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 犯桂陽虞翻夜撤師 收零陵蔣琬宵臨敵:那虞翻乃是會稽余姚人氏,少有膽氣,長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反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 犯桂陽虞翻夜撤師 收零陵蔣琬宵臨敵

反三國演義

第三十五回 犯桂陽虞翻夜撤師 收零陵蔣琬宵臨敵

卻說孫權遣使浮海至番禺,令番禺太守虞翻出兵攻取桂陽。

那虞翻乃是會稽余姚人氏,少有膽氣,長善用矛,走及奔馬,日能步行二百里,好學深思,潛通易理,孫策兄弟,甚相倚重;因孫權晉號吳王,大宴群臣,翻飲醉失儀,權怒欲殺翻,司農劉基抱權苦諫。

以嶺南瘴癘,謫翻為番禺太守,欲以困之。

翻安輯吏士,懷柔蠻夷,兩三年間,政聲大著。

此番虞翻奉到孫權命令,出兵攻取桂陽,一面徵集兵士,一面送過吳王使者,自己沐浴盥洗,在後堂焚香下拜,虔卜一卦,得師之六爻,其系辭云:

苕苕桂陽,良驥所藏,金刀復盛備始王,還珠合浦及爾疆,出師犯順逆天亡,弟子輿一屍一反炎方,動者不吉靜小康。

虞翻取系辭反覆觀覽,恍然大悟:第一句苕苕桂陽,言甚遠而難襲也;第二句良驥所藏,守桂陽者繫馬謖,有謀能斷,在任數年,威惠流行,不易得而勝也;第三句金刀復盛備始王,炎劉之讖為卯金刀,玄德名備,始為漢中王也;第四句還珠合浦及爾疆,劉氏中興,則南粵亦當為其所有也;第五句第六句出師犯順逆天亡,弟子輿一屍一反炎方,明言孟浪出兵,必無幸全也。

翻且誦且思,不勝嗟歎。

但吳王之命,又不可違,因選粵兵八千人,令四子虞汜,五子虞忠,六子虞聳,七子虞昺,各將二千人,而以汜總其成,越萌渚嶺,進窺桂陽。

虞翻四子,選兵已就,即日起行,入府見父。

翻諭之道:「漢祚會當中興,桂陽險奧之區,馬謖多謀能戰,我兵千里襲人,彼以逸待勞,據險徼我,我軍必不能倖免;汝輩須多遣細作,羼入桂陽邊境,若桂陽境上,烽燧修明,軍民震懼,汝輩便可長驅直入,與之一戰,戰而幸勝,可取桂陽:若桂陽境上,都無設備,人不知兵,可屯兵境上,遙作攻取之勢,不許深入,自蹈危亡;馬謖才識明敏,寧不備邊?示我無備者,乃誘我也!俟我深入,據險以要,我軍雖勇,必不敵矣!又我如不進,彼誘蠻峒諸夷,起而夾擊,汝輩如有風聞,便可乘夜撤兵,不必與之爭旦夕之命也!兵凶戰危,慎之慎之!」四子領命,再拜辭別,率兵進發。

那桂陽太守馬謖,探知虞翻派兵犯境,自己暗暗準備城守,卻更不張皇,令偏將糜威向充,各領兵三千,先據都龐萌渚諸要隘,若吳兵到來,可匿兵山中,讓其深入,某家引兵遏其前,二將據險要其後,吳兵必無一生還矣。

二將領命,從郴縣領兵出發,真弄得桂陽人不知兵。

那糜威乃是糜竺之子,弓馬嫻熟,武藝高強;向充是向一寵一 之弟,力舉千鈞,勇過於兄。

馬謖差了二將去後,一面飛報蔣琬知曉,言桂陽決無妨礙,若前軍得勝,當移兵來助也。

蔣琬得信,自是歡喜,省卻一處擔心。

那虞汜兄弟四人,領兵來到境上,真個多派細作,來桂陽偵探。

卻見桂陽人民,熙來攘往,肩挑負販,相屬於道,間有三數軍士,入市買物,異常寧靜,都無動作;桂陽城裡,太守方率僚屬,游賞龍潭荷池,飲酒賦詩,行所無事。

細作探得確實,回報虞汜。

虞汜顧三弟道:「吾父真神人也!」即令火速撤兵,回轉番禺。

虞昺諫道:「全師以出,惟敵是求,今桂陽無備,天賜我也,天與不取,必受其咎!士太守自出蒼梧,兵不血刃,得了零陵,我兄弟未見敵兵,遽得反旆,吳王知之,必加罪責,不如疾進,襲取桂陽;因敵城而收敵糧,進可以戰,退可以守,即有疏虞,昔項籍以八千子弟,橫行天下,我有眾如項籍,雖不能橫行天下,寧不可以一戰乎?」

