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他本來是目無君相,窺覦非分,嘗臥對親僚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

卻說桓溫得專晉政,威權無比。

他本來是目無君相,窺覦非分,嘗臥對親僚道:「為爾寂寂,恐將為文景所笑!」文景指司馬師兄弟。

嗣又推枕起座道:「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為此一念,貽誤不少。

又嘗經過王敦墓,慨望太息道:「可人!可人!」先是有人以王敦相比,溫甚不平,至此反慨慕王敦,意圖叛逆。

會有遠方女尼,前來見溫,溫見她道骨珊珊,料非常人,乃留居別室。

尼在室中洗澡,溫從門隙窺視,見尼一裸一身入水,先自用刀破腹,繼斷兩足,溫大加驚異。

既而尼開門出來,完好如常,且已知溫偷視己浴,竟問溫道:「公可窺見否?」

溫料不可諱,便問主何吉凶?尼答云:「公若作天子,亦將如是!」溫不禁色變,尼即別去。

術士杜炅,能知人貴賤;溫令言自己祿秩,炅微笑道:「明公勳格宇宙,位極人臣。」

溫默然不答。

若非此二人相誡,溫已早為桓玄了。

他本欲立功河朔,收集時望,然後還受九錫。

自枋頭敗歸,聲名一挫,及既克壽春,因語參軍郗超道:「此次戰勝,能雪前恥否?」

超答言尚未。

既而超就溫宿,夜半語溫道:「明公當天下重任,年垂六十,尚未建立大功,如何鎮愜民望!」溫乃向超求計,超說道:「明公不為伊霍盛舉,恐終不能宣威四海,壓服兆民。」

溫皺眉道:「此事將從何說起?」

超附耳道:「這般這般,便不患無詞了。」

此賊可惡。

溫點首稱善,方才安寢。

越日,便造出一種謠言,流播民間,但說帝奕素有痿疾,不能御女,嬖人朱靈寶等,參侍內寢,二美人田氏孟氏,私生三男,將建立太子,潛移皇基云云。

看官試想!這種曖一昧的情詞,從何證實?明明是無過可指,就把那一床一第虛談,架誣帝奕,這真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呢。

溫既將此語傳出,遂自廣陵詣建康,奏白太后褚氏,請將帝奕廢去,改立丞相會稽王昱,並將廢立命令,擬就草稿,一併呈入。

適褚太后在佛屋燒香,由內侍入啟云:「外有急奏。」

太后出至門前,已有人持入奏章,捧呈太后。

太后倚戶展閱,看了數行,便悵然道:「我原疑有此事。」

疑奕耶?疑溫耶?說著,又另閱令草,才經一半,即索筆寫入道:「未亡人不幸罹此百憂,感念存歿,心焉如割。」

寫畢,便交與內侍,飭令送還。

廢立何事,乃草草批答,褚太后亦未免冒失。

溫在外面待著,但恐太后不允,頗有憂容。

及內侍頒還令草,無甚駁議,始改憂為喜。

越日,溫至朝堂,召集百官,取示令草,決議廢立。

百官都震慄失色,莫敢抗議;只是兩晉相傳,並沒有廢立故事,此次忽倡此議,欲要援證典章,苦無成制,百官都面面相覷,無從懸定。

就是溫亦倉皇失措,不知所為。

倉猝廢立,典禮都未籌備,乃百官莫敢抗議,晉廷可謂無人。

獨尚書僕射王彪之,毅然語溫道:「公阿衡皇家,當參酌古今,何不追法先代?」

溫喜語道:「王僕射確是多能,就煩裁定便了。」

彪之即命取漢《霍光傳》援古定制,須臾即成,乃朝服立階,神采自若。

逢迎權惡,裝出甚麼儀態。

然後將太后命令,宣示朝堂道:王室艱難,穆哀短祚,國嗣不一育,儲宮一靡一立。

琅琊王奕,親則母弟,故以入纂大位。

不圖德之不建,乃至於斯!昏濁潰亂,動違禮度。

有此三孽,莫知誰予。

人倫道喪,丑聲遐布。

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廟,且昏孽並大,便欲建樹儲藩,誣罔祖宗,傾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懷!今廢奕為東海王,以王還第,供衛之儀,皆如漢朝昌邑故事。

