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作者小傳】孫樵,字可之,又字隱之(見晁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

〔唐〕孫樵

【作者小傳】孫樵,字可之,又字隱之(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關東(函谷關以東)人,具體郡縣已不可知,生卒年亦不詳。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進士,授中書舍人。

黃巢起義軍入長安,隨僖宗奔岐、隴,遷職方郎中。

孫樵是唐代後期著名的散文家,「幼而工文」。

對古代典籍「常自探討」(《孫可之集·自序》),並自稱「嘗得為文真訣於來無擇,來無擇得之於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於韓吏部退之」(《與王霖秀才書》)。

其文語多諷刺,以奇崛見稱。

有《孫可之集》。

【題解】這是一篇諷刺性雜文。

作者借褒城驛的由雄大宏麗而變為荒蕪殘破的現實,抒發了對當時吏治敗壞的感慨。

文章揭露了地方官吏怠惰貪婪,不理政務,視州縣為驛站,因而造成百姓困頓,這在晚唐有一定現實意義。

作者認為產生這一社會弊病的緣由,在於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這亦可謂有識之見。

文章首尾兩段敘事,行文簡潔;中間兩段記言,其意重在說明州縣同於驛站。

議論中肯,語言辛辣,寓意深刻,是本文的主要特色。

褒城,唐屬興元府,即今陝西勉縣。

驛,古代遞送公文或來往官員投宿、換馬的處所。

褒城驛號天下第一。

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1〕,烏睹其所謂宏麗者?

訊於驛吏,則曰:「忠穆公曾牧梁州〔2〕,以褒城控二節度治所〔3〕,龍節虎旗,馳驛奔軺〔4〕,以去以來,轂一交一 蹄劘〔5〕,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

蓋當時視他驛為壯。

且一歲賓至者不下數百輩,苟夕得其庇,饑得其飽,皆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至如棹舟,則必折篙破舷碎鷁而後止〔7〕;漁釣,則必枯泉汩泥盡魚而後止。

至有飼馬於軒,宿隼於堂〔8〕,凡所以污敗室廬,糜毀器用,官小者,其下雖氣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橫,難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與曩類。

某曹八九輩,雖以供饋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補數十百人殘暴乎〔9〕?」

語未既,有老甿笑於旁,且曰:「舉今州縣皆驛也。

吾聞開元中,天下富蕃,號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糧,長子孫者不知兵。

今者天下無金革之一聲 ,而戶口日益破,疆埸無侵削之虞〔10〕,而墾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財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與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縣令而已,以其耳目接於民,而政令速於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輕任刺史縣令,而又促數於更易。

且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近者一二歲再更,故州縣之政,苟有不利於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則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縣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當愁醉?,當饑飽鮮,囊帛櫝金,笑與秩終。」

嗚呼!州縣真驛耶?矧更代之隙〔11〕,黠吏因緣恣為奸欺,以賣州縣者乎!如此而欲一望 生民不睏,財力不竭,戶口不破,墾田不寡,難哉!

予既揖退老甿,條其言,書於褒城驛屋壁。

——選自《四部叢刊》本《孫樵集》

褒城驛號稱全國第一,到我親眼所見,看其池水,淺濁而骯髒;看其船隻,破碎而擱沉;庭院台階十分荒蕪,堂房廊屋都很殘破,哪裡看得到它所謂的宏大壯麗呢?

向管理驛站的官吏詢問,他們則說:「忠穆公嚴震曾擔任梁州州牧,因為褒城控制著通往兩個節度使治所的要道,各式各樣的旌節旗幟來來往往,傳遞公文的人員騎著馬,出差的官吏乘著車,或來或去,車馬往來絡繹不絕,所以擴大驛館建築,以顯其雄偉宏大。

褒城驛在當時看上去是比其他驛站都壯觀。

而且一年中到褒城驛站來歇宿的賓客不少於幾百人,他們只要夜間得到住宿,餓了能得到飽食,全都是暮來朝去,哪有顧念愛惜之心呢?至於撐船,一定要到篙折、舷破、頭碎然後停止;釣魚,一定要到水干、泥混、魚盡才肯罷休。

甚至還有人在靠窗的長廊或小屋裡餵馬,把驛館的中堂作為獵鷹的棲息之所,這些都是房屋污損、器物毀壞的原因。

遇上職位低的官吏,其隨從雖然氣性猛烈,還可以制一服 ;遇上職位高的官吏,其隨從則更加凶暴蠻橫,難於阻止。

因此褒城驛日見破損,與以前大不相同。

我們八九人,雖然也曾在供給來往者膳食的餘暇,用一小部分時間盡力修繕,但又怎能補救幾十幾百人的破壞呢?」

管理驛站的官吏的話還沒有講完,有個老農在旁笑了,並說:「現在所有的州縣都像驛站一樣。

我聽說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財物豐富,人口眾多,號稱太平,行走千里的人不用攜帶糧食,有了子孫的人還不知道兵器為何物。

現在天下無戰爭,但有戶籍的居民卻一天天減少;邊境沒有被侵佔遭蠶食的憂患,但開墾的荒地日益減少。

百姓生活日益窮苦,國家財力日益困難,這是什麼原因呢?凡和皇帝一起治理天下的,是那些刺史縣令,他們直接瞭解人民的生活,因而便於貫徹政令。

現在zheng府委派官吏,既已輕率任命刺史縣令,而且又在短時內一再更換。

況且刺史縣令的任期,時間長的三年更換一次,時間短的一兩年內更換兩次,因此州縣的政務,如有不利於百姓之處,應該可以出主意改掉那些嚴重的情況,但在任的刺史則說:『明人我即離職,何必如此。

』在任的縣令也說:『明日我即卸任,何必如此。

』他們在愁悶的時候就喝濃烈的美酒,在飢餓的時候就吃一精一美的肉食,只等囊中放滿了綢緞,櫃中裝足了金銀,任期結束就志得意滿地離去。」

唉!州縣難道果真是驛站嗎?況且當新舊官員一交一 替之時,狡猾的胥吏乘機放肆地做奸惡欺詐的事,以欺騙州縣呢!像這樣下去,而想希望百姓生活不窮苦,國家財力不困難,有戶籍的居民不減少,開墾的土地不缺乏,難啊!──

我送走老農之後,把他的話整理了一下,寫在褒城驛的屋壁上。

(宋心昌)

【註釋】

〔1〕庭除:庭院和台階。

堂廡:中堂及堂下四周房屋。

〔2〕忠穆公:指嚴震。

嚴震在唐德宗時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死後謚忠穆。

梁州:唐山南西道屬古梁州。

〔3〕二節度治所:一指山南西道節度使治所南鄭縣與(今陝西省漢中市):一指鳳翔節度使治所天興縣(今陝西省鳳翔縣)。

〔4〕軺(yao搖):古代使者所乘輕便馬車。

〔5〕轂一交一 蹄劘(mo摹):車轂一交一 錯,馬蹄摩擦,極言車馬之多。

劘,磨擦。

〔6〕視:比。

〔7〕鷁(yi益):水鳥,古代多以畫飾船頭。

此即指船頭。

〔8〕隼(zhǔn准):鷹一類的猛禽,此指馴養的獵鷹。

〔9〕其:豈。

〔10〕疆埸(yi益):邊境。

〔11〕矧(shěn審):況且。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