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此外拜授,一如魏武晉文故事,猶自稱大將軍大單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

卻說乞伏乾歸,增置官屬,令長子熾磐領尚書令左長史,邊芮為尚書左僕射右長史,秘宜為右僕射,翟瑥為吏部尚書,翟勍為主客尚書,杜宜為兵部尚書,王松壽為民部尚書,樊謙為三公尚書,方弘、麴景為侍中。

此外拜授,一如魏武晉文故事,猶自稱大將軍大單于。

惟楊定死後,天水人姜一乳一,襲據上邽,因遣乞伏益州往討。

邊芮王松壽入諫乾歸道:「益州貴為介弟,屢立戰功,因勝致驕,常有德色,古人謂驕兵必敗,若令他專閫,恐非所宜。」

乾歸道:「益州驍勇,非諸將所能及,我但恐他剛愎自用,或致僨事,今當另簡重佐,便可無憂!」說著,遂派韋乾為行軍長史,務和為司馬,令與益州偕行。

至大寒嶺,益州果不加部勒,反縱軍士解甲游畋,日夕酣飲;且下令道:「敢言軍事者斬!」韋乾看不過去,只好邀同務和,違令進諫道:「將軍為王室懿親,受命專征,期殄凶丑,今賊已一逼一近,奈何解甲自寬,宴安鴆毒,古有明戒,望將軍三思!」益州大言道:「一乳一眾烏合,聞我到來,理應遠竄,若欲與我決戰,便是自來送死,我自有擒賊方法,卿等勿憂!」全是驕態,惟不殺韋乾,還算氣寬。

韋乾等只好退出,自加戒備。

果然姜一乳一引眾劫營,益州未曾預防,竟被陷入,倉皇驚潰。

還虧韋乾等救護益州,且戰且行,才得逃脫一性一命。

乾歸聞益州敗還,也仿秦穆公悔過語云:「孤違蹇叔,致有此敗,將士何罪,罪實在孤呢!」乃概令復職,悉置勿問。

並令兵士休養,暫息干戈。

楊定無子,從弟盛先守仇池,特為定發喪,追諡武王,自稱秦州刺史仇池公。

仇池前為秦滅,曾由楊安鎮守,見六十二回。

後來楊安他徙,輾轉為楊定所據,定死盛繼,仍算未絕,並遣使稱藩東晉,晉廷但務羈縻,封盛為仇池公。

盛與定原屬氐族,因分氏羌為二十部護車,各自鎮戍,不設郡縣。

乞伏乾歸也不願過問,仇池始得少安。

事且慢表,且說燕主慕容垂,掃滅丁零,還至中山,聞翟釗奔入西燕,乃議興兵西略,往攻慕容永。

諸將俱說道:「永未有大釁,不宜輕伐,且近來連歲戰爭,士卒久勞,居民亦不暇耕織,瘡痍滿目,哭泣盈途,宜乘此安一撫兵民,待時而動,區區長子,無庸深憂呢!」獨司徒范一陽一王德駁議道:「昔三祖積德,遺訓在耳,所以陛下龍興,人皆思燕,不謀而合。

永與陛下系出同宗,乃獨僭稱尊號,煽動華夷,惑民視聽,致令群豎縱橫,逐鹿不息,今若不先加除滅,恐民心不壹,後患方長,怎得謂不足深憂!就使士卒疲勞,此舉亦不能再緩了!」垂掀須語諸將道:「司徒所議,與我同意,古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我計決了!且我年雖老,扣囊底智,尚足殲除此賊,不宜再留遺患,累我子孫呢!」除去慕容永,亦未必子孫久長。

