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國演義》第十二回 賦歸寧孫夫人不歸 下密詔漢獻帝不密:其時孫權有小妻趙氏,聰明絕世,三國中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反三國演義》第十二回 賦歸寧孫夫人不歸 下密詔漢獻帝不密

反三國演義

第十二回 賦歸寧孫夫人不歸 下密詔漢獻帝不密

且說吳國太病勢,日漸沉重,孫權晝夜侍奉左右,衣不解帶,每聽國太口中時常念著周瑜名字,孫權聽得,亦自傷心,忍淚寬慰,總不能解。

其時孫權有小妻趙氏,聰明絕世,三國中有名的針神,能以方尺蜀錦,繡成列國地圖,靈心巧思,藐無儔匹。

當時趙氏見國太病重,孫權日益憔悴,背著人跟孫權說道:「主公!母親平生,所喜兩人,只因公瑾早夭,母親時常思念,公瑾既不能復生,小姑近在荊州。

一水之隔,只遣人前往告知小姑,必念母親之恩,決回探視;劉使君雖在西川,關將軍信義著於當時,秉燭待旦,海內皆知,能以禮自持,必能以恩相諒,決不阻小姑之行;母親因念公瑾而得病,得見小姑,病當自愈,區區藥餌,不為功也!」一席話,說得孫權如夢初醒,說道:「卿言甚是,孤因公瑾新逝,老母染疾,心緒不寧,未曾想及。」

隨即出到外堂,令孫韶繼了自己手書,一來報謝雲長遣元直弔唁公瑾之情,二來告知妹子老母病重之信,即行前往荊州。

孫韶領命出府,立時就道不提。

且說荊州方面,徐元直奉關將軍命令,用劉使君的名義,赴建業弔祭周公瑾,回轉荊州,報知雲長,並言魯肅接統水軍,張昭入參大政等一切情形。

雲長詢悉,入內稟告孫夫人。

孫夫人歎息道:「公瑾一亡,吾兄輔佐無人,吾母亦當憂思致病矣!」言罷,潸然淚下。

少一婦 獨居,每多生感,何況真正有這傷心的事兒!雲長啟道:「嫂嫂請放寬心,待羽啟知皇叔,以便嫂嫂回家省視,嫂嫂意下如何?」

孫夫人含淚道:「就請二叔修書前往。」

雲長領命,自去修書。

雲長剛差人前去西川,孫韶早已到了,先見過雲長,致吳侯答謝弔唁公瑾之意,然後求見孫夫人。

雲長陪著孫韶進內,孫夫人出到內堂,孫韶上前參見,呈上書信。

孫夫人當面啟視,不覺淚流滿面,痛哭失聲,回頭叫侍女,將孫權手書轉呈雲長。

雲長雙手接過,見書內詳述國太致病原因,病中情狀,淒情苦語,甚覺酸辛。

雲長素來義薄雲天,心高霄漢,對於倫常,非凡懇切,叉手稟道:「今國太病重,皇叔遠在西川,未能前去問候,嫂嫂近在咫尺,理應回吳,侍奉湯藥。」

孫夫人歎道:「婦在夫家,當稟命而後行,未得皇叔命令,如何是好?」

雲長稟道:「嫂嫂之言甚是,但西川道遠,往返日期,須得一月;國太高年重病,萬一旦暮不諱,嫂嫂豈不抱恨終天!皇叔大仁大義,決不因此見怪,嫂嫂即日便請先行省視,容羽再啟知皇叔,國太病癒,嫂嫂即速歸來。

川中現已大定,早晚必差人前來迎接嫂嫂也。」

孫夫人連聲道是。

雲長陪著孫韶出外休息,孫夫人忙著收拾行李,將阿斗一交一 付雲長夫人,暫為撫養。

次日清晨,雲長派了幾隻戰船,並大船一艘,在一江一 邊伺候,隨與徐庶馬良文武官吏,恭送孫夫人上船。

上船之後,雲長躬身稟道:「國太病癒,主母速回,先期示知,羽當遣人前來迎接。」

孫夫人連聲答應,眼看船去已遠,方才同文武回城。

徐庶歎道:「公瑾一死,一江一 東政令不齊,若曹氏加以讒言,主母歸來,未知何日!」雲長道:「元直有所不知,主母剛毅性成,深明大義,決無不歸之理。」

徐庶道:「君侯所言者理,庶所論者事耳!秦穆公之伐晉,鄭武公之滅一胡一 ,均為婚媾,欻作仇讎。

世事無常,何可概論!主母婦人,英氣過甚,恐不令終,懼將因此顛覆也!」雲長歎道:「果如君言,則江湖之間,又將糜爛矣!」兩個歎息回府,修書報告玄德去了。

卻說孫夫人帶著侄兒孫韶,由一江一 陵動身,沿途一江一 夏徐盛,九一江一 甘寧,均派人迎候。

孫夫人見母心急,都教孫韶謝卻,輕舟順水,早到建業。

孫權日日派人伺候,那日到了,孫權好生歡喜。

兄妹見了,喜極而悲。

府中女眷,都來迎接,簇擁到國太榻前。

國太病得骨瘦如柴,游絲一息,孫夫人走近前,輕輕叫聲「母親,女兒回來了!」國太張目一觀,愛女回來,精神一振,慢騰騰的攜著孫夫人手,喘著氣道:「女兒,你幾時回來的?莫非是做夢?」

