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白話文》江夏文獻王劉義恭傳:吃飯睡覺常不離高祖左右。高祖一性一情節儉,兒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宋書白話文》江夏文獻王劉義恭傳

宋書白話文

江夏文獻王劉義恭傳

文獻王劉義恭,年幼時就聰明穎慧,姿容美麗,高祖特別喜歡義恭,其他兒子都比不上他。

吃飯睡覺常不離高祖左右。

高祖一性一情節儉,兒子們吃飯不超過五盤菜,但因特別一寵一愛一義恭,凡他要的果品食物則不加限制,義恭自己也沒有吃都給了別人。

廬陵諸王從不敢要,要也得不到。

景平二年(424),監察南豫、豫、司、雍、秦、並六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代廬陵王義真鎮守歷陽,當時他十二歲。

元嘉元年(424)被封為江夏王,食邑五千戶。

加使持節,將軍不變。

進監任都督,但未到任。

太祖征討謝晦,義恭回鎮京口。

元嘉六年(429),改授義恭散騎常侍,都督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持節、將軍不變。

義恭對文學有所涉獵,但驕縱奢侈而沒有節制,出朝鎮守地方後,太祖寫信給他予以告誡。

元嘉十六年(439),義恭進位司空。

次年大將軍彭城王義康有罪出藩,朝廷徵召義恭為侍中,都督揚、南徐、兗三州諸軍事,司徒、錄尚書,領太子太傅,持節不變。

義恭本來就小心謹慎,加以有義康的過錯為戒,雖然任總錄,但不過是發送文書罷了,所以太祖對他沒有戒心。

相府每年給他二千萬錢,其他物品是錢數的兩倍,而義恭一性一格豪奢,常常不夠花銷。

太祖又另外每年給他千萬錢。

元嘉二十六年(449),義恭領國子祭酒。

當時有人獻給太祖一匹五百里駿馬,太祖將馬賜給了義恭。

元嘉二十七年(450)春,索虜侵略豫州,太祖想乘此奪取河、洛地區。

當年秋天,讓義恭總統各路將帥,出朝鎮守彭城。

後解除國子祭酒的職務。

敵兵深入南方,一直到了瓜步,義恭和世祖關閉彭城固守。

元嘉二十八年(451)春,敵兵經過彭城向北退走,義恭害怕而不敢追擊。

那日有老百姓說:「敵人驅趕廣陵百姓一萬多人,晚上會駐紮在安王陂,那裡距離城區幾十里,現在追擊,可以全部救回百姓。」

諸位將領都一起請求,義恭又禁止不允許。

一一夜後,太祖派的使者來令其全力急追。

義恭於是派鎮軍司馬檀和之去蕭城。

敵人已聽到消息,就將驅趕的廣陵百姓全部殺死,輕騎遠去。

當初敵兵深入江南地區時,皇上擔心義恭不能守住彭城,極力提醒警戒他,義恭答道:「臣不能到瀚海,渡居延,但可免除劉仲奔逃的恥辱。」

到敵兵來到時,義恭果然想逃跑,幸而因眾人的議論才未執行,這事見《張暢傳》。

朝廷降了義恭的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其他官職不變。

魯郡孔子故居院子中有二十四株柏樹,經歷了漢、晉數代,樹粗連抱。

其中兩株折斷了倒伏一在地,人們非常崇敬,沒有誰敢動這兩株樹,義恭派人將兩株斷樹砍去,父老長者沒有不歎息的。

義恭又以本來的官職領南兗州刺史,增督南兗、豫、徐、兗、青、冀、司、雍、秦、幽、並十一州諸軍事、加上前面的十三州,鎮守盱眙。

他在那裡模仿東城的式樣,修造宮殿。

元嘉二十九年(452)冬,回到京城,皇上親自乘船去迎接他。

適逢太妃的喪禮,改授他為大將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持節、侍中、錄尚書、太子太傅不變。

