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國演義
第二十八回 張文遠反攻圍方城 龐士元智救襲郟鄏
卻說孔明接到馬超手書,隨復書道:
小兒初出,不宜過加重任,今既得龍門,據險拒守,可移馬成幫助關索,謹守龍門,以寬宜陽東面之防,作遙躡洛陽後面之勢;移仲華文鴦兩軍,沿洛駐紮,伺隙而動,不必再謀少室,專事攻堅,防多力分,反令敵乘虛襲我。
即日冬干水涸,洛水將冰,正面進攻,較為容易。
然守洛之將,一鄧一 艾鍾會,皆曹兵之良,司馬懿自領重兵,兼籌並顧,雖加攻伐,一時未易取勝。
崤山之險,已為我得,將軍可以一將守宜城,令三將率騎兵為遊兵,專一截擊曹兵由洛陽運送至新安澠池之軍實糧械,前敵缺糧,自然內潰,我中路之兵,可以乘機直取函谷,而出澠池;左翼之兵,可以越邙山而會新安;三方響應,洛陽自成孤注,司馬懿雖欲死守而不可得矣!但勁敵當前,宜先顧根本,我無瑕以資敵,然後可以伺敵之隙;仲華深穩,可當一面,文鴦驍勇,撫之以恩,則良助也!軍情萬變,不可遙度,將軍久歷行間,當隨時加意,毋為敵所瞰,毋以小勝深入,臨機應付,決不遙制。
又聞葉縣主將,近易張遼,曹軍老將,張為第一,持重敢戰,文武足備。
翼德士元,以響應我軍之故,並關興張苞之兵,以攻郟鄏;簡黃武崔頎之兵,以攻登封;分敵勢而壯軍威,自是進攻要著。
然方城之兵,轉形單弱,懼張遼之反攻方城,搖我根本也!守郟鄏者為曹子廉,曹軍中之能戰者,重兵駐守,未易攻取,若關興張苞回救方城,又必為其所乘,危急之形,深可慮也!文聘膽小,奉令守登封,不敢擅離,懼干咎戾。
將軍一面急函翼德,防張遼反攻,具述鄙意;一面以便宜撤黃武崔頎之兵,回護方城,則根本不致於動搖矣!並轉達雲長君侯為宜。
書到之日,即速奉行。
馬超接了孔明手書,與諸葛瞻看過,說道:「元帥真正思慮周密,令人佩服。」
即刻作書,分投雲長翼德黃崔諸人,叫馬成前去龍門,替回馬岱文鴦。
文鴦來到,馬超深加撫慰,文欽父子,非凡感激。
王凌文欽,願去閿鄉,參見元帥,留文鴦領兵,聽候馬超命令。
馬超見二人出於至誠,即修書報告孔明,言已遵令辦理,並聲明二人來見之由,隨差人護送前往。
孔明見了,自是歡喜,即假授王凌為漢陰太守,文欽為涇陽太守。
二人拜謝,各赴新任去了。
從此文鴦便死心塌地,跟著馬超,進取中原。
馬超與馬岱諸葛瞻文鴦三人計議道:「元帥手書,叫我相機應付,我想洛陽一時未易猝攻,方城又有戰事,翼德先為援應西路軍事,派兵分攻郟鄏登封;如今西路既已得手,東路軍事吃緊,我軍自當火速馳援,才是道理。」
三人齊聲道是。
馬超將宜陽防守事宜,一交一 與馬岱諸葛瞻二人料理;自已與文鴦,率騎兵五千,還屯臨汝,相機援應;仍遣人知會翼德士元不提。
那葉縣城中的張遼,自從接任以來,整頓兵卒,壁壘一新;聽得細作報告,張飛派關興張苞去攻郟鄏,黃武崔頎去攻登封,方城僅有張飛一人,心中大喜,火速遣人知會曹洪,追趕關興張苞,不令其回援方城。