指昌邑王賀。

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憂,感念存歿,心焉如割。

社稷大計,義不獲已。

丞相錄尚書事會稽王昱,體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玄虛,神契事外,以具瞻允塞,故阿衡三世,道化宣流,人望攸歸,為日已久,宜從天人之心,以統皇極。

飭有司明依舊典,以時施行。

此令。

總計帝奕在位六年,無甚失德,不過奕雖在位,好似傀儡一般,內有會稽王昱,外有大司馬溫,把持國政。

他嘗自慮失位,召術士扈謙筮易,卦象既成,謙據實答道:「晉室方如磐石,陛下未免出宮。」

至是竟如謙言。

溫使散騎侍郎劉享,收帝璽綬,一逼一奕出宮。

時值仲秋,天氣尚暖,奕但著白帢單衣,步下西堂,乘犢車出神獸門,群臣相率拜辭,莫不欷歔。

有何益處?侍御史殿中監,領兵百人,送奕至東海第中。

一面具備法駕,由溫率同百官,至會稽邸第,迎會稽王昱入殿。

昱戴平巾幘,單衣東向,拜受璽綬,嗚咽流涕。

何必做作?當即入宮改著帝服,升殿受朝,即改太和六年為鹹安元年,史家稱他為簡文帝。

溫出次中堂,分兵屯衛,有詔因溫有足疾,特命乘輿入朝。

溫欲陳述廢立本意,及引見時,但見簡文帝泣下數行,倒也無詞可說,只好默然告退。

太宰武陵王晞,與簡文帝系出同胞。

簡文即位,顧念本支,當然優禮相待。

惟晞素好武事,又與殷浩子涓,常相往來。

浩歿時,溫遣人繼書往吊,涓並不答謝,為溫所恨,因並及晞。

新蔡王晃,系從前新蔡王騰後裔,亦與溫有隙。

還有廣州刺史庾蘊,太宰長史庾倩,散騎常侍庾柔,皆為前車騎將軍庾冰子,就是廢帝奕皇后庾氏的弟兄。

庾後既連帶被廢,降為東海王妃,溫恐庾家族大一寵一多,一陰一圖報復,於是想出一法,先扳倒武陵王晞,誣他父子為惡,曾與袁真同謀叛逆,因即免官歸藩。

簡文帝不得不從,出晞就第,罷晞子綜晞等官。

溫又迫令新蔡王晃,誣罪自首,連及武陵王晞父子,並殷涓庾倩庾柔等,一同謀逆,且將太宰掾曹秀,舍人劉強,憑空加入,一古腦兒收付廷尉。

御史中丞譙王恬,即譙王承孫。

一陰一承溫旨,請依律誅武陵王怛。

簡文帝復詔道:「悲惋惶怛,非所忍聞,應更詳議。」

溫復自上一表,固請誅晞,語近要挾,簡文帝手書給溫,內有晉祚未移,願公奉行前詔;若大運已去,請避賢路云云。

溫覽到此詔,也不覺汗流色變,始奏廢晞及三子家屬,皆徙新安郡,免新蔡王晃為庶人,徙錮滎一陽一。

殷涓庾倩庾柔曹秀劉強,一律族誅。

簡文帝不便再駁,勉依溫議,可憐殷庾兩大族,冤冤枉枉死了若干人。

炎炎者滅,隆隆者絕。

庾蘊在廣州任內,聞難自盡,蘊長兄前北中郎將庾希,季弟會稽王參軍庾邈,及希子攸之,並逃往海陵陂澤中。

獨東一陽一太守庾友,也是蘊兄,因子婦為溫從女,特邀赦免。

溫自是氣焰益盛,擅殺東海王奕三子,及田氏孟氏二美人。

旋復奏稱東海廢黜,不可再臨黎元,應依昌邑故事,築第吳都。

簡文帝商諸褚太后,請太后下令,謂不忍廢為庶人,可妥議徙封。

溫復奏可封海西縣侯,有詔徙封奕為海西縣公。

廢後庾氏,積憂病歿,尚追貶為海西公夫人。

會吳興太守謝安,入為侍中,遙見溫面,便即下拜。

溫驚呼道:「安石謝安表字見前。

何故如此?」

安答道:「君且拜前,臣難道敢揖後嗎?」

溫明知安有意嘲諷,但素重安名,不便發作,且默記前時女尼微言,也有戒心,因即上書鳴謙,求歸姑孰。

詔進溫為丞相,令居京師輔政。

溫仍然固辭,乃許他還鎮。

秦王堅聞溫廢立,顧語群臣道:「溫前敗灞上,後敗枋頭,不知思愆自貶,遍謝百姓,反且廢君逞惡,六十老人,作此舉動,怎能為四海所容?古諺有云『怒其室,作色於父』便是桓溫的註腳呢。」

