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顯祖獻文帝紀:顯祖於興光元年(454)秋季七月,在一陰一山北面出生。太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顯祖獻文帝紀

魏書白話版

顯祖獻文帝紀

顯祖獻文皇帝,名弘,是高宗文成皇帝的長子,母親叫李貴人。

顯祖於興光元年(454)秋季七月,在一陰一山北面出生。

太安二年(456)二月,被立為皇太子。

顯祖聰明睿智、機敏穎悟,從小就有濟救百姓的神武氣象,仁孝純至,禮敬師友。

和平六年(465)夏五月十二日,顯祖登上皇帝寶座,大赦天下。

尊奉皇后為皇太后。

車騎大將軍乙渾假稱聖旨殺害尚書楊保年、平一陽一公賈一愛一仁、南一陽一公張天度於宮中。

十六日,侍中、司徒、平原王陸麗從湯泉入朝,乙渾又把他殺了。

十七日,顯祖任命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為太尉、錄尚書事,東安王劉尼為司徒,尚書左僕射和其奴為司空。

二十日,顯祖任命淮南王元他為鎮西大將軍、儀同三司,鎮守涼州。

六月,顯祖封繁一陽一侯李嶷為丹一陽一王,征東大將軍馮熙為昌黎王。

七月初三,顯祖下詔書說:「大凡賦役繁重,老百姓的財富就會匱乏,課稅輕微則國家用度不足,所以繳十分之一的課稅,則老百姓即會讚揚朝廷。

先朝君王權其輕重,確定了惠待百姓的辦法。

朕繼承鴻大的基業,上思祖宗的鈞命美意,夜以繼晝,虔誠敬職,思寬萬民,欲讓天下之人全能安居樂業。

但連年以來,徭役賦斂不斷,這怎麼能夠塞煩去苛、拯救黎民呢!現在戰爭停息,官府倉積有餘,加之於民的各種雜賦,一律還給老百姓。」

秋季七月初二,太尉乙渾為丞相,官位處諸王之上,朝廷內外,事不拘大小,都由他斷決處理。

九月初十,顯祖下詔書說:「先朝因州郡長官治理百姓,應設置優良的輔佐官員,故明令有關部門,頒布九條制度,使以前的政選辟吏,都由才德傑出的人來充任,一定要是銓選拔用公允中正,才能使朝廷的政治理想得以貫徹。

然而牧守及有關部門寬懈鬆散,不按憲律旨意,所選的官員濫而無用,褻瀆了典章制度的神聖一性一。

今特令如下:刺史郡宰上任的那天,可自行選拔民望所歸的忠信之人作為屬官,不允許前任長官干擾。

如果選拔失准,以欺君瞞上論罪。」

這個月,劉子業政權的征北大將軍、義一陽一王劉昶從彭城前來歸降。

冬季十月,顯祖徵召一陽一平王拓跋新成、京兆王拓跋子推、濟一陰一王拓跋小新成、汝一陰一王拓跋天賜、任城王拓跋雲到朝廷。

這一年,劉子業叔父劉..殺了劉子業纂奪皇位。

天安元年(466)春季正月初一,朝廷大赦天下,改年號。

二月初二,丞相、太原王乙渾謀反被誅殺。

十七日,顯祖任命侍中元孔雀為濮一陽一王,侍中陸定國為東郡王。

三月十三日,任命隴西王源賀為太尉。

十四日,把高宗文成皇帝神位請入太廟。

二十四日,顯祖駕臨道壇,親自接受道家秘密文書符錄;赦免京師罪人。

高麗、波斯、于闐、阿襲等國都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秋季七月二十六日,顯祖下詔免除那些詐取爵位的人的罪行,削除其官爵職位。

若是父、祖輩以錢財賄賂求得的爵位,不准子孫承襲。

不是因為勞苦功高而越級提拔的,一律降歸原職。

不如實上報的,以大不敬罪論處。

九月,劉..政權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以懸瓠歸順皇魏。

二十五日,開始建立鄉學,郡設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學生六十人。

劉..政權的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歸順皇魏,劉..的將領張永、沈攸之襲擊安都。

顯祖下詔任命北部尚書尉元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諸軍事,鎮東將軍、城一陽一公孔伯恭為副帥,從東道出發救彭城之危;殿中尚書、鎮西大將軍、河西公元石都督荊、豫、南雍州諸軍事,給事中、京兆侯張窮奇為副帥,從西道出發救懸瓠之危。

