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 洛陽城漢魏大交鋒 孟津縣許典雙敗陣:司馬懿自與劉曄司馬昭守護城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反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 洛陽城漢魏大交鋒 孟津縣許典雙敗陣

反三國演義

第三十九回 洛陽城漢魏大交鋒 孟津縣許典雙敗陣

卻說司馬懿會同曹彰,夾攻馬超,偃師方面軍隊,完全由曹彰支配,洛陽軍隊,除已令李典專防新塹,以阻新安西來之漢兵,令張郃為正先鋒,徐晃為副先鋒,一鄧一 艾為左翼,鍾會為右翼,各將萬人,同時出發,限期撲滅馬超,以除偃洛心腹之害,令彼不得再與諸葛亮深通消息,以掣後路。

司馬懿自與劉曄司馬昭守護城池。

偃師城中,任城王曹彰,仍令四將守城,自將鐵騎萬人為中軍,典滿許儀各將萬人左右翼,浩浩蕩蕩,直向馬超營中殺來。

隔著一箭之地,只聽馬超營中鼓角齊鳴,營門開處,西涼馬隊,如潮而出,馬超一馬當先,左有文鴦,右有馬岱。

曹彰看見馬超全軍迎敵,心中暗暗歡喜,料道仲達此番必獲全勝,吩咐眾將奮勇向前。

曹彰懷著必勝之心,自然精神百倍,馬超亦抖擻精神,六匹馬殺做一堆,煞是好看。

兩邊軍士,擂鼓吶喊,震天動地。

洛陽城中,知道偃師兵出,立刻整隊出城,直向馬超右營撲來,只見營門大開,漢兵偃旗息鼓,全無聲息。

張郃便要進兵。

一鄧一 艾眸子最小,眼光最利,在馬上看見漢營中殺氣騰騰,彷彿似添了多少兵將似的,急諫道:「將軍不可輕進,馬超營壘整齊,必有精銳埋伏在內。」

張郃道:「彼傾全力以御任城,余兵守營,為數有幾?雖有精銳,何足懼哉!」吩咐軍士,鼓噪而進。

一霎時,只見漢營旌旗盡堅,鼙鼓驚天,黃忠縱馬出陣,左有李嚴,右有魏延,大喝道:「殺不死的敗軍之將,敢來此耀武揚威,老夫今日,必取爾之旨級!」拍馬提刀,直取張郃。

張郃見黃忠來得突兀,不覺吃驚,勉強上前迎戰,徐晃急忙遣人飛報都督。

司馬懿聞報大驚道:「黃忠來何神速也?」

司馬昭道:「我塹洛水以拒漢兵,諸葛亮必懼我兵之夾攻馬超,而絕其進取之路,潛師悉起,盡赴宜陽,卷甲渡洛,而入超軍,以與我決戰於偃洛之間,此來當不僅一黃忠,諸葛亮亦必入超軍矣!」

司馬懿長歎道:「新安之兵,若與超合,我軍寧可得志耶!」隨令劉曄守城,自與司馬昭策騎出城觀戰,見漢兵行列整齊,隊伍精銳,黃忠諸將,盡在行間,回顧司馬昭道:「新安漢兵果盡來矣!」只見漢兵隊裡,分出一條道路,孔明戎服乘馬,左有諸葛瞻,右有諸葛誕,相隨保護,來到陣前,教黃忠停戰,請司馬都督出來答話。

懿亦止住張郃,司馬昭與徐晃左右護縱上陣。

孔明笑道:「司馬都督,別來無恙!新安地雷,竟能免禍,真福人也!」懿答道:「兵凶戰危,古有明訓。

足下始創凶器,以毒生民,作俑無後,幸勿以為自足。」

孔明道:「足下誤矣!曹操躬篡弒之行,足下祖父,世為漢臣,不知為國討賊,乃率犬羊之眾,以抗桓文之師,倒行逆施,死有餘辜!除君之惡,惟力是視,恨火藥太少,令足下得苟全性命,仍返洛陽耳!」懿厲聲道:「前在新安,一時大意,中汝詭計,足下今日,尚能再炸洛陽乎?」