回到東府,義恭辭去侍中之職。

又遇上元兇叛逆,劭召見義恭。

這之前,劭曾召見太子及諸王,他們都各自帶了手下人,擔心有詐而遭不測。

這時義恭請一個常常派遣的下人傳達詔令,劭先派了傳詔的人然後才進屋。

義恭將府內的全部兵器都送交出去了,義恭進位太保,進督會州諸軍事,服侍中服,又領大宗師。

世祖入城討伐劭,劭疑心義恭對他有貳心,就讓他住進尚書下省,並將他的兒子分住在神虎門外的侍中下省。

劭聽到世祖已駐軍附近,想全力與其在半道中決戰。

義恭擔心世祖乘的船破小,劭的巨船在江中橫一衝一直一撞,肯定會造成大禍害。

於是向劭進言:「捨棄南岸,在石頭城外築起柵欄,這是前朝的老辦法,以逸待勞,不擔心不能打敗世祖。」

劭聽從了。

世祖的先頭部隊到了新亭,劭挾持義恭出城戰鬥,其間總是使他跟在身後,所以義恭無法脫身。

劭戰敗後,讓義恭在東堂選將。

義恭先派人在東冶渚準備了船隻,自己匹馬出逃。

逃出後,要渡淮河時,追兵已到了北岸,他非常危險地逃了出來。

劭十分惱怒,派始興王浚到西省將義恭的十二子殺了。

世祖當時在新林浦,義恭來了後,上表勸世祖即皇帝位。

世祖登基後,授義恭使侍節、侍中、都督揚、南徐二州軍事、太尉、錄尚書、六條事、南徐、徐二州刺史,給他一班鼓吹樂手,二十人的班劍,又給了黃鉞。

事件平息後,進位太傅,領大司馬,增加班劍為三十人。

世祖將在藩鎮佩戴的玉環大授帶賜給義恭,並增封二千戶。

世祖立太子,東宮的文案,都要先經過義恭的手。

孝建元年(454),南郡王義宣、臧質、魯爽等人謀反。

事件平定後,以臧質的七百里馬賜給義恭。

又增封二千戶。

世祖認為義宣叛亂是因為力量強大,這時就想削弱王侯的力量。

義恭瞭解其旨意,就上表請求除去錄尚書。

世祖聽從了這些個建議。

這年十一月,義恭回鎮京口。

孝建二年(455)春,進督東兗、南兗兩州,這年冬天,又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他職不變。

外加入朝不急走,讚許不稱名,帶劍穿鞋上殿的特權,他堅決辭謝了這特殊的禮節,又解除了持節、都督和侍中之職。

義恭著有《要記》五卷,始於西漢,終於晉太元年間,附表呈給皇帝,皇帝下詔交付秘閣收藏。

當時西陽王子尚深得皇帝恩一寵一,義恭辭去揚州刺史來躲避子尚,於是進位太宰,領司徒。

義恭常常擔憂被世祖猜疑,到海陵王休茂在襄陽叛亂,他就上書世祖為之謀劃。

當時世祖嚴厲殘暴,義恭害怕不被世祖容納,就態度謙恭曲意逢迎盡禮侍奉世祖,言語巧妙善於發揮附會,俯仰承接,都十分恰當。

每有吉祥徵兆就獻上賦頌,陳詠皇上的美德。

大明元年(457),有一種三脊茅草長在石頭城西岸,義恭屢次上表勸世祖封禪,世祖十分高興。

大明三年(459),加領中書監,以崇藝、昭賦、永化三營一共四百三十七戶的賦稅供給義恭的府第,又增加了傭人一千七百人,總數達二千九百人。

此外朝廷每年供一應他三千匹布。

大明七年(463),跟隨皇帝出巡,兼任尚書令,解除中書監。

大明八年(464)閏月,世祖死去,留下遺詔:「解除義恭的尚書令,加中書監,柳元景領尚書令,住進城內。

國事無論大小都歸二公處理。

大事與沈慶之商議決斷,如果要打仗,他可做統帥。

尚書的事交給顏師伯。

統領外監的事交給王玄謨。」

前廢帝即皇帝位,下詔加封他錄尚書、中書監、太宰,王等封號不變。

又增義恭的班劍到四十人,又重新給予他特殊禮節,義恭堅決謝絕了特殊的禮節。

義恭一性一格嗜好不能持久,隨時會改變。

從生到死屢次搬遷住宅。

和人交遊,感情好惡也多不能持久。

生一性一又奢侈無度,不吝惜財物,對左右一寵一幸的人,一天賞賜有時達一、二百萬,但稍不合他的意就又追奪回來。

大明年間,朝廷對他的供給非常豐厚,但他常常不夠日用,到市集上向老百姓賒借物品,卻沒錢可還,有老百姓寫信來索要錢的,義恭就在信末寫個「原」字。

擅長騎馬,懂音樂,外出遊玩有時達三、五百里之外,世祖也任其所為。

義恭東到吳郡,登虎丘山,又登上無錫縣烏山眺望太湖。

大明中修撰國史時,世祖親自為義恭寫傳。

到永光年間,雖然任宰輔之職,但常常比不上廢帝的一寵一臣戴法興等人。

前廢帝狂悖無道,義恭、元景等人商量想廢除廢帝立新皇帝。

永光元年(465)八月,廢帝率領羽林軍到義恭府第將其殺害,還一起殺了他的四個兒子,義恭時年五十三歲。

廢帝肢解義恭,剖開腸胃,挖出眼珠,以蜜浸泡用之來做鬼目粽。

太宗平定逆亂,追封義恭使侍節、侍中、都督內外諸軍事、丞相、領太尉、中書監、錄尚書,王不變。

泰始三年(467),又下詔將義恭、柳元景等人按照國典,陪祭宗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宋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