溫雖然還鎮,攬權如故。

且留郗超為中書侍郎,名為入值宮廷,實是隱探朝事。

簡文帝格外拱默,尚恐溫再有異圖,會熒惑星逆行入太微,簡文帝越覺驚惶,原來帝奕被廢以前,熒惑嘗守太微端門,僅逾一月,即有廢立大事。

此番又經星文告變,哪得不危悚異常。

當下召語郗超道:「命數修短,也不遑計,但觀察天文,得勿復有前日事麼?」

超答道:「大司馬溫,方思內固社稷,外恢經略,非常事只可一為,何至再作?臣願百口相保,幸陛下勿憂!」簡文帝道:「但得如此,尚有何言!」超即告退。

侍中謝安,嘗與左衛將軍王坦之,詣超白事,超門多車馬,絡繹不休,待至日旰,尚未得間。

坦之欲去,安密語道:「君獨不能為身家一性一命,忍耐須臾麼?」

坦之乃忍氣待著,直至薄暮,才得與超清談,語畢乃別。

超父愔卸職家居,偶有不適,由超請假歸省,簡文帝與語道:「致意尊翁,家國事乃竟如此,自愧不德,負疚良深,非一二語所能盡意。」

說至此,因詠昔人詩云:「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二語本庾闡詩。

詠罷泣下,超無言可對,拜別而去。

好容易過了殘年,復遣王坦之征溫入輔,溫復固辭,惟與坦之言及,請將海西公外徙。

坦之返報,乃徙海西公至吳縣西柴裡。

敕吳國內史刁彝,就近防衛,並遣御史顧允,監督起居,免有他變。

驀聞庾希庾邈,聯結故青州刺史武子沈遵,聚眾海濱,掠得魚船,夤夜突入京口城。

晉陵太守卞耽,猝不及防,逾城奔曲阿,於是建康震驚,內外戒嚴。

嗣又得庾希等檄文,托稱受海西公密旨,起誅首惡桓溫,累得京畿一帶,訛言蜂起,益相驚擾。

平北參軍劉奭,高平太守郗逸之,遊軍督護郭龍等,引兵往擊,就是卞耽,亦調發縣兵,並討庾希等人。

希眾統是烏合,一戰即敗,閉城自守,再由桓溫遣到東海太守周少孫,也有銳騎數千,合力攻城,攀堞殺入。

庾希兄弟子侄,以及沈遵等人,沒處逃奔,遂致陸續被擒,送到建康市中,伏誅了案。

一番亂事,數日即平,晉廷諸臣,入朝慶賀,又像是化日光天。

冷雋語。

哪知吉凶並至,悲喜相尋,簡文帝忽然得病,醫治罔效,差不多將要歸天。

當時皇后太子,俱尚未立,說將起來,又須溯述源流,表明顛末。

簡文帝為元帝少子,生母鄭氏,受封建平國夫人,鹹和元年病歿。

簡文帝受封主爵,追號鄭氏為會稽太妃,嗣位後時日尚淺,故未及追尊。

