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雜文第十四: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宋玉含才,頗亦負俗,始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文心雕龍》·雜文第十四

文心雕龍

·雜文第十四

智術之子,博雅之人,藻溢於辭,辯盈乎氣。

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

宋玉含才,頗亦負俗,始造對問,以申其志,放懷寥廓,氣實使文。

及枚乘攡艷,首制《七發》,腴辭雲構,夸麗風駭。

蓋七竅所發,發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

揚雄覃思文閣,業深綜述,碎文瑣語,肇為《連珠》,其辭雖小而明潤矣。

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

自《對問》以後,東方朔效而廣之,名為《客難》,托古慰志,疏而有辨。

揚雄《解嘲》,雜以諧謔,迴環自釋,頗亦為工。

班固《賓戲》,含懿采之華;崔駰《達旨》,吐典言之裁;張衡《應間》,密而兼雅;崔寔《答譏》,整而微質;蔡邕《釋誨》,體奧而文炳;景純《客傲》,情見而采蔚:雖迭相祖述,然屬篇之高者也。

至於陳思《客問》,辭高而理疏;庾敳《客咨》,意榮而文悴。

斯類甚眾,無所取才矣。

原夫茲文之設,乃發憤以表志。

身挫憑乎道勝,時屯寄於情泰,莫不淵岳其心,麟鳳其采,此立體之大要也。

自《七發》以下,作者繼踵,觀枚氏首唱,信獨拔而偉麗矣。

及傅毅《七激》,會清要之工;崔駰《七依》,入博雅之巧;張衡《七辨》,結采綿靡;崔瑗《七厲》,植義純正;陳思《七啟》,取美於宏壯;仲宣《七釋》,致辨於事理。

自桓麟《七說》以下,左思《七諷》以上,枝附影從,十有餘家。

或文麗而義暌,或理粹而辭駁。

觀其大抵所歸,莫不高談宮館,壯語畋獵。

窮瑰奇之服饌,極蠱媚之一聲 色。

甘意搖骨髓,艷詞洞魂識,雖始之以一婬一侈,而終之以居正。

然諷一勸百,勢不自反。

子雲所謂「猶騁鄭衛之一聲 ,曲終而奏雅」者也。

唯《七厲》敘賢,歸以儒道,雖文非拔群,而意實卓爾矣。

自《連珠》以下,擬者間出。

杜篤、賈逵之曹,劉珍、潘勖之輩,欲穿明珠,多貫魚目。

可謂壽陵匍匐,非復邯鄲之步;裡丑捧心,不關西施之顰矣。

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廣於舊篇,豈慕朱仲四寸之璫乎!夫文小易周,思閒可贍。

足使義明而詞淨,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可稱珠耳。

詳夫漢來雜文,名號多品。

或典誥誓問,或覽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諷謠詠。

總括其名,並歸雜文之區;甄別其義,各入討論之域。

類聚有貫,故不曲述也。

贊曰︰偉矣前修,學堅才飽。

負文餘力,飛靡弄巧。

枝辭攢映,嘒若參昴。

慕顰之心,於焉只攪。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文心雕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