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題解】《後出師表》是《前出師表》的姊妹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

〔三國·蜀〕諸葛亮

【題解】《後出師表》是《前出師表》的姊妹篇,寫於建興六年(228)。

由於《三國誌》本傳中不載,《文選》裡也不見選錄,而是為《三國誌》作注的裴松之,在注文中引自張儼《默記》,所以,有人認為此表是偽作。

但也有人認為,從體例文風來看,後表與前表並無二致;而且《三國誌·吳志·諸葛恪傳》中,諸葛恪說:「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歎息也。」

所指可能即系後表。

《後出師表》作於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大臣們對再次北出征伐頗有異議。

諸葛亮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為了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

正因為本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表。

表中「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1〕,王業不偏安〔2〕,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3〕?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4〕。

宜先入南〔5〕。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6〕;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全於蜀都〔7〕,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8〕。

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9〕,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10〕。

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11〕,謀臣淵深〔12〕,然涉險被創〔13〕,危然後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14〕,而欲以長計取勝〔15〕,坐定天下〔16〕,此臣之未解一也〔17〕。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18〕,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19〕,遂並一江一 東〔20〕,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21〕,其用兵也,彷彿孫、吳〔22〕,然困於南陽〔23〕,險於烏巢〔24〕,危於祁連〔25〕,偪於黎陽〔26〕,幾敗北山〔27〕,殆死潼關〔28〕,然後偽定一時耳〔29〕。

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30〕,四越巢湖不成〔31〕,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32〕,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33〕,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34〕,中間期年耳〔35〕,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一鄧一 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36〕,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37〕。

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分之一精一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38〕?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

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39〕,事也。

昔先帝敗軍於楚〔40〕,當此時,曹操拊手〔41〕,謂天下以定〔42〕。

然後先帝東連吳越〔43〕,西取巴蜀〔44〕,舉兵北征,夏侯授首〔45〕,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46〕,秭歸蹉跌〔47〕,曹丕稱帝〔48〕。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49〕。

臣鞠躬盡力〔50〕,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51〕,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52〕。

——選自中華書局版《諸葛亮集》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不能並存,帝王之業不能苟且偷安於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討伐曹魏。

以先帝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來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討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

但是,不去討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點也不猶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

想到要去北伐,應該先南征。

所以五月裡竟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業不可能局處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著危險,來執行先帝的遺願,可是爭議者說這不是上策。

目前敵人恰好在西面疲於對付邊縣的叛亂,東面又要竭力去應付孫吳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呵!現在謹將這些事陳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謀臣見識廣博,謀略深遠,但還是要經歷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後才得安定。

現在,陛下及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而想用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佔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出戰,明年不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起來,終於併吞了一江一 東,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別人,他用兵好像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十,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後才得僭稱國號於一時。

何況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謀對付他;委用夏侯淵,而夏侯淵卻敗死了。

先帝常常稱讚曹操有能耐,可還是有這些挫敗,何況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臣下進駐漢中,已一週年了,期間就喪失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一鄧一 銅等將領及部曲將官、屯兵將官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餘人。

這些都是幾十年內從各處積集起來的一精一銳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擁有的;如果再過幾年,就會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去對付敵人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點。

現在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爭不可能停息;戰爭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裡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

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

最難於判斷的,是戰事。

當初先帝兵敗於楚地,這時候曹操拍手稱快,以為天下已經平定了。

但是,後來先帝東面與孫吳連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淵掉了腦袋;這是曹操估計錯誤。

看來復興漢室的大業快要成功了。

但是,後來孫吳又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遭到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

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很難加以預料。

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

至於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預見的。

(一江一 建中)

【註釋】

〔1〕漢:指蜀漢。

賊:指曹魏。

古時往往把敵方稱為賊。

〔2〕偏安:指王朝局處一地,自以為安。

〔3〕孰與:謂兩者相比,應取何者。

〔4〕惟:助詞。

〔5〕入南:指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並日:兩天合作一天。

〔7〕顧:這裡有「但」的意思。

蜀都:此指蜀漢之境。

〔8〕議者:指對諸葛亮決意北伐發表不同意見的官吏。

〔9〕這兩句指建興六年(228)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東)時,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變,牽動關中局勢:在魏、吳邊境附近的夾石(今安徽省桐城縣北),東吳大將陸遜擊敗魏大司馬曹休兩事。

〔10〕進趨:快速前進。

〔11〕高帝:劉邦死後的謚號為「高皇帝」。

並:平列。

〔12〕淵深:指學識廣博,計謀高深莫測。

〔13〕被創:受創傷。

這句說: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屢敗於楚軍,公元前二○三年,在廣武(今河南省滎陽縣)被項羽射傷胸部:在漢朝初建時,因鎮壓各地的叛亂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還遭到匈一奴一的圍困。