冬季十月,曹利、彤曷國各派使者來朝納貢。

十一月二十九日,劉..兗州刺史畢眾敬派使者請求歸順朝廷。

十二月初六,尉元的軍隊駐紮於舍,劉..將周凱、張永、沈攸之相繼率部退去。

皇弟拓跋安平去世。

這一年,境內州郡十分之一遭受旱災,百姓鬧饑荒,官府開倉濟民。

皇興元年(467)春季正月十一日,尉元在呂梁山東面大破張永、沈攸之,殺了敵人數萬名,被凍死的人也很多。

擒獲劉..的秦州刺史垣恭祖、羽林監沈承伯。

張永、沈攸之單騎逃脫。

繳獲的軍資器械不可勝數。

劉..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十八日,東平王拓跋道符在長安謀反,殺了其副將、駙馬都尉萬古真,鉅鹿公李恢,雍州刺史魚玄明。

二十四日,顯祖下詔命司空、平昌公和其奴,東一陽一公元丕等人討伐道符。

二十五日,道符的司馬段太一陽一攻擊道符,殺了他,把其頭顱送到京城。

道符兄弟雙雙被殺。

閏月,任命頓丘王李峻為太宰。

劉..政權的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都派使者前來請求舉州歸順,顯祖下詔命平東將軍長孫陵,平南將軍、廣陵公侯窮奇率軍前往增援。

二月,命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督領五萬騎兵駐紮石高石敖,作為東道的後援部隊。

濟一陰一王拓跋小新成逝世。

高麗、庫莫奚、具伏弗、郁羽陵、日連、匹黎爾、于闐等國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劉..政權的東平太守申纂戍守無鹽,阻斷顯祖的使者,顯祖下詔命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督領諸軍前去討伐。

三月初三,打敗了敵人。

沈文秀、崔道固又叛歸劉..政權,白曜回師討伐,拔除劉..的肥城、垣苗、麋溝三處戍關。

夏季四月,白曜攻打升城,戍主房崇古逃走。

秋季八月,白曜攻打歷城。

十八日,顯祖駕臨武州石窟寺。

二十九日,皇子元宏出生,大赦天下,改年號。

九月初三,高麗、于闐、普嵐、栗特國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初八,晉封馮翊公李白為梁郡王。

這個月,下詔賜給境內六鎮貧苦人布匹,每人三匹。

冬季十月二十五日,顯祖在那男池田獵。

濮一陽一王元孔雀因怠慢行為,被降爵為公。

皇興二年(468)春季二月初七,顯祖在西山田獵,親射虎豹。

崔道固及劉..粱鄒戍主、平原太守劉休賓舉城歸降皇魏。

這個月,徐州群盜司馬休符自稱晉王,將軍尉元討伐平定了叛亂。

三月,慕容白曜進軍圍困東一陽一城。

十二日,劉..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夏季四月二十六日,顯祖任命南郡公李惠為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關右諸軍事、雍州刺史,晉爵為王。

高麗、庫莫奚、契丹、具伏弗、郁羽陵、日連、匹黎爾、叱六手、悉萬丹、阿大何、羽真侯、于闐、波斯等國各派使者前來朝貢。

五月十一日,顯祖在崞山打獵,於是駕臨繁..。

十七日,回到宮中。

六月初六,因黃河以南疆域擴大,特赦京師死罪以下的罪犯。

任命昌黎王馮熙為太傅。

秋季九月初八,封皇叔拓跋楨為南安王,拓跋長壽為城一陽一王,拓跋太洛為章武王,拓跋休為安定王。

冬季十月三十日,顯祖在冷泉田獵。

十一月,因為境內州鎮有二十七個發生各種水旱災害,朝廷開倉濟民。

十二月二十二日,顯祖下詔書說:「一段時期以來,張永叛亂,竟敢抗拒聖王之威,殘暴善良,為害非小。

百姓死生冤痛,朕十分掛念悲憫。

天下老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可告示各郡縣,被張永軍隊殘害的人,可以讓他們還歸江南;露骨草莽的一屍一體,收拾掩埋起來。」

這個月,悉萬丹等十多個國家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皇興三年(46一9)春季正月二十七日,東一陽一城被攻破,沈文秀被俘。

三十日,司空、平昌公和其奴去世。

二月,蠕蠕、高麗、庫莫奚、契丹國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初三,顯祖任命上一黨一公慕容白曜為都督青齊東徐三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晉爵為濟南王。

夏季四月十七日,劉..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二十一日,給皇子取名叫宏,大赦天下。

二十二日,顯祖到崞山打獵。

五月,把青州百姓部分遷置京城。

六月初四,立皇子元宏為皇太子。

秋季七月,蠕蠕國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冬季十月,侍中、太宰、頓丘王李峻去世。

十一月,吐谷渾別帥白楊提度汗率領治下戶民歸附皇魏。

襄城公韓頹晉爵為王。

皇興四年(470)春季正月,顯祖下詔因境內州鎮十之有一發生饑荒,開倉濟民。

二月,任命東郡王陸定國為司空。

高麗、庫莫奚、契丹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吐谷渾拾寅不供給應納的貢賦,顯祖下詔命使持節、征西大將軍、上一黨一王長孫觀前去討伐。

