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俠》第一二八回城外突然遭變故●和尚逞兇劫囚徒:開封城的御街上,過來一隊人馬,先頭已經出了南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白眉大俠》第一二八回城外突然遭變故●和尚逞兇劫囚徒

白眉大俠

第一二八回城外突然遭變故●和尚逞兇劫囚徒

且說白眉大俠徐良帶著白芸瑞、房書安、艾虎等人,押解著由三仙島捉住的國家要犯夏遂良、崑崙僧等,順利回到開封城外,前進一步就要踏上護龍河,誰知就在這麼個時候,發生了意外。

開封城的御街上,過來一隊人馬,先頭已經出了南薰門,踏上護龍河也就是護城河的吊橋。

艾虎一看,這些人氣勢洶洶,有些來頭,趕忙約束軍兵,站在一邊,並派人向徐良作了報告。

再看出來的這隊人馬,顯得非常威風:頭前鳴鑼開道,接著是對子馬,馬身上都坐著彪形大漢;對子馬的後邊,打著各色旗旛;旗旛的後邊,是一群和尚,約有七八十人;在這和尚隊伍的中間,有一匹駱駝,駝駱上邊坐的也是個出家的和尚,身披大紅袈裟,項掛一百單八顆念珠,旁邊有人替他扛著日月方便鏟;僧人的後邊,還跟著一群人,從穿著打扮看,都不像中原人。