自己卻與曹仁計議道:「今方城兵少,我兵可以盡量圍攻,得了方城,則南陽震動矣。」
曹仁稱善。
張遼令呂虔滿一寵一 陳矯分守葉縣,自與曹仁領兵五萬,星馳電掣,來攻方城。
卻說方城張飛龐統,方才得了馬超手書,知道張遼必來攻城,一面整頓城守。
恰好黃武崔頎奉到馬超將令,收兵回來,龐統大喜,火速令人叫關興張苞撤兵疾走,讓曹仁追趕,請孟起輕騎去襲郟鄏。
一面知會雲長,一面請翼德出城下寨。
佈置粗定,曹兵已至,壓著張飛的營下寨。
張飛大怒,開營出戰。
曹仁縱馬提刀,大叫道:「張飛小子,今日來拚個你死我活。」
張飛持矛上前接戰,兩個戰不到四十餘合,張遼將鞭一指,揮動大兵,前來搶城,黃武崔頎,雙馬迎住,混戰一場。
龐統見曹兵勢大,恐有疏虞,鳴金收兵,棄了城外寨柵,盡行焚燒城外民居,收兵入城。
曹兵乘勢將城圍住,圍得水洩不通。
張遼曹仁,親冒矢石,盡力進攻,城裡龐統張飛,督率將士,悉心守禦。
一連三日,張遼見攻城不開,知道救兵必至,急忙變更戰略,令曹仁領兵三萬,督兵攻城;自己督兵二萬,擋住南陽來路,迎擊雲長救兵。
果然雲長接了方城警報,留徐庶關平,守住南陽,自己提兵一萬,來救方城。
雲長來到離方城數里之遙,只見曹兵擋住去路,便將兵馬列開,張遼縱馬出陣。
雲長道:「文遠別來無恙?」
張遼答道:「幸托平安!君侯好?」
雲長謝道:「文遠!十載相知,何忍兵戎相見?」
張遼道:「君侯!此系各為其主,理應先公誼而後私情。」
雲長道:「曹操篡殺逆賊,何雲其主?」
遼答道:「曩君侯勸我降曹,曹公待遼,恩同手足,士為知己者死。
今日之事,更無他雲。」
雲長笑道:「文遠之言,亦為有見,便請先發!」張遼舞刀上前,大叫道:「雲長君侯,恕不退讓了!」雲長上前迎住,兩個一來一往,戰了六十餘合,張遼架住雲長的刀說道:「君侯!明天再戰如何?」
雲長道:「有何不可。」
兩下收兵。
張遼回營,對眾將道:「關雲長世之虎將,張飛猛鷙無儔,內外夾攻,我軍必敗。
不如乘夜退兵,雲長重義,必不追我。」
暗暗知會曹仁,一聲暗號,四五萬大兵,登時退出方城,沿途分設二伏,以待追兵。
看官們,這進兵容易,退兵最難,稍不得當,軍心一亂,非如沙崩水潰不可。
張遼敢戰,故能迅速退兵,連那神機軍師龐士元事後才知,也就非人所可及了。
方城城中,待到天明,城下不見一人,守城兵士報知張飛龐統。
統太息道:「張遼真將才也!進如狂風,退如急電,此人不除,前軍未易得志也!」張飛便要出城追趕,統道:「彼見南陽救兵一至,懼我內外夾攻,全師急退,必設伏以待追兵,若往追趕,反中其計矣!」
張飛連聲道是,隨同出城,迎接雲長。
入府坐定,雲長道:「文遠能軍,孔明先已慮及,幸三弟士元,及早佈防,幸保無事,否則不堪設想矣!三弟同士元,且勿急進,但牽制此處軍隊,不令其集中洛陽,令孔明得以全力攻開函谷,則將來自易進兵矣。」