乃發步騎七萬人,遣鎮西將軍丹一陽一王瓚,及龍驤將軍張崇,往攻晉一陽一,征東將軍平視,往攻沙亭,自率大軍赴鄴。

晉一陽一守將,為西燕主永弟武鄉公友,沙亭守將,為西燕鎮東將軍段平。

西燕主永,尚恐兩處有失,因再遣尚書令刁雲,與車騎將軍慕容鐘,率眾五萬,出屯潞川,使為援應。

垂復使太原王楷出滏口,遼西王農出壺關,自出沙亭擊永。

永急令從子征東將軍小逸豆歸,鎮東將軍王次多,右將軍勒馬駒等,率兵萬餘,往戍台璧。

又派遣諸將,分道拒守。

偏燕軍沿途逗留,月餘不進。

永莫名其妙,但恐垂聲東擊西,佯從鄴城進兵,暗中卻分兵潛入太行,山名。

繞擊背後,所以預防一著,特調諸軍還扼太行,嚴守軹關;惟留台璧軍不遣。

垂正要他調開各軍,好使部眾前進,既聞慕容永中計,立即趨就慕容楷,同進滏口,入天水關,直抵台璧。

小逸豆歸飛報慕容永,永遣太尉大逸豆歸,至台璧助戰,適垂將平視引兵馳至,垂即使與大逸豆歸交鋒,一陣痛擊,大逸豆歸敗去。

小逸豆歸不得已與王次多勒馬駒等,開壁出戰。

平視再與奮鬥,正殺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忽由慕容楷慕容農殺到,兩支統是生力軍,縱橫馳驟,銳不可當。