惟簡文帝先娶王氏,生子道生為世子,後來母子並失帝意,俱被幽廢,王氏憂鬱成疾,亦即去世,此外妾媵頗多,生有三男,又皆夭逝。

未幾道生又亡,簡文帝年垂四十,迭喪諸子,未免悲悼,況膝下竟致無男,諸姬偏皆絕孕,不由的寸心焦灼,百感徬徨。

會聞術士扈謙,善能卜易,因召令入筮。

謙筮畢作答道:「後房一中已有一女,當生二貴男,長男尤貴,當興晉室。」

簡文帝乃轉憂為喜,但麒麟佳種,究未識屬諸誰人,適徐貴人生下一女,眉目韶秀,酷肖生母。

徐氏本以秀慧見幸,既得破胎,總望她接連有娠,得產麟兒。

誰料一索再索,音響寂然。

簡文帝卻年齒日增,望子愈切,不得已訪求相士,得一叔服後人,叔服系周時內史,具相人術。

令他入視諸姬,能否生男?偏他接連搖首,無一許可。

乃再將婢媵等一齊出示,仍未稱善。

最後看到一個織婢,身長色黑,彷彿似鄉僻女子一般,不禁驚詫道:「這才算是貴相,必生貴男。」

別具只眼。

宮人聽了,都葫蘆大笑道:「崑崙婢要發跡了!日前的好夢,才得實驗了!」簡文帝叱道:「何故羅皂?」

大眾始不敢再言,嗣經簡文帝問明底細,始知此婢姓李,名叫陵容,家世寒微,入充織坊女工。

旁人因她形體壯碩,替她取一綽號,叫做崑崙婢。

她嘗夢見兩龍枕膝,日月入懷,便欣然稱為吉兆,屢與同儕說及。

同儕相率揶揄,不是說她要做皇后,就是說她要做皇一娘一。

偏偏弄假成真,變虛為實,簡文帝竟令她侍寢,一度春風,遽結珠胎,十月分娩,居然一雄。

臨盆以前,李氏復夢一神人,送給一兒,且囑咐道:「此兒畀汝,可取名昌明。」

李氏向神接受,忽覺一陣腹痛,遂致驚醒,當下起一床一坐蓐,立即產出一兒,呱呱墜地。

時值黎明,李氏記受神囑,使侍媼轉啟簡文帝,呼嬰兒為昌明。

簡文帝聞報,謂既得諸神授,當然不宜更換,惟以昌明為字,即將昌明二字的寓意,取名為曜,後來簡文帝猛記前事,曾見一讖文云:「晉祚盡昌明!」不覺流涕道:「天數天數,只好聽天由命罷!」看到後文,又覺似是而非。

既而李氏又生一男一女,男名道子,後得封王專一政,女長成後,至昌明嗣位,封為鄱一陽一長公主,這且再表。

且說簡文帝寢疾經旬,漸至彌留,乃立皇子昌明為太子,並封道子為琅琊王,領會稽內史,使奉帝母鄭太妃祀,又召大司馬溫入輔,一日一一夜,連發四詔,未見溫至。

此番架子卻擺錯了!乃命草遺詔,使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事,且謂少子可輔最佳,如不可輔,卿可自取。

