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國演義
第十八回 侈親征魏武帝逞兵 雪積憾馬孟起奮武
話說曹操初登大寶,大封功臣,又以孫劉失和,心中稍懈,不防著諸葛亮乘機進取,得了漢中,殺了夏侯淵。
操不覺大驚,一面調徐晃去守潼關,一面令曹洪為前部先鋒,領兵三萬,先入長安,傳諭大小將士,御駕親征。
又在許昌替夏侯淵發喪,親自祭奠。
曹洪正待開撥,卻被龐士元打聽消息,飛報荊州,請出兵宛洛,以分曹兵之勢,好叫孔明安穩收抬關中。
雲長元直都一致贊成,派張苞領馬步兵軍八千,來到襄陽,聽士元調遣。
當下龐統與張飛定議,派裨將黃敘引兵三千替關興守南陽。
那黃敘乃是老將軍黃忠之子,南陽又是黃忠的故鄉,黃敘家傳武藝,穩重老成,接守南陽,實屬人地相宜。
然後令關興引馬步全軍一萬二千人,趙累為副,進逼舞陽,遙窺葉縣;令張苞領馬步全軍一萬二千,陳震為副,由博望屯徑出伊陽,斷嵩汝之路;張飛同著簡雍自領大軍二萬,出駐南召,接應兩路人馬。
龐士元自守襄陽,以防後路。
三支人馬同時出發,聲勢非常浩大。
葉縣守將曹仁,伊陽守將文聘,飛章告急。
曹操索來畏服雲長,如今聽見雲長出兵,格外注意,急領曹洪兵駐方城山,擋住關興,屏一蔽 許昌。
令曹休領兵二萬,沿汝水駐紮,以防張苞。
就此東西調動援兵時候,魏延已從子午谷得了長安,張飛卻按兵不出,觀望形勢。
曹操才知道荊州出兵全是牽制自己援救關中軍馬,急領太子曹丕監國,司馬懿都督豫州軍事,自己領大軍九萬,令許褚領兵一萬,火速前往潼關,接應徐晃,援救長安;親督大兵陸續出發,許褚晝夜兼行,來到閿鄉,徐晃已經敗退。
二人相見,許褚便要前進,徐晃勸止,且候聖上到來。
不到三日,曹操大軍來到,從行謀士劉曄、賈詡、陳群、董昭、桓階、陳泰,武將曹彰、呂虔、孫禮、郭淮、田豫、王基、曹純、曹真、曹義、曹訓、國淵、涼茂、任峻、臧觀、龐淯、張范、王雙、王凌、毋丘儉,大小將官五十餘員,旌旗連屬,不絕於道者七十餘里。
二將恭迎入城,徐晃叩首請罪。
操親扶起,說道:「孤為荊襄疑兵所誤,遣救來遲,將軍何罪之有?」
那敗退安邑的張郃毛玠一鄧一 艾鍾會,聞知魏王御駕親征,一齊都到閿鄉見駕,請按失城戰敗之罪。
操撫慰四將道:「諸葛亮三路入關,兵勢浩大,孤不能先遣重兵救援,致諸位將軍血戰經旬,外無援助,渡河北守,為國勤勞,孤罪大矣,諸將何罪?」
命置酒慰勞諸將,諸將皆感激,誓死圖報。
操又問張郃漢中兵敗情形,張郃將孟達通敵,失守陽平,退入斜谷,協同鍾一鄧一 再戰馬超,及夏侯征西失守定軍情形,一一奏知。
操流涕道:「征西昔同患難,中道死亡,失吾右臂矣!」隨問徐晃道:「川兵守潼關者何人?」
徐晃道:「是老將黃忠。」
張郃道:「殺征西者,正是此人。」
操下令軍中,有得黃忠首級者,賞黃金千斤,賜爵關內侯。
隨令一鄧一 艾、鍾會各增兵五千人,帶領國淵、涼茂、龐淯、臧觀四將,仍回安邑,由蒲津伺隙渡河,逕襲大荔高陵,以合川兵兵勢;毛玠引兵五千,往後接應。
五將領兵去了。
許褚為正先鋒,張郃為副先鋒,領兵一萬,逕叩潼關討戰。
誰知孔明在長安,早得著漢南急遞消息,知道曹操大舉親征,聲勢甚盛,不可輕敵,命偏將軍馬忠劉琰領兵五千,幫著兄弟諸葛均謹守長安,杜瓊霍峻分行雍州牧府事,協同長安太守接濟前方諸軍軍實。
令魏延領兵八千,合張嶷張翼五千兵,駐守韓城邰陽一帶,晝夜嚴防,以免曹兵從上流偷渡,擾亂我軍後方。
