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聰率輕騎先進,連敗戍兵,直達都下,屯兵西明門,涼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

卻說劉聰復至宜一陽一,同行諸將,乃是劉曜劉景王彌呼延翼,騎兵五萬,步卒三萬,大有氣吞河洛的勢焰,都中大震。

聰率輕騎先進,連敗戍兵,直達都下,屯兵西明門,涼州刺史張軌,再遣北宮純等入援,純至洛一陽一,與漢兵對面紮營,待至夜半,方率勇士千餘人,直攻漢壘。

聰亦預先防著,即令征虜將軍呼延顥,開營抵敵。

顥甫出營門,正與純撞個滿懷。

純眼明手快,一刀劈下,正中顥首,腦漿迸流,倒斃地上。

漢兵見顥被殺死,頓時駭退,純即踹入營中,左斫右劈,殺死漢兵數十人。

聰喝令各軍,上前攔阻,還是招架不住,虧得隊伍尚齊,且戰且行,退至洛水濱下寨。

純因夜色昏皇,也恐有失,便收兵回營。

越日,呼延翼營內自亂,步卒不服翼令,將翼殺死,竟自潰歸。

劉淵聞敗,飛飭聰等還師。

聰不肯遽退,表稱「晉兵微弱,可以力取,不得以翼顥死亡,自挫銳氣,遽爾班師」云云。

淵乃聽令留攻,聰復分兵進一逼一,自攻宣一陽一門,令曜攻上東門,彌攻廣一陽一門,景攻大夏門,四面猛撲,聲震山谷。

太傅越嬰城拒守,且調入北宮純等,一齊登陴,隨方抵禦。

聰攻了數日,竟不能入,不由的想入非非,要至嵩岳中去禱山神,求他保佑,速下洛城,嵩岳有靈,豈容汝蹂一躪中原?當下留平晉將軍劉厲及冠軍將軍呼延朗,暫攝軍事,自己竟帶著千騎,跨馬而去。