這草詔頒將出去,被王坦之接著。

坦之已遷官侍中,看了草詔,便即趨入,直抵簡文帝榻前,把草詔撕作數片。

簡文帝瞧著,已知坦之用意,便顧語道:「天下系儻來物,卿有何嫌!」坦之道:「天下乃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得私相授受呢!」帝乃使坦之改詔道:「家國事一稟大司馬,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指王導。

故事。」

坦之改就,乃持詔而出。

是夕,簡文帝崩,年五十有三,在位實不滿一年。

只因過一元旦,兩個半年,算做兩年。

群臣會集朝堂,未敢立嗣,互相私議,或謂須歸大司馬處分。

尚書僕射王彪之正色道:「天子崩,太子代立,這乃古今通例,大司馬何致異言?若先面咨,恐反為所責了。」

朝議乃定,遂奉太子昌明嗣即帝位,頒詔大赦,是為孝武帝,帝年尚只十齡,褚太后以沖人踐阼,並居諒闇,不如使溫依周公居攝故事,令照前議施行。

王彪之又進言道:「這乃異常大事,大司馬必當固讓,恐轉使萬機倍滯,稽廢山陵,臣等未敢奉令,謹即封還!」於是議遂不行。

桓溫頗望簡文臨終,召已禪位,否則或使居攝,不意遺詔頒到,大失所望,乃貽弟沖書道:「遺詔但使我依武侯王公故事呢。」

一語已寫盡怨望。

是年十月,彭城妖人盧悚,自稱大道祭酒,煽惑愚民八百餘家,因遣徒許龍如吳,馳入海西公門,詐傳太后密詔,奉迎興復。

海西公奕,幾為所惑,幸保母在旁諫阻,始卻龍請。

龍憤然道:「大事垂成,奈何聽信兒女子言!」奕答道:「我得罪居此,幸蒙寬宥,怎敢妄動?且太后有詔,應使官屬來迎,汝系何人,乃敢妄來傳旨呢?」

一經說明,其假立見,然非保母提醒,幾去送死。

龍尚不肯行,當由奕叱令左右,上前縛龍,尤始倉皇遁去。

是時,宮廷方料理喪葬,奉安簡文皇帝於高平陵,廟號太宗。

葬事才畢,忽有亂徒,突入雲龍門,譁稱海西公還都,直達殿廷,略取武庫甲仗,衛士駭愕,不知所為,虧得游擊將軍一毛一安之,聞變入雲龍門,引著部曲,奮擊亂一黨一。

又有左衛將軍殷康,中領軍桓秘,從止車門馳入,也有部眾數百人,與安之併力夾擊,亂一黨一不過三四百名,哪裡敵得過猛將三員,虎旅千餘,頓時死的死,逃的逃,那頭目也情急欲遁,被一毛一安之截住廝殺,不到十合,已將他打倒地上,用繩捆住。

訊明姓名,便是妖賊盧悚,當即按律擬罪,伏法市曹。

海西公曾拒絕亂徒,得免連坐,但經此一嚇,越覺小心,索一性一杜聰塞明,無思無慮,有時借酒消遣,有時對色陶情,時人憐他無辜遭廢,為作哀歌。

奕卻屏去一切,得過且過,直至太元十一年冬,安然病逝,享年四十有五。

小子有詩歎道:

廢主由來少善終,居吳倖免海西公。

天心似為冤誣惜,不使孱王劍血紅!

越年,改元寧康。

大司馬溫,竟自姑孰入朝,都中復大起訛言,惱懼的了不得。

究竟有無禍事,俟至下回說明。

桓溫敗績枋頭,僅得壽春之捷,何足蓋愆,乃反欲仿行伊霍,入朝廢主,真咄咄怪事!從前如一操一懿輩,皆當功名震主之時,內遭主忌,因敢有此廢立之舉,不意世變愈奇,人心益險,竟有如晉之桓溫者也。