張飛龐統二人聲諾。
雲長分佈諸事已畢,自己領兵仍回南陽。
且說張遼曹仁見漢兵並不追趕,收回伏兵,沿途駐紮,火速差人去郟鄏,令曹洪不必追趕關興張苞,免為敵算,使者星夜前去。
那曹洪奉了張遼第一次命令,留兵一萬,令副將毋丘儉守城,自己靜候漢兵一退,即行追趕。
果然關興張苞接到龐士元退兵密令,又接到馬孟起手書,連夜拔寨起行。
曹洪探悉,領兵二萬,出城追遂,不過二十餘里,便已趕上。
關興回馬接戰,戰了三十回合,回馬敗走。
曹洪奮勇督兵追趕,張苞迎住,又戰了二十餘合,依然敗走。
曹洪越殺越勇,又追過十餘里,漢兵丟下衣服器具,曹兵紛紛拾取。
曹洪下令,敢有拾取寸布尺帛,定斬不赦。
仍督兵追趕不止。
軍司馬曹正扣馬諫道:「主帥!漢兵潰敗,一械不遺,專遺器具,恐其中有詐。」
曹洪道:「彼軍因方城圍急,收兵回救,士無鬥志,追及一戰,可令其全軍覆沒,彼外無援兵,雖系詐敗,何懼之有?」
揚鞭直進,馬不停蹄。
關興張苞,且戰且走。
曹洪又追了一程,曹正又諫道:「主帥!離城太遠,彼若有奇兵襲城,是我無歸路矣!」曹洪仔細思量,果然不錯,吩咐前軍緩進,後軍先退。
張苞關興見曹洪不追,兩個回轉馬頭,倒趕上來,曹洪大怒,縱馬上前,戰了三十餘合,二將又行敗走。
曹洪卻不追了,慢慢回兵。
二將又迎上來,曹洪又戰,二將又走;曹洪不追,二將又來。
激得曹洪三一屍一神亂跳,號令眾軍,非殺盡漢軍,不許收兵。
二將一面拒戰,一面敗退,兩邊相持,不知不覺,曹洪已離郟鄏三十餘里。
那屯兵伊陽的馬超,奉了龐士元將令,拔隊起程,抄著小路,來到郟鄏附近,打聽曹洪追趕二將去遠,令文鴦領著原有魏兵作先行。
將近黃昏,到了城邊,城上曹兵,見自家人馬,只道曹洪兵回,漫不防備。
文鴦兵到了城門,守城兵方知有異,急待關門,文鴦一馬當先,手起槍落,連殺十餘人,後面馬隊,一齊擁進。
毋丘儉聞警,自率牙軍,與文鴦在內城巷戰起來,守城各兵,層層疊疊的趕上,死戰不退。
城內曹兵,紛紛上了民家屋上,拿著瓦石,向漢兵亂擊;文鴦奮勇衝殺,督率軍士,短兵巷戰。
兩軍正在血肉相搏,馬超督率大隊,一聲鼓角,衝入城中,吩咐軍士,四處放火,登時城中火光燭天,哭聲動地。
城內奸民,乘風劫掠。
到了三更時分,毋丘儉抵敵不住,招呼眾軍,開城就走。
馬超見系黑夜,毋丘儉又系能兵,不敢窮迫,吩咐軍士救滅城中余火,安撫居民,憑城拒守,以待曹洪,毋丘儉檢點余兵,尚有七千餘人,吩咐開赴前敵,以便與曹洪合兵一處。
恰好曹洪得了警報,火速回援,曹洪且戰且走,看看與毋丘儉接近。
毋丘儉見後面漢兵追趕曹洪臨近,激厲將士道:「郟鄏已失,漢兵又來,若不死戰,決無生理。」
眾兵齊聲答應。
毋丘儉將軍隊分作兩翼,讓過曹洪,向漢兵橫衝出來。
關興張苞長驅直入,出其不意,反吃一驚,即忙雙戰毋丘儉。
曹洪揮兵回來,盡銳向後軍衝殺。