魏延領命欲行,孔明喚道:「文長!一鄧一 艾鍾會,曹兵後起之良,前在汧陽,以孟起之勇,猶不能得志,率饑疲之兵,於屢敗之後,尚能轉戰干裡,渡河北遁,曹操善於用人,知我得潼關,一時難下,必分兵從上流偷渡黃河,以擾長安之北,駕輕就熟,自必以二將領兵。
我軍新定關中,曹兵潰散鄉間者尚多,鍾一鄧一 詭計多端,必遣細作渡河勾一引 ,乘機舉事。
文長此去,可令伯岐駐兵蒲城,專清鄉間伏莽,將軍與伯恭,分屯韓城大荔,嚴修守備,不得片時懈怠,務使曹兵不能飛渡,則將軍之第一功也。」
魏延領命,自駐韓城,前倚龍門,下臨黃河,令張嶷駐蒲城,令張翼駐大荔,遵照孔明所囑方略行事不提。
孔明傳馬超入府,馬超參見已畢,侍坐一旁。
孔明道:「孟起前入益州,主公面許為先將軍復仇,今曹操近在咫尺,是將軍復仇之時至矣!」馬超再拜流涕道:「願領元帥將令,去擋前敵。」
孔明道:「我已令文長前往韓城,防守黃河上流,孟起可領舊部萬人,先赴潼關,與黃老將軍合兵,曹兵到此,便可出關應戰,以挫其鋒;即日差吳蘭雷同,前往涇陽高陵鎮守,替回正方子均伯約仲華四人來潼關助戰。
曹兵若敗,不可追趕,小心守關,候令再進。」
馬超領命去了。
孔明差雷吳二將領兵五千,替李嚴王平姜維馬岱鎮撫各地,令四將火速回長安聽令。
二將星夜去了。
三數日間,李嚴四將來到長安,孔明獎勵有加,令李嚴領兵三千,駐紮華陰,專護往來軍實糧秣;姜維馬岱各領兵三千,前赴潼關,協助孟起;王平領兵三千,駐紮渭南。
四將領兵,立時出發。
孔明再令費詩從武關出襄陽,知會翼德士元,轉啟雲長,將張苞一軍,西沿白河移駐伏牛山,與武關駐軍策應。
再令宗預迅往金城,調韓遂軍隊萬人,即日東下,填駐蕭關涇陽馮翊一帶。
兩路使者,分頭領命。
十日之內,張苞移兵附近武關,韓遂差侄兒韓璇理,各領五千人入關,遵照命令填防各城。
玄德在益州,知孔明連取漢中長安,曹操興兵,為夏侯淵報仇,猶恐地廣兵分,恐有疏虞,派益州治中從事楊洪,率偏將陳易鄭綽,將蜀兵萬人,由漢中出陳倉故道,來長安助戰,並賚犒賞將士許多物品。
孔明率領諸將,拜受已畢,吩咐楊洪率二將,屯駐渭南藍田華陰各地。
那楊洪有謀善斷,夙得孔明知賞,奉了命令,駐紮關東各地,真是動協機宜,地方安堵。
孔明見關中四路安靜,自己帶了李嚴王平,率兵一萬,來到潼關,與曹操決戰,那願當前敵的馬超,早與曹操血戰幾場了。
各位休怪兄弟,實在先要將關中佈防妥帖,才可決戰,因此才把馬超報仇的事擱下來了。
如今且說馬超領兵來到潼關,黃忠迎接入內,兩下坐定,馬超動問曹操兵勢如何?黃忠說道:「據細作報稱曹兵約十餘萬,旌旗車馬,連綿七十餘里,聲勢甚大,某家因未奉將令,不敢出戰,曹兵連日討戰,只加意防守,未曾出兵;如今將軍到來,休息數日,便可出戰了。」
馬超道:「老將軍所見甚是,末將奉了元帥將令,前來協助將軍,明日請將軍守城,末將出關,務要生擒曹操,以報先將軍之仇。」
黃忠道:「馬將軍,你看關中新定,兵力未充,曹操兵勢洶湧,一有疏虞,反誤大事!好在潼關天險,某家協同將軍把守,料他插翅也難飛過;曹兵攻堅不下,求戰不得,曠日持久,銳氣自挫,俟伯約與令弟兵到,再行開關出戰,必獲全勝,將軍以為如何?」
馬超喜道:「老將軍高見,末將願從良策。」
兩人督率將士,分城把守。
曹兵營裡,許褚張郁,連日討戰,川兵居高臨下,堅守不出,回報曹操。