小逸豆歸自知不敵,急忙收兵入壁,偏敵軍兩面圍裹,一時不能殺出,等到死命衝突,才得一條血路,奔入壘中。

部兵萬餘名,傷亡了六七千。

就是王次多勒馬駒,也相繼戰死,連骸鼻都無從奪回。

更可怕的是台璧外面,統是敵軍,圍得鐵桶相似,除非插翅騰空,不敢出去。

小逸豆歸坐守孤城,只眼巴巴的向西望著,專待援軍到來。

時大逸豆歸已奔還報永,永乃自率一精一兵五萬,馳救台璧,屯兵河曲,貽垂戰書。

垂批回戰期,列陣台璧南面,分農楷二軍為左右翼,又使慕容國率兵千人,伏深澗下。

越日交兵,由垂親往挑戰,兩下裡不及答話,便將對將,兵對兵,角鬥起來。

才及片時,垂竟拍馬返奔,將士亦佯作敗狀,曳械遁走。

永不管好歹,揮兵急追,人馳馬驟,爭向深澗中躍過,似乎有滅此朝食的氣象。

不料馳至半途,那慕容楷慕容農兩軍,出來截住,夾攻永軍,垂又翻身轉來,迎頭痛擊,永三面受敵,如何支持?只得回馬奔還。

追兵變做逃兵,逃兵反變做追兵,勝負變幻,真不可測。

永馳還澗旁,不防慕容國又復殺出,截住去路。

垂與農楷等在後緊追,累得永進退兩難,頓致全軍大亂,或被殺,或被溺,死了無數士卒。

永還須遲死數月,所以幸得逃脫,奔還長子。

永已用兵數年,連誘敵計都未預防,實是個沒用傢伙。

晉一陽一沙亭潞川各守將,統聞風逃散,慕容鍾且奔降垂營。

永聞鍾叛去,竟將鍾妻子拘住,悉數駢戮。

死在目前,還要如此暴虐。

又恐長子受圍,擬留太子亮居守,自奔後秦。

侍中蘭英道:「昔石虎攻我龍城,我太祖堅守不去,終得創業垂基,造成大燕。

今垂七十老翁,厭苦兵革,難道能連年不返,長此圍攻麼?為今日計,但當繕修守備,堅壁勿戰,待他師老糧盡,自然退去了。」

永乃依議,嬰城拒守。

那燕兵即陸續趨至,環集城下,四面築柵,把一座長子城,一團一團一圍住。

一攻一守,約莫有四五十日,城中雖未被陷,卻已孤危得很。

乃遣子常山公泓,繼取玉璽一方,縋城夜出,向晉雍州刺史郗恢處求救,恢即請命晉廷。

晉雖有詔許援,但征發需時,一時如何應急?永恐晉兵不至,又遣太子亮詣魏乞師。

亮出城時,被燕將平視探知,引兵追及,把亮擒回。

只有隨騎逃脫,得至盛樂,見魏王拓跋珪,涕泣求援。

珪本與西燕通好,見七十三回。

乃命陳留公虔,將軍庾岳,率騎五萬,出屯秀谷,相機進行。

怎奈長子城日危一日,晉魏兵又皆未至,急得守城將士,朝不保暮。

大逸豆歸與部將竇韜等,起了歹心,竟潛通外兵,開城延敵。

慕容永驚悉內變,忙挈著眷屬,奔往北門。

冤冤相湊,兜頭碰著燕軍前隊,一聲吶喊,把永圍住。

永無從逃脫,只好束手受擒,所領家屬,無一倖免,統被縛至慕容垂前。

垂責他僭據位號,濫殺宗族,罪無可恕,叱出斬首,妻子等當亦受戮。

慕容俊子孫前時被永所殺,至此始得瞑目。

又執住刁雲等四十餘人,一體加誅。

大逸豆歸昂首進謁,還道是開城有功,得邀重賞,偏被垂叱他不忠,賞他一刀兩段。

該死!總計西燕自慕容泓改元,至永亡國,已易六主,合計只十有一年。

垂既滅西燕,得永所統八郡七萬餘戶。

令宜都王慕容鳳為雍州刺史,鎮守長子,丹一陽一王慕容纘為平州刺史,鎮守晉一陽一,自率軍馳還鄴城,復東巡一陽一平平原,因聞晉有救永意,特使慕容農渡河,與鎮南將軍尹國,攻晉廩邱一陽一城,先後陷入,晉平東太守韋簡,引兵截擊,敗死平陸。

晉高平太守徐含遠,遣使至劉牢之處乞援,牢之不能赴援,遂致高平泰山琅琊諸郡,陸續奔潰。

慕容農進兵臨海,分置守宰,方才引還。

垂北往龍城,告捷太廟。

會接得北方軍報,謂魏王珪已出師秀谷,侵一逼一附塞諸郡。

垂本擬親出伐魏,因年已衰邁,疲病難行,乃遣太子寶為統帥,使與遼西王農趙王麟等,率步騎八萬人,自五原伐魏。

是時慕容柔慕容楷諸人,相繼病歿,惟慕容德慕容紹掌兵如故。

垂令紹統步騎一萬八千,為寶後應,散騎常侍高湖,上書諫垂道:「魏與燕世為姻婚,結好已久,今因求馬不得,拘留彼弟,彼直我曲,不宜用兵。

且拓跋珪沈鷙善謀,幼歷艱難,飽嘗世故,兵一精一士盛,更難輕敵。

太子年少氣壯,必且藐視珪眾,諸多玩忽,萬一挫失,大損國威,願陛下慎重將事」云云。

語皆合理。

垂非但不從,反褫湖官爵,竟令寶等北進。

老昏顛倒。

魏王拓跋珪,方討平劉衛辰,斬獲衛辰父子,並誅他宗一黨一五千餘人。

只衛辰少子勃勃,逃往薛幹部,不及追獲。

當下掠得戰馬三十餘萬匹,牛羊四百餘萬頭,載歸盛樂,充做國用。

嗣又向薛幹部索交勃勃,薛幹部酋太悉伏,拒絕魏使,竟將勃勃一人,送往後秦高平公沒奕於。

魏王珪又恨他抗命,襲破薛幹部帳,逐去太悉伏,入帳屠掠,盡把財物取遍,因此國帑充足,士飽馬騰。

補敘數行文字,上結劉衛辰,下引赫連勃勃。

此次燕軍入境,長史張袞語珪道:「燕滅丁零,殺慕容永,一入滑台,再陷長子,今復傾眾前來,總道我亦無能為,一戰可取,我不如暫避凶鋒,佯示羸弱,使他驕怠無備,然後發兵邀擊,定可得勝!這就是兵志所謂『居如處一女,出如狡兔』呢。」