自古道:一人拚命,萬夫莫當,何況有名的大將曹洪,曹兵人人奮勇,到把關興張苞,殺得狼狽而逃。
折去好幾千人馬。
毋丘儉叫曹洪且勿追趕,火速退軍禹縣,以拒馬超。
曹洪在前,毋丘儉在後督率兵士,橫越郟鄏,退屯禹縣。
馬超探悉,與文鴦商議,俟曹兵過半,即刻開城,兩馬當先,從中截擊。
曹兵首尾不能相顧,又兼苦戰一日,士不宿飽。
馬超軍隊,已休息了一天,兩條槍兩匹馬,好似生龍活虎。
曹兵歸心如箭,無意抵抗。
曹洪毋丘儉,只得回馬迎住二將廝殺,讓自己軍士聯結,然後一步一步的敗了下去。
馬超大獲全勝,追趕了十餘里,得了衣甲馬匹器械,不計其數。
曹洪退到了禹縣,方才接到張遼第一道命令,不覺太息,計點軍士,折損萬餘人,馬二千餘,重傷三千餘人,與毋丘儉商議,堅守禹城,補葺部伍,休養兵士,預備與馬超血戰。
郟鄏方面,關興張苞得了馬超捷報,收兵入城。
馬超文鴦原來五千人馬,攻城巷戰,折傷了六七百人。
關興張苞兩軍一萬九千餘人,折了三四千人馬,二人向馬超請罪。
馬超道:「二位賢侄休要如此,曹洪被迫,勢非死戰不能求生,毋丘儉伏軍襲擊,出於意料之外,勁敵當前,正不可忽!然曹洪經此一戰,當不敢出禹縣矣,二侄好生防守郟鄏,某家當回宜陽,截擊曹兵輜重。」
二將頓首受命。
馬超隨即作書,分報雲長翼德,自己同文鴦帶領軍隊,漏夜回轉宜陽。
雲長接了馬超手書,知道關興張苞輕敵致敗,手書切責,要二人固守郟鄏,戴罪立功,再分兵三千,補充二將損失之數。
馬超回到宜陽,馬岱諸葛瞻接著,入府坐定,馬超備述郟鄏戰事,兩人皆為驚歎。
馬超問馬岱道:「隔岸曹軍,有無動靜?」
馬岱道:「曹兵新近憑河築壘十餘座。」
馬超道:「司馬懿詭計多端,恐又有什麼舉動?」
馬岱道:「他莫非築壘疑我,而令函谷之兵暗襲盧氏,以絕我兵後路?」
馬超拊掌道:「賢弟之言是也!賢弟與諸葛賢侄各率馬隊二千,火速去盧氏,如曹兵來襲,可相機進戰;如曹兵未來,可依元帥前令,劫奪曹兵糧運。」
二將領命,立刻點齊隊伍,馬上起程。
到了盧氏,只見曹兵真個在那裡攻城。
原來司馬懿見司馬昭藏兵少室,漢兵竟棄了山下寨柵,憑山據險,知道馬超決不進攻少室,仍移司馬昭之兵,還靈寶舊防,協助徐晃。
司馬昭到了函谷,視察情形,便與徐晃商議,去襲盧氏,以分漢兵聲勢,徐晃極其贊成。
昭自領八千人,越過崤山,來襲盧氏;令賈充領兵三千,在崤山埋伏,預備接應後路;令成濟作先鋒,向盧氏進發,一聲喊起,將盧氏城一團一 一團一 圍住。
城裡馬驤,見曹兵勢大,不敢開城迎擊,只好憑城堅守,一面飛報閿鄉大營求援。
孔明接到急報,立令張翼領兵五千,來援盧氏。
司馬昭一連圍攻數日,城中兵士死傷山積,抵死不退。
司馬昭正待嚴令攻城,期於必得,只聽得探子報道:「閿鄉援兵已越轆轤山,將近盧氏了。」
司馬昭知道救兵一來,城不易得,火速揮軍退駐崤山,以免內外受敵。
正在移軍,馬岱諸葛瞻兩支兵來了,馬岱在前,諸葛瞻在後,馬蹄得得,山谷震動。
