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三十八:【原文】東入衡一陽一湘鄉縣1,歷石魚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水經注》卷三十八

水經注

卷三十八

水經注 資水、漣水、湘水、漓水、溱水

【原文】

東入衡一陽一湘鄉縣1,歷石魚山2下,多玄石3,山高八十餘丈,廣十里,石色黑而理若雲母4。

開發一重5,輒有魚形,鱗鬐6首尾,宛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

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

【註釋】

1衡一陽一:古郡名,三國吳置,治今湖南省湘潭市西。

湘鄉縣:古縣名,東漢置,治今湖南省湘鄉市。

2石魚山:在今湖南省湘鄉市西。

3玄石:黑石。

4理:紋理,紋路。

雲母:礦物,主要成分是鋁硅酸鹽,耐高一溫一 ,不導電,是重要的絕緣材料。

5開發:發掘。

一重:一層。

6鬐(qi):魚脊鰭。

【譯文】

東流入衡一陽一湘鄉縣,經過石魚山下,(山上)多黑石,山高達八十多丈,方圓有十里,岩石呈黑色,紋理好像雲母一般。

開採出一層,就有魚形出現,有鱗有鰭,頭尾齊全,彷彿雕刻描繪出來的一般,魚長數寸,形態完備。

用火來燒,就發出魚膏的腥氣,因此名為石魚山。

【原文】

湘、漓同源1,分為二水。

南為漓水,北則湘川,東北流。

羅君章2《湘中記》曰:湘水之出於一陽一朔3,則觴4為之舟;至洞庭5,日月若出入於其中6也。

【註釋】

1湘:今稱湘一江一 ,為洞庭湖四大水中的最大河流。

漓(li):今稱漓一江一 ,以風景絕勝著名。

2羅君章:即羅含,晉耒一陽一(今湖南省耒一陽一市)人,字君章,累遷廷尉,長沙相,著有《湘中記》。

3一陽一朔:地名,在廣西,以風景秀麗馳名中外。

4觴(shānɡ):酒杯。

5洞庭:即洞庭湖,在湖南境內,為湖南眾水之總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

6日月若出入於其中:語出曹操《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譯文】

湘水、漓水一同發源,卻分流成為二水。

南邊的一支是漓水,北邊的一支是湘水,東北流。

羅君章《湘中記》說:湘水發源於一陽一朔時,小的酒杯可以當船,但流到洞庭時,卻一片汪洋,連太一陽一、月亮都好像從水中升起似的。

【原文】

湘水又北逕衡山縣東1。

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蓋2,一名石囷,一名芙容。

芙容峰最為竦傑3,自遠望之,蒼蒼隱天4。

故羅含云:望若陣雲5,非清霽素朝6,不見其峰。

丹水7湧其左,澧泉8流其右。

《山經》謂之岣嶁9,為南嶽也。

山下有舜廟,南有祝融塚十。

楚靈王之世,山崩毀其墳,得《營丘九頭圖》。

禹治洪水,血馬祭山,得《金簡玉字之書》。

芙容峰之東有仙人石室,學者經過,往往聞諷誦之音矣。

衡山東南二面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一江一 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

故漁者歌曰:帆隨湘轉,望衡九面。

山上有飛泉下一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練在山矣。

【註釋】

1湘水:今稱湘一江一 ,為洞庭湖四大水中的最大河流。

衡山縣:古縣名,西晉置,治今湖南省衡山縣南。

2紫蓋:及下文的「石囷」「芙容」,均在今湖南省衡山縣。

3竦傑:高聳。

竦:同「聳」。

4蒼蒼:蒼茫。

隱:隱沒。

5陣云:濃密如戰陣的雲層。

6清霽(ji):雨後或雪後天晴。

素朝:早晨天亮的時光。

7丹水:水名,不詳。

8澧(lǐ)泉:不詳。

9《山經》:即《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包括草木、鳥獸、醫巫、風俗等,岣嶁(ɡǒu lǒu):山名,在今湖南省衡山縣西。