這隊人馬能有二三百名,他們旁若無人,出城往南走。

白芸瑞、房書安都在觀看這隊人馬,老房嘴裡還不住地嘟嚕,罵他們耽誤了自己的事。

被押的這些囚犯,看到開封城牆,心裡就涼了半截,知道只要進入京城,再想活著出來,希望就不大了,因此這些人都沒一精一打采,閉著眼睛,什麼也不願看。

崑崙僧則不然,沿途之上一直思慮著逃跑的機會,這機會始終沒有來臨,現在來到城外了,他仍不死心,兩隻賊眼滴溜溜亂轉。

一看城裡出來一隊和尚,心中不由一動,就注意到駱駝上那大和尚了,覺得此人十分面熟。

等到近前一看,崑崙僧好似看到了救命菩薩,扯著嗓門就喊開了:「古月羅漢,古月大師父,快來救我!」「啪!啪!」軍兵劈頭蓋臉朝崑崙僧那腦袋上一抽一打,一鞭子一道印。

崑崙僧不管這些,仍然高喊:「古月羅漢,快來呀,我要被人砍頭了!」

兩下相距那麼近,崑崙僧的嗓門兒又那麼大,半里之外都能聽到,那些人能聽不到嗎?被崑崙僧喊作古月的大和尚,雙目一睜,擺手止住了隊伍:「停止前進。

大和尚,你是哪位?」

「古月師父,我是臥佛寺的崑崙僧啊。」

「哎呀,原來是你!老羅漢不必擔驚少要害怕,老衲前來救你!」古月和尚一縱身從駝駱上跳下來,兩步便到了崑崙僧身邊:「老羅漢,怎麼搞的,為啥成了囚犯?」

這個古月和尚是誰呢?他帶著這些人要幹什麼?諸位別急,聽我給您簡單說上幾句。

古月和尚原是中原人,出家在崑崙山華法寺,華法寺和臥佛寺相距不遠,他與崑崙僧長相往來。

古月自幼習武,學有滿身武藝,兩個人經常在一塊兒對打練習,無論是拳腳掌法,還是兵刃,崑崙僧俱不如他,因此崑崙僧非常敬重他,兩人關係挺好。

這個古月野心很大,他想當華法寺的主持,但是那些大和尚沒一個同意,古月一氣之下,離開中原,遊歷到了天竺國。

天竺國盛行佛教,從國王到平民,無不信佛。

在位國王格裡格丹,親自加封了十八位國師,給他講經說道,負責全國的寺院。

古月到了天竺,憑他佛學的造詣,根本顯示不出來,但他有一身武功,以此作為進身台階,很快得到國王的賞識,加封他為陰光大法師,排在了國師的行列。

當時中國非常強盛,附近的小國年年都要進貢來朝。

天竺國日益強盛,就不想再納這份貢禮,但又怕宋兵征討,格裡格丹在進貢問題上有點舉棋不定。

國王的心事,被善於窺測隱秘的古月和尚發覺了。

這個古月有點不安本分,他想:天竺國現在二十個法師,自己排在第十九位,啥時候才能出人頭地呢?自從他窺破國王的心事,便開始在這方面打主意。

格裡格丹三十多歲,人到中年,雄心正盛,這一天召見陰光大法師,不聽他講經說道,專讓他練習武藝。

古月練了幾手,國王連稱好。

練過之後,賜座喫茶。

國王就問:「法師久在中原,宋朝和我們天竺比起來,哪個地方好啊?」

古月眼珠一轉,說道:「王一爺,這沒辦法比呀,簡直是天壤之別。

無論從疆域、物產,天竺都比不了中原。

那地方簡直太漂亮了,隨便找一個州城、府城,都比我們的京城要大,要漂亮。」

「是嗎?可惜寡人命淺福薄,不能到那兒享受。」

古月朝左右看了看,說道:「王一爺,小僧有要事相奏。」

格裡格丹似乎看出了古月的心事,一擺手讓兩邊的人退下,問道:「大法師有何良策告訴寡人。」

「王一爺,您要想侵佔中原,倒也不難,只須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到時候我們奪他半壁江山,是有把握的。」

格裡格丹頻頻點頭:「嗯,很好,很好,就照法師的主意辦。」

第二天,格裡格丹就加封陰光大法師為天竺國的三綱長老,這是為陰光特設的職務,負責全國的僧教事務,位置一下子排在了所有國師的前邊。

過了一段時間,陰光大法師秘密求見格裡格丹,並且帶來了兩個年輕人。

這兩位是一男一女,年齡都在十八九歲。

小伙長得非常英俊,脖子那兒有七塊紅痣,人稱小北斗,姓金名奎亮。

這個女子長得如花似玉,真似天女臨凡,格裡格丹一見面就想把她收在後宮,但為了他的大業和野心,沒有這樣做。

這位女子名叫溫玉香,別號九花一娘一。

金奎亮和溫玉香是親師兄妹,自幼在一塊兒練武,現在都有一身武藝,感情也很好,準備過一段就成親。

正這時候陰光大法師把他們倆找來了。

這一對年輕人雖然人才漂亮,也有武功,但是心術都很不正,都想要壓倒別人,作威作福。

陰光法師就利用他們這種心理,讓其充當自己棋盤上的兩個小卒。

金奎亮和溫玉香一見格裡格丹就跪倒磕頭,格裡格丹親口加封金奎亮為鎮遠將軍,等到事成之後,實授兵權,還認他為干殿下,把金奎亮樂得不住地磕頭,就是送出溫玉香,他也不心疼了。

格裡格丹又認溫玉香為九女兒,賜名達達梅爾,當天就住進了皇宮。

國王又選了八位宮女,教給九公主各種禮節和應酬語言。

溫玉香知道要讓她幹什麼,她想享受一下人間的榮華富貴,也很樂意地答應了。

一切安排就緒,格裡格丹修了一封國書,裝上貢品,派陰光大法師為特使,帶著人馬車輛,前往開封進貢。

四帝仁宗聽說天竺國派人進貢,心中高興;當他聽說送來的還有國王的九女兒,仁宗更高興了,因為那兒是佛教之邦啊!國王的女兒,就是佛女呀,能與佛女結緣,自己不是可以長壽嘛!