太傅越參軍孫詢,探得聰不在營中,謂可乘虛出擊,越即令詢挑選勁卒,得三千人,由將軍邱光樓哀等帶領,潛開宣一陽一門,吶一聲喊,衝將出去。

呼延朗身不及甲,馬不及鞍,冒冒失失,前來搦戰。

邱光樓裒,雙械並舉,殺得朗手法散亂,一個疏忽,被邱光挑落馬下,樓裒再加一槊,結果一性一命,此次漢將死亡,都出呼延氏,想是呼延家運已衰。

劉厲忙麾兵相救,已是不及。

且邱樓二將,越加膽壯,領著三千健卒,橫一衝一直一撞,辟易萬人。

厲亦只好卻走。

聰在半途聞變,忙即折回,方得招架一陣,邱樓亦即收兵入城。

劉厲恐為聰所責,竟投水自盡,聰不覺歎息。

王彌趨至聰營,向聰進言道:「今既失利,洛一陽一猶固,殿下不如還師,再圖後舉,下官當立兗豫二州間,收兵積穀,守候師期。」

聰皺眉答道:「前曾表請留攻,此時不待命令,便即還師,未免不合。」

彌笑道:「這有何慮,下官為殿下設法便了。」

遂即致書宣於修之,托他解說。

修之已料知聰軍不利,既得彌書,便入白劉淵道:「歲在辛未,當得洛一陽一,今晉氣尚盛,大軍不歸,必敗無疑。」

淵乃促聰回軍,聰始與劉曜同歸。

惟王彌南出轘轅,沿途流民,陸續趨附,多至數萬人。

還有石勒一支人馬,自攻破壺關後,仍留擾并州一帶,收降山北諸胡,再與劉靈進攻常山。

幽州都督王浚,遣部將祁弘,邀同鮮卑部酋務勿塵等,帶領十餘萬騎,來討石勒。

勒從常山退兵數里,至飛龍山前,依險列營,專待祁弘角鬥。

弘驅眾直進,行近山麓,望見勒兵紮住,營伍頗嚴,便心生一計,使務勿塵領著本部,登山而下,直壓勒營,自統部眾與勒接仗。

勒令劉靈守營,分兵趨出,奮鬥祁弘。

兩邊統是朔方勁旅,旗鼓相當,酣戰了兩三個時辰,未分勝敗,不防務勿塵從後面殺下,突破勒營,劉靈保不住營寨,也只得出會勒軍,勒軍見營壘已破,當然慌亂,就是勒亦萬分驚惶,自知立腳不住,不如奪路逃奔,一聲呼嘯,向南飛逸。

劉靈遲走一步,被祁弘追及背後,用槊猛戳,穿通心胸,立即倒斃。

大力將軍,只好至冥間報效去了。

餘眾約斃萬餘人。

勒垂頭喪氣,走保黎一陽一,及聞幽州兵回去,復分兵四出,攻陷三十餘堡寨,又進寇信都。

適東海司馬王斌,出任冀州刺史,引兵拒勒,一戰敗亡。

晉車騎將軍王堪,北中郎將兼豫州刺史斐憲,奉詔聯兵,合攻石勒。

勒引兵還拒,道出黃牛壘,魏郡太守劉矩,舉城降勒。

勒收得糧械,兵勢益振。

裴憲膽小如鼷,探得勒眾甚盛,即潛奔淮南,連兵馬都不遑帶去。

王堪孤掌難鳴,也退保倉垣。

勒便從石橋渡河,攻陷白馬,坑死男婦三千餘口,復東襲鄄城,殺害兗州刺史袁孚,再攻倉垣。

王堪敗沒,還與王彌合兵,連下廣宗清河平原一陽一平諸縣。

捷書屢達平一陽一,劉淵加封勒為鎮東大將軍,兼汲郡公,又命聰曜等出兵會勒,共攻河內。

河內太守裴整,飛表乞援,詔命宋一抽一為征虜將軍,往援河內,被勒邀擊中途,把一抽一殺死。

河內人復執整降漢,整得受漢職,拜為尚書左丞。

河內督將郭默,收整餘眾,自為塢主。

劉琨表稱默為河內太守,時已為懷帝永嘉四年。

會值劉淵得病,召還各軍,河北山東,暫得少安。

淵後呼延氏歿,另立氏酋單征女為皇后,這位新皇后的姿色,端的是纖麗無比,美艷無雙,自從單征降漢,便將女納為淵妾,一寵一號專房。

生子名,亦得殊一寵一。

可巧淵妻病死,妾媵不下數十,偏被那嬌嬌滴滴的單氏女,越級超升,得為繼後,且封為北海王。

單氏感恩不已,鎮日裡振起一精一神,侍奉劉淵。

淵見她靚妝媚骨,處處可人,不由的為色所迷,貪歡無度。

怎奈少女多情,老夫已邁,漸漸的一精一力不支,釀成羸疾。

蛾眉原是伐一性一,老年愈覺可畏。

當下為顧托計,命梁王和為太子,齊王裕為大司徒,魯王隆為尚書令,楚王聰為大司馬大單于,特在平一陽一城西,置單于台,為聰任所。

北海王為撫軍大將軍,領司隸校尉。

始安王曜為征討大都督兼單于左輔。

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兼單于右輔。

尚有同姓老臣陳留王劉歡樂,進官太宰,長樂王劉洋,進官太傅,江都王劉延年,進官太保。

是時劉宣已死,故不列入。

淵恃三人為心膂,所以加位三公,付他重任。

到了病不能起,即召入禁中,親授遺命,叫他擁立太子,同心輔政,三人自然遵囑。

越二日淵竟逝世,共計稱王四年,稱帝三年。

太子和嗣為漢主,和本淵妻呼延氏所生,前大司空呼延翼,便是後父,被殺洛一陽一,翼子名攸,官拜宗正。

淵因他素無才行,終身不令遷官。

侍中劉乘,與聰有隙,西昌王劉銳,未得預顧命,三人共懷不平,乃串同一氣,入殿語和道:「先帝不顧重輕,使三王在內總兵,大司馬擁勁卒十萬,一逼一居近郊,陛下不過做了一個寄主,將來禍難,恐不可測,不如早為設法,先發制人。」