孔明笑道:「足下塹洛水以阻我軍,而欲合偃師之兵,以攻孟起,陰謀叵測,謂我不知,洛陽已在我掌握之中,當生擒足下,以祭洛水之神,正足下裂絕地脈之罪!足下若審時達勢,解甲歸降,當請命主公,免足下一死;若執迷不悟,洛陽恐不免為新安之續,將如尊諭辦理可也。」

司馬懿顧徐晃道:「將軍可出陣擒拿孔明,以雪新安之恨!」徐晃應聲,手提巨斧來砍孔明。

漢兵陣上,李嚴驟馬提刀,上前截住,接連便是黃忠斗住了張郃,魏延斗住了一鄧一 艾,諸葛瞻斗住了鍾會,兩軍接觸,山搖地動,好一場惡戰,只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到了黃昏時候,方才鳴金收兵,兩邊各有損傷。

孔明自從出兵以來,算這一回是第一次大戰。

七日之間,大戰三次,雙方勢均力敵,各不相讓。

沿著偃師洛陽百里內外,人民逃亡轉徙,十室九空,村舍無煙,土炕生草,死傷載道,餓莩盈途,真是大劫所臨,無人倖免,血膏骨露,慘不忍言。

孔明見魏兵尚強,一時難於取勝,下令全軍停戰,守營更番休息。

司馬懿也因將士勞苦過甚,嬰城休養,只提防孔明當真再用地雷來炸洛陽,隨時令人登城瞭望,夜間伏地聽聲。

誰知道孔明第一次所運的地雷,在新安已經告竣了,還得花錢通關節向陸軍部請護照,收買硝磺,才能彀製造呢。

這是空話,不在言表。

孔明與眾將計議道:「洛陽魏兵十餘萬,偃師又六七萬人,其勢尚未可侮;但洛陽糧草,前因分濟新安,所存必已無多,我若以奇兵襲取孟津,則洛陽之糧自絕,司馬懿不能不棄洛陽,而退守偃師矣!」眾將齊聲稱善。

孔明喚馬超道:「孟起前番去孟津,熟悉道路,可同伯約仲華文將軍前往,先以一軍攻城,曹彰必遣人來救,孟起兄弟迎擊救兵,姜文兩將軍可於城外放火,而令人虛作剜掘地道之狀,彼軍懾於新安之事,必不敢乘城以守,兩將軍梯城而入,必得此城;得城之後,兩將軍領兵萬人留守,與前軍成一縱線,聲勢連絡,營壘堅固,魏兵來攻,亦不懼矣!」四將領命,即時去了。

孔明又令魏延李嚴堅守右營,調黃忠來左營,迎敵曹彰,令四將一意徑行,去取孟津。

分撥既定,諸將各分頭前進,預備乘機血戰。

就中單表馬超兄弟,領兵先到孟津。

孟津城外,曹兵兩個大營,一個典滿,許儀在孟津城南分駐,屏障孟津,兼通偃洛軍路。

守孟津城的,乃是孫禮韓德。

那典滿許儀,看見馬超兵到,兩個領兵分頭迎敵,一面使人飛報曹彰,四將登時殺做一堆。

文鴦姜維,卻領兵刺斜裡繞過曹兵,直攻孟津城後。

孫禮韓德,急忙登城守禦,遠遠望見漢兵,在樹林中興工動土,用騾馬裝載箱匣,運到樹林,倏忽不見。

孫禮對韓德道:「前聞諸葛亮在新安,用地雷火藥炸毀城池,司馬子尚全軍覆沒,我兵損失四五萬人,都督只得棄城而走!眼見得他們又倚蔽樹林,挖掘地道,再施詭計,來毀孟津;若待其地道掘成,我與將軍皆死無葬軍之地!不如開城出擊,令彼不得工作,一戰而勝,固足以保全孟津,如其不勝,等於敗死,將軍意下如何?」

