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天錫召集官屬,與商行止道:「今若朝秦,恐必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

卻說秦使閻負梁殊,行至姑臧,繼傳秦命,征天錫入朝。

天錫召集官屬,與商行止道:「今若朝秦,恐必不返;如或不從,秦兵必至,如何是好?」

禁中錄事席仂道:「先公原有故事,遣質一愛一子,賂遺重寶,今且照舊施行,緩兵退敵,徐作計較,這也是孫仲謀即吳孫權。

屈伸的良法呢!」語才說畢,即由群僚指駁道:「我世事晉朝,忠節著聞海內,今一旦委身賊廷,辱及祖宗,豈不可恥?且河西天險,百年無虞,若悉眾出拒,右招西域,北引匈奴,與秦一戰,難道定不能勝敵麼?」

天錫聽了,即攘袂大言道:「我計決了,言降即斬!」乃引負殊入語道:「汝兩人欲生還呢?還是死返呢?」

負殊仍不少屈,朗聲辯論。

天錫大怒,叱左右拿下負殊,牽縛軍門,即命軍吏射死二人,且出令道:「射若不中,是不肯與我同心,就當坐罪。」

軍吏齊聲得令,彎弓競射。

忽有天錫母嚴氏出來,且泣且語道:「秦王起自關中,橫制天下,東平鮮卑,南取巴蜀,兵不留行,汝若出降,尚可苟延一性一命。

今欲將蕞爾一隅,抗衡大國,又命射死秦使,激怒敵人,國必亡了!家必滅了!」莫謂婦人無識。

天錫不聽,仍促軍吏急射,兩人是血肉一身一子,怎能禁得起許多箭鏃,當然為國捐軀。

那張天錫即使龍驤將軍馬建,率兵二萬,出拒秦兵。

秦將梁彪姚萇王統李辯等,已至清石津,攻涼河會城。

涼守將驍烈將軍梁濟,舉城降秦。

秦苟池又自石城津濟師,與梁熙等會攻纏縮城,又得陷入。

涼將馬建,途次聞兩城失守,不禁驚惶,反令前隊變作後隊,退屯清塞,且飛報姑臧,再請添兵。

天錫復遣征東將軍常據,率眾三萬,戍洪池,自領餘眾五萬,駐金昌。

安西將軍宋皓,入白天錫道:「臣晝察人事,夜觀天文,秦兵不可輕敵,不如請降。」

天錫怒道:「汝欲令我為囚奴麼?」

遂將皓叱出,貶為宣威護軍。

廣武太守辛章,保城固守,與晉興相彭知正、西平相趙疑商議道:「馬建出自行陣,必不肯為國家效死,若秦兵深入,彼若不走,定即迎降,我等須自為定計,且合三郡一精一卒,斷他糧道,與爭死命,方可保全隴西。」

彭趙二人,恰也贊成,惟欲先通報常據,約為聲援,當下由辛章遣報常據,據請諸天錫,天錫擱置不理,於是一條好計,徒付空談!

秦兵卻連日進行,姚萇為先驅,苟萇等陸續繼進。

行近清塞,馬建只好出兵迎戰,一邊是奮勇直前,有進無退;一邊是未戰先怯,有退無進,彼此成了一個反比例,自然秦勝涼敗。

馬建見不可敵,便即棄甲下馬,匍匐乞降,餘眾多半逃散。

苟萇既收納馬建,復移兵攻洪池。

常據率兵奮鬥,與馬建卻不相同,無如涼兵都不耐戰,一經交鋒,統是徬徨卻顧,不敢直前。

秦兵著著進一逼一,東斫西劈煞是厲害,單靠常據一腔忠忱,究竟不能支住,終落得旗一靡一轍亂,一敗塗地。

據馬被秦兵刺死,偏將董儒另授他馬,勸據奔避,據慨然道:「我三督諸軍,再秉節鉞,八統禁旅,十總外兵,受國一寵一榮,無人可比,今在此受困,應該致死,還要走到何處呢?」