和頗以為然。

夜召武衛將軍劉盛劉欽及左衛將軍馬景等,使圖裕隆聰諸王。

盛抗聲道:「先帝尚在殯宮,四王未有逆節,今忽生他謀,自相魚肉,臣恐不能邀福,反且召禍。

況四海未定,大業粗成,陛下但應繼志述事,開拓鴻基,幸勿誤聽讒言,疑及兄弟。

古詩有言:『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陛下不信諸弟,他人如何輕信呢?」

銳與攸正在和側,聞言大怒道:「今日計議,已由主上裁決,理無反汗,領軍怎得妄言?」

盛尚欲再言,已被銳拔一出佩劍,劈為兩段。

可憐劉盛。

欽與景不禁惶懼,慌忙應命,乃共在東堂設誓,詰旦舉發。

轉瞬間已是天明,由和派兵四路,分攻四王。

銳與馬景赴單于台,攻楚王聰,攸與右衛將軍劉安國,詣司徒府,攻齊王裕,乘與欽攻魯王隆,使尚書田密,武衛將軍劉璿,攻北海王。

尚年少,不知守備,立被田密劉璿等闖入,只好延頸待戮,不料命未該絕,由璿搶步上前,把輕輕掖住,招呼部曲,斬關急走,趨往單于台。

密亦隨行,共見劉聰,報明內變。

聰見無恙,心下大喜。

已寓微意。

便命軍士服甲持械,靜待劉銳等到來。

銳至城外,已知田密劉璿舉動,料聰必有預備,不敢輕往,當下折回城中,與攸乘等會攻隆裕。

復恐安國與欽,尚有異志,因再殺死二人,然後進攻司徒府。

裕不能守禦,竟為亂軍所害。

銳等移兵攻隆,隆亦被殺。

是夕,聞西明門外,喊聲大震,乃是大司馬聰,率領全軍,來攻都城。

銳攸乘三人,亟趨上城樓,督眾拒守,約莫過了一日有餘,已被聰軍攻入,亂兵四竄。

銳等奔入南宮,聰軍追入,把銳攸乘陸續擒住。

劉和避匿光極殿西室,托詞守喪。

聰軍持械直進,不管他皇叔不皇叔,順手亂砍,立即斃命。

劉淵口舌未干,三子即遭慘死,可見治國以禮,多力無益。

聰入居光極殿,命誅銳攸乘三人,梟首通衢,示眾三日。

馬景未聞遭誅,先後均得倖免,是何運氣?群臣聯箋上聰,請即尊位,聰呼眾與語道:「我弟為單後所生,子以母貴,應該嗣立,我願退就單于台。」

道言甫畢,即有一少年趨至聰前,長跪流涕道:「先帝創業未終,全仗兄長繼承先志,倘或捨長立幼,如何維持?還乞兄長勉從眾言。」

聰俯首瞧著,正是北海王,忙即離座攙扶。

不肯起立,百官亦皆跪請,乃慨然答道:「與群公,既因四海未定,國難尚多,謂孤年較長,迫孤就位,這乃國家大事,不便固辭。

今孤當遠遵魯隱,俟年長,當復子明辟,表孤素心。」

百官交口稱頌,亦拜謝,閱者至此,總道聰有讓德,誰知他另存歹意。

乃皆起身出殿,籌備新君即位禮儀。

聰進謁單後,請安道歉,禮節甚恭。

單後見他儀容秀偉,冠冕堂皇,不禁由一愛一生羨,待遇加優。

且因聰保全己子,柔聲道謝。

句中有眼。

聰聽得一副嬌喉,禁不住情迷心蕩,再審視單氏花容,畢竟輕一盈艷冶,與眾不同,可惜耳目眾多,不能無端調一戲,沒奈何按定了神,對答數語,徐徐辭出,轉往別宮,去謁生母張夫人。