虞汜道:「七弟之言,不為無見,但父親臨行時,曾言馬謖有謀能戰,無事之時,尚知謹守邊境,豈有事之秋,反漫無防禦?誘敵之計,已覺顯然!且此去桂陽,山嶺重疊,藏兵山谷,我不能知,我一意前驅,彼乘其後,截我歸路,士心一亂,又何能戰?全師而反,為罪亦輕,比於敗軍,不猶勝乎?士太守所遇者為劉璋耳!若遇馬謖,亦但有徘徊河上耳!聞蔣琬近據黃石嶺,士太守既不能進,彼若以一軍扼其歸路,將欲退而不能矣!進退不能,不敗何待!七弟請加三思也。」

虞昺道:「四兄所言,雖甚明透,但以弟觀之,馬謖決非神人,預知我兵之來,而設伏於某處以待,我兄太多疑,故為謖虛張聲勢也!」虞汜道:「七弟不要堅執己見,可多派精細兵卒,扮作鄉民,深入山中,嚴加搜索。

若有伏兵,即拔隊速歸;若無兵,則整隊前進,七弟以為如何?」

三人一齊贊成。

虞汜立時選派精細軍士三十餘人,分道入山,期以三日回報,軍士分頭入山去了。

虞汜兄弟,頓兵等候,一連三日,不見一人回來,到了傍晚,方才走回一人,氣急聲嘶,虞汜知有變異,連忙問他如何情形,那軍士答道:「入山四十餘里,不知多少漢兵,同伴盡為所執,我伏在草間,蛇行匍匐,逃出虎口,特來回報。」

虞汜顧虞昺道:「七弟如何?幸我兵尚未入險。

如長驅深入,此刻已俱為俘虜矣!三帥俘於二陵,成安敗於汜,前車之鑒,不可猶疑。」

虞昺俯首無辭。

虞汜一聲令下,反旆南還,不消一夜 ,已經退盡。

那糜威向充,久候山中,尚未見吳兵過去,心中納罕起來,急派細作前去打探,據路人傳語,吳兵已於二日前,完全退盡。

二將派人隨後跟探,悉如所言,只得領軍回見馬謖,報知吳兵撤退情形。

馬謖驚道:「虞翻善易,必有先見,故得全軍而反也!糜將軍可領部兵,出防都龐,向將軍可領部兵,由郴州徑出零陵後路,截擊士燮歸兵,協助蔣太守,收復零陵。」

向充領命火速前去。

馬謖自將一切情形,呈報漢中王不提。

且說蔣琬來到黃石嶺,吩咐蔣珪領兵三千,沿湘直上,出黃沙河,截擊吳軍後路;自己整頓全軍萬人,由黃石嶺徑下,來攻零陵。

暗中先派細作,赴零陵城廂內外,運動舊有防軍,令其伺隙反正,攻擊吳軍。

那士燮輕騎長驅,不費一兵之力,輕輕巧巧,得了零陵,意欲乘隙進取衡陽,只以孤軍深入,懼無後援,恐被漢軍襲擊,躊躇再四,飛檄蒼梧桂林二郡再發精兵萬人,前來零陵,以便深入。