韓德道:「將軍之言是也。」

遂令裨將孫泰領兵三千守城,自與孫禮各領五千人,開了北門迎擊漢兵。

文鴦姜維見曹兵中計,心中歡喜,文鴦接住孫禮,姜維迎住韓德,在城下大戰起來。

那曹彰接著典許二將急報,立刻帶了萬餘人馬,前來救應。

剛出偃師,只見一支漢兵,擋住去路,一員大將,橫刀躍馬,大叫道:「曹彰休走,黃忠在此!」曹彰挺槍迎住,就在偃師附近,大戰起來。

那典滿與馬超戰到六十餘合,看看抵敵不住,兼之臂上傷痕初癒,盪開一戟,回馬便走,馬超縱馬趕來。

典滿掛了畫戟,取弓在手,搭上雕翎,颼的一聲,望馬超射來。

馬超眼明手快,把槍一援,將箭撥在地下。

典滿一連三箭,均射不中馬超,心內著慌。

馬超趕到身邊,典滿丟了弓箭,取下畫戟,與馬超再戰,一發不濟。

馬超一連幾槍,只殺得典滿通身是汗。

回馬敗走。

許儀見典滿敗走,獨力難支,也只得敗下陣去。

馬超兄弟,乘勢殺散曹兵,叫馬岱從孟津前門上城,接應姜維文鴦,自己領兵來接應黃忠。

那典滿許儀,見曹彰戰黃忠不下,拍馬上前助戰。

馬超趕到跟前,截住二將,兩邊戰鼓雷鳴,喊聲大震。

馬岱乘隙,帶領敢死士爬上南城。

孫泰猛不防漢兵爬城而進,被馬岱大喝一聲,手起一刀,將孫泰劈個瓜熟蒂落,督兵下城開了南門,眾兵一擁而入,城內登時大亂。

馬岱由南門殺到北門,曹兵無主,紛紛四散。

馬岱開了北門,趕到陣前,來到韓德身後,順手一刀,韓德一屍一首從馬上倒栽下來。

孫禮見韓德被殺,拋了文鴦,拍馬逃走。

文鴦奮勇追趕,兩馬相離,不過一丈來遠,文鴦刷的一槍,從孫禮後背,直刺到前心,挑下馬來。

三將合兵殺散魏兵,進了孟津,留姜維鎮撫城池,馬岱文鴦領兵前來接應。

馬超只見黃忠戰住曹彰,自己力敵許典二將,越殺越勇,毫無懼怯。

忽見馬岱文鴦二將,大喊一聲,縱馬揮刀,殺入陣中。

馬超見二將殺來,知道孟津戰事得手,讓二將敵住典滿許儀,自己縱馬來助黃忠,大叫道:「老將軍休要放走曹彰,俺馬超來也!」曹彰與黃忠剛殺個平手,那裡還能再加上一個馬超,恐怕被二將所算,折損自己英名,招呼許典二將,馬上退兵,四將隨後追趕。

曹彰與典許二將力戰得脫,進了偃師,閉城不出。

馬超叫馬岱文鴦同姜維去守孟津,自與黃忠回大營來見元帥。

參謁已畢,孔明知道得了孟津,以手加額道:「諸位將軍努力同心,得了孟津,洛陽在我掌握之中,司馬懿已成釜中之魚矣!」重賞二將,二將固辭。

孔明令馬超領本部人馬,同馬岱倚孟津下營,斷絕曹兵一交一 通;與黃忠督率將士,火速修築圍牆,嚴防曹兵衝突,圍牆一成,司馬懿插翅亦不能飛出矣!二將領命,火速奉行。

洛陽城裡的司馬懿,聞得孟津失守,曹彰兵敗,漢兵修築甬道,專困洛陽,急與眾將商議道:「孟津一失,咽喉路絕,甬道若成,我軍無噍類矣!洛陽決不可守,不如乘甬道未成,全師衝擊,奪路東歸,退守偃師,猶可死中求生,勝於閉門待死也。」

劉嘩道:「都督所見甚是,但漢兵新勝,勢焰方張,諸葛亮小心謹慎,著著提防,我兵進不能出,退不能守,軍心一亂,不堪設想!不如暗暗整頓全軍,明日令一鄧一 鍾二將軍,渡洛進攻宜陽,奮勇急攻,諸葛誕勢危,必求救於諸葛亮,諸葛亮不能不遣兵來救,然後令二將棄營急歸,乘夜以全師直指偃師,將士思歸,諒彼絕不致昧于歸師勿遏之語也。」

懿道:「此計甚好。」

立令二將出兵。

司馬懿一聲令下,一鄧一 鍾二將引兵亂流而渡,直指宜陽,到了城下,奮勇進攻。

果然諸葛誕督率守城兵士,死命抵禦,飛報大營,孔明令魏延領兵萬人,回救宜陽。

待至黃昏,二將暗暗領兵,仍回洛陽。

司馬懿大喜,急令張郃作先鋒,鍾一鄧一 為左右翼,自與劉曄李典將中軍,徐晃司馬昭將後軍,前面都是強弓勁一弩一,將洛陽城里餘存軍資糧食,放起火來,乘勢開城,從漢兵空虛地方,排山倒海,斬關直入,漢兵披靡。