原來聰為淵第四子,母為淵妾張氏,懷妊時夢日入懷,醒後告淵,淵稱為吉征。

嗣過了十五月,方產一男,形體偉岸,左耳有一白一毛一,長二尺餘,閃閃有光,淵因取名為聰。

幼時敏悟過人,年至十四,博通經書百家及孫吳兵法,又工書草隸,善作詩文,十五歲演習騎射,能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一時。

淵亦謂此兒不可限量,很是鍾一愛一。

果然武藝超群,得登大位。

稱尊以後,改元光興,尊單後為皇太后,張夫人為帝太后,立為帝太弟,領大單于大司徒。

立妻呼延氏為皇后,封子粲為河內王,領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

粲弟易為河間王,翼為彭城王,悝為高平王,乃為父淵發喪,移棺奉葬,號淵墓為永光陵,追諡為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聰既將國家要事,依次施行,所有王公百官,概仍舊職,毫無異言。

他樂得趁閒尋樂,賣笑追歡,不過他心目中只有一人,要想同她勾搭,只苦不能下手,且有名分相關,似乎未便妄為。

可奈意馬心猿,不能自制,更且平時入省,時近芳容,越覺得撩一亂情思,無從擺脫。

嗣是朝朝暮暮,問安視寢,一個是垂涎已久,昏夜乞憐,一個是寂處難安,心神似醉。

移花不妨接木,攏篙正可近舵,好風一流處便風一流,還管甚麼尊卑上下呢?況名分雖嫌未合,年貌正是相當,意外鴛鴦,倍饒樂趣,從此春生嫠帳,連夕烝一婬一,望斷長門,同悲陌路。

俗語說得好:「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這漢主聰的不法行為,才經數夕,已是喧傳內外,統說他母子通一奸一。

別人不過播為笑談,最難堪的是北海王,少年好勝,禁不起冷諷熱嘲。

有時入宮省母,隱約進規,那母親卻也懷慚,但木已成舟,無可挽回。

到了黃昏時候,新皇帝復來續歡,不能不再效于飛,與子同夢。

兩口兒確是情濃,只北海王引為恨事,已氣憤得不可名狀。

恐皇嫂也作此想。

是時,略一陽一出了一個氐酋,叫做蒲洪,相傳為夏初有扈氏苗裔,世作西戎酋長。

洪家池中忽生了一枝蒲草,長約五丈,中有五節,略如竹形,時人號為蒲家,因即以蒲為姓。

洪身長力大,權略過人,為群氏所畏服,威震一隅。

即苻秦之祖,為後來十六國之一。

漢主聰意欲羈縻,特遣使至略一陽一,拜洪為平遠將軍。

洪不肯受命,卻還來使,旋即自稱秦州刺史略一陽一公,聰亦無暇過問。

還是與母后調一情,較為適意。

惟雍州流民王如,寄居南一陽一,因晉廷一逼一他還鄉,激使為亂,聚眾至四五萬,陷城邑,殺令長,自稱大將軍,向漢稱藩。

漢主聰當然收納,且命石勒領并州刺史,使他略定河北,方好銳下河南。

晉并州刺史劉琨,身當敵沖,恐孤危失援,為虜所乘,乃外結鮮卑部酋拓跋猗盧,表請為大單于,封為代公。

這拓跋猗盧的履歷,說來又是話長,小子只好略敘顛末。

這拓跋氏即索頭部,俗喜用索編發,故號索頭,世居北荒,不通中夏,至酋長一毛一始漸強大,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歷五世至推寅,南遷大澤,又七世至鄰,有兄弟七人,分統部眾。

