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三:【原文】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1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水經注》卷三

水經注

卷三

水經注 河水

【原文】

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1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2,盡若虎馬之狀3,粲然成著4,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

【註釋】

1北地:古郡名,相當於今陝西省銅川市濯州區、富平縣地。

2自然:天然。

文:紋理,花紋。

3狀:形狀。

4粲(can)然:鮮明的樣子。

成著:形成。

【譯文】

大河又東北流經石崖山西邊,距離石崖山北地有五百里,山上石頭有天然花紋,都像虎、馬的形狀,非常鮮明,好像畫的一樣,所以也叫做畫石山。

【原文】

始皇三十三年,起自臨洮1,東暨遼海2,西並3一陰一山,築長城及開南越4地,晝警夜作5,民勞怨苦,故楊泉6《物理論》曰:秦始皇使蒙恬7築長城,死者相屬8,民歌曰:生男慎勿舉9,生女哺用鋪十,不見長城下,一屍一骸相支拄。

其冤痛如此矣。

蒙恬臨死曰:夫起臨洮,屬遼東,城塹萬餘裡,不能不絕地脈,此固當死也。

【註釋】

1臨洮:秦長城的西端,治今甘肅省岷縣。

2暨:到。

遼海:即遼東,泛指遼河流域以東至海地區,秦長城的東端。

3並:挨著、依傍。

4南越:古國名,在今湖南省南部、兩廣及越南北部一帶。

5晝警夜作:白天警戒,夜晚勞作。

警:警戒。

作:勞作。

6楊泉:晉朝人,字德淵,雜采秦漢諸子之說為《物理論》。

7蒙恬:秦始皇時的大將。

秦並天下,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築萬里長城。

8屬(zhǔ):連接、綿延。

9舉:養育、養活。

十鋪(bu):可以用來餵養孩子的糖。

支拄(zhǔ):支撐。

塹(qian):挖壕溝。

【譯文】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起於臨洮,東到遼海,西依著一陰一山,建造了萬里長城;又開發南越,日夜勞作苦幹,百姓困乏怨苦,所以楊泉《物理記》說:秦始皇派蒙恬築長城,死一屍一相互連接,綿延不斷。

民謠唱道: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鋪,不見長城下,一屍一骸相支拄。

百姓的痛若怨恨竟到了這種地步。

蒙恬臨死時說:從臨洮開始,一直綿延到遼東,築城掘壕一萬多里,不能不把地脈弄斷了,所以我本來就該死的。

【原文】

《東觀記》1曰:郭伋,字細侯,為并州牧,前在州,素2有恩德,老小相攜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3,數百小兒各騎竹馬迎拜4,伋問:兒曹何自5遠來?曰:聞使君6到,喜,故7迎。

伋謝而發去,諸兒復送郭8外。

問:使君何日還9?伋計日告之。

及還,先期十一日,念小兒,即止野亭,須期至乃往。

【註釋】

1《東觀記》:即《太觀漢記》,太漢官修的本朝紀傳體史書,已亡佚。

今本是後人輯佚之本,殘缺甚多。

2素:平時。

3行部:巡行所管轄區域,考核政績。

美稷:漢縣,屬西河郡,治今內蒙古准格爾旗西北納林村古城。

4竹馬:兒童遊戲時當做馬騎的竹竿。

迎拜:迎接禮拜。

5兒曹:兒輩。

何自:為什麼。

6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7故:特地。

8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的一道城牆。

9還(huan):回來。

十期:約定。

野亭: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譯文】

《東觀記》說:郭伋,字細侯,擔任并州牧,以前在并州時,平時對百姓頗有恩德,老老少少在路上相攜送迎,巡視到西河美稷,有幾百個小孩騎著竹馬來迎接禮拜,郭伋問:孩子們為什麼大老遠地跑來?小孩們答道:聽說使君到來,十分高興,特地來迎接。

郭伋道謝後讓他們回去,眾小孩又送他到城外,問:使君哪一天回來?郭伋計算了一下日期,就告訴他們。

回來時,比約定的日期早了一天,想到對小孩們說的話,就停在野亭,等到約定時間才前往。

【原文】

赫連龍升七年,於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將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1改築大城,名曰統萬城。

蒸土加功2。

雉堞3雖久,崇墉4若新。

【註釋】

1將作大匠:官名,執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

梁公叱干阿利:阿利,是赫連勃勃的臣子。

梁公:是赫連勃勃建大夏國後給阿利的封號。

叱干:複姓。

2蒸土:把土加熱。

加功:施工。

3雉堞:城上的女牆。

雉:古代計量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堞:城上的矮牆。

4崇墉:高聳的城牆。

墉:城牆。

【譯文】

赫連龍升七年(431),在這支水的北面,黑水的南邊,派將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改築大城,名叫統萬城。

施工時泥土都蒸過。

女牆雖然很長久了,但高聳的城牆卻仍和新的一樣。

【原文】

故言高一奴一縣1有洧水,肥可然2,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

《博物誌》稱酒泉3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4,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5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6,然7極明,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8缸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

水肥亦所在9有之,非止高一奴一縣洧水也。

【註釋】

1高一奴一縣:古縣名,秦置,治今陝西省延安市東北延河北岸。

2肥:油脂,這裡指石油。

然:同「燃」,燃燒。

3《博物誌》:西晉張華所著。

酒泉:古郡名,西漢置,治今甘肅省酒泉市。

4筥(jǔ):圓形的竹筐。

5著:放置。

6凝膏(ɡāo):凝固的油脂。

膏:油脂。

7然:後來寫作「燃」,燃燒。

8膏(ɡao):加油脂使潤滑。

水碓(dui):東漢時期發明的利用水力衝擊木輪舂米的器械。

9所在:到處,處處。

【譯文】

所以說高一奴一縣有洧水,油脂可以燃燒,水上有油脂,可以撈取使用。

《博物誌》說:酒泉延壽縣南山有泉水流出,大如竹筐,注入地上成為溝,水中有油脂好像肉汁,取來放在容器裡,開始時呈黃色,後來變成黑色,好像凝固的油脂,點著了非常明亮,簡直和油脂沒有兩樣,拿來潤滑車具以及水碓缸效果極好,當地人稱為石漆。

水中油脂也是處處存在,不僅僅是高一奴一縣的洧水中才有。

【評析】

這一篇有《經》文十四條,酈道元按《經》文作《注》,內容主要是現在稱為「河套」的部分,但也寫及從「河套」南流,即今陝西和山西兩省間的河段,屬於黃河的中游。

最後寫到上郡高一奴一縣。

上郡是秦所置的郡,位於今陝北榆林一帶。

高一奴一縣也是秦代所置,屬於上郡,位於今陝西省延安市一帶。

所以《注》文所知,大概屬於今山、陝兩省間的黃河北段。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水經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