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慕容垂傳:小時候很受一寵一愛一,元真經常看著他對諸弟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慕容垂傳

魏書白話版

慕容垂傳

慕容垂,字道明,慕容元真的第五子。

小時候很受一寵一愛一,元真經常看著他對諸弟說:「這孩子豁達好奇,終久既能破人家,也能成一人家。」

所以取名為霸,字道業,得到父親的恩遇超過其兄慕容俊,所以慕容俊不能與他平起平坐。

慕容俊即王位後,因為慕容垂從馬上摔下來傷了牙齒,就將他改名為..,表面上說是因仰慕谷..而為之取名,骨子裡卻是因為厭惡他,不久又憑讖記上的文字,就去掉..旁,用「垂」為名。

慕容垂十三歲時做偏將,每次征伐,勇冠三軍。

慕容雋平定中原時,慕容垂當前鋒,累戰有大功。

慕容雋稱帝之後,授給慕容垂黃門郎之職,出任安東、冀州牧,封為吳王。

慕容垂又以侍中、右禁將軍之職,總領留台事,鎮守龍城,使東北一帶得以和平。

歷任鎮東、平州牧、征南大將軍、荊兗二州牧、司隸校尉等職。

他因為任車騎大將軍時在枋頭打敗桓溫,威名大震。

後因受到慕容日韋的忌惡,投奔苻堅。

苻堅十分器重他,授以冠軍將軍,封賓都侯。

苻堅大敗於淮南,投奔慕容垂軍。

其子慕容寶勸他殺掉苻堅,他因苻堅曾對他厚遇,不從。

行軍至洛一陽一,慕容寶請求拜墓,慕容垂答應了他,於是起兵。

在鄴進攻苻丕,引漳水來灌城,城池被淹沒只剩尺餘。

丁零人翟斌怨恨慕容垂,派人乘黑夜掘開堤壩,河水潰退,因此鄴城未能攻破。

於是慕容垂自稱燕王,設置百官,定年號為燕元。

又率人馬攻鄴,放開一條路讓苻丕棄城西歸。

但苻丕固守鄴城,派人向司馬昌明求援。

慕容垂大怒說:「苻丕,我放開一條路你不走,你還要引來南賊想固守鄴都,真是罪不容赦。」

於是又進軍攻城。

苻丕只得拋棄鄴城逃往并州。

慕容垂任命其兄之子魯一陽一王慕容和為南中郎將,鎮守鄴。

慕容垂定都中山。

登國元年(386),慕容垂稱帝,定年號為建興。

在中山修建宗廟社稷,佔有幽州、冀州、平州的全部地區。

慕容垂派使者前來朝貢。

登國三年(387),太祖派九原公拓跋儀出使慕容垂,慕容垂又派遣使者來朝貢。

登國四年(388),太祖派陳留公虔出使慕容垂,垂又遣使朝貢。

登國五年(389),又派秦王觚出使慕容垂,慕容垂將觚留下不遣還,於是兩下就斷絕了往來。

慕容垂計議討伐慕容永,太史令靳安向慕容垂進言說:「彗星經尾箕之分,燕國當有野死之王,不出五年,國家必定滅亡,歲在鶉火,必克長子。」

慕容垂聽了才停止計議。

靳安出來後對人說:「這些情況既然並行,燕國終究不能長久。」

靳安的本意是知道太祖的興盛,而不敢說出來。

起初,丁零人翟遼背叛慕容垂,後又派使者請罪,慕容垂不答應。

翟遼大怒,於是自號大魏天王,擁有數萬之眾,屯紮在滑台,同慕容垂相抗擊。

翟遼死後,其子翟釗取代他,及至慕容垂出兵攻克滑台,翟釗就投奔長子。

慕容垂打算征討長子,諸將都來諫勸,認為永國並沒有什麼罪過,卻連年征役,士卒疲怠,請留待他年再作計議。

慕容垂打算聽從諸將的意見,但他任司徒的弟弟、范一陽一王慕容德堅持勸他出征。

慕容垂說:「司徒的意見和我完全相同,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我的主意已經定了。

況且我已到老了,憑自己的智慧足以戰勝他,不必再留下逆賊而給子孫帶來禍害。」

慕容垂率步騎七萬征討永國,終於克敵制勝。

登國十年(394),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來犯,當時太祖駕幸河南宮,於是進軍到黃河邊,在渡口築台禱告,振奮軍威,軍隊旌旗相連,沿黃河東西一千多里。

