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否:【原文】 (坤下乾上)〔〕1:之匪人(2),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否

周易

(卦十二) ——提防物極必反的憂患意識

【原文】

(坤下乾上)〔〕1:之匪人(2),不利君子貞。

大往小來。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

貞吉,亨。

六二:包承3,小人吉,大人亨。

六三:包羞4。

九四:有命5,無咎。

疇離祉(6)。

九五:休(7),大人吉。

其亡其亡(8),繫於苞桑(9)。

上九:傾(10)。

先,後喜。

【註釋】

1本卦的標題是(Pi)。

原經文卦象後無「」字。

的意思是閉塞, 不好,與「泰」的意思相反。

卦象是表示天的「乾」和表示地的「坤」相疊 加,以示陰陽阻塞,不相通暢。

全卦內容仍然是講對立面相互轉化的道理。

2:不好,這裡指做壞事。

匪人:敗類,小人。

3包:用作「庖」, 指庖廚。

承:用作「普」,意思是肉。

4羞:即「饈」的本字,意思是美 味。

5有命:君王有賞賜的命令。

(6)疇:誰。

離:受到,得到。

祉: 福。

(7)休:不要幹壞事。

(8)亡:危險,敗亡。

其亡其亡:危險到了極點。

(9)苞桑:苞草和桑樹枝。

(10)傾:覆滅,倒下。

傾:幹壞事要倒霉。

【譯文】

(卦):做壞事的是小人,這是對君子不利的徵兆。

由大利 轉為小利。

初六:拔掉茅茹草,按它的種類特徵來分辨。

徵兆吉利、亨通。

六二;庖廚中有肉,這對平民百姓是好事,對王公貴族算不上好事。

六三:庖廚中有美味。

九四:君王有賞賜的命令,沒有災禍,但不知得到賞賜的人是誰。

九五:不要幹壞事,王公貴族知道就好。

多麼危險呵,國家命運就像繫在苞草和桑枝上一樣。

上九:幹壞事要倒霉。

先碰上惡運,最後還是可以交好運。

【讀解】

「泰」卦和「」卦構成了相對應的一個組卦;泰是通順,好, 是閉塞,不好,二者相反相成。

先講好的一面,再講不好的一面,說明好、壞可以相互轉化,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好到極點 可以變壞,壞到極點可以變好。

由此,辯證的觀點就金面地表達 出來了。

不好的癥結在於阻隔,在於相互對立。

明白好、壞相互轉化的道理,意在使人增強憂患意識,處世做人要時時小心謹慎,瞻前而顧後,居安而思危,然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有了阻隔,產生了對立,就要想辦法疏通、消解,把不利變為有利,把壞事變成好事。

強烈的憂患意識,大概是中華民族積澱已久的心態結構。

翻檢一下我們的俗語、成語中累積起來的這方面的智慧(如「晴帶雨傘,飽帶饑糧」,如 未雨綢繆」等等), 就可以發現我們的祖先正是時刻懷揣著這種憂患意識從遠古走來;我們民族強大的生命力,也正在於在不斷變幻的宇宙天地人間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內在的智慧來對付各種不利的挑戰。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