說著,步行回營,免胄西向,稽首再拜,自刎而死。

軍司席仂,見據已死節,也慷慨赴敵,格殺秦兵多名,傷重身亡。

張軌四世忠貞,總算得此兩人。

秦兵遂入清塞,天錫聞耗,亟遣司兵趙充哲,中衛將軍史榮等,領兵五萬,往拒苟萇。

不意赤岸一戰,全軍覆沒。

秦兵長驅至金昌城,天錫不得已,出城自戰。

兵刃初交,狂風大起,天昏地黑,白日無光,涼兵本無鬥志,經此一變,立即駭散。

天錫也欲回城,偏是城門緊閉,不納天錫,眼見得城中已叛,只好帶著騎兵數千,奔還姑臧。

金昌城內的守吏,即開城迎納,秦軍苟萇等,休息一宵,便向姑臧進發。

先是張駿為涼州刺史時,已有童謠行:「劉新婦簸米,石新婦炊羖羝,蕩滌簸張兒,張兒食之口正披。」

這種不倫不類的歌謠,大眾視為胡謅,不值研索。

誰知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萬,到了秦兵攻涼的時候,姑臧城內的童兒,無一不歌此曲。

後來有人解釋,謂劉曜石虎,先後伐涼,均不得克,及秦兵一至,方才迎降。

解釋亦不甚確當。

還有天錫所居西昌門,及平章殿,無故自崩。

天錫又嘗夢見一綠色狗,形甚長大,從城東南躍入,欲噬天錫,天錫避匿一床一上,狗尚未捨,驚極乃寤。

自知此夢不祥,一陰一有戒心。

及敗回姑臧,嬰城固守,才閱數日,秦兵已到城下。

天錫登城巡閱,俯見敵軍統帥,身著綠地錦袍,手執令旗,跨馬指揮,督兵攻城,當下顧問軍士,秦帥姓甚名誰?軍士有幾個認識苟萇,便即報告。

天錫猛悟道:「綠色狗,綠袍苟,夢兆果不虛了!」遂下城太息,悶坐廳中。

接連警報數至,或說東門緊急,或說南門孤危,累得天錫心似轆轤,驚惶不定。

可巧左長史馬芮馳入,喘聲說道:「東南門要被攻陷了!」天錫頓足道:「奈何!奈何!」馬芮道:「現在已無他法,只有屈節出降,保全一城生靈。」

天錫道:「能保我一門生全否?」

芮答道:「待芮出投降書,憑著三寸不爛舌,為王請命。」

天錫允諾,遂令芮草就降表,遣他出去。

未幾即得芮返報,許令不死,且保富貴。

天錫大喜,因即素車白馬,輿櫬出城,走降秦營。

秦帥苟萇,釋縛焚櫬,送天錫詣長安,於是涼州郡縣,相繼降秦。

秦王堅命梁熙為涼州刺史,留鎮姑臧。

天水太守史稷,前曾暴歿,五旬復甦,謂見涼州謙光殿中,盡生白瓜,至此梁熙鎮涼,小名正是白瓜二字,豈非奇驗。

熙奉秦王堅命,徙涼州豪右千餘戶入關,余皆安堵如故。

天錫入秦,亦得受封為歸義侯,任比部尚書,遷右僕射。

涼自張軌牧守涼州,至天錫降秦,共歷九主,計七十六年。

天錫後事,下文慢表。

且說秦既滅涼,復擬攻代。

湊巧匈奴部酋劉衛辰,為代所一逼一,向秦乞援。

秦正好借此興兵,即令幽州刺史行唐公洛,會同鎮軍將軍鄧羌、尚書趙遷、李柔、前將軍朱肜、前禁將軍張蠔、右禁將軍郭禁等,共出步騎三十萬,東向擊代。

代王什翼犍,本來是有些能力,嘗與燕彼此和親,燕為秦滅,又向秦入貢,不相侵犯。

就是劉衛辰亦曾娶什翼犍女為妻,有翁婿誼,惟劉衛辰系劉虎孫,綽有祖風,素好反覆,俄而附代,俄而叛代。

什翼犍恨他無禮,發兵往討,衛辰西走降秦。

秦王堅送還朔方,遣兵助守。

什翼犍擬部署兵馬,再擊衛辰,適部將長孫斤密圖內亂,引兵入帳,將弒什翼犍,虧得什翼犍子實,侍直帳中,奮身格鬥,得將長孫斤截住。

斤持槊刺入實脅,實尚忍痛與戰,帳外衛士,也來助實,遂把斤擒住,亂刀砍死。

實受傷已重,越月竟歿,實嘗娶東部大人賀野干女,生一遺腹子,取名涉圭,後改名珪。

即拓跋珪,為後魏之祖。

什翼犍喜得生孫,令赦境內死罪。