說起大宋朝,起初尊崇的是道教,太祖、太宗都請過陳摶老祖;到了真宗時,佛、道並重;仁宗傾信佛教;以後的皇帝又信道教,宋徽宗就自稱道君皇帝。

這些話不必細表。

且說仁宗皇帝聽說天竺國送來了佛女,心裡高興,讓人把貢品和佛女送到後宮,由鴻臚寺設宴,招待天竺國來的所有人員。

陰光大法師在這兒住十天。

仁宗皇帝散朝之後,回到後宮,心裡還想著:天竺國的佛女,會懂些佛法,人才嗎,不一定有中原女子漂亮。

給她個什麼職位呢?仁宗還沒有拿定主意呢,已經來到了毓秀宮,天竺國的九公主暫時安排在這兒。

內侍一聲喝喊:「萬歲爺到!」

所有的宮女急忙跪倒接駕。

九公主也跪倒在地:「臣妾達達梅爾迎接聖駕。」

這一聲好似燕語鶯啼,特別悅耳好聽。

仁宗登時眉開眼笑:「一愛一卿掌起面來。」

「謝萬歲。」

九公主達達梅爾抬起頭,斜著瞟了仁宗一眼,一看是個年過花甲的老頭子,心裡有點不高興,但她很會做戲,臉上卻顯出了笑容。

桃花樣的臉蛋,顯出一對酒窩。

這一瞥一笑,把仁宗的身一子都弄酥了,飄飄欲仙,不顧皇上的尊嚴,搶步上前,拉起了九公主,左看看,右瞧瞧,不想鬆手。

達達梅爾裝出又溫順,又害怕的樣子,依偎在仁宗懷裡,一語不發。

當天晚上宋仁宗就住在毓秀宮。

第二天把九公主送在樂善宮,加封她為梅妃,一下子成了貴妃一娘一娘一。

仁宗自納了梅妃,天天在樂善宮與她結佛緣,別的宮門一步也不肯去。

正像白樂天的詩裡說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一寵一愛一在一身!

