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國演義
第三十三回 除虎倀射殺滿伯寧 藉雉媒招降諸葛誕
卻說孔明令馬超黃忠諸將,分頭去攻張郃徐晃營寨,卻令文鴦領西涼善射弓一弩一手,直劫滿一寵一 牽招的營寨,預備射殺滿一寵一 牽招,以除徐晃的左右膀臂。
到了三更時分,漢營諸將分頭出發。
馬超領兵來到徐晃營邊,一聲喊起,軍士撥開曹兵營中鹿角,就要殺進。
徐晃因大敵當前,晝夜嚴防,聽得漢兵劫營,急率親兵向營門抵住。
兩邊大戰起來。
那張郃也共黃忠一交一 手,登時四處殺聲動地。
那屯在犄角的滿一寵一 牽招,聽見漢兵劫營,兩個盡起所部,前來救護。
文鴦領兵伏在暗中,讓牽招過去,端弓搭箭,描定准的,待滿一寵一 來到切近,從暗中一箭射去,不偏不斜,把滿一寵一 射個正著,翻下馬來,文鴦趕上,再復一槍,可就不能再活了。
牽招在前,聽得弓弦響,回頭一看,滿一寵一 翻身落馬,急待上前救護。
文鴦大喝一聲「牽招休走」,劈面就是一槍。
牽招將刀架住,大罵背國逆賊,狗彘不食。
罵得文鴦火發,沒頭沒臉,拿槍亂刺。
牽招那裡是文鴦對手,勉強迎敵,招架不住,被文鴦一槍挑下馬來,取了首級,殺散曹兵,就二人營中放起火來,自領人馬前來接應馬超。
徐晃正與馬超死戰,猛見滿一寵一 營中火起,正自狐疑,只見文鴦一馬殺入圍中,大叫道:「徐晃休走,滿一寵一 牽招都已被我殺了!」將馬項上所掛兩個首級,望徐晃劈面摜來。
徐晃又氣又恨,拋了馬超,來戰文鴦。
馬超那裡肯捨,兩個夾攻徐晃,徐晃抵敵不住,司馬師急引諸將前來接應,那邊司馬昭接應張郃,馬超黃忠因黑夜一交一 兵,不敢深入,各自收兵回營,來見元帥。
孔明已知前軍得勝,極力誇獎諸將,說道:「滿一寵一 牽招,素為徐晃羽翼,今被文將軍誅夷,徐晃更無所憑借矣!」
曹兵營中,司馬懿計點軍士,張郃徐晃,皆有損傷,然而不大,只折了滿一寵一 牽招二人。
司馬懿反覆尋思,恍然大悟:漢兵劫寨,純為二人,必以徐晃智勇兼全,為新安保障,漢兵欲得新安,須先除徐晃,欲先除徐晃,須先殺二人。
細細推尋,不爽銖黍,不覺歎道:「諸葛亮知謀百出,若徐將軍再為所算,是無新安矣!」即令張郃為左軍大將,司馬師副之,徐晃為右軍大將,司馬昭副之,囑令小心謹慎,勿再為諸葛亮所誘。
差曹真出守合肥,調大將李典前來新安,懿自領中軍,李典副之,居中策應兩軍。
將徐州兵居中,兗兵居左,青兵居右,以與孔明相持。
孔明那裡,打聽得曹兵消息,與諸將商議道:「新安曹兵,將近十萬,有司馬懿以為謀主,有李典徐晃張郃以為羽翼,兵精將勇,據險以守,我兵雖勝一陣,於彼尚無大損,欲從偃師進兵,則曹彰守備謹嚴,欲從洛陽後面進兵,則劉曄鍾一鄧一 ,同心固守;前阻堅城,兵無出路,諸將有何良策?」
文鴦啟道:「元帥!洛屯四將,公休實為元帥族弟,若遣人以大義責之,彼可自拔來歸,因襲諸屯,當無不破;以一軍橫斷偃洛之一交一 ,則新安之軍心,必自亂矣!」
孔明道:「文將軍之言,深為有理,我之精兵良將,盡頓堅城之下,實為失算。」
即分軍二萬,喚馬超道:「孟起!今以洛南軍事,悉付孟起,合宜陽龍門屯守各軍,將近五萬,兵力不為不厚,仍偕仲華伯約,與文將軍前往宜陽,令小兒作書與公休,勸其自拔;若公休從命,即乘勢進破余屯,仍倚其屯,以絕偃洛之一交一 通,而令公休與小兒連屯洛南。
既通聲息,又可防鍾一鄧一 反攻,孟起身為主帥,宜持重以戰,勿輕冒險,自致危殆,以失全軍之望也!」馬超頓首受命,辭別孔明,率領三將,帶兵仍回宜陽,相機進行。