珪喜從袞議,遂徙部落畜產,西行渡河,直至千餘里外,方才休息。

燕軍進至五原,收降魏別部三萬餘家,割取穄田百餘萬斛,穄讀祭,形似麥而一性一不粘,為朔方特產。

移置黑城。

復進軍臨河,采木造船,作為濟具,約歷旬餘,才得製成千餘艘。

魏王珪聞燕兵將濟,始發兵出拒,並遣右司馬許謙,至後秦借兵,遙乞聲援。

燕太子寶,正備齊船隻,督兵下船,忽河中刮起一陣狂風,吹動船隻,有數十艘牽勒不住,竟順風漂往對岸。

適魏兵前隊,瀕河游弋,即將燕舟纜住,搜獲甲士三百餘人,魏王珪與語道:「燕主已死,燕太子何不早歸,反要渡河前來呢?」

說畢,即令一一釋縛,縱使歸營。

燕兵得命,即將珪言還報,太子寶不免驚疑。

原來寶引兵至五原,與中山使命往來,屢不見答,還道垂果有不測情事。

其實中山非無復使,統被魏暗地遣兵,繞出燕營後面,把他截住,牽縛了去,所以出兵多日,不得聞垂起居。

魏王珪既將燕兵縱歸,使他傳言,復令所執燕使人,隔河傳語燕營,偽證燕主死狀,益令寶等驚惶,士卒駭動,因此不敢徑渡。

珪遂使陳留公虔率五萬騎屯河東,東平公儀,率十萬騎屯河北,略一陽一公遵,率七萬騎繞出河南,堵截燕軍歸路。

再加後秦亦遣將楊佛嵩,引兵救魏,魏勢益盛。

先是燕太子寶,行至幽州,所乘車軸,無故自斷,術士勒安極言不祥,勸寶還軍,寶不肯從。

至是安復白寶道:「天時不利,咎徵已集,急速還軍,尚可倖免!」寶仍然不聽。

安退出告人道:「我輩並將委一屍一草野,不得生還了!」趙王麟部將慕輿暠,疑垂真死。

密謀作亂,將就軍中奉麟為主,事洩被誅。

寶因此忌麟,自思頓兵非計,遂焚船夜遁。

時值初冬,天不甚寒,河冰未結,寶料魏兵必不能渡,未設斥堠。

偏偏隔了一宵,河上朔風暴吼,天氣驟冷,河冰四合。

魏王珪竟引兵渡河,挑選銳騎二萬餘名,亟追燕軍。

燕軍還屯參合陂,突有大風裹一著黑氣,狀若堤防,或高或下,從後過來,覆壓軍上。

沙門支曇猛,知為凶象,急向寶進言道:「風氣暴迅,魏兵將至,請遣兵抵禦為要!」寶以為去敵已遠,盡可無慮,但從鼻中嗤了一聲,余不復言。

曇猛固請不已,慕容麟在旁發怒道:「如殿下神武過人,擁兵甚眾,自足威行沙漠,索虜怎敢遠來?今曇猛無端絮聒,搖惑眾心,按律當斬!」曇猛泣語道:「秦王苻堅驅動百萬雄師,南下侵晉,一敗塗地,正由恃眾輕敵,不信天道所致。

今天像已經告警,還斥曇猛多言,曇猛死亦何恨,只可惜許多將士哩!」寶雖不欲殺曇猛,但總未肯盡信。

還是范一陽一王德謂:「寧可預防,毋貽後悔。」

寶乃遣麟率眾三萬,作為殿軍,借防不測。

既從德言,何不即使德斷後,乃仍委麟充任,總之,麟寶各有忮心。

麟之譽寶實欲敗寶,寶之遣麟即欲害麟,營私如此,怎得不敗!麟雖依令斷後,總道魏兵不至來追,但縱騎遊獵,不肯設備。

俄而黃霧四塞,日月無光,寶遣偵騎還詗魏兵,偵騎只行了十餘里,即解鞍臥著,魏兵晝夜兼行,到了參合陂西偏,燕軍尚未察覺。

靳安又白寶道:「今日西北風甚勁,定是追兵將至的應兆,宜飭兵士倍道速歸;否則定難免禍了!」寶尚以詰旦為期,是夜還安宿營中。

至次日天明,晨曦已上,方擬飭軍啟行,哪知山上已鼓角亂鳴,震動天地。

開營仰望,見魏兵正從山腰下來,好似泰山壓一卵一一般。

這一驚非同小可,嚇得燕軍個個股慄,各思逃生。

再加寶平日在營,不善拊循,毫無紀律,倉猝遇敵,哪個肯為寶效死,一聲嘩噪,都棄營飛奔。

魏兵從上臨下,正如風掃殘葉,所過皆一靡一。

燕軍急不擇路,統向澗中亂走。

澗中雖有堅冰,到了人馬騰踔的時候,或被滑倒,或致踏碎,不是壓死,就是溺死,遲一步的,即被魏兵殺死。

及逾澗後,死傷已達萬人;再經魏拓跋遵率兵衝出,截住去路,燕軍四五萬人,都恨寶不用良言,致陷絕地,索一性一投戈拋甲,斂手就擒。

只有數千將佐,保住太子寶等,殺開一條血路,踉蹌走脫。

陳留王慕容紹被殺,魯一陽一王倭奴,桂一陰一王道成,濟一陰一公尹國等,及文武將吏數百人被擒,還有太子寶一寵一妻,及東宮侍女,出兵打仗,何必挈此妻小?寶之一婬一昏,可見一斑!以及兵甲輜重,軍糧資財,一古腦兒被魏掠去。

