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
·書記第二十五
大舜雲︰「書用識哉!」所以記時事也。
蓋聖賢言辭,總為之書,書之為體,主言者也。
揚雄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
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故書者,舒也。
舒布其言,陳之簡牘,取象於夬,貴在明決而已。
三代政暇,文翰頗疏。
春秋聘繁,書介彌盛。
繞朝贈士會以策,子家與趙宣以書,巫臣之遺子反,子產之諫范宣,詳觀四書,辭若對面。
又子叔敬叔進弔書於滕君,固知行人挈辭,多被翰墨矣。
及七國獻書,詭麗輻輳;漢來筆札,辭氣紛紜。
觀史遷之《報任安》,東方之《謁公孫》,楊惲之《酬會宗》,子雲之《答劉歆》,志氣槃桓,各含殊采;並杼軸乎尺素,抑揚乎寸心。
逮後漢書記,則崔瑗尤善。
魏之元瑜,號稱翩翩;文舉屬章,半簡必錄;休璉好事,留意詞翰,抑其次也。
嵇康《絕一交一 》,實志高而文偉矣;趙至敘離,乃少年之激切也。
至如陳遵占辭,百封各意;彌衡代書,親疏得宜:斯又尺牘之偏才也。
詳總書體,本在盡言,言所以散郁陶,托風采,故宜條暢以任氣,優柔以懌懷;文明從容,亦心聲之獻酬也。
若夫尊貴差序,則肅以節文。
戰國以前,君臣同書,秦漢立儀,始有表奏,王公國內,亦稱奏書,張敞奏書於膠後,其義美矣。
迄至後漢,稍有名品,公府奏記,而郡將奉箋。
記之言志,進己志也。
箋者,表也,表識其情也。
崔寔奏記於公府,則崇讓之德音矣;黃香奏箋於一江一 夏,亦肅恭之遺式矣。
公幹箋記,麗而規益,子桓弗論,故世所共遺。
若略名取實,則有美於為詩矣。
劉廙謝恩,喻切以至,陸機自理,情周而巧,箋之為美者也。
原箋記之為式,既上窺乎表,亦下睨乎書,使敬而不懾,簡而無傲,清美以惠其才,彪蔚以文其響,蓋箋記之分也。
夫書記廣大,衣被事體,筆札雜名,古今多品。
是以總領黎庶,則有譜籍簿錄;醫歷星筮,則有方術占式;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朝市徵信,則有符契券疏;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牒;萬民達志,則有狀列辭諺:並述理於心,著言於翰,雖藝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務也。
故謂譜者,普也。
注序世統,事資周普,鄭氏譜《詩》,蓋取乎此。
籍者,借也。
歲借民力,條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
簿者,圃也。
草木區別,文書類聚,張湯、李廣,為吏所簿,別情偽也。
錄者,領也。
古史《世本》,編以簡策,領其名數,故曰錄也。
方者,隅也。
醫藥攻病,各有所主,專一精一一隅,故藥術稱方。
術者,路也。
算歷極數,見路乃明,《九章》積微,故以為術,《淮南》、《萬畢》,皆其類也。
占者,覘也。
星辰飛伏,伺候乃見,登觀書雲,故曰占也。
式者,則也。
陰陽盈虛,五行消息,變雖不常,而稽之有則也。
律者,中也。
黃鐘調起,五音以正,法律馭民,八刑克平,以律為名,取中正也。
令者,命也。
出命申禁,有若自天,管仲下令如流水,使民從也。
法者,像也。
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也。
制者,裁也。
上行於下,如匠之製器也。
符者,孚也。
徵召防偽,事資中孚。
三代玉瑞,漢世金竹,末代從省,易以書翰矣。
契者,結也。
上古純質,結繩執契,今羌一胡一 征數,負販記緡,其遺風歟!券者,束也。
明白約束,以備情偽,字形半分,故周稱判書。
古有鐵券,以堅信誓;王褒髯一奴一,則券之諧也。
疏者,布也。
佈置物類,撮題近意,故小券短書,號為疏也。
關者,閉也。
出入由門,關閉當審;庶務在政,通塞應詳。
韓非雲︰「孫亶回,聖相也,而關於州部。」
蓋謂此也。
刺者,達也。
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達,若針之通結矣。
解者,釋也。
解釋結滯,征事以對也。
牒者,葉也。
短簡編牒,如葉在枝,一溫一 舒截蒲,即其事也。
議政未定,故短牒咨謀。
牒之尤密,謂之為簽。
簽者,纖密者也。
狀者,貌也。
體貌本原,取其事實,先賢表謚,並有行狀,狀之大者也。
列者,陳也。
陳列事情,昭然可見也。
辭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子產有辭,諸侯所賴,不可已也。
諺者,直語也。
喪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稱諺。
廛路淺言,有實無華。
鄒穆公云「囊漏儲中」,皆其類也。
《牧誓》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
《大雅》云「人亦有言」、「惟憂用老」,並上古遺諺,《詩》《書》所引者也。
至於陳琳諫辭,稱「掩目捕雀」,潘岳哀辭,稱「掌珠」、「伉儷」,並引俗說而為文辭者也。
夫文辭鄙俚,莫過於諺,而聖賢《詩》《書》,采以為談,況逾於此,豈可忽哉!
觀此眾條,並書記所總︰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異,或全任質素,或雜用文綺,隨事立體,貴乎一精一要;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並有司之實務,而浮藻之所忽也。
然才冠鴻筆,多疏尺牘,譬九方堙之識駿足,而不知毛色牝牡也。
言既身文,信亦邦瑞,翰林之士,思理實焉。
贊曰︰文藻條流,托在筆札。
既馳金相,亦運木訥。
萬古聲薦,千里應拔。
庶務紛綸,因書乃察。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