一面因兵馬整齊,復討衛辰,衛辰南走,仍然向秦乞救。

秦遂大發兵眾,令衛辰為嚮導,侵入代境。

敘事簡淨,且得回應前文。

代王什翼犍,忙使白部獨孤部南御秦兵。

兩部出戰數次,統遭敗衄,乃改遣南部大人劉庫仁抵敵秦軍。

庫仁與衛辰同族,不過庫仁為什翼犍甥,所以特遣,婿不可恃,甥可恃耶?且調發十萬騎兵,歸庫仁統帶。

庫仁行至石子嶺,正與秦軍相值,戰了一場,又覆敗績,四面逃散。

什翼犍又適患病,不能出拒,只得北奔一陰一山。

已而秦兵漸退,乃還次雲中。

犍弟孤,嘗分據部落,比犍先歿。

孤子斤,失職怨望,時思構亂。

犍子實,本居嫡長,由犍立為世子。

實死後,尚未立嗣。

犍繼妃慕容氏,生有數子,俱尚稚弱,獨有賤妾子寔君,年齡最長,秉一性一悍戾。

斤正好乘間煽禍,密語寔君道:「王將立慕容妃子,恐汝不服,先擬殺汝,汝肯束手就斃麼?」

寔君聽了,無名火高起三丈,便浼斤為助,私集兵甲,突攻犍帳,殺死諸弟。

犍聞寔君為亂,正思出帳彈壓,偏亂眾已經殺入,不管尊卑上下,竟持刀亂劈,把犍殺死。

慕容妃已早亡故,尚有實妻賀氏,挈子珪走依賀訥。

訥就是野干嗣子,與珪有甥舅誼,當然容納。

此外如後一庭男婦,都倉皇奔散,有幾個反往投秦軍,向敵乞援。

秦兵雖然漸退,尚在君子津駐紮,既聞代亂,樂得乘機急進,直趨雲中,家必自毀,然後人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

寔君方擬據位,猝遇秦兵到來,如何抵敵?況部眾俱已倒戈,益覺無力支撐,只好迎降秦軍。

秦將露佈告捷。

秦王堅召代長史燕鳳,問明情狀,也勃然怒道:「天下有這等亂賊麼?身為臣子,敢弒君父,我當代為問罪,誅除大逆。」

你自己思想果能無愧麼?當下飛敕尚書李柔等,拘送寔君及斤,到了長安,用五馬分一屍一法,車裂以徇。

又引問燕鳳,謂什翼犍有無遺嗣,鳳以珪對,堅欲遣使征珪母子,鳳申請道:「代王新亡,群下叛散,遺孫幼弱,不能統攝,別部劉庫仁,驍勇有智,劉衛辰狡猾善變,各難獨任,今宜將代眾分屬兩部,就令他兩人分轄。

兩人素有深仇,莫敢先發,俟珪年已長,方為冊立。

陛下果俯納臣言,興滅繼絕,再存代祀,人非木石,能不感恩?他時子子孫孫,不侵不叛,永作秦藩,豈不是安邊長策麼?」

堅喜從鳳言,乃分代眾為二部,河東屬庫仁,河西屬衛辰,劃境分管。

庫仁迎珪母子,居養帳中,恩禮備至,未嘗以廢興易意,且語諸子道:「此兒志趣不凡,將來必能恢隆祖業,汝等須善加待遇,慎勿忘懷!」為拓跋珪興魏張本。

隨即招撫離散,厚意懷柔,凡代郡流亡人民,多半趨附,恩信聿著。

秦王堅加庫仁為廣武將軍,賞給幢麾鼓蓋,隱示勸功的意思。

衛辰無從得賞,向隅抱怨,攻殺秦五原守吏。

秦令庫仁往討,庫仁遂率眾往擊衛辰。

衛辰屢戰屢敗,北奔一陰一山,經庫仁追逐至千餘里外,虜得衛辰妻子,方纔還兵。

衛辰自知窮蹙,不得已向秦謝罪,秦乃命衛辰為西單于,督轄河西雜胡,屯代來城。

但從此僻處偏隅,無復從前威焰了。

秦王堅蕩平西北,威聲大振,凡東夷西羌諸國,聯翩入貢,外使盈廷。

堅大喜過望,免不得驕侈起來。

是前秦興亡之樞紐。

故趙將作功曹熊邈,屢次白堅,謂石氏宮室器玩,多用金銀,非常華麗。

堅乃命邈為將作長史,領尚方丞,大修舟艦兵器,就將石氏金銀移用,作為飾品,備極一精一巧。

慕容垂從子紹,為秦一陽一平國常侍,私與兄楷相語道:「秦王自恃強大,轉戰不休,北戍雲中,南守蜀漢,轉運萬里,民不堪命,今復築舟鑄兵,窮極奢侈,眼見是盛極必衰了!壁軍叔父,智識英偉,必能恢復燕祚,我等但當一愛一身待時,不患無成。」