當時,陳留公虔率五萬騎兵在黃河東,在六百餘里的山谷地帶攔截,以絕其左路;太原公儀率十萬騎兵在黃河北,以斷其後路;略一陽一公遵率七萬騎塞其南路。

太祖派兵捕捉慕容寶部下將士,全部擒獲,馬步兵無一漏網,於是慕容寶引船列兵,想要南渡。

船到中流,大風驟起,將其數十艘戰船漂到南岸,太祖軍擒獲其將士三百餘人。

太祖賜給他們衣服,全部遣送回去。

慕容寶開始來犯之時,慕容垂已經有病,親自去到五原,太祖斷其去路,使他們父子間音訊斷絕。

太祖又讓部下散佈謠言,令他們到黃河邊告訴慕容寶說:「你父親已死,為何還不快回!」他們兄弟聽說,十分憂懼,信以為真。

於是士卒驚駭一騷一動,四處暗中傳言,都想嘩變。

當初,慕容寶行至幽州,他所乘坐的車,車軸無緣無故自己斷裂,掌占卜的靳安認為這是大凶之兆,堅決勸說他下令歸還,慕容寶怒而不從。

這時他便問靳安,靳安回答說:「如今天數的變化預兆人事,災禍的徵兆已經聚集,速速回去可以免去災禍。」

慕容寶越發感到恐懼。

靳安退出來對他人說:「我們現在全都將死於他鄉,一屍一骸將拋棄於草野,被烏鳥螻蟻吃掉,不能再見到家鄉了。」

這年冬天十月,慕容寶燒掉戰船連夜逃遁。

當時,黃河還未結冰,慕容寶認為太祖不能渡河,所以沒有派人放哨。

十一月,突然大風降溫,黃河冰凍。

太祖進軍渡河,選一精一銳二萬餘騎輕裝急追,晨夜兼行,傍晚到達參合陂以西。

幕容寶在參合陂東,紮營在蟠羊山南水上。

靳安對慕容寶說:「今天西北風很大,這是追兵將至的預兆,應立即設警備,派人兼行速去,不然必定十分危險。」

慕容寶就派人防後。

由於事先沒有對將士進行安一撫,軍隊失去控制,將士們沒有誰願意替他盡心打仗,行走十餘里,就都解鞍寢臥,沒有發覺對方大軍就在附近。

太祖軍的前哨發現慕容寶的軍營,立即回報。

當天深夜,太祖佈署眾軍相援,諸將排列埋伏於東西兩側,成犄角之勢。

太祖約束士卒,縛住馬口,銜枚無聲。

拂曉,眾軍齊進,日出時登上山,從上監視著慕容寶的軍營。

慕容寶軍打算一早就向東退卻,看見太祖軍至,紛紛驚擾奔逃。

太祖縱馬騰躍,大破慕容軍。

慕容寶軍中有馬的都仆倒在冰上,自相踏壓,死傷者數以萬計。

慕容寶及諸父兄弟,都單人匹馬各自奔散,僅免於死。

於是,慕容寶軍四五萬人,一時間都放下兵器,束手就擒。

其餘奔逃的不過千餘人。

這一仗,生擒慕容氏王公文武將吏數千人,俘獲慕容寶的一寵一妻及宮人、器甲、輜重、軍資雜財十餘萬計。

慕容垂又一次想來犯,太史對他說:「太白星晚上沒於西方,數日後才現於東方,這是浮躁之兵,先發者必定滅亡。」

慕容垂不從,鑿山開道以進軍。

到先前慕容寶兵敗之處,看見骨骸堆積如丘,便設祭悼念。

死者的父兄子弟都痛哭呼號,聲震山川。

慕容垂慚憤交加,嘔血發病而還,死於上谷。

慕容寶僭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