孫夫人含著淚說道:「母親!不是做夢!」國太的病,本是思慮傷神,見了孫夫人,心便寬了許多,才少許吃點子粥,孫權自是歡喜。

孫夫人伴著老母,小心寬譬,那病一天好似一天。

依著國太的意思,要叫孫夫人回轉荊州。

孫夫人因國太病未全愈,恐有反覆,決意多住一半月,自己作了一書,告知雲長,略言母病稍愈,尚須留待,一俟告痊,即當西上。

又作一書,請雲長轉達皇叔,吩咐原來荊州船隻先回,國太病癒,即坐一江一 南船隻回轉。

坐船領命回去荊州不提。

在此孫夫人回一江一 東的時候,穆順同著關平,早到了成都,玄德排著香案,接了旨意,痛哭流涕,設筵款待穆順。

穆順滴酒不飲,要歸許都。

孔明道:「穆監此來,許昌料已知曉,若是再回,必無好處。」

穆順道:「軍師!順奉命之日,即置性命於度外,此番如天之福,幸不辱命,間關跋涉,得至成都,目睹皇叔軍容之盛,漢室光復有期,當回報聖上,以釋愁懷!軍師當勸皇叔早正大位,上符聖意,下順民情,早興討逆之師,以定中興之局,順之生死,何足計也!」

孔明與諸將見穆順說得激昂慷慨,無不為之動容,便說道:「足下既必欲回轉許都,若得見聖上,便煩轉奏,皇叔即日當統率大兵,東出漢中,南收關輔,雲長出兵宛洛,逕向許昌,請聖上暫釋愁懷,臣等當以全力滅曹氏也。」

穆順離席拜道:「願公等無忘此言!」玄德釃酒道:「皇天后土,實聞斯言,苟渝初衷,神明不佑。」

穆順稱謝。

筵散,玄德仍令關平護送穆順回荊州。

關平領命,與穆順回到荊州。

穆順辭過雲長,由荊州去到襄陽,由襄陽去到南昌,仍復更換衣裝,星夜向許昌進發,不幾日,到了許昌,先至伏完家中,告知一切,便要回宮。

伏完道:「穆公公!操賊近來派人晝夜嚴防宮門內外,公公此去,懼遭不測。」

穆順道:「順之出宮,有所懷挾,尚不畏操;今都無所有,更何畏也?」

辭別即行。

伏完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那穆順剛至宮門,曹操適從裡面出來,看見穆順滿面風塵,心中估計道:他是一個太監,日在天子身旁,為何風塵滿面,其中定有緣故。

