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邢邵傳:父虯,魏光祿卿。邵小字吉,年輕時有所避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邢邵傳

北齊書白話版

邢邵傳

邢邵,字子才,河間莫地人氏,魏太常貞的後代。

父虯,魏光祿卿。

邵小字吉,年輕時有所避忌,遂不行名。

年五歲,魏吏部郎清河人崔亮見到他後很是怪異,說:「這孩子成一人後一定大有作為,官位名聲會是顯達的。」

十歲,便能作文,雅有才思,聰明強記,日誦萬餘言。

族兄巒,有識人之鑒,對子弟們說:「宗族有此兒,是大家的榮耀。」

年輕時在洛一陽一,適逢天下太平,同名流們一道,專以遊山玩水為樂,不顧及學業。

曾因為連降大雨,無法出門,便靜心於《漢書》,五天,就可以記誦。

後來由於飲酒謔戲過度,而覺乏味,廣尋經史,五行俱下,一覽就能記住,卻無遺漏。

撰寫文章很是典雅華麗,既豐富也很快捷。

年未二十,在衣冠之士中就很有影響了。

他曾同右北平一陽一固、河東裴伯茂、從兄罘、河南陸道暉等人到北海王昕家中留宿飲酒,一同賦詩,共有幾十首,都由主人的奴僕保管。

第二天早晨,奴出門去了,人們找詩不到,十分著急,邵便一首首地背了出來,有人不承認某詩為自己所作,奴歸,拿出詩本對照,不錯一字。

主人把他比作王粲。

吏部尚書隴西人李神俊極其敬重他,同他結成了忘年之交。

釋褐為魏宣武帝的挽郎,除奉朝請,遷著作佐郎。

深得領軍元叉禮遇,叉剛任尚書令,神俊與陳郡人袁翻在座,叉請邵代作謝表,只一會兒就寫成了。

叉請客人們過目。

神俊說:「邢邵此表,的確可以讓袁公變臉色。」

孝昌初,同黃門侍郎李琰之執掌朝儀。

從孝明帝開始,文雅大盛,邵則是彫蟲之美,獨步當時,每一篇文章問世,京師便為之紙貴,讀誦很快遍及遠近。

這個時期,袁翻與范一陽一祖瑩名望顯達,文筆華美,被稱之為先達。

由於邵藻思華美,兩人很是嫉妒他。

每當洛中貴人得到官職,多請邵作謝表。

曾經有一貴勝初次受到官爵,大肆聚會客賓,設宴慶賀,翻與邵都應邀在坐。

翻心裡暗想主人會請自己作謝表的。

但主人卻命邵製作。

翻很不高興,常常對人說:「邢家小兒常受人僱傭造章表,自己買來黃紙,寫完之後再給人送去。」

邵擔心遭受翻的陷害,便托病辭掉了官職。

正好遇上尚書令元羅出鎮青州,朝廷同意邵做他的府司馬。

入青州後,整日沉醉於遊山玩水之中,幾乎走遍了所有的名勝古跡。

永安初,遷中書侍郎,其所製作的詔誥,文體宏麗。

爾朱榮佔據洛一陽一,京師動亂,邵便與弘農人楊音避亂嵩高山中。

普泰中,兼給事黃門侍郎,不久為散騎常侍。

太昌初,敕令長期在內省當值,供給飯食,命復按尚書門下事,凡朝廷準備除拜高官,都要先來徵求邵的意見,然後再作處理。

除衛將軍、國子祭酒。

因雙親年邁返家照護,帝詔所在州郡撥給邵兵力五人,並請他一歲入朝一次,以備顧問。

母親去世,哀毀骨立,守孝超過了禮儀的規定。

後來楊音、魏收以及邵請求朝廷批准設置學堂。

累遷太常卿、中書監,攝國子祭酒。

是時朝臣多為一職,帶領二官的人很少,邵一下子身兼三職,並是文學之首,所以受到了時論的稱頌。

文宣巡幸晉一陽一,途中幾次見到甘露的瑞兆,故朝臣都作《甘露頌》,尚書下令請邵為這些頌作序。

文宣皇帝駕崩時,朝廷多向其咨詢訪問凶禮,受敕撰制哀策。

後授特進,卒。

邵一性一情簡素,內行修謹,兄弟親姻之間,均能和睦相處。

博覽墳籍,無不通曉。

晚年尤其留意《五經》章句,努力窮盡指要。

吉凶禮儀,公私咨詢,質疑去惑,為世人的指南。

每當公卿會議,事關舊典之時,邵援筆即成,證引合適。

帝請其制定朝章,俄頃而畢。

詞藻宏遠,獨佔鰲頭。

與濟一陰一人溫子升為文士之冠,時論稱之為「溫、邢」。

巨鹿魏收,雖天才勃一發,但年齡在二人之下,只是在子升去世之後,才稱「邢、魏」。

雖名望貴重,卻不以才位處世傲物。

脫易簡單,不修威儀。

車服器用,要求極低。

不居齋室,坐臥經常在一小屋之中。

果餅等食物,常置放梁下,客人到來,便取下來共同分享。

天資質樸,平易近人,士無賢愚,皆能平等對待。

與客人談話時甚至會解一開衣服尋覓虱子,不停手,不住口。

藏書甚豐,卻不喜校對文字。

看見他人校勘,就會戲笑道:「為何這般愚蠢?天下的書一輩子都讀不完,怎麼可以把時間花在校勘之上。

再說思慮誤書,更是一種快樂。」

妻弟李季節,亦為才學之士,他對子才說:「世上的人很多不聰明,思考誤書能夠得到什麼?」

子才說:「如果思考都得不到知識,那就不花一精一力讀書了。」

邵與妻關係甚是疏遠,很少與她呆在一起。

自稱有一次白天進內閣當值,遭狗威脅,說完便拍掌大笑。

一性一好劇談,不能獨處,公事完畢,常須賓客陪伴。

服事寡嫂極其慇勤。

豢養孤兒恕,慈一愛一特深。

在兗州的時候,有人向其報告說恕病重,邵就為他憂愁,廢寢忘食,身一體憔悴。

兒子大寶死,人們很是傷心,邵悲痛極盛,竟哭不出聲來,賓客前來弔唁慰問,他只能揩拭眼淚。

其文雅情趣,高博見識,開導啟發,排疑解難,東門吳以來,還沒有過。

有集三十卷,流行於世。

子大寶,亦有文情。

庶子大德、大道,卻識字不多。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