孔明早知懿勢在必走,兵力猶厚,不可阻遏,讓開一條道路,待曹兵過去三分之二,一聲鼓響,漢兵四合,將司馬昭徐晃困在垓心,左衝右突,不得出來。

曹彰迎接都督入城,聽說司馬昭徐晃被圍,領了三千鐵騎,與張郃兩匹馬,兩條槍,殺入漢營,闖進重圍,尋著二將,救了出來。

四人捨死忘生,大殺一陣,漢兵到傷了許多士卒。

比及馬超黃忠趕到,曹兵已回到偃師去了。

正是:

鄴下黃須,久稱將種;河間玄發,不異英年。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戰事之出奇應變,未有如本回所寫者也!洛陽一塹,以拒諸葛,偃師夾陳,以攻馬超,漢兵未進者不得再進,已進者不得再退,其勢之危,有如壘卵;孟起孤軍,復遇死故,是雖百戰能雄,未有不敗者已!而不意黃忠突兀,已到中軍。

其所決策即在限我馬足者,亦無非限彼馬足,於是全師渡洛,以濟延秋,不爭天塹之奇功,轉出宜陽之側面,而飛將軍已共鬥於洛陽城下。

馬超之援既厚,司馬之計徒營,此真勝笨伯出奇,必大寫許多攻塹文字,而愈覺危而後濟,又不必輒寫許多飛瓦渡冰文章也。

嘗細按之,則知此回,亦暗翻司馬懿占北原渭橋一案,而觀其寫諸葛,洛陽己在掌握中,當生擒足下,以祭洛水,之神,正足下裂絕地脈之罪數語,則又知手揮五弦,作者乃針對當時洛陽大帥而發。

洛陽大帥掘堤之禍湘也,誠非痛絕之不可;然而文章戰術,出奇變化,左右回合,今古映照至此,亦盡可視作孫吳兵法讀,正不必鼓瑟多事膠求也。

寫孔明出師以來,洛陽鏖兵,為第一大戰,雙方勢均力敵,戰僅三次,時方七日,而偃師洛陽百里內外,已是十室九空,村舍無煙、土炕生草,甚失兵禍之慘也。

而人民苦兵,歷年匍匐哀號於鋒鏑之下,不覺流露呻吟,代陳其痛,以出於作者筆底,仁人之言怛以惻,哀鴻之淚枯以竭,半夜讀之,真不知滿紙滿行,是墨是血!

奇兵往襲孟津,絕糧運以迫司馬,使棄洛陽而退偃師,原不足奇;所奇者新安一炸地雷之後,乃即以虛剜地道懾孟津之曹兵,使彼不敢乘城為守,因梯以入,自來攻城之法,得未會有此奇計者也。

概此一端,寫盡虛者實而實者虛之大道,兵法變幻了於作者之胸,一一搬演毫不費力,而奇真可謂百出!總之滿懷淒楚,正撲筆上文兵禍之餘,無非欲少寫幾許攻殺文字耳,乃偏能打起精神,換筆又寫不戰而屈人兵卻又有若許方法,苦口婆心,不意即於屠刀霍霍,移盆接血聲底聞之。