魏王珪但欲揀留數人,余皆赦還。

偏有一人出阻道:「不可,不可!」珪看將過去,乃是中部大人王建。

便問他有何評議,建抵掌高談,強說出一番大道理來,遂令被擒的燕軍,都做了異域的鬼奴。

小子有詩歎道:

大德由來是好生,如何入帳敢相爭;

片言斷送多人命,慘比長平趙卒坑。

欲知王建如何說法,待至下回聲明。

本回敘後燕戰事,一勝一負,恍若有特別之報應,寓乎其間。

慕容垂之頓兵不進,拓跋珪之避敵遠徙也。

慕容垂之分道攻永,拓跋珪之分軍蹙寶也。

慕容垂善於誘敵,而拓跋珪適似之。

垂能滅人國,覆人師,方自詡為囊底智術,運用無窮,而不意其子之不能肖父,竟為拓跋珪所賺,參合之敗,全軍覆沒,父若虎而子若豚犬,何相反之若是其甚也!意者由父不修德,但務騁智,天道惡盈,乃有此極端之報復歟?靳安支曇猛輩,雖極口苦諫,寧能挽天道於無形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自序《兩晉演義》第一回 祀南郊司馬開基 立東宮庸雛伏禍《兩晉演義》第二回 墮詭計儲君納婦 慰癡情少女偷香《兩晉演義》第三回 楊皇后枕膝留言 左貴嬪攄才上頌《兩晉演義》第四回 圖東吳羊祜定謀 討西虜馬隆奏捷《兩晉演義》第五回 搗金陵數路並舉 俘孫皓二將爭功《兩晉演義》第六回 納群娃羊車恣幸 繼外孫螟子亂宗《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兩晉演義》第八回 怙勢招殃楊氏赤族 逞兇滅紀賈後廢姑《兩晉演義》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後援周處捐軀《兩晉演義》第十回 諷大廷徙戎著論 誘小吏侍宴肆淫《兩晉演義》第十一回 草逆書醉酒逼儲君 傳偽敕稱兵廢悍後《兩晉演義》第十二回 墜名樓名姝殉難 奪御璽御駕被遷《兩晉演義》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殺王豹擅權拒諫《兩晉演義》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兩晉演義》第十五回 討逆蠻力平荊土 拒君命冤殺陸機《兩晉演義》第十六回 劉刺史抗忠盡節 皇太弟挾駕還都《兩晉演義》第十七回 劉淵擁眾稱漢王 張方恃強劫惠帝《兩晉演義》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兩晉演義》第十九回 偽都督敗回江左 呆皇帝暴斃宮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回 戰陽平苟晞破賊壘 佐琅琊王導集名流《兩晉演義》第二十一回 北宮純力破群盜 太傅越擅殺諸臣《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兩晉演義》第二十三回 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兩晉演義》第二十四回 執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兩晉演義》第二十五回 貽書歸母難化狼心 行酒為奴終遭鴆毒《兩晉演義》第二十六回 詔江東愍帝徵兵 援靈武麴允破虜《兩晉演義》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薊北 斃趙染晉相保關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八回 漢劉後進表救忠臣 晉陶侃合軍破亂賊《兩晉演義》第二十九回 小兒女突圍求救 大皇帝銜璧投降《兩晉演義》第三十回 牧守聯盟奉箋勸進 君臣屈辱蒙難喪生《兩晉演義》第三十一回 晉王睿稱尊嗣統 漢主聰見鬼亡身《兩晉演義》第三十二回 誅逆登基羊後專寵 乘釁獨立石勒稱王《兩晉演義》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處仲抗表叛江南《兩晉演義》第三十四回 鎮湘中譙王舉義 失石頭元帝驚心《兩晉演義》第三十五回 逆賊橫行廷臣受戮 皇靈失馭嗣子承宗《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 扶錢鳳即席用謀 遣王含出兵犯順《兩晉演義》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進爵 立幼主太后臨朝《兩晉演義》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變 入內廷蘇峻縱凶《兩晉演義》第三十九回 溫嶠推誠迎陶侃 毛寶負劍救桓宣《兩晉演義》第四十回 梟首逆戡亂成功 宥元舅顧親屈法《兩晉演義》第四十一回 察鈐音異僧獻技 失軍律醉漢遭擒《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並前趙石勒稱尊 防中山徐遐泣諫《兩晉演義》第四十三回 背顧命鴞子毀室 凜夢兆狐首歸邱《兩晉演義》第四十四回 盡愚孝適貽蜀亂 保遺孤終立代王《兩晉演義》第四十五回 殺妻孥趙主寡恩 協君臣燕都卻敵《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議北伐蔡謨抗諫 篡西蜀李壽改元《兩晉演義》第四十七回 