況帝奕在位五年,未聞失德,乃誣以曖一昧,迫使出宮,溫不足責,郗超之罪,可勝數乎?會稽王昱,不思討賊,居然受迎稱帝,徒作涕泣之容,反長凶殘之焰,朝危主辱,嗟何及乎?崑崙女入御以後,雖得生二男,然昌明道子,後來皆不獲善終,且致斫喪晉祚。

有子無子,同歸於盡,徒慶宜男,亦何益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自序《兩晉演義》第一回 祀南郊司馬開基 立東宮庸雛伏禍《兩晉演義》第二回 墮詭計儲君納婦 慰癡情少女偷香《兩晉演義》第三回 楊皇后枕膝留言 左貴嬪攄才上頌《兩晉演義》第四回 圖東吳羊祜定謀 討西虜馬隆奏捷《兩晉演義》第五回 搗金陵數路並舉 俘孫皓二將爭功《兩晉演義》第六回 納群娃羊車恣幸 繼外孫螟子亂宗《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兩晉演義》第八回 怙勢招殃楊氏赤族 逞兇滅紀賈後廢姑《兩晉演義》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後援周處捐軀《兩晉演義》第十回 諷大廷徙戎著論 誘小吏侍宴肆淫《兩晉演義》第十一回 草逆書醉酒逼儲君 傳偽敕稱兵廢悍後《兩晉演義》第十二回 墜名樓名姝殉難 奪御璽御駕被遷《兩晉演義》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殺王豹擅權拒諫《兩晉演義》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兩晉演義》第十五回 討逆蠻力平荊土 拒君命冤殺陸機《兩晉演義》第十六回 劉刺史抗忠盡節 皇太弟挾駕還都《兩晉演義》第十七回 劉淵擁眾稱漢王 張方恃強劫惠帝《兩晉演義》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兩晉演義》第十九回 偽都督敗回江左 呆皇帝暴斃宮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回 戰陽平苟晞破賊壘 佐琅琊王導集名流《兩晉演義》第二十一回 北宮純力破群盜 太傅越擅殺諸臣《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兩晉演義》第二十三回 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兩晉演義》第二十四回 執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兩晉演義》第二十五回 貽書歸母難化狼心 行酒為奴終遭鴆毒《兩晉演義》第二十六回 詔江東愍帝徵兵 援靈武麴允破虜《兩晉演義》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薊北 斃趙染晉相保關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八回 漢劉後進表救忠臣 晉陶侃合軍破亂賊《兩晉演義》第二十九回 小兒女突圍求救 大皇帝銜璧投降《兩晉演義》第三十回 牧守聯盟奉箋勸進 君臣屈辱蒙難喪生《兩晉演義》第三十一回 晉王睿稱尊嗣統 漢主聰見鬼亡身《兩晉演義》第三十二回 誅逆登基羊後專寵 乘釁獨立石勒稱王《兩晉演義》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處仲抗表叛江南《兩晉演義》第三十四回 鎮湘中譙王舉義 失石頭元帝驚心《兩晉演義》第三十五回 逆賊橫行廷臣受戮 皇靈失馭嗣子承宗《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 扶錢鳳即席用謀 遣王含出兵犯順《兩晉演義》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進爵 立幼主太后臨朝《兩晉演義》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變 入內廷蘇峻縱凶《兩晉演義》第三十九回 溫嶠推誠迎陶侃 毛寶負劍救桓宣《兩晉演義》第四十回 梟首逆戡亂成功 宥元舅顧親屈法《兩晉演義》第四十一回 察鈐音異僧獻技 失軍律醉漢遭擒《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並前趙石勒稱尊 防中山徐遐泣諫《兩晉演義》第四十三回 背顧命鴞子毀室 凜夢兆狐首歸邱《兩晉演義》第四十四回 盡愚孝適貽蜀亂 保遺孤終立代王《兩晉演義》第四十五回 殺妻孥趙主寡恩 協君臣燕都卻敵《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議北伐蔡謨抗諫 篡西蜀李壽改元《兩晉演義》第四十七回 餞劉翔晉臣受責 逐高釗燕主逞威《兩晉演義》第四十八回 斬敵將進滅宇文部 違朝議徙鎮襄陽城《兩晉演義》第四十九回 擢桓溫移督荊梁 降李勢蕩平巴蜀《兩晉演義》第五十回 選將得人涼州破敵 築宮漁色石氏宣淫《兩晉演義》第五十一回 