〔14〕良:張良,漢高祖的著名謀士,與蕭何、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

平:陳平,漢高祖的著名謀士。

後位至丞相。

〔15〕長計:長期相持的打算。

〔16〕坐:安安穩穩。

〔17〕未解:不能理解。

一胡一 三省認為「解」應讀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

兩說皆可通。

〔18〕劉繇(you由):字正禮,東漢末年任揚州刺史,因受淮南大軍閥袁術的逼十迫,南渡長一江一 ,不久被孫策攻破,退保豫章(今一江一 西省南昌市),後為豪強笮融攻殺。

《三國誌·吳書》有傳。

王朗:字景興,東漢末年為會稽(治所在今浙一江一 省紹興市)太守,孫策勢力進入一江一 浙時,兵敗投降,後為曹操所徵召,仕於曹魏。

〔19〕孫策:字伯符,孫權的長兄。

父孫堅死後,借用袁術的兵力,兼併一江一 南地區,為孫吳政權的建立打下基礎,不久遇刺身死。

〔20〕一江一 東:指長一江一 中下游地區。

〔21〕殊絕:極度超出的意思。

〔22〕孫:指孫武,春秋時人,曾為吳國將領,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

吳:指吳起,戰國時秦大將,在統一戰爭中屢建戰功。

〔23〕困於南陽: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漢時南陽郡的治所)為張繡所敗,身中流矢。

〔24〕險於烏巢: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因乏糧難支,在荀攸等人的勸說下,堅持不退,後焚燒掉袁紹在烏巢所屯的糧草,才得險勝。

〔25〕危於祁連:這裡的「祁連」,據一胡一 三省說,可能是指鄴(在今河北省磁縣東南)附近的祁山,當時(204)曹操圍鄴,袁紹少子袁尚敗守祁山(在鄴南面),操再敗之,並還圍鄴城,險被袁將審配的伏兵所射中。

〔26〕偪(bi逼十)於黎陽: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紹死,袁譚、袁尚固守黎陽(今河南浚縣東),曹操連戰不克。

〔27〕幾敗北山:事不詳。

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軍出斜谷,至陽平北山(今陝西沔縣西),與劉備爭奪漢中,備據險相拒,曹軍心渙,遂撤還長安。

〔28〕殆死潼關: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與馬超、韓遂戰於潼關,在黃河邊與馬超軍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馬超騎兵沿河追射之。

殆,幾乎。

〔29〕偽定:此言曹氏統一北中國,僭稱國號。

諸葛亮以蜀漢為正統,因斥曹魏為「偽」。

〔30〕昌霸:又稱昌豨。

建安四年(199),劉備襲取徐州,東海昌霸叛曹,郡縣多歸附劉備。

〔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為軍事重鎮,巢湖在其南面。

而孫吳在巢湖以南長一江一 邊上的須濡口設防,雙方屢次在此一帶作戰。

〔32〕李服:建安四年,車騎將軍董承根據漢獻帝密詔,聯絡將軍吳子蘭、王服和劉備等謀誅曹操,事洩,董承、吳子蘭、王服等被殺。

據一胡一 三省云:「李服,蓋王服也。」

〔33〕夏侯:指夏侯淵。

曹操遣夏侯淵鎮守漢中。

劉備取得益州之後,於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漢中,蜀將黃忠於陽平關定軍山(今陝西省沔縣東南)擊殺夏侯淵。

〔34〕漢中:郡名,以漢水上流(沔水)流經而得名,治所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縣東)。

〔35〕期(ji寄)年:一週年。

〔36〕趙雲、陽群等都是蜀中名將。

曲長、屯將是部曲中的將領。

〔37〕突將、無前:蜀軍中的衝鋒將士。

賨(cong叢)叟、青羌:蜀軍中的少數民族部隊。

散騎、武騎:都是騎兵的名號。

〔38〕圖:對付。

〔39〕夫:發語詞。

平:同「評」,評斷。

〔40〕敗軍於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軍南下,劉備在當陽長阪被擊潰事。

當陽屬古楚地,故雲。

〔41〕拊手:拍手。

〔42〕以定:已定,以,同「已」。

〔43〕本句指劉備遣諸葛亮去一江一 東連和,孫劉聯軍在赤壁大破曹軍。

〔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劉備勢力進入劉璋佔據的益州,後來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區。

〔45〕授首:一交一 出腦袋。

參見前注〔33〕。

〔46〕關羽:字雲長,蜀漢大將,劉備入川時,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擊曹魏,攻克襄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中原。

孫權趁機用呂蒙計謀偷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

〔47〕本句指劉備因孫權背盟,襲取荊州,殺害關羽,就親自領兵伐吳,在秭歸(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吳將陸遜所敗。

蹉跌,失墜,喻失敗。

〔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

在公元220年廢漢獻帝為山陽公,建立魏國,是為魏文帝。

〔49〕逆見:預見,預測。

〔50〕鞠躬盡力:指為國事用盡全力。

一作「鞠躬盡瘁」。

〔51〕利鈍:喻順利或困難。

〔52〕睹(dǔ賭):亦即「逆見」,預料。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