陰光大法師圓滿地完成了使命,要回天竺國了,仁宗親自簽發了國書,賞給天竺國王不少名貴藥材和絲綢,賞給陰光法師及其隨從三車金銀珠寶。

這天上午,各部院的尚書、侍郎、正卿、少卿,都在鴻臚寺為陰光餞行。

眾官員把陰光送到裡城的朱雀門,各自回府。

陰光騎在駱駝上,閉目想著心事,盤算著下一步如何進行,沒想到在南薰門外一遇見了崑崙僧。

陰光法師也就是古月和尚大踏步來到崑崙僧面前:「阿彌陀佛。

老羅漢,這是怎麼了?被人家鎖在囚車裡邊,還拿鐵鏈鎖著?」

「古月羅漢,快救我吧,一進城就沒命了。

詳情等以後再給你說,」「那都是些什麼人?」

「全是我好友,有夏遂良、計成達,肖道成等等,凡是鐵籠囚車裡的,都是高人。」

古月和尚聞聽這隊囚犯裡頭有夏遂良、計成達等人,心裡飛快地打著主意,腦子一熱,發話道:「來人,把他們帶隊的叫到這兒,我有話要問。」

「是。」

兩個和尚答應一聲,轉身惡聲惡氣問那些當兵的,誰是頭。

當兵的不敢不說,用手指了指徐良,這倆和尚就過來了:「喂,是你帶隊嗎?」

徐良心裡早就生氣了。

但看到這些人派頭很大,不知道來歷,也沒敢發作,只好強壓怒火答道:「不錯,正是在下。

你們有啥事,請說吧。」

「看著沒?那位是我們大法師,他要你前去回話,快走吧。」

白芸瑞看著他那盛氣凌人的樣子,就想上去給他兩個嘴巴。

他剛一抬胳膊,被徐良拽住了:「老兄弟,我們看看去。」

白芸瑞不樂意也不行,被徐良拽著,來到古月面前。

古月問道:「你們倆是帶隊的嗎?叫什麼名字?」

「白眉徐良,小達摩白芸瑞。

請問老師父,您出家哪座名山,法號怎麼稱呼?」

「貧僧古月是也,乃是天竺國的護國大法師,此次作為國王的特使,來宋國修好。」

「噢,原來是這樣。

大法師,兩國修好,自有鴻臚寺負責,我們從外地剛剛回來,管不著這個事,不知老羅漢叫我前來有何吩咐?」

「徐良,貧僧有一事不明,要當面領教。」

「不知所問何事?」

「這囚車裡押的都是什麼人?」

「全是國家的要犯。」

「是嗎?徐良,貧僧想與你商量件事,不知能不能答應。」

「同我商量?」

「是啊。

看著沒,這個崑崙僧,是我的朋友,我打算替他求求情,讓你把他放了。

怎麼樣,能賞給我這個臉嗎?」

「哎呀,那可不行。

大法師,他們是國家的要犯,既被捉拿,就得交付有司審問,是殺是放,讓官家處理,我徐良怎麼敢當家私自放人呢?請大法師明鑒。」

「徐良,你說這都是官面上那一套話。

我現在以天竺國國師的身份,私下向你求情,請你抬抬手,把人給放了。

常言道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道牆,你又何必認死理呢。

再者說我求你放人,是看得起你,而不是怕你,你若真不答應,搶我也能把人給搶走,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徐良一看,這個大和尚說話太蠻橫無理了,在我國京城門外,就敢行兇搶國家的要犯?你這膽子可不小哇!徐良就不願再理他,右手一揮,向軍兵傳令:「前隊開道,進城!」

古月和尚一看徐良不買他的賬,老傢伙也氣壞了,一回身拿過日月連環鏟,「嘩啦啦」一晃高聲喝喊:「好個徐良,別給臉不要臉,今天這些人我算要定了,不但是崑崙僧,還有夏遂良,計成達,你一個也別想帶走!兒郎們,上!」古月一聲令下,天竺國的和尚、軍兵全動手了,紛紛奔向囚車,就要搶人。

白芸瑞、房書安、艾虎等人能看著讓他們搶嗎?也都一操一傢伙迎了上來。

押送囚犯的軍兵,都是個頂個的壯小伙,他們手持兵刃,護住了囚車,天竺國的人要想搶囚犯還不那麼容易。

古月氣得哇哇怪叫,舉大鏟照定徐良便砸。

徐良雖然不是他的對手,但三五十招不一定敗陣,兩個人戰在了一處。

走了有七八個回合,古月就有點急了,他是做賊心虛啊!這兒是大宋朝的天子腳下,城裡城外都住著禁兵,城頭還有軍兵巡邏,一旦朝廷發下命令,讓那些禁兵圍過來,還有我的好嗎?不行,得趁他們還沒有調動軍隊,就把事情辦好。

古月想到這兒,口中打了一聲呼哨,再看天竺國這些人,各自從兜囊裡掏出了一個小布袋,蒙在頭上,僅僅露出兩眼。

接著他們又掏出一個四寸多長的小布袋,對著徐良、白芸瑞和這些軍兵就抖開了,一會兒南薰門外佈滿五色的煙塵,徐良等人不住咳嗽著,眼睛就睜不開了。

等過了一會兒,煙塵慢慢消逝,再看這些囚犯,所有的囚車全被砸壞了,裡邊空無一人,夏遂良、崑崙僧等囚犯蹤跡不見,古月那一隊人馬也不知去向!徐良、白芸瑞這懊惱勁兒就別提了,沒想到在南薰門外能發生這樣的事。

今天在這兒鎮守南薰門的是宣威將軍馮禹。

馮將軍見古月和尚出城,坐在城樓那兒沒動地方,因為他聽說天竺國給皇上送來一名「佛女」,心裡有點不太樂意。

古月和徐良在城門外交涉,他也看到了,沒料到雙方會動手。

等他一看打起來了,這才傳令出兵。

馮禹也下城樓了,但也晚了,南薰門外煙霧迷漫,一直到城門洞這兒,對面看不清人臉,怎麼交戰呢!等到煙消霧散,犯人已經被劫走了。

馮禹見著徐良,兩個人都很著急。

馮禹道:「三將軍,你們先等一會兒我,讓我前去追趕這伙惡賊!」馮將軍帶著三百名騎兵,一陣風追下去了。

誰知時候不大,又敗了回來,馮禹被打得抱鞍吐血,受了重傷。

徐良一想:怎麼辦呢?趕快報告皇上吧,讓朝廷發一道命令,不怕古月飛出中國去。

徐良把軍隊紮在南薰門外,暫時讓艾虎等人統帶,他和白芸瑞、房書安急匆匆回到開封府,正好在府門外一遇見蔣平。

蔣平一見徐良等人的模樣,吃了一驚:「良子,你,你們回來了?」

「哎呀四叔,大事不好,我們帶著幾十名犯人,在南薰門外一遇到了麻煩,夏遂良等人全被劫走了!」蔣平激靈靈打了個冷戰,真好似三九天被冷水澆頭:「有這等事?何人這麼大膽,敢在天子腳下搶劫囚犯?」