穆順向前參見,曹操也招呼幾句,便自去了。

卻即時遣人暗暗告知女兒曹妃,教她留心偵伺。

那穆順見曹操不問,竟自出去,心中無限歡喜,進得宮來,見過帝后。

帝與伏後,見穆順安然無恙,回到許昌,不覺大喜過望,即屏開內侍,詢問穆順,順一一奏知。

卻不提防曹妃早已買通伏後身旁宮女,伏在屏後,聽個結實,去到西宮,盡情說出,曹妃立繕書函,遣人飛報父親。

曹操接書一看,聞得玉璽出宮,不由得大怒起來。

自家早預備稱帝,實行受天明命,既受永昌兩句吉利話兒,誰知道又被伏後設計,穆順私行,生生的送入西川。

當初徐璆劫了袁術靈柩,得了傳國璽,獻與孤家,孤家以建安在孤掌握之中,不妨與之,以為孤後來禪讓光彩。

如今是到了劉備手中,非滅了西川,不能再得!越思越惱,越想越恨,立刻叫華歆帶領軍隊入宮,問帝要索玉璽;令郗慮領兵去伏完宅中,把伏完拿來見我。

二人領兵,分頭自去。

華歆手執利劍,闖入宮中,建安皇帝情知不好,硬著頭皮問道:「華卿入宮,所為何事?」

華歆氣忿忿地答道:「奉魏王令旨,索傳國玉璽一觀。」

帝答道:「傳國玉璽,乃受命之寶,帝王之物。

魏王人臣,要之何用?」

歆怒目圓睜道:「只借一觀,誰要他來!」帝答道:「此物決不能借。」

歆大怒道:「此寶原系魏王送與陛下,魏王借觀,陛下都不答應,為何卻輕輕送與劉備?」

穆順見事已敗露,走上前來叫道:「華歆逆賊!送傳國璽與劉備,都系我一人主意,是我親自送去,與陛下娘娘,都不相干!」華歆吩咐左右將穆順綁了,帶出宮去。

回頭望著帝后道:「待我訊出實情,再來與你二人算帳。」

隨押著穆順,來見曹操。

曹操正在那裡拷問伏完,伏完死不招認,曹操一見穆順,笑道:「穆監,你多受風霜辛苦了!」穆順道:「為國盡忠,敢雲辛苦!」操問穆順,送璽是何人主意?穆順道:「是我見你這逆賊,帶劍入宮,威逼陛下,心中不忿,私盜傳國璽,送到荊州,一交一 關將軍收了,要他火速送入西川,教皇叔即登大寶,重興漢室。」

曹操道:「你見關將軍,關將軍是怎樣說法?」

穆順道:「關將軍怒髮衝冠,言當日許田射獵時,悔不殺了你這個逆賊。」

操大怒,教將穆順伏完,一同斬首,二人至死,大罵不絕。

又叫殺了伏完全家,吩咐華歆領兵入宮,看守帝后,靜候後命。

正是:

不密失臣,龍困豫且之網;何緣作賊,鳩媒帝后之杯。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演義孫夫人之歸,以計歸者也。

周善下書,國太病危,只是孫權搗鬼,誣母病危則不孝:謊妹離夫則不義;棄孝義於千秋,而一心去想荊州,是孫權不成一人 子極矣。

再寫趙雲截一江一 奪回阿斗,原定擄人獨子,勒贖荊州之計又不成;乃只空將一妹騙回,致逼下梟姬沉一江一 之事。

如此孫權,直同盜賊行為,豺狼面目,厥後孫夫人見母無病,既無如何下文,吳國太見女大歸,亦無他項異論,又皆為太背前文,無可理解者。

今就周瑜一死,年老憂多,觸處生悲,竟將國太寫成真病,病有真因,於是趙姬陳言,孫權提醒,光明正大,接妹而歸,以解母懷,獲痊親疾,則孫權孝義,可無愧見稱於一江一 東,並可回顧演義前文不少,不僅可作翻案讀也。

夾寫關公大義薄雲,倫常懇切,恭送歸舟,暗為不報皇叔,代主聽行作一補筆,周旋得好。

因入徐庶深思顧慮,遠見棖觸一段議論,更為下文不歸作伏筆,有山回水轉一徑通幽之妙。

而亦寫雲長自雲長,徐庶自徐庶,人物不同之筆,所必應有別者也。

漢末喪亂,始於桓靈崇信宦官,中涓既橫,外戚乘之,以至朝政大非,盜賊蜂起,天下分崩,乃開三國之局。

不圖易祚當塗,炎劉將絕之際,外戚乃有伏完,中涓乃有穆順,二人忠義,邁軼等倫,卒不可不特筆以書,斯誠芳草尚存於十步者。

故本書於穆順由許入川,由川回許,一來一去,皆詳筆敘之,又不以宦官之筆狀之,曰商人,曰一溫一 文爾雅,曰先生,曰足下,前後兩回文宇除伏完口呼外,胥不以內相公公等字樣相稱,此均一字所褒者也。

至玉璽既入西川,身無所挾;此與演義藏書發內,以致倒戴其帽之情,便自不同。

出入宮門,尚何所懼而洩其密,乃以風塵滿面見疑,遂有暗令曹妃密伺之舉,文心至巧,而亦誅操並及其女之筆籍翻伏完三族罪案,以見賊女難賢,不免連坐,內入助逆,則又片言而貶者也。

一褒一貶,穆順伏完,縱辱漢末宦官國戚之次,寧不獨有千秋。

逼宮案內如華歆郗慮之徒,春秋大義在所必誅,自不惜甚其大惡,既入宮而索璽,復辱帝以算帳,更以領兵監守帝后之罪盡加其身,使惡如邱山之積,而後世人欲食其肉之忿毒,乃下逮九幽,莫知所屈。