誅逆子縱火焚屍 責病主抗顏極諫《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弒趙主易位又遭囚《兩晉演義》第五十三回 養子復宗冉閔複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兩晉演義》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貽書 滅冉魏燕王僭號《兩晉演義》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喪師 射敵帥桓溫得勝《兩晉演義》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縱虐 盜淫威張祚殺身《兩晉演義》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闕《兩晉演義》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兩晉演義》第五十九回 謝安石應徵變節 張天錫乘亂弒君《兩晉演義》第六十回 失洛陽沈勁死義 阻石門桓溫退師《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兩晉演義》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連摧敵將 拔鄴城追擄孱王《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兩晉演義》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謝玄卻秦軍 違眾議苻堅窺晉室《兩晉演義》第六十七回 山墅賭弈寇來不驚 淝水交鋒兵多易敗《兩晉演義》第六十八回 結丁零再興燕祚 索鄴城申表秦庭《兩晉演義》第六十九回 據渭北後秦獨立 入阿房西燕稱尊《兩晉演義》第七十回 墮虜謀晉將逾絕澗 應童謠秦主縊新城《兩晉演義》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呂光還兵 依逆謀段隨弒主《兩晉演義》第七十二回 謀刺未成秦後死節 失營被獲毛氏捐軀《兩晉演義》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創興後魏 慕容垂討滅丁零《兩晉演義》第七十四回 智姚萇旋師驚噩夢 勇翟瑥斬將掃孱宗《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兩晉演義》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兩晉演義》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張貴人逞兇弒孝武《兩晉演義》第七十八回 迫誅奸稱戈犯北闕 僭稱尊遣將伐西秦《兩晉演義》第七十九回 呂氏肆虐涼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兩晉演義》第八十回 拓跋珪轉敗為勝 慕容寶因怯出奔《兩晉演義》第八十一回 攻舊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嬌女作人奴《兩晉演義》第八十二回 通叛黨蘭汗弒君 誅賊臣燕宗復國《兩晉演義》第八十三回 再發難王恭受戮 好惑人孫泰伏誅《兩晉演義》第八十四回 戕內史獨全謝婦 殺太守復陷會稽《兩晉演義》第八十五回 失荊州參軍殉主 棄苑川乾歸逃生《兩晉演義》第八十六回 受逆報呂纂被戕 據偏隅李暠獨立《兩晉演義》第八十七回 掃殘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東宮失位《兩晉演義》第八十八回 呂隆累敗降秦室 劉裕屢勝走孫恩《兩晉演義》第八十九回 覆全軍元顯受誅 奪大位桓玄行逆《兩晉演義》第九十回 賢孟婦助夫舉義 勇劉軍敗賊入都《兩晉演義》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馮遷誅逆首 陷成都譙縱害疆臣《兩晉演義》第九十二回 貪女色吞針欺僧侶 戕婦翁擁眾號天主《兩晉演義》第九十三回 葬愛妻遇變喪身 立猶子臨終傳位《兩晉演義》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還都 失兵機縱敵入險《兩晉演義》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國 誅逆賊馮文起開基《兩晉演義》第九十六回 何無忌戰死豫章口 劉寄奴固守石頭城《兩晉演義》第九十七回 竄南交盧循斃命 平西蜀譙縱伏辜《兩晉演義》第九十八回 南涼王愎諫致亡 西秦後敗謀殉難《兩晉演義》第九十九回 入荊州驅除異黨 奪長安翦滅後秦《兩晉演義》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