「是天竺國特使古月和尚干的,詳情以後再說。

我要面見相爺,讓他趕快奏明聖上,傳旨意捉拿古月和那群囚犯歸案。」

「哎呀,事情不巧哇,相爺奉旨到河北路查賑去了。」

「這可怎麼辦呢,事在緊急,必須立即奏明聖上不可呀。」

蔣平一想:這事不能耽誤,乾脆找潞國公文顏博吧。

文老是當朝宰相,德高望重,他求見皇帝,比較方便。

蔣平、展昭、徐良、白芸瑞、房書安五個人換好官服,來到潞國公府。

門官一見是蔣平等人,非常客氣,立即向裡通報,文顏博一聲「請!」眾人被接進了客廳。

蔣平等人來到文大人面前,雙膝跪地,請了安。

文顏博讓人看座,五人坐在一旁。

文顏博道:「諸位來見老夫,有事嗎?」

蔣平道:「老大人,現在發生了一件大事,非得請您立即面奏聖上不可。」

文顏博看他們的神色,覺出事件嚴重,問道:「發生了什麼大事?」

「老大人,徐良他們經過浴血奮戰,捉住了國家要犯夏遂良等人,誰知到了南薰門外,正碰上天竺國的特使陰光大法師,那個大和尚恃強行兇,把囚犯全給搶走了。

南薰門總監馮禹帶兵追趕,被打成重傷。

我們求您趕快奏明聖上,讓萬歲發一道旨意,四路封鎖,捉拿陰光和那些逃犯!」文顏博聽罷也吃了一驚,說道:「諸位不要急,老夫現在就進宮稟明皇上,求他發聖旨捉拿罪犯。」

文大人當即更換朝服,也沒帶儀仗,乘坐一頂小轎,出了潞國公府,直奔皇宮。

西華門外落了小轎,讓徐良等人在這兒等候,老頭子一個人前去叫門。

皇城衛士一看是文大人前來叫門,不敢不開,他是當朝宰相啊。

有兩名太監過來,向文大人請安。

文顏博道:「二位內侍,我有要事,須立即奏明聖上,請給傳稟一聲吧。」

「老國公,聖駕在樂善宮,我們陪你一道去吧。」

「如此甚好,請二位頭前帶路。」

文顏博在太監的引導下,來到樂善宮外。

樂善宮的太監一看是文大人到了,趕忙過來請安。

文大人道:「請你們傳奏一聲,就說文顏博有急事要見聖駕。」

太監小聲說道:「老大人,聖上正在做佛事呢,我們不敢衝撞啊。」

「你們就說我有要事,耽誤不得,必須馬上奏明。」

「是是,我們進去看看。」

文顏博在這兒等了半個多時辰,太監才出來了,嘴一咧說道:「文大人,不行啊,萬歲爺正在拜佛,一炷香還沒燃夠一小半,香不著完,誰也不敢說話,誰要敢咳嗽一聲,打擾了萬歲的佛事,就有殺頭之罪呀!您還是再等一會兒吧。」