廣一陽一王石侯逝世。

三月二十二日,顯祖下詔書說:「朕思百姓疾病痛苦,民多非命,朕難以安睡,痛心疾首。

因此要廣集醫術一精一良的醫生,採集珍奇名藥,欲救護億兆平民。

可宣告天下,老百姓有疾病的,當地官府派醫生上門醫治,所需的藥物,任醫生量情給予。」

夏季四月初八,大赦天下。

十五日,長孫觀的軍隊到了曼頭山,大破拾寅,拾寅與部下數百騎兵乘黑夜逃走,拾寅堂弟豆勿來及其主帥匹婁拔累等率領所部降附。

五月,顯祖封皇弟長樂為建昌王。

六月,劉..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秋季八月,群盜入據彭城,殺害鎮守將領元解愁,長史統軍撲滅了敵人。

蠕蠕侵犯邊境。

九月初五,顯祖御駕北伐,朝中諸將都匯聚在女水,大敗蠕蠕。

具體史實記在《蠕蠕傳》中。

司徒、東安王劉尼因犯罪被免除官爵。

十一日,顯祖凱旋而歸,大宴將領,分封官爵,告祀宗廟。

冬季十月,殺濟南王慕容白曜、高平王李敷。

十一月,顯祖下詔解除山林澤池的禁令。

十二月十五日,顯祖駕臨鹿野苑、石窟寺。

一陽一平王拓跋新成逝世。

皇興五年(471)春季三月十七日,顯祖下詔書說:「天安年間以來,軍隊國家事務繁雜,南邊平定徐地,北方掃除遺亂虜寇。

征戰戎戍的人,死亡流竄非在少數,雖然說這些人罪當判罰,但朕每每憐憫哀宥。

但是寬鬆的政律猶如流水,從中遁逃的人越發增多。

應該申明典律刑法,以糾肅一奸一偽之人。

從今以後凡有逃亡的兵卒及下級守宰玩忽職守不把他們緝拿歸案的,限在六月三十日以前全部自首歸案,不自首的依律治罪。」

顯祖下詔命假員外散騎常侍邢..出使劉..政權。

夏季四月,西部敕勒叛亂,顯祖下詔讓汝一陰一王元天賜、給事中羅雲前去討伐。

羅雲被敕勒人偷襲殺害,死難士卒十分之五六。

北平王長孫敦逝世。

六月二十日,顯祖行幸黃河以西。

秋季七月初十,顯祖抵達一陰一山。

八月初一,顯祖回到宮中。

顯祖不念情於世務,經常有出世之心,打算把皇位禪讓給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事見《任城王雲傳》,群臣堅決請求他別這樣做,顯祖只好作罷。

二十日,顯祖冊命太子說:「過去堯、舜之所以要禪讓天下,都是由於他們的兒子不肖。

如果像丹朱、商均那樣堪負重任,他們哪會搜才剔陋地把天下交給他人呢?你雖幼小,卻有作為人君的儀表,一定能夠光大隆盛君王之道,濟救黎民。

今天朕讓太保、建安王陸馥,太尉源賀持節奉皇帝玉璽綬帶,把皇位交給你。

你登上帝位,應拓展宏大的基業,以光大祖宗的英烈之績,使朕能夠優遊世外,修神養一性一,豈不是很好的事嗎?」

二十一日,顯祖下詔說:「朕繼承洪業,運道太平,淮、岱歸順,四海清寧。

所以朕屬心玄遠,胸懷淡泊。

如朕親自處理萬機,則損害了肉一體一精一神的和諧;如朕一日不理政事,則國家事務又有怠慢之憂。

然子有天下,尊崇其父;父有天下,自然傳給其子。

現在朕查協神靈運數,考察群臣之心,命太子登上皇位。

朕然後優遊四方,棲心世外,社稷平安,皇基日廣,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文武百官有關部門,都應尊奉朕的兒子,以此酬答天功。

將此詔頒布海內,讓天下人都知道。」

於是官員們啟奏說:「過去三皇時代,淡泊無為,故而稱作『皇』。

是以漢高祖既稱皇帝便稱其父為太上皇,明確其不統御天下。

今天皇帝年齡尚小,萬機大政,還是應該讓陛下親自斷理。

我們謹上尊號為太上皇帝。」

於是顯祖接受了這個意見。

二十三日,太上皇帝遷居崇光宮,宮中設備簡陋,宮階是土築成的。

國家大事都報給他知道。

承明元年(476),二十三歲,在永安殿逝世,尊稱他為獻文皇帝。

廟號顯祖,葬在雲中金陵。

史臣說:聰明睿智,才學早成,多能多藝,決斷果毅,說的不就是顯祖嗎?所以他能清定漠野,大開南疆。

而早懷厭世之心,終而導致帝位的變化,這是天意啊!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