一也。

史之闕文,聖人所慎,若依義棄奇,則可與正文字矣。

贊曰︰篆隸相熔,蒼雅品訓。

古今殊跡,妍媸異分。

字靡易流,文阻難運。

聲畫昭一精一,墨采騰奮。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文心雕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