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

〔清〕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年長思之,二蟲之鬥,蓋圖奸不從也。

古語云:「奸近殺」,蟲亦然耶?貪此生涯,卵為蚯蚓所哈(吳俗呼陽曰卵),腫不能便。

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

此皆幼時閒情也。

余掃墓山中,檢有巒紋可觀之石,歸與芸商曰:「用油灰疊宣州石於白石盆,取色勻也。

本山黃石雖古樸,亦用油灰,則黃白相間,鑿痕畢露,將奈何?」

芸曰:「擇石之頑劣者搗末,於灰痕處乘濕糝之,干或色同也。」

乃如其言,用宜興窯長方盆,疊起一峰,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橫方紋,如雲林石法,巉巖凹凸,若臨一江一 石磯狀。

虛一角,用河泥種千瓣白萍。

石上植蔦蘿,俗呼雲松。

經營數日乃成。

至深秋,蔦蘿蔓延滿山,如籐蘿之懸石壁,花開正紅色。

白萍亦透水大放,紅白相間,神遊其中,如登蓬島。

置之簷下,與芸品題。

此處宜設水閣,此處宜立茅亭,此處宜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間」;此可以居,此可以釣,此可以眺。

胸中邱壑,若將移居者然。

一夕,貓一奴一爭食,自簷而墮,連盆與架頃刻碎之。

余歎曰:「即此小經營,尚干造物忌耶!」兩人不禁淚落。

友人魯半舫,名璋,字春山,善寫松柏或梅菊,工隸書,兼工鐵筆。

余寄居其家之蕭爽樓,一年有半。

樓共五椽,東向,余居其三。

晦明風雨,可以遠眺。

庭中木犀一株,清香撩人。

有廊有廂,地極幽靜。

移居時,有一僕一嫗,並挈其小女來。

僕能成衣,嫗能紡績。

於是芸繡,嫗績,僕則成衣,以供薪水。

余素愛客,小酌必行令。

芸善不費之烹庖,瓜蔬魚蝦,一經芸手,便有意外味。

同人知余貧,每出杖頭錢,作竟日敘。

余又好潔,地無纖塵,且無拘束,不嫌放縱。

諸君子如樑上之燕,自去自來。

芸則拔釵沽酒,不動聲色。

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蕭爽樓有四忌:談官宦陞遷,公廨時事,八股時文,看牌擲色。