曹操與眾謀士商議道:「我兵遠來,利在速戰,黃忠堅守不出,曠日持久,以老我師,如何是好?」
賈詡道:「聖上,諸葛亮以不滿十萬之兵,乘屢勝之勢,不及兩月,奪取漢中,進收關輔,兵鋒之銳,從所希見。
而頓兵不進,堅守潼關,以詡管見測之,必系徵集後方軍隊,鎮撫關中,俟內地肅清,然後出而決戰;我若俟其定而後戰,則彼以逸待勞,先已制勝;非使之求戰於我,以搖其未定之基,殆不足以要必勝之局也!」操道:「文和之言,洞見癥結,但如何方可以使其求戰於我?」
詡道:「諸葛亮現方撫定關中,未暇遠略,關雲長遣兵上犯伊嵩,不過以固武關之防,而掣我援兵之肘,我若盛兵以臨張苞,則黃忠必出關而追我,是我之所求者得矣。」
操大喜,令徐晃率兵一萬,會合曹休文聘進攻張苞,一面催督一鄧一 艾鍾會乘機渡河,擾亂川兵後方。
鍾一鄧一 二將奉命,百計千方,要渡黃河,無奈魏延張翼,把守十分嚴密,後方衛來了韓遂一支生力軍,協同張嶷,將地方潰兵積匪,收拾乾淨。
鍾一鄧一 無法,遣人飛報曹操。
曹操叫毛玠督臧觀四將,嚴守河津,調鍾一鄧一 二人回營。
鍾一鄧一 回來見過曹操,令二人各領兵三千,在潼關附近左右埋伏,專等川兵出關,從後襲擊。
關上黃忠馬超,見曹兵連日不出,兩個正在商議,姜維馬岱來到,見過二人,四人一同商議。
姜維道:「操詭計多端,見我堅守不出,必轉而攻武關之兵,以淆我軍耳目;我軍利在首尾相救,非出援不可,彼必伏兵關外以伺我。
我軍遠救不能,必且近敗,而我失其所據矣。」
馬超道:「伯約之言是也,武關之兵,有翼德為之後援,曹兵不以全力臨之,未易猝敗,我不為彼所誘,則彼無從施其技矣。」
姜維道:「曹兵急於求戰,我不如將計就計,亦足以寒曹兵之膽也!」馬超道:「計將安出?」
姜維道:「曹操用兵,十步九計,潼關之外,必有伏兵,如今請馮張兩將軍,謹守城池。
將軍領兵五千,直入曹軍,黃老將軍領兵三千,為第二隊,維與平北將軍,各領三千人,分左右翼截殺伏兵,戰勝之後,即速回兵,仍設二伏以待追者,則操欲棄此而不能,攻城而不得矣!」馬超黃忠,並皆稱善,各各依計行事。
馬超自領前軍,黃忠將後軍,姜維將左軍,馬岱將右軍,即時開關出戰。
曹操料川兵將出,令鍾一鄧一 為第一伏,又令曹義曹訓為第二伏,許褚將左軍,張郃將右軍,侯成領贏卒居中搦戰。
分撥已定,只聽得關上一聲鼓響,關上川兵,如排山倒海衝將下來。
馬超一馬當先,侯成退後不迭,被馬超一槍刺死。
曹兵望後便退,馬超乘勢追趕。
馬超趕過了第一伏,一鄧一 艾鍾會伏兵齊起,要來截住馬超。
馬岱姜維,就勢迎住,黃忠亦揮是殺來。
川兵佔領高地,衝鋒下擊,鍾一鄧一 二將抵敵不住,棄伏而走。
馬岱姜維追殺一陣,退伏原地。
馬超已進了第二伏,曹義曹訓雙馬齊出,馬超奮勇上前,兩三個回合,先殺了曹義,後殺了曹訓,曹兵大亂。
曹操在中軍轅車上,望見馬超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心中大怒,把令旗一揮,曹營眾將,四面圍繞上來,馬超回馬便走,鍾一鄧一 許張四將拍馬追來。
將近關前,馬岱姜維讓過了馬超,六千弓一弩一手迎著曹兵,如飛蝗般射來,曹兵紛紛落馬。
馬超回兵追來,左有姜維,右有馬岱,後有黃忠,乘勢追殺,勇不可當,曹兵退下二十餘里,四將乃緩緩收兵進關。
曹操查點兵士,折了五千餘人,損了三將,大怒道:「不破潼關,孤不歸矣!」揮軍前進,仍扎原地。