「不行,這件事非常緊急,一刻也不能等。

你若不敢啟奏,讓我自己來好了。」

文顏博說著話端帶撩袍就要往裡進。

大監一見可嚇壞了,急忙攔住道:「文大人,您別著急,讓我再進去看看。」

這位太監小心翼翼地來到佛堂,閃目一看,見皇上閉目坐在黃綾墊上,口中在念著什麼,那位梅貴妃緊挨皇上坐在一邊。

皇上在非常虔城地拜佛,梅貴妃卻睜著眼,不住地前後張望。

她見那個太監二次過來,就知道有事。

梅貴妃不想讓他打擾仁宗的興趣,便悄悄起身,出了佛堂,問太監道:「你兩次探頭探腦,有什麼事?」

「啟奏一娘一娘一,宰相文顏博,在宮門外求見萬歲,說有要事啟奏。」

梅貴妃眼珠轉了轉,眉一毛一一挑道:「蠢才!萬歲爺正在做佛事,乞求長命百歲,在這種時候,任何人都不敢打擾他,你不知道嗎?哪怕有天大的事,也不能驚動聖駕。

傳我的話,讓文顏博回府去吧。」

小太監唯唯諾諾,退了出來。

見到文顏博,擦了把頭上的汗珠,把梅貴妃的話學說了一遍。

文顏博等了這麼半天,已有點不高興,聽小大監又這麼一說,更氣惱了,心說:萬歲呀,你放著朝閣大事不問,結什麼佛緣哪!我要等到明天,夏遂良他們早沒影兒了!不行,你不讓進我也得進,看你能把我這個三朝老臣怎麼樣!老頭子硬勁兒一上來,什麼也不顧,鬍子一擺,玉帶一端,撩袍就闖樂善宮。

守門太監嚇得魂不附體,但他們不敢硬行阻攔,只是喊道:「老大人,不行啊,您不能進去。」

「站到一邊去。」

文顏博推開內侍,氣呼一呼闖進了樂善宮,來到佛堂門口。

文大人閃目一看,見皇上和梅妃在那兒坐著,嘴裡不知念的什麼,佛台上那一炷香,還沒燃完呢。

文顏博再生氣,面對的是皇上啊,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君臣大禮一點都不能錯,只得雙膝一屈,跪在佛堂門口,高舉象牙笏板,說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臣中書令、集賢殿大學士文顏博,有急事啟奏聖駕。」

皇上在樂善宮作佛事,誰敢說一句話啊,整個宮院非常肅靜,掉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到。

仁宗聽文顏博這麼一喊,給嚇了一跳,心說:你這個老頭子想幹什麼,朕正在做佛事,你跑到這兒大呼小叫的,把我的佛緣給攪了。

他本想發作一通,把文顏博趕出去,又一想:不行,他是三朝老臣,又是當朝宰相,還得以禮相待。

仁宗連頭都沒回,沒好氣地道:「文一愛一卿,朕現在有事,你先回宮去吧,有什麼事到朝堂再議。」

「萬歲,事在緊急,不能耽誤啊。」

「什麼事這樣急?」

「萬歲容稟。

徐良、白芸瑞他們從南海回來了,抓住了夏遂良等全部要犯。」

皇上把臉轉過來了,這才帶有一絲笑容:「何時進的京?」

「今日午時。」

「好吧。

內侍,傳朕的口旨,著光祿寺盛擺宴席,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要赴宴,為徐良他們賀功。

文一愛一卿,你回府去吧。」

仁宗說著話又想去誦他的經,被文顏博叫住了:「萬歲,臣的話還沒說完呢。

夏遂良這一群要犯,在南薰門外被人劫走了。」

仁宗這回急了:「什麼?要犯被劫?就發生在南薰門外?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快快奏來。」

「遵旨。」

文顏博這才把事情的經過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宋仁宗聽罷吃驚不小,他也不結佛緣了,站起身在佛堂裡來回轉圈,想著心事,一時拿不定主意。

梅貴妃坐在一旁,起初對文顏博的話並沒認真聽,後來聽說夏遂良等囚犯被劫,感到興趣,這才專心聽文大人的敘述。

當她聽到陰光大法師砸囚車搶囚犯戰官兵,梅貴妃那心裡咯登一下,暗自埋怨陰光和尚辦這事有點莽撞,弄不好會把自己也牽連進去。

怎麼辦呢?就得想個主意,干擾皇上的決定,不讓他追究陰光法師的責任。

仁宗這會兒已經把主意拿定了,心說:陰光和尚太不像話了,你給我送來了個佛女,我沒少賞賜你呀,你竟敢膽大妄為,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作出這等國法難容之事,你那心目中還有沒有我這個大宋皇帝!仁宗想到這兒,說道:「文顏博聽旨。」

「臣在!」「為朕擬定旨意,意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派出鐵甲軍一千名,戰將三十員,由徐良、白芸瑞配合,速去緝拿陰光和尚及所有逃犯,不得有誤。」