鄰傳位與子詰汾,再使南遷,詰汾因徙居匈奴故地。

相傳詰汾好獵,嘗出畋山澤間,見空中有一輜軿,冉冉下來,內坐一美一婦人,姿容秀麗,自稱天女,謂與詰汾有緣,竟下車握手,與他交一合,盡歡而去。

從古以來,未聞有這等天女。

到了次年,詰汾再往原處游畋,天女又復來會,懷抱一男,授與詰汾,謂即去年成孕,得生此子,說畢復去。

天女有這般無恥麼?詰汾乃抱歸撫養,竟得成一人,取名力微。

後來北魏傳為佳話,編成二語道:「詰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母家。」

便是為了這種原因。

無稽之言勿聽。

詰汾死,力微立,復徙居并州塞外的盛樂城,部落浸盛。

晉初,曾兩遣嗣子沙漠汗入貢。

力微活至一百四歲,方才病歿。

沙漠汗已死,弟悉鹿立。

悉鹿傳與弟綽,綽傳與子弗,弗死無嗣。

叔父祿官嗣位,分國為三部,使沙漠汗子猗,居代郡附近。

猗弟猗盧,居盛樂城,自居上谷的北邊。

猗盧善用兵,屢破匈奴烏桓各部,降服三十餘國。

及劉淵起兵入寇,幽州刺史東嬴公騰,嘗向猗處乞援。

猗與弟猗盧,率眾援騰,擊散淵兵。

騰表猗為大單于,既而猗祿官,先後去世,猗盧遂總攝三部。

會劉琨至并州,欲討匈奴遺裔鐵弗氏等,因遣使卑辭厚禮,結交猗盧,請他出兵相助。

猗盧乃遣從子鬱律,領二萬騎助琨,破鐵弗氏酋長劉虎。

琨遂與猗盧約為兄弟,指水同盟,且遣長子遵往質,嗣因漢寇益盛,乃請以代郡封猗盧。

朝議卻也依琨,授冊轉交。

惟代郡尚屬幽州管轄,幽州都督王浚,不肯照允,發兵擊猗盧,致為猗盧所敗。

自是浚與琨有隙,琨但求得猗盧歡心,不暇顧浚。

這是劉琨誤處。

猗盧以封邑暌隔,民不相接,乃率部落萬餘家,由雲中入雁門,向琨求陘北地。

琨既引他入境,不能再拒,只得將樓煩馬邑一陰一館繁峙崞五縣人民,徙至陘南,就把陘北地讓與猗盧,這便是拓跋據代的源流。

小子又考得拓跋二字,也有寓意,鮮卑稱土為拓,後為跋,所以叫做拓跋氏。

會漢主劉聰,大舉圖晉,命河內王粲,始安王曜,與王彌率兵四萬,入寇洛一陽一,又令石勒發四萬騎兵,與粲等會師,共至大一陽一城。

晉監軍裴邈,逆戰澠池,敗績南奔。

漢兵直指洛川,復分兩路。

粲出轘轅,勒出成皋,沿途四掠,烽火連天。

劉琨在并州聞警,即與猗盧同約舉兵,往討劉聰石勒,先遣人至洛一陽一,向太傅越報明。

偏越別懷猜忌,復書謝絕。

琨乃遣還猗盧,按兵不發。

小子有詩歎道:

國勢顛危已可憂,借資外助亦忠謀。

如何權相猶多忌,坐使神京一旦休!