守關軍士報知黃忠馬超二人,姜維道:「此謂憤兵,不宜輕敵,任彼猛攻,只宜御之。
損失太多,彼自退兵。」
到了次日,曹操果然下令進攻,諸將捨死忘生,拚命向前,誰知道潼關乃是天險,內有精兵良將,守禦得法。
曹兵一連攻了三日,死傷山積,潼關還是不動分毫。
劉曄入諫道:「頓兵堅城,仰攻不拔,兵家大忌,請陛下飭諸將停攻,防城兵之乍出也。」
操見折兵太多,將士勞苦,下令停攻。
曹軍諸將,方待休息,關上鼓角齊鳴,川兵兩路殺出,左有黃忠姜維,右有馬超馬岱,勢如風雨,曹兵大敗。
馬超縱馬上前,殺入中軍,直取曹操,許褚向前迎住。
黃忠大叫道:「休要放走了曹操!」拍馬舞刀,上前來捉曹操,曹彰挺槍迎接。
姜維馬岱指揮弓一弩一手沒命的射來,曹兵自柑踐踏,死者狼藉。
張郃保著曹操,往後便走。
姜維見自己兵少,鳴金收軍。
這一陣殺得曹軍亡魂喪膽,得了曹操御一用 車蓋。
正是:
河水洋洋,一雪當年之恨;陣雲黯黯,誰招萬古之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前回大戰,以寫諸葛出師即捷,備書戰略,籍明成敗利鈍所可逆料,不欲使祁山六出之頓挫,再見於今;而將盡拭英雄長滿衣襟出師未捷之淚者也。
其文之表,則凱歌四奏,滿紙風雲;其文之骨,則薤唱千年,異常沉痛,思之思之,特猶草堂誰覺之大夢雲耳!然以鳳雛元直,分輔荊襄,共成大業,則不可獨寫諸葛,冷落龐徐。
在軍事既必重牽制之兵,在人材亦須泯偏重之筆。
故本回之首,即轉筆一寫關張,同樣亦分三路出兵,以擾宛洛。
而龐徐謀主,自即所以歸功;是寫關張,皆只欲寫鳳雛元直二人,以並諸葛而已。
如此始無容心於回護,絕不輕易以恭維。
前回文章,完全盡出翻案,直屬哀音迭作,熱淚頻揮之筆,固未嘗絲毫有同於演義之寫諸葛者也。
本書一直到底,胥應作如是觀。
作者不予曹操,乃以親征書,何也?曰:用明其篡,正所以行誅也。
非予也;曰:又許孟起以復仇也。
許復仇而以親征書,仇得復矣。
故孔明之命馬超,首申此義。
於是孟起復仇之時至,老瞞有不兵敗將亡,喪魂失魄,再逃渭南之命者乎?超之與維,皆不匱能錫其類,前既明之矣。
故本書每寫馬超赴敵,必處處寫一姜維以助之。
以維之謀,輔超之勇,天下可斷無敵,更有何仇超不得報者耶?至士元在羽,元直在飛,馬良在雲,甚且趙累在興,奈何如超之側,可無能謀之士以佐之?此以維授超之更兼文武智勇,尤勝其他,固又有獨重英雄之意,別存其間者耳,固不僅欲翻馬超寡謀,以至仇不得復之案也。
行軍之道,後防最要,失後防則失所以守,至不能守,而尚有能戰者耶?世知西蜀偏安以終,在失荊州,而荊州之失即在後防莫守,足直關全局興亡,非可以一時戰局卒乃忽之也。
而守者又必得人,有戰將焉,有守將焉,尤不得用非其材,自喪厥後。
如糜芳傅士仁輩,直不能戰又不能守之流,置之後防,則荊州之有,亦若無人也,其人重矣。
本書作者,最能知此,其敢操必勝,果足自賞雄材者,亦在此。
此回如超有勇,如維有謀,舉以復仇,猶必急亟完備後方,再圖克敵,而東西飛調,擇人又若是其慎也。
使庸手當之,必不如此。
以為超維即足制勝,而葭萌之戰,裸衣之鬥早必金鼓淵淵而起,有不鍾一鄧一 渡河再蹈渭原之覆,而貽譏於軍事學家,謂是役可卜必敗也乎?尚何操蓋之能得也。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