自己在零陵,搜括商富,攫取金錢,招納叛亡,整頓城守,擄集上一江一 商民船隻,配置水兵,以便順流東下,直取衡陽。

士燮佈置粗定,忽聽探子報道:「長沙太守蔣琬,親領大兵前來,離城不過三四十里。」

士燮聽了,將原來兵隊留三千人守城,自領四千人,合新兵五千,敢死隊五百,出城迎敵。

剛到接龍橋,漢兵前鋒已到,兩員將官,一個是永昌周翼,一個是寧鄉黃英,都是蔣琬在長沙招集精銳,就中甄拔的人才,士燮便在橋南紮下大營,憑橋拒守。

二將見吳兵守住長橋,忙來報知蔣琬。

蔣琬原是零陵人氏,深知地勢,熟悉情形,見吳兵憑橋拒守,阻住前軍,自騎駿馬在橋北巡視一周,回轉營中,喚二將道:「吳兵遠來,利在速戰,前軍新兵,多系亡命之徒,今晚必過橋前來劫營!周將軍可領兵二千,從上游十里,越過龍溪,繞山僻小道,今夜三更徑襲吳軍左營;黃將軍領兵二千,從下游十里,超過龍溪,繞山僻小道,今夜三更,逕襲吳軍右營;吳兵若敗,乘勢追趕,不得有誤。」