孔明吩咐黃忠魏延李嚴馬忠廖立諸將,注意嚴防曹兵,一面大修攻具,虛作攻城之勢,星夜派人還益州,將先所制存地雷火藥,送赴前敵,預備攻取新安。
那馬超還到宜陽,諸葛瞻張翼馬龍迎接入城,進到帥府坐定,馬超便問洛陽消息。
張翼啟道:「近據細作報稱,劉曄派人赴黑山,招集張揚飛燕殘部,將近萬人;為首二將,一名張雄,一名眭固,兩個甚有武藝,部下皆系鋒鏑之餘,敢死善戰,現駐洛陽城西,歸鍾會指揮;又聞曹彰派親信將校赴北邊招募鮮卑,得騎兵萬人,以鮮卑人慕容軌賀拔奇分將之,現駐偃師城西,接應洛陽。
鍾一鄧一 二將,連日派遣細作,沿洛測量深淺水面。
窺其用意,似欲渡洛來攻宜陽,以緩我正面之兵。」
馬超聽罷說道:「我正欲進戰,曹兵能來,便可迎擊。」
姜維道:「維前在并州,聞田使君在柳城,甚為鮮卑所敬服,不如轉啟元帥,令飭田使君於馬邑諸塞,曉諭鮮卑諸渠魁,曉以大義,誘以厚賜,令其轉相傳語,則歸曹之鮮卑,雖不自拔來歸,亦必望風退走矣!」馬超稱善,即作書端人啟知孔明,孔明自然飭知田疇照辦,後來自有效果。
如今且說馬超對諸葛瞻,將元帥令其招安諸葛誕意思說出。
諸葛瞻起身道:「既有元帥將令,又主將意思若是,小侄當改裝前往,去說公休叔父前來歸降。」
馬超道:「賢侄休要匆忙,且從長計議,不如修書一封,差一能幹小卒遞去,成與不成,都無關係。」
諸葛瞻道:「此事非小侄親去不行,一來不是元帥手書,恐屬無效;二來恐怕走漏消息,為敵人將計就計,乘機智襲我;不如小侄自去,見景生情,一來仗著自己本家,二來元帥與主將重兵在外,縱使不行,也不能把小侄怎樣。」
馬超道:「賢侄!此事關係太重,若有疏虞,令某家何以對主公元帥?」
諸葛瞻道:「主將放心,決不致有危險發生,縱有危險,亦系命定,何足懼哉!」
眾將齊聲勸阻諸葛瞻道:「小將軍不要輕舉,元帥有令在先。」
諸葛瞻道:「眾位將軍有所不知,元帥知道此事,非末將自去不行,故與主將商量,要同末將計劃;主將與眾位將軍放心,末將此去,到有幾分把握,絕不致把性命當作遊戲。」
馬超始終不肯。
諸葛瞻拔出寶劍道:「主將不要末將前去,末將情願自一殺。」
馬超格住劍道:「賢侄既決意前去,可再細細商議。」
諸葛瞻一見馬超已有允意,方才收劍道:「主將在此,打聽公休叔父兵扎延秋集對面,侄兒從文將軍部下,挑選兩名部卒,改換衣裝,乘夜渡洛,必為叔父巡軍所獲,那時面見,便可乘機進言。」
馬超道:「賢侄既已決心,事不宜遲,今晚即行。」
諸葛瞻領命,文鴦選自己親身衛卒二名,自與馬岱諸葛瞻從延秋集流河,遠遠望見三人上了岸,二人方才回營稟報。
那諸葛瞻通身是膽,冒險渡洛,向諸葛誕營前走來,早被伏路小軍乍見,不由分說,一擁上前,將三人綁了個結實,解向諸葛誕大營而來。
諸葛誕卻正與兒子諸葛靚談及一家兄弟三人,分居三國,獨孔明兄弟父子,名顯當時,聞諸葛瞻少年英勇,知取龍門,大敗王凌,力戰司馬昭,將來必定是後來之秀。
正談論間,偏將上前啟道:「拿了漢兵三名奸細。」
諸葛誕教推上來。
眾將一聲吆喝,將三人推至帳前。
諸葛誕在燭光之下,看見三人中間,一個少年,面如傅粉,唇若塗朱,眉宇之間,英氣勃勃,心中便有幾分疑忌。
重賞伏路小軍,令其前去,加意提防,卻將三人帶至後賬,細細審問。
正欲開言,卻見那少年問道:「上面坐的,可是揚州剌史諸葛公休?」
諸葛靚在旁答道:「然也!」那少年向前跪倒說道:「叔父在上,侄兒諸葛瞻叩見。」