在演義則如彼,在本書又如此,是乃雙料罪人矣。

不寫杖殺伏後者,不許操可加罪於君後而殺之也。

殺穆順僅及其身,殺伏完僅及全家,又皆不許操得行三族之誅也。

翻案之中,其義之嚴如此。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反三國演義
簡介楔子 雨夜談心傷今弔古 晴窗走筆遣將調兵第一回 省詐書水鏡留元直 脫徐母孔明遣趙雲第二回 戰江夏孫氏雪前仇 讓荊州劉牧懲後患第四回 洩舊忿張繡投孫權 挫先聲甘寧射樂進第五回 小周瑜水陸破曹兵 矮張松東西販蜀土第六回 巡江上趙子龍得圖 取漢中夏侯淵耀武第七回 數抗命矯詔召馬騰 聯新婚開閣迎呂范第八回 戰合肥太史慈中箭 出潼關馬孟起報仇第九回 曹孟德計阻臨潼縣 諸葛亮兵伐白水關第十回 馬孟起間道入四川 管幼安捐軀蹈東海第十一回 伏皇后策授傳國璽 喬國老痛哭小東床第十二回 賦歸寧孫夫人不歸 下密詔漢獻帝不密第十三回 銅雀台大宴論當塗 金鳳橋愛子陳天命第十四回 孫夫人雨泣葬江流 劉皇叔雪涕祭武擔第十五回 吳蜀仇讎阿瞞稱帝 漢魏禪讓子建出亡第十六回 大復仇劉玄德興師 小得勝夏侯淵敗績第十七回 魏文長偷度子午谷 馬孟起再入長安城第十八回 侈親征魏武帝逞兵 雪積憾馬孟起奮武第十九回 征舊部馬岱旋武威 襲故智魏延渡壺口第二十回 急援兵賈詡明聯吳 扮舟商呂蒙暗襲蜀第二十一回 趙子龍截江敗呂蒙 龐士元巡城識向寵第二十二回 張翼德血戰奪方城 關雲長兵威震河北第二十三回 議遷都曹操還許下 領新軍馬岱出關中第二十四回 孫仲謀兩路攻荊州 趙子龍一軍奪江夏第二十五回 劉玄德正位漢中王 諸葛亮誓師長安道第二十六回 老黃忠奮威敗徐晃 勇姜維設計賺曹真第二十七回 諸葛瞻越險奪龍門 司馬昭藏兵匿少室第二十八回 張文遠反攻圍方城 龐士元智救襲郟鄏第二十九回 劉玄德駐蹕荊州城 徐文響失機沔陽縣第三十回 仙桃鎮徐趙大鏖兵 皂角市關張雙縱火第三十一回 斗三將許褚喪澠池 陷重圍徐晃棄函谷第三十二回 偃師縣曹彰戰馬超 黑石關黃忠敗張郃第三十三回 除虎倀射殺滿伯寧 藉雉媒招降諸葛誕第三十四回 曹孟德許昌大會議 孫仲謀鄱陽小閱兵第三十五回 犯桂陽虞翻夜撤師 收零陵蔣琬宵臨敵第三十六回 大涼山孟獲懾疑兵 三連海呂凱擒蠻帥第三十七回 趙子龍麾兵九里關 馬孟起燒糧孟津驛第三十八回 炸新安諸葛試地雷 拒洛水司馬掘天塹第三十九回 洛陽城漢魏大交鋒 孟津縣許典雙敗陣第四十回 游洛水諸葛亮賦詩 收合肥孫仲謀傳檄第四十一回 徐文響盡節死新蔡 曹孟德臨命涸漳河第四十二回 劉玄德略地駐南陽 趙子龍決水灌臨穎第四十三回 敗李典趙雲入許都 灸華歆馬超掘疑塚第四十四回 張文遠憑城殉葉縣 司馬懿拔隊退延津第四十五回 出上黨馬超襲安陽 渡滎澤張飛戰原武第四十六回 邢台縣孟起走曹彰 幽州城文長捉程昱第四十七回 公孫淵獻俘幽州城 司馬懿坐困延津縣第四十八回 劉阿斗遇刺江陵驛 呂子明分襲封邱城第四十九回 濮陽城三國大交兵 章邱邑二將深入敵第五十回 呂子明戰死濮陽城 司馬懿退屯東阿縣第五十一回 救東阿曹仁雙中伏 破館陶於禁再被擒第五十二回 定山東諸葛亮歸天 失江北孫仲謀殞命第五十三回 黃公覆殉節九江口 張翼德驅兵採石磯第五十四回 白門鼓角將帥成功 黃海風濤君臣共命第五十五回 趙子龍按甲定閩甌 蔣公琰督兵收交廣第五十六回 樓桑村樹萎殞真王 柳城塞秋高來敵騎第五十七回 劉王孫正位繼中興 龐丞相序官復舊制第五十八回 封功臣六王膺上賞 畫軍區四督鎮雄邊第五十九回 馬孟起衣錦返西涼 曹子建悲歌行絕塞第六十回 深杯浮白鐵案掀翻 古墓冬青石人惆悵書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