欲知太傅越的隱情,試看下回分解。

劉淵以驍桀之姿,還踞朔方,進略河東,占平一陽一為根據地,又復遣將四掠,入窺洛一陽一,推其用意,無非欲為子孫帝王萬世業耳。

然身死未幾,即有骨肉相戕之禍,司馬氏因內亂而致危,不意劉漢亦蹈此轍,要之禮義不興,鮮有不自相魚肉者也。

劉聰因亂得位,首烝母后,大本先虧,徒恃乃父之遺業,南向陵晉,晉之亂迄未有已,故劉聰得以乘之耳。

彼劉琨之導入猗盧,雖未始非引虎自衛,然其時漢已勢盛,胡馬頻乘,得猗盧以牽制之,亦一用夷攻夷之權道也。

東海不察,謝絕劉琨,坐待危亡,是真不可救藥也夫。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自序《兩晉演義》第一回 祀南郊司馬開基 立東宮庸雛伏禍《兩晉演義》第二回 墮詭計儲君納婦 慰癡情少女偷香《兩晉演義》第三回 楊皇后枕膝留言 左貴嬪攄才上頌《兩晉演義》第四回 圖東吳羊祜定謀 討西虜馬隆奏捷《兩晉演義》第五回 搗金陵數路並舉 俘孫皓二將爭功《兩晉演義》第六回 納群娃羊車恣幸 繼外孫螟子亂宗《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兩晉演義》第八回 怙勢招殃楊氏赤族 逞兇滅紀賈後廢姑《兩晉演義》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後援周處捐軀《兩晉演義》第十回 諷大廷徙戎著論 誘小吏侍宴肆淫《兩晉演義》第十一回 草逆書醉酒逼儲君 傳偽敕稱兵廢悍後《兩晉演義》第十二回 墜名樓名姝殉難 奪御璽御駕被遷《兩晉演義》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殺王豹擅權拒諫《兩晉演義》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兩晉演義》第十五回 討逆蠻力平荊土 拒君命冤殺陸機《兩晉演義》第十六回 劉刺史抗忠盡節 皇太弟挾駕還都《兩晉演義》第十七回 劉淵擁眾稱漢王 張方恃強劫惠帝《兩晉演義》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兩晉演義》第十九回 偽都督敗回江左 呆皇帝暴斃宮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回 戰陽平苟晞破賊壘 佐琅琊王導集名流《兩晉演義》第二十一回 北宮純力破群盜 太傅越擅殺諸臣《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兩晉演義》第二十三回 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兩晉演義》第二十四回 執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兩晉演義》第二十五回 貽書歸母難化狼心 行酒為奴終遭鴆毒《兩晉演義》第二十六回 詔江東愍帝徵兵 援靈武麴允破虜《兩晉演義》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薊北 斃趙染晉相保關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八回 漢劉後進表救忠臣 晉陶侃合軍破亂賊《兩晉演義》第二十九回 小兒女突圍求救 大皇帝銜璧投降《兩晉演義》第三十回 牧守聯盟奉箋勸進 君臣屈辱蒙難喪生《兩晉演義》第三十一回 晉王睿稱尊嗣統 漢主聰見鬼亡身《兩晉演義》第三十二回 誅逆登基羊後專寵 乘釁獨立石勒稱王《兩晉演義》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處仲抗表叛江南《兩晉演義》第三十四回 鎮湘中譙王舉義 失石頭元帝驚心《兩晉演義》第三十五回 逆賊橫行廷臣受戮 皇靈失馭嗣子承宗《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 扶錢鳳即席用謀 遣王含出兵犯順《兩晉演義》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進爵 立幼主太后臨朝《兩晉演義》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變 入內廷蘇峻縱凶《兩晉演義》第三十九回 溫嶠推誠迎陶侃 毛寶負劍救桓宣《兩晉演義》第四十回 梟首逆戡亂成功 宥元舅顧親屈法《兩晉演義》第四十一回 察鈐音異僧獻技 失軍律醉漢遭擒《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並前趙石勒稱尊 防中山徐遐泣諫《兩晉演義》第四十三回 背顧命鴞子毀室 凜夢兆狐首歸邱《兩晉演義》第四十四回 盡愚孝適貽蜀亂 保遺孤終立代王《兩晉演義》第四十五回 殺妻孥趙主寡恩 協君臣燕都卻敵《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議北伐蔡謨抗諫 篡西蜀李壽改元《兩晉演義》第四十七回 餞劉翔晉臣受責 逐高釗燕主逞威《兩晉演義》第四十八回 斬敵將進滅宇文部 