還有垂子慕容農,亦密語垂道:「自從王猛死後,秦法日頹,今乃加以汰侈,禍必不遠,父王宜結納豪傑,仰承天意,興復燕宗,機不可失了!」垂笑道:「天下事非爾等所及知,我自有區處呢!」意在言中。

會秦王堅欲圖統一,經略江南,當有細作報知建康。

晉廷詔敕內外諸臣,整頓防務。

荊州刺史桓豁,表請調兗州刺史朱序,為梁州刺史,駐守襄一陽一,孝武帝自然依議。

已而桓豁病歿,有詔令桓沖代任,都督江荊梁益寧交廣七州軍事。

沖以秦人強盛,欲移扼江南,乃奏自江陵徙鎮上明,使冠軍將軍劉波,守江陵,諮議參軍楊亮守江夏。

孝武帝除准奏外,復詔求文武良將,捍御北方。

尚書僕射謝安,即以兄子玄應詔。

孝武帝加安侍中,令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即授玄領兗州刺史,監轄江北。

又授五兵尚書王蘊,都督江南諸軍事,領徐州刺史,蘊上表固辭,安勸阻道:「卿為後父,與國家同休戚,不應妄自菲薄,致失上意。」

蘊乃受命。

中書郎郗超,嘗以父愔資望,出謝安右,偏安握重權,愔居散地,未免心下不平,屢生譏議。

及聞安舉兄子玄,卻很是贊成,謂安能違眾舉親,不失為明,如玄材具,將來必不負所舉。

或疑超如何變議,超答道:「我嘗與玄共在桓公府,早知玄有使才,足任方面,若無端加毀,豈非太誣蔑時賢麼?」

果然玄出鎮廣陵,練兵募材,連日不懈。

得彭城人劉牢之,使為參軍。

牢之智勇兼全,常領一精一銳為前鋒,所向披一靡一,時人號為北府兵。

自有北府兵成立,方得與強秦抗衡,保全江左。

暗伏下文。

郗超且慚且憤,先父病歿,超本擅時譽,交遊皆一時俊秀,惟一黨一同桓溫,遂為遺玷,父愔雖無甚功業,但心卻忠晉,與子異趨。

超平生與桓溫計議,多不使愔知,臨歿時,自出一篋,付與門生道:「我死以後,倘我父為我悲悼,致損眠食,汝等可將此篋呈父,否則焚燬為要。」

後來愔果悲超,寢食俱廢,門生依超遺言,呈入一篋,經愔啟閱,統與溫往返密計,不禁大怒道:「小子死已遲了!」遂不復記憶,病亦漸瘥。

及太元九年乃歿,追諡文穆。

敘此以別郗超父子之忠一奸一。

這且無庸絮敘。

且說太元三年二月,秦王堅大舉侵晉,遣征南大將軍長樂公丕,都督征討諸軍事,率同武衛將軍苟萇,尚書慕容暐,共步騎七萬人,南寇襄一陽一。

又命秦荊州刺史楊安,率樊鄧二州兵馬為先鋒,與征虜將軍石越,步騎萬人,出魯一陽一關,冠軍將軍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率眾五萬,出南鄉。

領軍將軍苟池,右將軍一毛一當,強一弩一將軍王顯,率眾四萬,出武當,統在襄一陽一城下會齊,限期攻克。

襄一陽一守將朱序,聞秦兵大至,不以為虞。

看官道是何因?他恃漢水為阻,且探得秦兵,不具舟楫,總道他無術飛渡,可以放心;不料秦將石越,竟驅騎兵五千,浮渡漢水,直一逼一襄一陽一。

序倉皇得報,才不覺腳忙手亂,立即調兵守城,中城已佈置妥當,外城尚不及嚴防,竟被石越攻入,且奪去戰船百艘,往渡余軍。

秦長樂公苻丕等,次第得渡,同來攻城,城中大震。

序有老母韓氏,頗通兵略,自挈婢僕等登城,親行察視。

至西北隅,便蹙眉道:「此處很不堅固,怎能保守得住呢?」

說著,即督同婢僕,在城內增築斜城,婢僕不足,另募城中婦女為助,即將庫中布帛,及室內飾玩,作為犒賞,一日一一夜,即將斜城築就。

工役方竣,那西北隅果被攻陷,坍壞數丈,秦兵一齊擁進,虧得城內尚有一道斜城,兀然豎著,仍將秦兵阻住,秦兵但得了一埭濠溝,仍無用處,襄一陽一人至此,始知序母確有識見,齊呼新城為夫人城。

