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聲律第三十三:聲合宮商,肇自血氣,先王因之,以制樂歌。故知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文心雕龍》·聲律第三十三

文心雕龍

·聲律第三十三

夫音律所始,本於人聲者也。

聲合宮商,肇自血氣,先王因之,以制樂歌。

故知器寫人聲,聲非學器者也。

故言語者,文章關鍵,神明樞機,吐納律呂,唇吻而已。

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宮,徐呼中征。

夫宮商響高,徵羽聲下;抗喉矯舌之差,攢唇激齒之異,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今操琴不調,必知改張,攡文乖張,而不識所調。

響在彼弦,乃得克諧,聲萌我心,更失和律,其故何哉?良由外聽易為察,內聽難為聰也。

故外聽之易,弦以手定,內聽之難,聲與心紛;可以數求,難以辭逐。

凡聲有飛沉,響有雙疊。

雙聲隔字而每舛,迭韻雜句而必睽;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迕其際會,則往蹇來連,其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

夫吃文為患,生於好詭,逐新趣異,故喉唇糾紛;將欲解結,務在剛斷。

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則聲轉於吻,玲玲如振玉;辭靡於耳,纍纍如貫珠矣。

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滋味流於下句,風力窮於和韻。

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

韻氣一定,則餘聲易遣;和體抑揚,故遺響難契。

屬筆易巧,選和至難,綴文難一精一,而作韻甚易。

雖纖意曲變,非可縷言,然振其大綱,不出茲論。

若夫宮商大和,譬諸吹籥;翻回取均,頗似調瑟。

瑟資移柱,故有時而乖貳;籥含定管,故無往而不壹。

陳思、潘岳,吹籥之調也;陸機、左思,瑟柱之和也。

概舉而推,可以類見。

又詩人綜韻,率多清切,《楚辭》辭楚,故訛韻實繁。

及張華論韻,謂士衡多楚,《文賦》亦稱不易,可謂銜靈均之餘聲,失黃鐘之正響也。

凡切韻之動,勢若轉圜;訛音之作,甚於枘方。

免乎枘方,則無大過矣。

練才洞鑒,剖字鑽響,識疏闊略,隨音所遇,若長風之過籟,南郭之吹竽耳。

古之佩玉,左宮右征,以節其步,聲不失序。

音以律文,其可忽哉!

贊曰︰標情務遠,比音則近。

吹律胸臆,調鍾唇吻。

聲得鹽梅,響滑榆槿。

割棄支離,宮商難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文心雕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