違朝議徙鎮襄陽城《兩晉演義》第四十九回 擢桓溫移督荊梁 降李勢蕩平巴蜀《兩晉演義》第五十回 選將得人涼州破敵 築宮漁色石氏宣淫《兩晉演義》第五十一回 誅逆子縱火焚屍 責病主抗顏極諫《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弒趙主易位又遭囚《兩晉演義》第五十三回 養子復宗冉閔複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兩晉演義》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貽書 滅冉魏燕王僭號《兩晉演義》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喪師 射敵帥桓溫得勝《兩晉演義》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縱虐 盜淫威張祚殺身《兩晉演義》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闕《兩晉演義》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兩晉演義》第五十九回 謝安石應徵變節 張天錫乘亂弒君《兩晉演義》第六十回 失洛陽沈勁死義 阻石門桓溫退師《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兩晉演義》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連摧敵將 拔鄴城追擄孱王《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兩晉演義》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謝玄卻秦軍 違眾議苻堅窺晉室《兩晉演義》第六十七回 山墅賭弈寇來不驚 淝水交鋒兵多易敗《兩晉演義》第六十八回 結丁零再興燕祚 索鄴城申表秦庭《兩晉演義》第六十九回 據渭北後秦獨立 入阿房西燕稱尊《兩晉演義》第七十回 墮虜謀晉將逾絕澗 應童謠秦主縊新城《兩晉演義》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呂光還兵 依逆謀段隨弒主《兩晉演義》第七十二回 謀刺未成秦後死節 失營被獲毛氏捐軀《兩晉演義》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創興後魏 慕容垂討滅丁零《兩晉演義》第七十四回 智姚萇旋師驚噩夢 勇翟瑥斬將掃孱宗《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兩晉演義》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兩晉演義》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張貴人逞兇弒孝武《兩晉演義》第七十八回 迫誅奸稱戈犯北闕 僭稱尊遣將伐西秦《兩晉演義》第七十九回 呂氏肆虐涼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兩晉演義》第八十回 拓跋珪轉敗為勝 慕容寶因怯出奔《兩晉演義》第八十一回 攻舊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嬌女作人奴《兩晉演義》第八十二回 通叛黨蘭汗弒君 誅賊臣燕宗復國《兩晉演義》第八十三回 再發難王恭受戮 好惑人孫泰伏誅《兩晉演義》第八十四回 戕內史獨全謝婦 殺太守復陷會稽《兩晉演義》第八十五回 失荊州參軍殉主 棄苑川乾歸逃生《兩晉演義》第八十六回 受逆報呂纂被戕 據偏隅李暠獨立《兩晉演義》第八十七回 掃殘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東宮失位《兩晉演義》第八十八回 呂隆累敗降秦室 劉裕屢勝走孫恩《兩晉演義》第八十九回 覆全軍元顯受誅 奪大位桓玄行逆《兩晉演義》第九十回 賢孟婦助夫舉義 勇劉軍敗賊入都《兩晉演義》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馮遷誅逆首 陷成都譙縱害疆臣《兩晉演義》第九十二回 貪女色吞針欺僧侶 戕婦翁擁眾號天主《兩晉演義》第九十三回 葬愛妻遇變喪身 立猶子臨終傳位《兩晉演義》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還都 失兵機縱敵入險《兩晉演義》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國 誅逆賊馮文起開基《兩晉演義》第九十六回 何無忌戰死豫章口 劉寄奴固守石頭城《兩晉演義》第九十七回 竄南交盧循斃命 平西蜀譙縱伏辜《兩晉演義》第九十八回 南涼王愎諫致亡 西秦後敗謀殉難《兩晉演義》第九十九回 入荊州驅除異黨 奪長安翦滅後秦《兩晉演義》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