小子有詩詠道:

寇兵十萬下襄一陽一,守備孤單未易防。

幸有夫人城不壞,彤編留得姓名香。

究竟襄一陽一城能否固守,且至下回續敘。

降敵,非良策也。

承先人數世之遺業,不能自振,乃伈伈俔俔,屈膝虜廷,寧不可恥?但如張天錫之沈湎酒色,毫無備御,乃欲以一戰屈人,談何容易,況以十三萬之秦軍,猝然壓境,就使涼兵素號一精一練,亦未必果能卻敵,蓋強弱之勢,固不相同,客主之形,又甚懸絕故也。

席仂一諫而不聽,嚴母再誡而又不從,卒致忠臣畢命,隴右為墟,與其輿櫬出降,亦何若先機謝罪之為愈乎?秦王堅乘天錫之愚而滅涼,復因寔君之亂而滅代,狃勝而驕,遽忘王景略遺言,下令侵晉,勞師近二十萬,不能遽破襄一陽一;徒頓兵於夫人城下。

城傳而夫人益傳,巾幗中有英雄,固宜特別闡揚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自序《兩晉演義》第一回 祀南郊司馬開基 立東宮庸雛伏禍《兩晉演義》第二回 墮詭計儲君納婦 慰癡情少女偷香《兩晉演義》第三回 楊皇后枕膝留言 左貴嬪攄才上頌《兩晉演義》第四回 圖東吳羊祜定謀 討西虜馬隆奏捷《兩晉演義》第五回 搗金陵數路並舉 俘孫皓二將爭功《兩晉演義》第六回 納群娃羊車恣幸 繼外孫螟子亂宗《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兩晉演義》第八回 怙勢招殃楊氏赤族 逞兇滅紀賈後廢姑《兩晉演義》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後援周處捐軀《兩晉演義》第十回 諷大廷徙戎著論 誘小吏侍宴肆淫《兩晉演義》第十一回 草逆書醉酒逼儲君 傳偽敕稱兵廢悍後《兩晉演義》第十二回 墜名樓名姝殉難 奪御璽御駕被遷《兩晉演義》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殺王豹擅權拒諫《兩晉演義》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兩晉演義》第十五回 討逆蠻力平荊土 拒君命冤殺陸機《兩晉演義》第十六回 劉刺史抗忠盡節 皇太弟挾駕還都《兩晉演義》第十七回 劉淵擁眾稱漢王 張方恃強劫惠帝《兩晉演義》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兩晉演義》第十九回 偽都督敗回江左 呆皇帝暴斃宮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回 戰陽平苟晞破賊壘 佐琅琊王導集名流《兩晉演義》第二十一回 北宮純力破群盜 太傅越擅殺諸臣《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兩晉演義》第二十三回 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兩晉演義》第二十四回 執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兩晉演義》第二十五回 貽書歸母難化狼心 行酒為奴終遭鴆毒《兩晉演義》第二十六回 詔江東愍帝徵兵 援靈武麴允破虜《兩晉演義》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薊北 斃趙染晉相保關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八回 漢劉後進表救忠臣 晉陶侃合軍破亂賊《兩晉演義》第二十九回 小兒女突圍求救 大皇帝銜璧投降《兩晉演義》第三十回 牧守聯盟奉箋勸進 君臣屈辱蒙難喪生《兩晉演義》第三十一回 晉王睿稱尊嗣統 漢主聰見鬼亡身《兩晉演義》第三十二回 誅逆登基羊後專寵 乘釁獨立石勒稱王《兩晉演義》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處仲抗表叛江南《兩晉演義》第三十四回 鎮湘中譙王舉義 失石頭元帝驚心《兩晉演義》第三十五回 逆賊橫行廷臣受戮 皇靈失馭嗣子承宗《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 扶錢鳳即席用謀 遣王含出兵犯順《兩晉演義》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進爵 立幼主太后臨朝《兩晉演義》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變 入內廷蘇峻縱凶《兩晉演義》第三十九回 溫嶠推誠迎陶侃 毛寶負劍救桓宣《兩晉演義》第四十回 梟首逆戡亂成功 宥元舅顧親屈法《兩晉演義》第四十一回 察鈐音異僧獻技 失軍律醉漢遭擒《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並前趙石勒稱尊 防中山徐遐泣諫《兩晉演義》第四十三回 背顧命鴞子毀室 凜夢兆狐首歸邱《兩晉演義》第四十四回 盡愚孝適貽蜀亂 保遺孤終立代王《兩晉演義》第四十五回 殺妻孥趙主寡恩 協君臣燕都卻敵《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議北伐蔡謨抗諫 篡西蜀李壽改元《兩晉演義》第四十七回 餞劉翔晉臣受責 