諸葛誕聽見諸葛瞻三字,不覺又恨又愛又氣起來,這卻為何?恨他目空一切,深入重地;愛他少年英果,敢作敢為;氣他好似明知自己不會殺他,故來冒險。
當下諸葛誕便問道:「你真是詣葛瞻麼?」
那少年道:「侄兒奉岳父漢中王令旨,到長安元帥軍前聽用,奉元帥將令,撥歸馬將軍麾下調遣,此番奉元帥命令,故而前來參見叔父。」
諸葛誕見他不慌不忙,言辭清朗,到底是自己子侄,且不管他,親自與他鬆綁,賜坐帳側,又命與諸葛靚見過禮。
諸葛瞻又請將從人放了,叔侄父子對坐談心。
你說這樣機密重事,為何全不避人?其間有個原故,那諸葛誕待士有恩,帳前親卒,如同家人,部兵六干,皆如指臂。
諸葛瞻久已探悉,故不要求避退左右,諸葛誕也就行所無事。
當下諸葛瞻便將父親現在兵逼新安,馬將軍進攻洛陽,關君侯進攻葉縣,三路會師,以叔父身在敵軍,恐有冒犯,故遣侄兒前來奉勸:我家世代漢臣,叔祖又是城門校尉,世受國恩,天下九州,漢中王已得其四。
叔父於理,則討賊之義,無所容辭;於情則手足之誼,不可傷損,侄兒冒死前來,皆為叔父。
叔父不以為然,便請將侄兒押赴許昌,以表叔父報效之情,侄兒雖死,不怨叔父。
諸葛誕聽罷,不覺歎道:「賢侄之言,深切近理,我父子二人,皆在軍前,揚州並無家眷,可以全軍歸漢,然令我襲擊同屯各軍,則不為也!」諸葛瞻再拜道:「叔父義人,侄當以此意函告馬將軍,以全叔父高義。」
諸葛誕道:「便請賢侄作書,令從人速去,遲則恐生他變。」
瞻就案作書數百言,文不加點,一揮而就。
誕甚歎賞,執瞻手道:「此吾家千里駒也!」令親卒即夕送瞻從兵渡洛,誕與瞻靚兄弟休息。
諸葛瞻從兵過了洛水,到了宜陽,進到帥府,見過文鴦,遞上駙馬手書。
文鴦大喜,即時入帳來見馬超,呈上書信。
馬超見系諸葛瞻手筆,以手加額道:「天相漢室,駙馬得全,洛陽城下,當容吾兵芻牧矣!」即令馬岱領兵三千,專劫蔣濟屯營,姜維領兵三千,專劫衛瓘屯營,文鴦領兵三千,專劫鍾毓屯營,自引兵萬人,接應三將,俱從延秋集渡洛;又令張翼領兵五千屯延秋集,設立浮橋,接濟糧食,與關索馬成馬龍三方聯絡聲勢。
馬超分撥己定,到了二更時分,四路人馬,盡從延秋集渡過洛水,諸葛瞻同諸葛誕出營迎接馬超。
馬超與諸葛誕握手道:「公休可謂一門忠義矣!」諸葛誕見馬超英風四射,也甚歎服。
馬超並不入營,說道:「公休可按甲坐觀。」
誕應諾。
超分兵五千,與諸葛瞻道:「賢侄在此,可御偃師來兵,某家自去抵敵洛陽來兵也!」瞻領令,馬超自督眾軍,策馬越屯而去。
諸葛誕歎道:「人言錦馬超,真名不虛傳!」
諸葛瞻辭別叔父,自引兵來阻偃師來兵。
只見曹兵三屯,一時火起,馬岱姜維文鴦均已得手,奪取三屯。
洛陽城裡劉曄,急令張雄眭固,率領全軍馳往救援。
恰碰著鍾毓衛瓘,引領敗殘人馬前來。
二將揮令回軍,仍望舊屯殺來。
只見一彪軍馬,攔住去路,張雄使雙刀躍馬上前,來戰馬超。
馬超並不答話,兩個殺在一處。
眭固見張雄不能取勝,驟坐下馬,使手中宣花斧,前來助戰。
文鴦挑了蔣濟,追殺殘兵,恰恰趕到,挺槍接住眭固。
只殺得天搖地動,鬼哭神號。
諸葛誕生恐偃師兵來,諸葛瞻一人難以抵敵,急令人請馬岱前去相助,自己與姜維收拾降兵,安下營壘。
馬超與張雄戰到五十餘合,奮起精神,手起一槍,將張雄左腿剌了一槍。
張雄架開一刀,回馬敗走,馬超便來夾攻眭固。
眭固戰文鴦,已經不敵。
再加上馬超,不到三五個回合,被馬超一槍挑下馬來,文鴦加上一槍,便不能再活了。