「臣遵旨。」

文顏博磕頭站起,有人拿來筆墨紙硯,搬過一個小桌,文大人當場就要擬旨。

梅貴妃對著仁宗雙膝跪地,說道:「萬歲在上,臣妾有本啟奏。」

仁宗皇帝只要看到梅一娘一娘一,就樂得眉開眼笑,見一愛一妾說話,趕忙答道:「一愛一卿平身,你有何本奏?」

「萬歲,這道旨意傳不得,妾以為事有可疑。

想那陰光大法師,乃是天竺國的三綱長老,位在二十名國師之上,是一個道德高深的聖僧啊,怎麼會辦出這種違法之事呢?再說他與夏遂良、崑崙僧又無往來,劫持那些罪犯幹啥?看來所謂南薰門外的事情,全是一派胡言哪。」

「依你之見呢?」

「依臣妾之見,必是徐良、白芸瑞在三仙島戰敗而回,無法交旨,捏出了這篇謊言,來欺哄聖駕。

聖上應該降旨,追查徐良、白芸瑞等人的欺君之罪才是。」

只因為梅貴妃這一番話,才引出了皇宮內院的一場大亂。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白眉大俠
第一回 長安侯仗勢霸民女 白眉毛除暴懲頑凶第二回 山西雁大鬧侯爺府 小諸葛設立招夫擂第三回 俠女擇夫大打出手 義士選妻除暴安良第四回∪俠女白眉鬥惡棍 比高低徐良伏凶僧第五回 黑山頭徐良收弟子 石塔下白眉探地穴第六回 徐良得劍驚又喜 老道奪劍喜又驚第七回 進匪窟徐良夜探古剎群寇白眉大施神威第八回 除頑敵火燒蓮花寺 肅匪患出兵大同府第九回 女賊率眾鬧官府‰淵隻身訪匪巢第十回 蔣平用智布羅網 群賊中計困牢籠第十一回≡金鏢徐良戰林玉£絕境黃倫請朱亮第十二回書安耍笑雲飛子 朱劍仙怒闖大同城第十三回 鋌而走險飛劍仙劫牢 降妖伏魔白眉毛捨命第十四回 戰凶頑名俠鬥惡劍 中奸計官府聘高醫第十五回 徐白眉會面金蟬子 陳東坡大鬧隱賢莊第十六回 赤鬚子酒醉失寶鉞 眾豪傑追蹤九和宮第十七回 強中還有強中手 能人背後有能人第十八回 大頭鬼下書奔公館 白眉毛揮師赴匪窟第十九回 闖三關群雄赴會 施詭計賭鬥輸贏第二十回 山西雁刀劈小霸王∞五霸人前顯神力第二十一回 紀老劍客走梅花樁 七星真人擺人頭宴第二十二回 胡小記命喪寒潭 蔣小義陣前報號第二十三回 父疼子相依為命 妻害夫骨肉離分第二十四回 赴寒潭蔣小義斬墨魚 練硬功紀華成斗凶僧第二十五回 群雄投宿獅子林 蔣昭夜探閻王寨第二十六回 兄愛弟暗中示警 師護侄拔刀相助第二十七回 紀三爺因傲丟性命 白眉毛怒踩梅花樁第二十八回 劉道通自食惡果 梅良祖奇遇京師第二十九回 梅良祖獻藝鷹愁澗∩劍仙炮打獅子林第三十回 白眉俠巧會中山劍 武元功怒斥天德王第三十一回△將仇報父子遭難 以正壓邪徐良拚命第三十二回 王商被棄野人島 王猿得遇萬年僧第三十三回 海外野叟大鬧天王殿 白眉徐良調兵打三關第三十四回 平匪窟大獲全勝 遭陷害徐良收監第三十五回 假徐良皇宮殺人命 真白眉刑部受冤枉第三十六回書安挑頭救干老…江鼠率眾戰淫賊第三十七回 幾經周折忠良獲釋 歷盡艱辛叛逆遭擒第三十八回 報父仇假徐良作孽 除奸佞真白眉揚威第三十九回 尋夫婿俠女誤走葵花岡 會仇敵白眉嶺下丟人頭第四十回 聞噩耗群雄齊集王家店 