逐高釗燕主逞威《兩晉演義》第四十八回 斬敵將進滅宇文部 違朝議徙鎮襄陽城《兩晉演義》第四十九回 擢桓溫移督荊梁 降李勢蕩平巴蜀《兩晉演義》第五十回 選將得人涼州破敵 築宮漁色石氏宣淫《兩晉演義》第五十一回 誅逆子縱火焚屍 責病主抗顏極諫《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弒趙主易位又遭囚《兩晉演義》第五十三回 養子復宗冉閔複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兩晉演義》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貽書 滅冉魏燕王僭號《兩晉演義》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喪師 射敵帥桓溫得勝《兩晉演義》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縱虐 盜淫威張祚殺身《兩晉演義》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闕《兩晉演義》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兩晉演義》第五十九回 謝安石應徵變節 張天錫乘亂弒君《兩晉演義》第六十回 失洛陽沈勁死義 阻石門桓溫退師《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兩晉演義》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連摧敵將 拔鄴城追擄孱王《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兩晉演義》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謝玄卻秦軍 違眾議苻堅窺晉室《兩晉演義》第六十七回 山墅賭弈寇來不驚 淝水交鋒兵多易敗《兩晉演義》第六十八回 結丁零再興燕祚 索鄴城申表秦庭《兩晉演義》第六十九回 據渭北後秦獨立 入阿房西燕稱尊《兩晉演義》第七十回 墮虜謀晉將逾絕澗 應童謠秦主縊新城《兩晉演義》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呂光還兵 依逆謀段隨弒主《兩晉演義》第七十二回 謀刺未成秦後死節 失營被獲毛氏捐軀《兩晉演義》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創興後魏 慕容垂討滅丁零《兩晉演義》第七十四回 智姚萇旋師驚噩夢 勇翟瑥斬將掃孱宗《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兩晉演義》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兩晉演義》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張貴人逞兇弒孝武《兩晉演義》第七十八回 迫誅奸稱戈犯北闕 僭稱尊遣將伐西秦《兩晉演義》第七十九回 呂氏肆虐涼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兩晉演義》第八十回 拓跋珪轉敗為勝 慕容寶因怯出奔《兩晉演義》第八十一回 攻舊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嬌女作人奴《兩晉演義》第八十二回 通叛黨蘭汗弒君 誅賊臣燕宗復國《兩晉演義》第八十三回 再發難王恭受戮 好惑人孫泰伏誅《兩晉演義》第八十四回 戕內史獨全謝婦 殺太守復陷會稽《兩晉演義》第八十五回 失荊州參軍殉主 棄苑川乾歸逃生《兩晉演義》第八十六回 受逆報呂纂被戕 據偏隅李暠獨立《兩晉演義》第八十七回 掃殘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東宮失位《兩晉演義》第八十八回 呂隆累敗降秦室 劉裕屢勝走孫恩《兩晉演義》第八十九回 覆全軍元顯受誅 奪大位桓玄行逆《兩晉演義》第九十回 賢孟婦助夫舉義 勇劉軍敗賊入都《兩晉演義》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馮遷誅逆首 陷成都譙縱害疆臣《兩晉演義》第九十二回 貪女色吞針欺僧侶 戕婦翁擁眾號天主《兩晉演義》第九十三回 葬愛妻遇變喪身 立猶子臨終傳位《兩晉演義》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還都 失兵機縱敵入險《兩晉演義》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國 誅逆賊馮文起開基《兩晉演義》第九十六回 何無忌戰死豫章口 劉寄奴固守石頭城《兩晉演義》第九十七回 竄南交盧循斃命 平西蜀譙縱伏辜《兩晉演義》第九十八回 南涼王愎諫致亡 西秦後敗謀殉難《兩晉演義》第九十九回 入荊州驅除異黨 奪長安翦滅後秦《兩晉演義》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