黑山軍士,奮勇上前,搶回了一屍一首,馬超文鴦,乘勢趕殺,曹兵大敗,鍾會自領大兵,前來接應,馬超方才收兵,按著魏兵原屯下寨,教文鴦守住後方,自領親兵五百餘人,來接應諸葛瞻。
馬超方才趕到,只見諸葛瞻馬岱雙戰曹彰不下,馬超縱馬上前,叫道:「曹彰休要逞雄,俺馬超來了!」曹彰深夜馳援,見諸屯已破,欲斬一漢將,以雪此恥,今見馬超自來,料不能取勝,揮兵急退。
馬超也不敢窮追,同二將收兵還屯,遣人向孔明處報捷,歸功諸葛瞻,移諸葛誕全軍還守宜陽,移馬龍守少室,移關索軍來前敵助戰。
諸葛誕留子諸葛靚領兵二千,隨諸葛瞻軍一同進止。
馬超橫亙洛陽偃師中間,紮下三個大營,馬超與馬岱當偃師方面,姜維文鴦當洛陽方面,諸葛瞻兄弟關索三人,居中間策應;張翼守護浮橋,接濟糧食,者葛誕合本部與前駐兵萬人守宜陽,馬成馬龍在龍門少室各山,遍樹旌旗,洛水上下游,漢兵絡繹不絕,洛陽大震。
正是:
常山蛇斷,空留首尾之形;洛水游龍,畢露爪鱗之影。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為漢室之患者,在內有一華歆,居助操之首惡;為西蜀之患者,在外有一滿一寵一 ,居助賊之元兇。
篡漢成於華歆,覆蜀則成於滿一寵一 。
以一寵一 比歆,罪實有甚!而荊州始禍,漢壽雲亡,世人只仇一呂蒙,下逐潘璋馬忠之輩,皆知切齒;獨無人恨及滿一寵一 ,致吞舟漏網,千古逃誅,豈非不察之甚者耶?雲長威震華夏,操欲遷都,以司馬懿之諫,而有聯吳之計,世人於是又知仇懿,以為謀實發於司馬耳,而不考聯吳固發於懿,然謀之能臧,則不在雲長攻樊之後,而厥謀早發,實見於滿一寵一 為使之前。
滿一寵一 一去,而謀克成,故禍蜀者,為吳,為孫權,為呂蒙,而後為潘璋馬忠之輩。
而構禍者為魏,為曹操,為司馬,而後為徐晃曹仁之流。
若操其機,成其惡,賣弄唇舌,居中斡旋,因而覆蜀亡漢,失荊州,死關羽者,論其禍首,誠只一滿一寵一 之行人!則一寵一 也,真虎之倀也,嗣復助守樊城,致曹仁有不聽公言失卻襄陽之歎;又於城圍將陷,再聞非伯寧教我,幾誤大事之言。
否則棄城夜走,黃河以南,早非操有。
縱失荊州,進有所據,何至待救無地,遂厄麥城歟!是使吳乘其後,操扼其前,必死雲長,以傾漢室,大憝元惡,惟一寵一 一身,可不特誅之乎!罪應寸磔,故本書以亂箭射死,明為蜀仇,故大書虎倀,特由孔明命特,專射此人身死,快意極矣!而後知前回踏破洛屯,即無異沔水破屯,呂蒙陷寨之報也。
本回劫徐晃營,仍故翻公明拒戰,參謀助守之筆也。
蜀漢仇人,又死一個,且屬元惡,則豈不甚於演義猇亭得仇之書也哉。
昔人謂諸葛三昆龍一虎狗,龍在蜀而狗在魏。
演義寫誕,因亮仕蜀,不得重用,武侯死,乃歷任要職,封高平侯;既敗文欽,總督兩淮軍馬,復以司馬昭弒逆,起兵聯吳,又與文欽合,戰於壽春。
兵敗城玻,身死族滅,其部數百人不降同死云云。
是誕雖討晉而忠於魏,所以謂之狗也。
然三百人同死,繼武田橫,亦云烈矣。
知討司馬昭,則可以忠漢勸之,曾臣於魏,則必以降漢錄之。
又以其子瀧入吳為質,故此即以侄瞻來魏說降愧之,可從魏,則可降者也,可以降,則仍不失其狗也。
不意寫諸離誕之筆,則又如此。
其數百人同死於壽春,空存壯烈,曷若六千人來歸於洛下,同輔中興,是萃忠義於一門,具見作者於犀刻之中,仍滿寓一溫一 柔敦厚之旨。
且看其寫諸葛瑾當又如何?吾於此回,益嘴故人樂有賢父兄之感,因大幸諸葛之入蜀為龍。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