二將領兵暗從山後去了。

蔣琬吩咐軍士於營內掘下陷坑,長約半里,到了二更,全軍拔隊移入山中,留下空營。

果然士燮聽了新兵統將曹容吳銳的條陳,乘夜劫營,士燮老成持重,吩咐二將領兵前去,自己留守大營以觀風色。

兩員吳將,督著敢死隊並部卒五千人,到了三更時分,一聲暗號,過了接龍橋,直向蔣琬大營殺來。

看看到了營門,只見營中燈火俱無,一無動靜。

二將貪功心急,砍開營門,一聲吶喊,兵士如怒潮駭浪,當先殺入營中,五百敢死隊,奮勇先入,盡墜坑中,後軍銳進,層積而上。

二將見是空營,知道中計,急揮部兵退出,那坑中早已填得八成滿了。

只聽得一聲鼓響,火把齊明,漢兵從山左右兩翼橫捲而出,萬一弩一齊發。

吳兵大亂,退後不迭,自相踐踏,漢兵又乘勢追來。

士燮在大營中望見二將敗退,漢兵追過接龍橋來,急忙提兵前來接應。

剛出營門,星光底下,只見山左側轉出一彪人馬,直向右營殺來;正待回兵來救,山右側又轉出一彪人馬,直向左營殺來,強弓勁一弩一,勇不可當,殺入營中,四處放火。

士燮見不是事,領了部兵,回轉身來,棄了營寨,殺條血路便走,吳兵二將,隨後奔逃。

周翼覷定曹容,颼的一箭,射下坡來,亂軍踐踏,成了肉醬。

吳銳捨命狂奔,趕上士燮,一路敗走。

漢兵那裡肯捨,沿途追殺,趕到零陵,士燮收兵入城,閉城固守,靜候蒼梧援兵到來,再來血戰。

蔣琬追到零陵,吩咐倚城下寨,逐日攻打。

士燮守禦得法,兩相支持;遲了數日,不見救兵到來,心中甚是疑惑。

只見前時留在黃沙河的軍士,逃回零陵,見過太守,言漢兵已佔住黃沙河,援兵不能前進。

士燮見事不諧,孤城難守,又不能飛渡瀟水,與援兵合勢,決計從東門出道縣,越九嶷,還蒼梧。

便暗暗傳下號令,到了二更時候,率領全隊六千餘人,開了東門,棄城而走。

蔣琬知道士燮一定不能久守,非走不行,朝夕提防。

聽見吳兵夜走,即令周黃二將,領兵五千,星夜馳追,吳兵還鬥,我可引還;吳兵前走,仍去追趕,務令彼欲走不能,欲留不敢,欲斗無從。

二將領兵火速去了。

蔣琬領兵入城,搜索殘部,安撫居民,以郡人羅捨權攝太守,督行善後事宜,一面遣人飛報荊州,以固前敵軍心。

那士燮領兵逃走,歸心如箭,聽見後有追兵,曉諭將士道:「我兵深入重地,當於死中求生,非敗追兵,殆無生路!」將士領令,嚴陣以待。

二將趕到,見吳兵有備,收兵疾退。

士燮見追兵已退,緩緩前行。

行不到十餘里,後面追兵又到,士燮揮兵迎戰,追兵又退回去。

如此往復,士燮兵不得息,求戰不得,一步一步的捱到了九嶷山腳下,只見前面漢兵旆旗招展,一枝漢兵,攔住去路,向充一馬當先,大叫道:「士燮休走!」

士燮大怒,縱馬提刀,上前迎敵向充,卻見背後周翼黃英,兩匹馬兩口刀,又從後殺入。

吳銳挺槍迎戰,三馬相一交一 ,戰不到十合,被黃英一刀,砍於馬下。

兩個衝破吳軍,直取士燮。

士燮丟開向充,殺條血路,捨命奔逃。

三將並馬上前追趕。

士燮人困馬乏,拔出佩劍,自刎而亡。

吳兵死傷過半,餘者盡降。

二將留兵鎮撫地方,向充在此安營,周黃二將,回去報功。

蔣琬得報大喜,令二將將士燮一屍一首,送赴黃沙河,會同蔣珪迎擊蒼梧援兵。

二將火速起程。

來到黃沙河,見過蔣珪,即令人將士燮一屍一首送往吳軍,以亂其軍心。

吳軍見了士燮一屍一首,果然心怯,援兵將領,火速退走,三將渡河,乘勢追趕,得了吳軍多少糧食器械,飛報零陵。

蔣琬令蔣珪即駐黃沙河,周翼還駐零陵,黃英駐道縣,聯絡聲勢,以固西防。

安置定了,蔣琬自率兵三千,由水道徑還長沙,費詩迎接入府,一交一 割印綬。

蔣琬將一路詳細情形詳稟漢中王,仍由費詩轉達。

正是:

九嶷雲破,蒼梧鬼哭之時!七澤波平,青草神遊之境!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先主征吳之日,仇人盡得,惟馬良諫請班師;及陸遜出師,先主輕敵,亦惟馬良以不亞周郎,未可輕敵諫。

比至移營林木,群諛妙算,又惟良力請,以四十八道圖本,問於丞相。

惜玄德驕忿愎悖,不可名狀,未克盡從其言,自取覆敗;是季常善輔先主能料敵情,誠白眉稱最者也。

本書置之荊州,即為今日輔備之地,出之前敵,一江一 夏已安若泰山;而不意早於第二回中,置蔣琬為長沙太守者,亦正為今日分拒吳兵之計;則相隔三十餘回,首尾皆動,無一廢筆。

作者文章,如其兵法,誠亦一常山蛇也。

謫虞翻於嶺南,乃如此用史,寫易爻詞,古樸入真,殆一能無所不能,而實藉以寫謖,更覺變幻甚奇,竟一妙無所不妙矣。

諸葛揮淚斬謖,以街亭空城計等,傳之戲劇,至世俗無人不知;而言過其實,終難大用一語,乃幾成為馬謖蓋棺定案!殊不知七縱平蠻,攻心為上,其策實定於幼常,則演義雖傳之,而人寡許之,甚矣人之好謗也!作者論古衡平,不屈一人之半智、於是而有此回,以特寫馬謖。