成濟手提巨斧,接住馬岱廝殺,兩個戰到三十餘合,馬岱覷個破綻,一刀將成濟劈下馬來,諸葛瞻揮軍大進,曹兵紛紛退走,二人乘勢追殺。
到了崤山腳下,一聲鼓響,賈充伏兵出來,接應司馬昭進了崤山。
馬岱諸葛瞻二將,因繫馬隊,不便入山,收兵回城,馬驤接見,城中已經狼藉不堪。
二將吩咐撫慰居民。
隨後張翼到了,三人商定,由張翼領步兵入山追賊,二將引馬隊隨後接應。
司馬昭見漢兵不追,疾忙收兵回到靈寶,損失二千餘人,也弄得漢兵東西牽動。
張翼入山,搜了多日,不見曹兵,三人決議,聯合馬步,依崤山結營,隨時劫奪曹兵糧運,遣人飛報孔明馬超二處,回令俱叫三將小心辦理。
正是:
敖倉既據,士有餘糧;函谷可封,兵無鬥志。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張遼之反攻方城,勢也,諸葛一函真盡料敵之道矣。
惟風雲戰局,作者造之,造一時又變一時,設一局又生一局;戰愈勝而防愈難,地愈進而守愈不易;蹈隙乘暇,處處可生危險,備多力分,即處處伏有漏洞,此本回之所作,又為以守教戰之丈宇,以圍求救之策略也。
前將諸葛三路寫訖,今又轉筆以寫荊襄之三路,前三路分兩回寫,此三路卻只以一回寫之,是無他,以崔頎黃武撤兵方城,了卻一路,此出馬超之意;叫關興張苞退兵,佯救方城,以便馬超往襲郟鄏,又了卻一路,此出龐統之計;於是只專寫方城一路,張飛與張遼戰守情形,即一併了卻三路,文法與戰局,皆變幻耐看,角智與角力,一齊火雜並呈,又是一番花樣,作者真善寫戰守文字極矣!如此始確為軍事家言。
本書自徐庶走馬上翻起,以前之案,未當翻也,而亦有兩事,暗暗補之。
而皆以寫雲長。
一為許田射鹿,欲殺曹操之志,既於關公言中自明之,又於穆順口中敘及之,所以揚關公大義也。
一為士誠說降,不肯歸曹之志,則前於救徐母馬上,對曹洪樂進正面言之;今從張遼陣上,復以君侯曩勸我降,反面及之;此不忍志關公有歸曹之憾,而專定故一交一 念重,惟隱翻之,所以明關公大仁也。
夫一己不肯降曹,輒因人勸歸曹,以曾勸人降曹,卒致為人所勸,亦公生平一小失檢,為賢者諱,得於作者言外見之。
馬超只慮方城兵單,令撤崔黃二人,以之回救。
不意龐統卻策郟鄏攻難,令撤關張二小將,轉請馬超輕騎往襲。
即此將計就計,一來便令張遼進攻不成,曹洪退守不得,欲取方城,反失郟鄏,此所謂襲人轉以自襲,亦見襲人人恆襲之也。
毋丘儉守城,而以文鴦襲城,將前回餘波補足一翻;而曹洪扣馬,兩用曹正為諫,均為妙筆。
至張遼受夾擊而退,曹洪聞來攻而回,毋丘儉因受夾而戰。
關張二小將以被夾而敗,馬超文鴦卻中夾而勝,司馬昭又為懼內外相夾,而解盧氏之圍,乃成濟即伏誅於此,更使人心大快!同一夾攻,寫得五花八門,眼光撩亂,復錯落見於一回書中,可謂夾攻大全,尤稱至妙!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