有犯必罰酒五斤。

有四取:慷慨豪爽,風一流 蘊藉,落拓不羈,澄靜緘默。

長夏無事,考對為會。

每會八人,每人各攜青蚨二百。

先拈鬮,得第一者為主考,關防別座。

第二者為謄錄,亦就座。

余作舉子,各於謄錄處取紙一條,蓋用印章。

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為限,行立構思,不准一交一 頭私語。

對就後投入一匣,方許就座。

各人一交一 卷畢,謄錄啟匣,並錄一冊,轉呈主考,以杜徇私。

十六對中取七言三聯,五言三聯。

六聯中取第一者即為後任主考,第二者為謄錄。

每人有兩聯不取者罰錢二十文,取一聯者免罰十文,過限者倍罰。

一場,主考得香錢百文。

一日可十場,積錢千文,酒資大暢矣。

惟芸議為官卷,准坐而構思。

楊補凡為余夫婦寫載花小影,神情確肖。

是夜月色頗佳,蘭影上粉牆,別有幽致。

星瀾醉後興發曰:「補凡能為君寫一真 ,我能為花圖影。」

余笑曰:「花影能如人影否?」

星瀾取素紙鋪於牆,即就蘭影,用墨濃淡圖之。

日間取視,雖不成畫,而花葉蕭疏,自有月下之趣。

芸甚寶之,各有題詠。

蘇城有南園、北園二處,菜花黃時,苦無酒家小飲;攜盒而往,對花冷飲,殊無意味。

或議就近覓飲者,或議看花歸飲者,終不如對花熱飲為快。

眾議未定。

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頭錢,我自擔爐火來。」

眾笑曰:「諾。」

眾去,余問曰:「卿果自往乎?」

芸曰:「非也。

妾見市中賣餛飩者,其擔鍋灶無不備,盍雇之而往。

妾先烹調端整,到彼處再一下鍋,茶酒兩便。」

余曰:「酒菜固便矣。

茶乏烹具。」

芸曰:「攜一砂罐去,以鐵叉串罐柄,去其鍋,懸於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

余鼓掌稱善。

街頭有鮑姓者,賣餛飩為業,以百錢雇其擔,約以明日午後。

鮑欣然允議。

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眾鹹歎服。

飯後同往,並帶席墊。

至南園,擇柳陰下一團一 坐。

先烹茗,飲畢,然後暖酒烹餚。

是時風和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

不飲自醉。

既而酒餚俱熟,坐地大嚼。

擔者頗不俗,拉與同飲。

遊人見之莫不羨為奇想。

杯盤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臥,或歌或嘯。

紅日將頹,余思粥,擔者即為買米煮之,果腹而歸。

芸問曰:「今日之遊樂乎?」

眾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

大笑而散。

——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校點本《浮生六記》

回想我童年的時候,能夠對著太陽張開眼睛,明察秋毫,見到極小的東西,必定細細去觀察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聲音象雷鳴,我心裡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鶴在天空飛翔。

心裡這麼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變成仙鶴了。

我抬起頭看,脖子都硬了。

我又讓蚊子留在帳子裡面,慢慢地吸口煙噴出來,叫蚊子沖煙飛鳴,當作青雲中的白鶴觀看,果然就像鶴唳雲端一樣,令人怡然稱快。

我又常在土牆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叢雜的地方,蹲下身子,與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細觀察,以叢草作為樹林,以小蟲和螞蟻作為野獸,以泥土凸的作為山丘,凹的作為山谷,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見到有兩個小蟲在草裡鬥,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被它吞了進去。