虞汜不入,何異攻心,大計平蠻,何異安邊有策。

知人善任,不圖於筆底見之。

又帶寫糜竺向充,不使有一人置於閒散,真不意街亭一案,卻在此處如此翻之。

士燮孤軍深入,懼無後援而不進,是知兵矣。

而據有零陵,先以搜刮富商,攫取金錢為急務,則又安得為能軍也。

此等軍隊,直是作者為其時軍閥寫照,故吾每謂本書滑稽處,亦史筆也。

擄掠為生,形同流寇,焉能與人稍持而不敗,矧所遇復蔣琬之軍乎。

作者湘人,於桑梓歷年兵爭,痛心疾首,出於筆底;其山川道路,自然如在目前,而勝負形容,卻不知為何人鑄鼎。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反三國演義
簡介楔子 雨夜談心傷今弔古 晴窗走筆遣將調兵第一回 省詐書水鏡留元直 脫徐母孔明遣趙雲第二回 戰江夏孫氏雪前仇 讓荊州劉牧懲後患第四回 洩舊忿張繡投孫權 挫先聲甘寧射樂進第五回 小周瑜水陸破曹兵 矮張松東西販蜀土第六回 巡江上趙子龍得圖 取漢中夏侯淵耀武第七回 數抗命矯詔召馬騰 聯新婚開閣迎呂范第八回 戰合肥太史慈中箭 出潼關馬孟起報仇第九回 曹孟德計阻臨潼縣 諸葛亮兵伐白水關第十回 馬孟起間道入四川 管幼安捐軀蹈東海第十一回 伏皇后策授傳國璽 喬國老痛哭小東床第十二回 賦歸寧孫夫人不歸 下密詔漢獻帝不密第十三回 銅雀台大宴論當塗 金鳳橋愛子陳天命第十四回 孫夫人雨泣葬江流 劉皇叔雪涕祭武擔第十五回 吳蜀仇讎阿瞞稱帝 漢魏禪讓子建出亡第十六回 大復仇劉玄德興師 小得勝夏侯淵敗績第十七回 魏文長偷度子午谷 馬孟起再入長安城第十八回 侈親征魏武帝逞兵 雪積憾馬孟起奮武第十九回 征舊部馬岱旋武威 襲故智魏延渡壺口第二十回 急援兵賈詡明聯吳 扮舟商呂蒙暗襲蜀第二十一回 趙子龍截江敗呂蒙 龐士元巡城識向寵第二十二回 張翼德血戰奪方城 關雲長兵威震河北第二十三回 議遷都曹操還許下 領新軍馬岱出關中第二十四回 孫仲謀兩路攻荊州 趙子龍一軍奪江夏第二十五回 劉玄德正位漢中王 諸葛亮誓師長安道第二十六回 老黃忠奮威敗徐晃 勇姜維設計賺曹真第二十七回 諸葛瞻越險奪龍門 司馬昭藏兵匿少室第二十八回 張文遠反攻圍方城 龐士元智救襲郟鄏第二十九回 劉玄德駐蹕荊州城 徐文響失機沔陽縣第三十回 仙桃鎮徐趙大鏖兵 皂角市關張雙縱火第三十一回 斗三將許褚喪澠池 陷重圍徐晃棄函谷第三十二回 偃師縣曹彰戰馬超 黑石關黃忠敗張郃第三十三回 除虎倀射殺滿伯寧 藉雉媒招降諸葛誕第三十四回 曹孟德許昌大會議 孫仲謀鄱陽小閱兵第三十五回 犯桂陽虞翻夜撤師 收零陵蔣琬宵臨敵第三十六回 大涼山孟獲懾疑兵 三連海呂凱擒蠻帥第三十七回 趙子龍麾兵九里關 馬孟起燒糧孟津驛第三十八回 炸新安諸葛試地雷 拒洛水司馬掘天塹第三十九回 洛陽城漢魏大交鋒 孟津縣許典雙敗陣第四十回 游洛水諸葛亮賦詩 收合肥孫仲謀傳檄第四十一回 徐文響盡節死新蔡 曹孟德臨命涸漳河第四十二回 劉玄德略地駐南陽 趙子龍決水灌臨穎第四十三回 敗李典趙雲入許都 灸華歆馬超掘疑塚第四十四回 張文遠憑城殉葉縣 司馬懿拔隊退延津第四十五回 出上黨馬超襲安陽 渡滎澤張飛戰原武第四十六回 邢台縣孟起走曹彰 幽州城文長捉程昱第四十七回 公孫淵獻俘幽州城 司馬懿坐困延津縣第四十八回 劉阿斗遇刺江陵驛 呂子明分襲封邱城第四十九回 濮陽城三國大交兵 章邱邑二將深入敵第五十回 呂子明戰死濮陽城 司馬懿退屯東阿縣第五十一回 救東阿曹仁雙中伏 破館陶於禁再被擒第五十二回 定山東諸葛亮歸天 失江北孫仲謀殞命第五十三回 黃公覆殉節九江口 張翼德驅兵採石磯第五十四回 白門鼓角將帥成功 黃海風濤君臣共命第五十五回 趙子龍按甲定閩甌 蔣公琰督兵收交廣第五十六回 樓桑村樹萎殞真王 柳城塞秋高來敵騎第五十七回 劉王孫正位繼中興 龐丞相序官復舊制第五十八回 封功臣六王膺上賞 畫軍區四督鎮雄邊第五十九回 馬孟起衣錦返西涼 曹子建悲歌行絕塞第六十回 深杯浮白鐵案掀翻 古墓冬青石人惆悵書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