再寫孟津大戰,心終不忍,於是更寫修築圍牆,以困司馬,忽與洛陽掘挖天塹,兩相對照。

如此放戰不打,大家動工,一方開溝,一方築牆,便是建設工作,不是破壞工作,煞奇煞妙,令人可噱!然清季之破捻匪,即出此長圍戰策,慎勿謂此非兵法所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反三國演義
簡介楔子 雨夜談心傷今弔古 晴窗走筆遣將調兵第一回 省詐書水鏡留元直 脫徐母孔明遣趙雲第二回 戰江夏孫氏雪前仇 讓荊州劉牧懲後患第四回 洩舊忿張繡投孫權 挫先聲甘寧射樂進第五回 小周瑜水陸破曹兵 矮張松東西販蜀土第六回 巡江上趙子龍得圖 取漢中夏侯淵耀武第七回 數抗命矯詔召馬騰 聯新婚開閣迎呂范第八回 戰合肥太史慈中箭 出潼關馬孟起報仇第九回 曹孟德計阻臨潼縣 諸葛亮兵伐白水關第十回 馬孟起間道入四川 管幼安捐軀蹈東海第十一回 伏皇后策授傳國璽 喬國老痛哭小東床第十二回 賦歸寧孫夫人不歸 下密詔漢獻帝不密第十三回 銅雀台大宴論當塗 金鳳橋愛子陳天命第十四回 孫夫人雨泣葬江流 劉皇叔雪涕祭武擔第十五回 吳蜀仇讎阿瞞稱帝 漢魏禪讓子建出亡第十六回 大復仇劉玄德興師 小得勝夏侯淵敗績第十七回 魏文長偷度子午谷 馬孟起再入長安城第十八回 侈親征魏武帝逞兵 雪積憾馬孟起奮武第十九回 征舊部馬岱旋武威 襲故智魏延渡壺口第二十回 急援兵賈詡明聯吳 扮舟商呂蒙暗襲蜀第二十一回 趙子龍截江敗呂蒙 龐士元巡城識向寵第二十二回 張翼德血戰奪方城 關雲長兵威震河北第二十三回 議遷都曹操還許下 領新軍馬岱出關中第二十四回 孫仲謀兩路攻荊州 趙子龍一軍奪江夏第二十五回 劉玄德正位漢中王 諸葛亮誓師長安道第二十六回 老黃忠奮威敗徐晃 勇姜維設計賺曹真第二十七回 諸葛瞻越險奪龍門 司馬昭藏兵匿少室第二十八回 張文遠反攻圍方城 龐士元智救襲郟鄏第二十九回 劉玄德駐蹕荊州城 徐文響失機沔陽縣第三十回 仙桃鎮徐趙大鏖兵 皂角市關張雙縱火第三十一回 斗三將許褚喪澠池 陷重圍徐晃棄函谷第三十二回 偃師縣曹彰戰馬超 黑石關黃忠敗張郃第三十三回 除虎倀射殺滿伯寧 藉雉媒招降諸葛誕第三十四回 曹孟德許昌大會議 孫仲謀鄱陽小閱兵第三十五回 犯桂陽虞翻夜撤師 收零陵蔣琬宵臨敵第三十六回 大涼山孟獲懾疑兵 三連海呂凱擒蠻帥第三十七回 趙子龍麾兵九里關 馬孟起燒糧孟津驛第三十八回 炸新安諸葛試地雷 拒洛水司馬掘天塹第三十九回 洛陽城漢魏大交鋒 孟津縣許典雙敗陣第四十回 游洛水諸葛亮賦詩 收合肥孫仲謀傳檄第四十一回 徐文響盡節死新蔡 曹孟德臨命涸漳河第四十二回 劉玄德略地駐南陽 趙子龍決水灌臨穎第四十三回 敗李典趙雲入許都 灸華歆馬超掘疑塚第四十四回 張文遠憑城殉葉縣 司馬懿拔隊退延津第四十五回 出上黨馬超襲安陽 渡滎澤張飛戰原武第四十六回 邢台縣孟起走曹彰 幽州城文長捉程昱第四十七回 公孫淵獻俘幽州城 司馬懿坐困延津縣第四十八回 劉阿斗遇刺江陵驛 呂子明分襲封邱城第四十九回 濮陽城三國大交兵 章邱邑二將深入敵第五十回 呂子明戰死濮陽城 司馬懿退屯東阿縣第五十一回 救東阿曹仁雙中伏 破館陶於禁再被擒第五十二回 定山東諸葛亮歸天 失江北孫仲謀殞命第五十三回 黃公覆殉節九江口 張翼德驅兵採石磯第五十四回 白門鼓角將帥成功 黃海風濤君臣共命第五十五回 趙子龍按甲定閩甌 蔣公琰督兵收交廣第五十六回 樓桑村樹萎殞真王 柳城塞秋高來敵騎第五十七回 劉王孫正位繼中興 龐丞相序官復舊制第五十八回 封功臣六王膺上賞 畫軍區四督鎮雄邊第五十九回 馬孟起衣錦返西涼 曹子建悲歌行絕塞第六十回 深杯浮白鐵案掀翻 古墓冬青石人惆悵書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