餞劉翔晉臣受責 逐高釗燕主逞威《兩晉演義》第四十八回 斬敵將進滅宇文部 違朝議徙鎮襄陽城《兩晉演義》第四十九回 擢桓溫移督荊梁 降李勢蕩平巴蜀《兩晉演義》第五十回 選將得人涼州破敵 築宮漁色石氏宣淫《兩晉演義》第五十一回 誅逆子縱火焚屍 責病主抗顏極諫《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弒趙主易位又遭囚《兩晉演義》第五十三回 養子復宗冉閔複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兩晉演義》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貽書 滅冉魏燕王僭號《兩晉演義》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喪師 射敵帥桓溫得勝《兩晉演義》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縱虐 盜淫威張祚殺身《兩晉演義》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闕《兩晉演義》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兩晉演義》第五十九回 謝安石應徵變節 張天錫乘亂弒君《兩晉演義》第六十回 失洛陽沈勁死義 阻石門桓溫退師《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兩晉演義》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連摧敵將 拔鄴城追擄孱王《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兩晉演義》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謝玄卻秦軍 違眾議苻堅窺晉室《兩晉演義》第六十七回 山墅賭弈寇來不驚 淝水交鋒兵多易敗《兩晉演義》第六十八回 結丁零再興燕祚 索鄴城申表秦庭《兩晉演義》第六十九回 據渭北後秦獨立 入阿房西燕稱尊《兩晉演義》第七十回 墮虜謀晉將逾絕澗 應童謠秦主縊新城《兩晉演義》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呂光還兵 依逆謀段隨弒主《兩晉演義》第七十二回 謀刺未成秦後死節 失營被獲毛氏捐軀《兩晉演義》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創興後魏 慕容垂討滅丁零《兩晉演義》第七十四回 智姚萇旋師驚噩夢 勇翟瑥斬將掃孱宗《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兩晉演義》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兩晉演義》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張貴人逞兇弒孝武《兩晉演義》第七十八回 迫誅奸稱戈犯北闕 僭稱尊遣將伐西秦《兩晉演義》第七十九回 呂氏肆虐涼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兩晉演義》第八十回 拓跋珪轉敗為勝 慕容寶因怯出奔《兩晉演義》第八十一回 攻舊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嬌女作人奴《兩晉演義》第八十二回 通叛黨蘭汗弒君 誅賊臣燕宗復國《兩晉演義》第八十三回 再發難王恭受戮 好惑人孫泰伏誅《兩晉演義》第八十四回 戕內史獨全謝婦 殺太守復陷會稽《兩晉演義》第八十五回 失荊州參軍殉主 棄苑川乾歸逃生《兩晉演義》第八十六回 受逆報呂纂被戕 據偏隅李暠獨立《兩晉演義》第八十七回 掃殘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東宮失位《兩晉演義》第八十八回 呂隆累敗降秦室 劉裕屢勝走孫恩《兩晉演義》第八十九回 覆全軍元顯受誅 奪大位桓玄行逆《兩晉演義》第九十回 賢孟婦助夫舉義 勇劉軍敗賊入都《兩晉演義》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馮遷誅逆首 陷成都譙縱害疆臣《兩晉演義》第九十二回 貪女色吞針欺僧侶 戕婦翁擁眾號天主《兩晉演義》第九十三回 葬愛妻遇變喪身 立猶子臨終傳位《兩晉演義》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還都 失兵機縱敵入險《兩晉演義》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國 誅逆賊馮文起開基《兩晉演義》第九十六回 何無忌戰死豫章口 劉寄奴固守石頭城《兩晉演義》第九十七回 竄南交盧循斃命 平西蜀譙縱伏辜《兩晉演義》第九十八回 南涼王愎諫致亡 西秦後敗謀殉難《兩晉演義》第九十九回 入荊州驅除異黨 奪長安翦滅後秦《兩晉演義》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