十祝融:帝嚳(ku)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

祝融塚:在今湖南省衡山縣西北。

血馬:殺馬取血,以為祭祀之用。

學者:讀書人。

向:面對。

背:背靠。

【譯文】

湘水又北流,經衡山縣東。

山在西南,共有三座高峰:一座叫紫蓋,一座叫石囷,一座名芙容。

芙容峰最高峻,從遠處望去,蒼茫的山影隱沒於天際。

所以羅含說:遙望衡曲有如陣雲,不是雨後放晴,或清晨射出日光的時候,就看不見山峰。

丹水在左邊騰湧,澧泉在右邊流奔。

衡山,《山經》稱為岣嶁,就是南嶽。

山下有舜廟,南邊有祝融墓。

楚靈王時,山崩墓毀,卻得到《營丘九頭圖》。

禹治洪水時,殺馬祭山,得到《金簡玉字之書》。

芙容峰東有仙人石室,讀書人經過時,常常可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

衡山東南兩面瀕水,倒映於湘一江一 中;從長沙到這裡,沿湘水的七百里航程中,有九次面山,九次背山。

所以漁歌說;風帆隨著湘水轉,眺望衡山有九面。

山上有飛瀑下瀉,與下面的青林相映,直向山麓傾瀉而下,望去宛如掛在山間的白絹。

【原文】

武溪水1又南入重山,山名藍豪,廣圓五百里,悉曲一江一 縣2界。

崖峻險阻,巖嶺干天,一交一 柯雲蔚3,霾天晦景4,謂之瀧中。

懸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瀧水。

【註釋】

1武溪水:亦名瀧水,源出湖南省臨武縣,經樂昌縣至廣東曲一江一 縣,南流為北一江一 。

2曲一江一 縣: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廣東省韶關市。

3一交一 柯(kē):樹枝一交一 錯。

雲蔚:鬱鬱蔥蔥的樣子。

4霾(mai):遮掩,覆蓋。

晦(hui)景:使日色昏暗。

【譯文】

武溪水又南流進入重山,山名藍豪,方圓五百里,都在曲一江一 縣境內。

山上懸崖峭壁,險阻難行,山嶺的巨岩高入雲天,密林繁枝一交一 錯,綠蔭如雲,蔭天蔽日,稱為瀧中。

瀑布縈紆流瀉,激起崩裂的浪頭,聲震山谷,稱為瀧水。

【原文】

林水1自源西注於瀧水。

又與雲水合,水出縣北湯泉2,泉源沸湧,浩氣雲浮,以腥物3投之,俄頃4即熱。

【註釋】

1林水:及下文的「雲水」,都在今廣東省韶關市北。

2湯泉:一溫一 泉。

3腥物:生的東西。

4俄頃:一會兒,形容時間很短。

【譯文】

林水從源頭西流,注入瀧水。

瀧水又與雲水匯合。

雲水發源於縣北的一溫一 泉,一溫一 泉水源沸騰洶湧,上面飄浮著濃厚的雲氣,如果投入生的東西,很快就會變成熟的。

【評析】

此卷五水,包括了長一江一 和珠一江一 兩個水系。

資水今仍稱資水,發源於廣西西北越城嶺,從資源縣以北流入湖南省,東北流在益一陽一市附近注入洞庭湖,為洞庭湖四大水之一,全長達六百七十公里。

漣水今仍稱漣水,是湘一江一 支流,發源於邵一陽一市附近,在湘潭市境注入湘一江一 ,全長二百多公里。

湘水今稱湘一江一 ,為洞庭湖四大水中的最大河流,發源於廣西海洋山,在全州東北流入湖南省,到湘一陰一市附近注入洞庭湖,全長八百多公里。

漓水今稱漓一江一 ,發源於廣西興安縣貓兒山,是桂一江一 的上流,從桂林到一陽一朔一段,長八十二公里,以風景絕勝著名。

溱水是珠一江一 水系河流,《注》文所說上源的武溪,現在仍稱武水,溱水的下流是珠一江一 三大支中的北一江一 。

《經》文說:「南入於海。」

《注》文說:「溱水又南注於郁而入於海。」

今河道與《注》文一致,北一江一 是匯合西一江一 而注於海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水經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