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卷二
水經注 河水
【原文】
敦煌1索勱,字彥義,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貳師將軍將酒泉2、敦煌兵千人,至樓蘭屯田3。
起白屋4,召鄯善、焉耆、龜茲5三國兵各千,橫斷注濱河6。
河斷之日,水奮勢激7;波陵冒8堤。
勱厲聲曰:王尊9建節,河堤不溢;王霸十一精一誠,呼沱不流。
水德神明,古今一也。
勱躬禱祀,水猶未減,乃列陣被杖,鼓噪讙叫,且刺且射,大戰三日,水乃回減,灌浸沃衍,一胡一 人稱神。
大田三年,積粟百萬,威服外國。
【註釋】
1敦煌:古郡名,西漢置,治今甘肅省敦煌市西,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疏勒河以西及以南地區。
2貳師將軍:指李廣利。
酒泉:古郡名,西漢置,治今甘肅省酒泉市。
3樓蘭:古西域國名,處在漢代通往西域的南道上,故址在今新疆若羌縣羅布泊西岸。
屯田:利用戍卒、農民或者商人墾殖荒地。
4白屋:以白茅覆蓋的屋子。
5鄯(shan)善:西域古國名,即古樓蘭國。
其國都伊循城故址在今新疆若羌縣境。
龜茲(qiū ci):西域古國名,國都治今新疆庫車縣東皮郎舊城。
6橫斷:橫著截斷。
注濱河:古黃河水經過抒彌(今新疆於田縣)、且末(今新疆且末縣)諸國後,與且末河匯合,通稱注濱河。
7奮:湧起。
激:激盪。
8陵:翻越。
冒:上騰。
9王尊:字子戇(zhuanɡ),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漢元帝時為益州刺史。
十王霸:字元伯,穎川高一陽一(今河南省平頂山市)人,漢元帝時為上谷太守、淮陵侯。
呼沱:即滹沱河,在今河北省西部。
禱祀:有事祈求鬼神而祭祀。
被:握持。
杖:槍棒。
鼓噪讙(huān)叫:擂鼓吶喊。
灌浸:灌溉。
沃:肥沃。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大:竭力。
田:屯墾。
威:威名。
服:使……懾服。
【譯文】
敦煌的索勱,字彥義,頗有才能,刺史毛奕上表請求讓索勱代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酒泉、敦煌兵士千人,到樓蘭屯田。
索勱造了白屋,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各千人,興修水利,橫著截斷注濱河。
截斷河水之日,水勢湧起,相互激盪,波濤上騰翻越堤岸。
索勱厲聲高叫道:王尊建立勇敢的節操,河堤就不溢水;王霸懷著一精一誠之心,呼沱因而不流。
水的德行神異聖明,古往今來道理該都是一樣的。
索勱親自祈禱,水勢還未減弱,於是擺開陣勢,手握槍棒,擂鼓吶喊,邊刺邊射,大戰了三日,水勢才減退。
堤壩築成後,灌溉範圍擴展到很廣的平原一帶,當地一胡一 人都以為他是神人。
全力以赴耕種了三年,積聚了一百萬多斤糧食,索勱的威名使外國懾服。
【原文】
河自蒲昌1,有隱淪2之證,並間關3入塞之始。
自此,《經》當求實致4也。
河水重源,又發於西塞之外,出於積石之山。
《山海經》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
《禹貢》5所謂導河自積石也。
【註釋】
1蒲昌:即蒲昌海,今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
2隱淪:潛流。
3間關:曲曲折折。
4《經》:即《水經》,當今學者認為是三國魏人所作的有關水道的專門著作,記載了當時我國境內的一百三十七道川流。
實致:實際的事理。
5《禹貢》:《尚書》中的一篇,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區域地理著作,歷來被奉為我國「古今地理志之祖」。
【譯文】
有證據表明,黃河在蒲昌海有一道潛流從這裡開始,它曲曲折折地流入塞上。
從這裡起,《水經》應該探求實際的情況了。
黃河之水有幾個源頭,又發源於西塞之外,從積石山重新流出。
《山海經》說:積石山的下面有石門,黃河之水沖出石門向西流,這座山上,萬物無所不有。
《禹貢》所說的疏導黃河是從積石山開始的。
【評析】
這一篇的開頭兩條《經》文之下,《注》文所寫的還是許多今中亞國家和我國新疆的山川地理。
第二條《經》文:「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北流與蔥嶺所出河合,又東注蒲昌海。」
現代人一見便知,「出于闐國南山」的這條河流,顯然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和田河(和田舊名和闐),絕非黃河。
在第三條《經》文「又東入塞,過敦煌、酒泉、張掖郡南」下,《注》文所記的也不是黃河。
這個地區現在稱為河西走廊,這裡的河流都是注入居延海的內陸河。
第四條《經》文「又東過隴西河吳縣北,洮水從東南來流注之」下,《注》文雖然還有一些錯誤,但洮水確實是黃河上游的支流,所以從這裡開始,《河水》篇才算名副其實,記敘黃河本題了。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