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趙修傳:父親趙惠安,後取名為謐,任都曹史,因有功補一陽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趙修傳

魏書白話版

趙修傳

趙修,字景業,趙郡房子人。

父親趙惠安,後取名為謐,任都曹史,因有功補一陽一武令。

趙修顯貴之後,追贈他為威烈將軍、本郡太守,到他殯葬時,又贈龍驤將軍、定州刺史。

趙修本來在東宮任事,為白衣左右,頗有膂力。

世宗登位後,他仍舊充當禁侍,而皇帝對他的一寵一愛一日益加深。

但是趙修天一性一愚笨,不熟悉表章奏疏之類的寫作,因此不能參與文墨之事。

世宗親政之後,旬月之間頻頻授予趙修各種官職,歷任員外通直散騎常侍、鎮東將軍、光祿卿。

每次陞官設宴慶賀,世宗都親自到他家裡赴宴,朝廷王公卿士文武百官都跟隨而往,世宗還要親自看望趙修的母親。

趙修酒量極大,每逢飲宴都要一逼一勸他人飲酒,即使是北海王元詳、廣一陽一王元嘉這樣的王公權貴也不放過,一定要讓他們大醉方休。

每逢郊廟祭祀,趙修都乘車在皇帝旁邊相陪。

出入皇家宮苑,常常騎馬徑直進入禁苑之內。

鹹一陽一王元禧被殺以後,他家的財物大多賜給了高肇和趙修。

趙修為他父親辦理喪事時,自王公以下的文武百官沒有不來弔祭的,用來盛酒犢等祭奠品的器一具之多,可以填塞門街。

在京師為父親墓地製作碑銘,石獸、石柱等,都徵用民間的車牛,運送到本縣。

殯葬所花費的錢財,全都出自公家。

喪事所用的車子近百輛,沿途所需之費用也全都出自官府。

當時朝廷將舉行武藝演習,世宗留下趙修要他一同前往。

皇帝前往行大射禮的地方,趙修又坐車陪乘,車上的橫木和旗竿,在過東門時都被碰斷了。

趙修惟恐誤了葬,便乘馬趕赴下葬之處,左右隨從和特使幾十人。

趙修一路上嬉戲玩耍,一點悲慼的樣子也沒有,有時還與賓客一道搶掠婦女,讓她們赤身一裸一體供其觀賞一婬一亂,隨從的人都議論紛紛,背地裡罵他毫無節一操一,一個個對他又怕又恨。

這一年,趙修又擴建房宅,兼併他人許多土地,屋門深幽,廳堂高大,房宇寬廣,長廊曲折,其高貴華麗可與諸王相比。

他的四面鄰居如侯天盛兄弟,由於以宅地賄賂趙修而得以越出官制補任長史、大郡之職。

趙修出身於地位低賤之輩,終於暴發而成富貴之人,十分傲慢無禮,為眾人所痛恨。

因他在外,朝廷左右的人有的以婉言向皇帝舉發他的罪行。

自從他埋葬父親回來之後,皇帝對他的一寵一幸稍有減弱。

起初,王顯恭順地依附於趙修,後來因私忿而產生矛盾,暗中窺視其過失,謀劃陷害殺戮他,而趙修對於自己的過失錯誤,卻從不加以注意和改悔。

王顯則收集他前前後後的一切過失,列舉他回家葬父時途中一婬一亂不軌的行為,又掌握了他與長安人趙僧修圖謀藏匿玉印之事。

高肇、甄琛等人羅織趙修的罪狀,秘密報告皇上。

原先甄琛和李憑等人極力迎一合趙修,無所不至,現在害怕受到牽連,就爭相舉發指斥,幫助皇帝來抨擊懲治趙修。

於是,皇帝就下詔書說:「小人難撫養,朽木不可雕,犯下種種罪惡又不思悔改,豈容一愛一撫教養。

散騎常侍、鎮東將軍、領扈左右趙修,昔日在東宮辦事,充當差役,我自幼同他相處,長久難於拋棄。

所以在登基之初,仍讓他在西宮充當禁侍。

雖然他地位低微,才識淺陋,並不適合選用,但出於與他早識的念頭,就將他連連陞官。

他自從蒙受恩遇,越來越凶頑昏亂,很快就變得諂媚而又驕橫,恩一寵一加之於他而更輕慢無禮。

不識人倫的根本,不悟深淺的方向,輕侮王侯,冒犯卿相,門前賓客和巷裡士人前來拜叩,也不接待,氣勢囂張,心一性一豪橫,胸懷鄙陋。

至於他回鄉葬父,奢侈揮霍也有所聞。

在京城大造宅院,殘暴虐一待服勞役的人。

又為擴張自己的勢力,違法假托,與雍州人趙僧..等勾結,暗中謀劃,接受玉印。

行為不軌,不合法度,一天比一天厲害。

我還憐惜他是舊日的吏卒,每每加以遮掩保護,然而他擅權仗勢,囂張不已。

遵守法度、輔佐朝廷的世臣,一致要求對他進行制裁,我雖然想將此事擱置不管,但法律實在難以違背。

然而楚履既墜,江君徘徊;鍾牛一聲,東向改釁。

趙修雖是小人,但念及昔日在身邊侍奉,關於處以極刑的奏請,我想加之卻又不忍。

可將他鞭打一百,發配到敦煌充軍。

其修建家宅的役徒望立即停止修造。

其親信在宮廷內任職者一律逐出宮門之外。

我由於觀察處置不明,撫養了這樣的豺虎,回顧過去的謬誤,實有愧於臣民,但可以時時告誡自己,以謝朝野。」

這一天,趙修到領軍於勁府第同他賭一博,籌碼還沒有賭完,幾個羽林軍相繼而至,說皇帝有詔召他前去。

趙修大驚,起身隨他們出門,一路上羽林軍牽著趙修所騎的馬直達領軍府。

甄琛與王顯監督對趙修執行刑罰,事先準備好五個有力氣的人輪流鞭打,預謀這樣可將他置於死地。

聖旨決斷打一百鞭,實際上打了三百。

趙修一向身一體肥壯,腰背闊大,能夠忍受鞭打的痛楚,受刑時連身一子都不轉動。

鞭打完畢,甄琛等人立即召來驛馬,催促他出發。

出了城西門,趙修已不能直起身一子,就將他捆一綁在馬鞍上,趕著馬急速奔馳。

趙修的母親妻子在後追隨,不能同他說話。

就這樣行走八十里,趙修便一命嗚呼。

當初于氏之入宮立為皇后,是仰仗趙修之力。

趙修死後,領軍於勁還感念舊恩,對他家中經常周濟,其餘朝廷官吏中過去尊崇奉承趙修的人,全都同他家斷絕往來,以表示自己同他的疏遠。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