我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嚇得叫了起來。

定了定神,捉住這只癩蝦蟆,鞭打了數十下,驅逐去別的院子。

年紀大了回想這件事,兩個小蟲之所以相鬥,大概是圖奸不從。

古話說「奸近殺」,蟲大概也如此吧。

小時愛幹這些事,卵被蚯蚓哈氣(吳語叫陽物為卵),腫得小便出不來。

女傭捉隻鴨子,撐開鴨嘴哈氣,一失手,鴨子搖著頸脖做出吞噬的樣子,我驚駭大哭,一時傳為笑柄。

這都是童年時候的閒情。

我去山中掃墓,拾取有那種紋路好看的石子,回來同芸姊商量:「宣州石用油灰疊起放在白石盆裡,取它的色勻。

本山的黃石雖然古樸,要是也有油灰,放在白石盆裡則黃白相間,斧鑿痕跡全露,怎麼辦?」

芸姊說:「挑選劣質的石頭搗碎成末,乘濕糝在油灰粘接處,乾燥後顏色可能相同。」

照她的話,用宜興長方窯盆,疊起一峰,左低右高,背作橫方紋,仿倪雲林疊石法,山勢高低險峻,像臨一江一 的石磯。

空出一角,用河泥種千瓣白萍。

石上種植蔦蘿,俗呼雲松。

經營了幾天方才告成。

到深秋時節,蔦蘿蔓延滿山,像籐蘿那樣懸掛在石壁上,花開得紅彤彤的。

白萍也露出水面盛開。

紅白相間,神遊其中,像是登上了蓬萊仙島。

安置在簷廊下,與芸姊品題:這裡適宜設置水閣,這裡適宜建立茅亭,這裡適宜鑿六字叫「落花流水之間」;這裡可以居住,這裡可以垂釣,這裡可以眺望。

二人胸中的丘壑,就像立刻將要住上去一樣。

一天夜間,兩隻貓兒搶食,從屋簷摔下來,連盆與架頃刻粉碎。

我歎道:「這點小經營,難道觸犯上天之忌嗎?」

兩人不禁淚下。

友人魯半舫,名璋,字春山,善於畫松柏梅菊,工隸書,兼長篆刻。

我寄居在他家的蕭爽樓,一年有半。

這座樓共有五椽,朝東,我住三椽。

陰晴風雨,可以遠眺。

庭園有木犀一株,清香逗人。

樓有廊有廂,地極幽靜。

移居的時候,有一男僕和一老年女傭,女傭還帶了她的小女兒。

男僕會做衣服,女傭能紡績。

於是芸姊刺繡,女傭紡績,男僕則做衣服,作為日常費用。

我向來好客,小飲必行酒令。

芸姊能做出花費不多的菜餚,瓜蔬魚蝦,一經芸姊的手,便有意想不到的風味。

朋友知道我窮,每每出點酒錢,來我這裡作竟日敘。

我又愛清潔,地無微塵,而且沒有拘束,不嫌放縱。

朋友們象樑上的燕子,自去自來。

芸姊總能籌措酒錢,不動聲色。

良辰美景,不輕放過。

蕭爽樓上有四忌:談官宦陞遷,公署時事,八股時文,打牌擲骰。

犯者罰酒五斤。

有四取:慷慨豪爽,風一流 蘊藉,落拓不羈,澄靜緘默。

長夏無事,作會考對對子。

每會八人,每人各帶二百制錢。

先拈鬮,得第一的做主考,監督他人。

第二名做謄錄,也有座位。

其餘的做舉子,各於謄錄處取紙一條,蓋好印章。

主考出題五七言各一句,刻香為限,只許站立或行走構思,不准一交一 頭接耳。

對好後投入一個匣內,方許就座。

各人一交一 卷完畢,謄錄開匣,另鈔一冊,轉呈主考,杜絕徇私。

十六個對子中取七言三聯,五言三聯。

六聯中取第一的即為後任主考,第二為謄錄。

每人有兩聯不取的罰錢二十文,取一聯的免罰十文,超出時限的加倍罰。

一場考下來,主考得香錢百文。

一天可考十場,積錢千文,酒錢足夠了。

芸姊參加,大家公議為官卷,准許就座構思。

楊補凡為我夫婦畫載花小影,神情畢肖。

當夜月色很佳,蘭花影爬上粉牆,別

有幽致。

王星瀾酒後興致大發,說:「補凡能為你寫一真 ,我能為花圖影。」

我笑道:「花影能如人影嗎?」

星瀾取張白紙鋪在牆上,就著蘭影,用墨濃淡塗抹。

第二天再看,雖不成畫,但花葉蕭疏,自有月下之趣。

芸姊視如珍寶,各人都有題詠。

蘇城有南園、北園兩個處所,菜花黃的時候,苦於沒有酒家小飲;要是帶酒盒去,對花冷飲,又殊無意味。

有說就近找個酒家的,有說看好花回來再飲的,但是終不如對花熱飲為快事。

大家議論不定。

芸姊笑道:「明天大家只需帶好酒錢,我自能擔爐火來。」

大家笑道:「好!」眾人走了,我問道:「你果真自己帶去?」

芸姊道:「非也。

我看見市內賣餛飩的,擔子鍋灶全都齊備,何不雇他前往。

我先烹調齊整,到那裡再一下鍋,茶酒兩便。」

我說:「酒菜是方便了,但是缺少烹茶的器具。」

芸姊說:「帶一隻砂罐去,用鐵叉串住罐柄,拿掉鐵鍋,把砂罐懸在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是很方便嗎?」

我拍手說好。

街頭有個姓鮑的,賣餛飩為業,花百文錢雇他的擔子,約定明天午後。

鮑欣然答應。

明天看花的人都來了,我告訴他們這個辦法,一致歎服。

午飯後出發,還帶了席墊。

到南園,選擇在柳陰下一團一 坐。

先煮茶吃,然後暖起酒熱起菜。

那天風和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

不久酒暖了菜熱了,坐地大嚼。

挑餛飩擔的人也不俗,拉他一同飲酒。

遊人見了無不羨慕我們想得別緻。

吃得杯盤狼藉,大家陶陶然的,或坐或臥,或歌或嘯。

紅日將盡,我想吃粥,挑擔的就去買米煮起,吃得飽飽的回來。

芸姊問道:「今日之遊樂乎?」

大家齊說:「不是夫人之力辦不到啊!」大笑而散。

(錢伯城)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