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明夷:【原文】 (離下坤上)(1),利艱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明夷

周易

明夷

(卦三十六)--艱難之時思歸隱

【原文】

(離下坤上)(1),利艱貞。

初九:「于飛(2),垂其翼。

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 主人有言(3)。

六二:(4),夷於左股(5),用拯馬壯(6)。

吉。

九三:於南狩(7),得其大首(8)。

不可疾貞(9)。

六一四:入於左腹(10),獲得夷之心(11),於出門庭。

六五:箕子之(12),利貞。

上六:不明,晦。

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註釋】

(1)是本卦的標題。

在卦中有三種意思:一指鳴,即叫著的鵜鶘;二指鳴響的弓;三指太陽落下。

全卦內容講出行狩獵和隱退守潔,用多 見詞作標題。

(2)于飛:這裡引用一首民歌作占,叫做謠占,在這裡用來說明行旅之難。

:用作『鳴夷』,意思是叫著的鵜鶘。

鵜鶘是一種水 鳥,俗稱淘河。

(3)言:指責,責難。

(4)明:這裡指太陽。

夷:來。

明 夷就是太陽下山。

(5)夷:用作「痍」,意思是受傷。

(6)用:因為。

拯: 得救。

用拯馬壯:意思是說因為壯善跑而得救。

(7):這裡指鳴弓, 意思是說拉弓發射。

南狩:南方的獵區。

(8)大首:大頭,指大頭的猛獸。

(9)可:利。

(10)腹:,古代半地下式房屋的復室。

左腹就是左室,這裡指隱居之處。

(11):太陽隱去,這裡的意思是說隱退。

(12)箕子:殷紂王的哥哥。

:這裡指隱退。

【譯文】

卦:有利於占問艱難的事。

初九:」鵜鶘在飛行,垂斂著羽翼。

君子在旅途,多日無食糧。」

前去的地方,受到主人責難。

六二:太陽下山的時候,左腿受了傷,因馬壯得救。

吉利。

九三:在南邊的獵區拉弓射箭,獵獲了大猛獸。

不利於占問疾病。

六一四:進入隱居之處,產生了歸隱的念頭,一出門就想返回。

六五:殷紂王的哥哥箕子到東方鄰國去避難,吉利的占問。

上六:太陽下山,天黑了。

太陽初升是天明,後來下山是天黑。

【讀解】

借日出日落、天明天黑,來表達君子出行時的內心體驗,尤其突出了出行途中的艱難境遇:飢腸轆轆,房東的刁難,身一體的傷病,油然而生歸隱之心。

當然,也有順利之時:狩獵時所獲甚豐。

但全卦的語調卻在突出行旅的艱難和歸隱之思。

在這種行路難的傾訴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一種疲憊感無奈感。

人生路漫漫,日出復又入,何時有盡頭,何處是歸宿?這種感慨之中,顯然包含有對人生意義的形而上的追求和悲觀的色彩,包含有對個人存在價值的內存關注。

人生固然是一場戰鬥,為了功名利祿、家國妻兒;但得到之後又怎樣,自己的位置在哪裡,為什麼總得去獲取,為什麼不停下來撫一慰創傷、靜心思慮?太陽再輝煌也有消失的時候,事業再 輝煌同樣有難以為繼的時候,人生再順暢照樣免不了災禍。

這一切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

不可能不去想,卻又永遠不出答案。

是呵,不如歸去,隱沒到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不看不想無慾無求無牽無掛,豈不是大好大了的境界!古往今來,有幾人真正識透了個中妙諦?

歸隱,大概也該算是人生「永恆主題」之一吧。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