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井:【原文】 (巽下坎上)(1):改邑不改2,無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井

周易

(卦四十八)——水是生命之源

【原文】

(巽下坎上)(1):改邑不改2,無喪無得,往來。

汔至亦未蹫3,羸其瓶(4),凶。

初六:泥不食5。

舊無禽(6)。

九二:谷射鮒(7)。

甕敝漏(8)。

九三:渫不食(9),為我心惻(10),可用汲。

王明,並受其福。

六一四:甃(11),無咎。

九五:冽寒泉(12),食。

上六:收勿幕(13)。

有孚,元吉。

【註釋】

1是本卦的標題。

指田,水,陷餅。

全卦內容是記述村邑中勞動和生活的情景。

作標題的「」字是卦中多見詞。

2改邑:改換封邑。

:田,指劃分齊整的田地。

3汔(qi):水乾枯。

至:用作「窒」,意思是淤塞。

蹫(ju):這裡的意思是挖。

4羸(lei):用作 「儡」這裡指打破。

5泥:淤泥。

泥:水渾濁含泥。

(6):陷 阱,用於捕獸。

(7)谷:底。

鮒:小魚。

(8)甕:汲水的耳器。

敝:破。

(9)渫(xie):污濁。

(10)心惻:沁測,意思是淘淨,澄清。

(11) 甃(zhou):用磚石壘築壁。

(12)冽:水清澈。

(13)收:縮小。

: 陷餅。

幕:蓋。

【譯文】

並卦:改換了封邑卻沒改變田數目,沒有損失也沒有多得, 人們照樣在田間未來往往。

水已經乾枯淤塞,卻不去挖淘,還打破了汲水瓶,凶險。

初六:水渾濁如泥無法飲用。

陷阱塌壞不能關野獸。

九二:張弓射底的小魚。

水甕又破又漏。

九三:水污濁不能飲用,給我淘淨澄清,就可以汲飲。

君王英明,使眾人都得到他的福佑。

六一四:用磚石壘砌壁,沒有災禍。

九五:並水清澈,涼泉可口,可以飲用。

上六:縮小陷阱口,不加阱蓋,結果捕獲了野獸,大吉大利。

【讀解】

水被稱為「生命之源」,已被世所公認。

現代化的工業社會正面臨著水資源匾乏的困擾,保護水資源成了全球一性一的話題。

這個困擾著今人的問題,同樣也困擾過古人。

原始社會的人類從狩獵遊牧到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便是要有水源,否則難以生存下去。

周人定居的陝西一帶,古往今來都是缺水地區,要靠挖取地下水來保證生產和生活,因此水便顯得特別珍貴。

「卦」所記,正是這種情形的真實寫照。

在那時人們的觀念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祝和打仗,而對平民百姓來說,生活平安幸福最為重要,他們關注的是衣食住行,油鹽柴米,鍋碗瓢盆。

我們不要自鳴清高地鄙視這些東西。

世問沒有不吃五穀雜糧的神仙,王公貴族們也是凡胎肉一身,其它的都是身外之物。

正如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一樣,不食人間煙火就成了非人。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