要首級艾虎雙上疊雲峰第四十一回 大頭鬼舌戰半翅蜂 小義士被困虎狼窩第四十二回 男扮女裝龍天彪上山 棄暗投明王金玲反正第四十三回〈山寨父女變臉∪艾虎師徒仗義第四十四回書安智激鍾林 小太保火燒群寇第四十五回 鬧祠堂張華尋舊賬 戰群寇芸瑞臥病床第四十六回 名師登門傳絕藝 高徒受業苦攀登第四十七回 僧道俗同教一弟子 白芸瑞分拜三恩師第四十九回 官兵一打疊雲峰 芸瑞夜探狼牙澗第五十回 盜人頭芸瑞入虎口 平匪巢蔣平派兵將第五十一回…江鼠失算被困 小達摩刀劈凶僧第五十二回 遇勁敵白芸瑞受制£故友山西雁揚威第五十三回 白眉毛因禍得福 學絕藝再練真功第五十四回 山西雁舞刀嚇群寇 白芸瑞抖威震賊窟第五十五回書安誤走蔣家坨 大頭鬼被戲三仙居第五十六回 漏網賊投靠新主校尉舌戰故交第五十七回 震八方棄暗投明書安絕處逢生第五十八回 小五義血戰少華山 盲老者談笑戲群寇第五十九回 化險為夷五小脫險 悲雙離合四傑拜山第六十回 獻絕技驚破賊膽 捉王順大報父仇第六十一回○禪救徒劫囚車 盲俠仗義斗凶僧第六十二回…旋歸金鑾殿封官 揚美名太師府賀喜第六十三回 樂極生悲國舅被殺 冒名頂替忠良受辱第六十四回 包青天奉旨審命案 白芸瑞公堂訴曲直第六十五回 鬧金殿八賢王力保忠良 查兇手趙德芳便服私訪第六十六回 相國寺八王白日失蹤封府包公深夜審案第六十七回…江鼠演苦肉計書安探蓮花觀第六十八回 不親假親房書安套近 將計就計大頭鬼被拿第六十九回 狗咬狗房書安漁利 官護官小達摩剿賊第七十回 白芸瑞活捉張小溪 鄒化昌大戰郭長達第七十一回 冤案昭雪元兇正國法 打賭擊掌南鄭請高士第七十二回 臭豆腐南鄭遇險 白眉毛嚴懲賊寇第七十三回 學劍術白眉識魔女 懲凶頑徐良傷佛禪第七十四回 蔣則長調兵遣將 郭長達口是心非第七十五回 闖重圍群雄脫險境∪八王老房下苦工第七十六回 審妖道方知底細 圍下院巧遇勁敵第七十七回 老奸巨猾惡道施詐 怒不可遏徐良打賭第七十八回 盛友如雲俠劍齊集開封 同仇敵愾群雄共赴武場第七十九回 鍾太保力勝三陣 臭豆腐戲耍老賊第八十回書安當眾斥晏風∩劍仙被激登擂台第八十一回∩劍仙掌打三老 山西雁腳踢朱亮第八十二回 天聾地啞力盡斃命 瑤山四橫血染擂台第八十三回 包青天觀擂遭不測書安保駕撞南牆第八十四回 小豪傑嚴懲田環 祖孫倆揚威擂台第八十五回Λ輸贏名僧斗高道 下毒手普中遭暗算第八十六回 名醫指路天池取寶 好事多磨二小喪生第八十七回 借寶珠拜望混江龍 出難題比武訂終身第八十八回 鬧天池龍女斬孽龍 得蓮子虎將斗虎將第八十九回大頭飯館會奇叟 郭長達廟中迎幫兇第九十回 下戰表大頭嚇群賊 懲凶頑奇叟戲朱亮第九十一回 崑崙佛怒登八王擂 郭長達唆使法空僧第九十三回 郭長達比擂技窮 昆它僧賭注三掌第九十四回 眾豪傑血戰蓮花觀書安活捉郭長達第九十五回 白芸瑞偷赴修羅剎 大頭鬼夜探三教堂第九十六回 小達摩身置險地 白雲劍舌戰金燈第九十七回 虎狼窩名劍客遭暗算○門地房書安請救星第九十八回●貫滿盈飛劍仙身死 出奇制勝白眉毛揚威第九十九回 小達摩血染王家店 十七老圍攻夏遂良第一百回 小劍摩決鬥金燈 眾俠義奏凱班師第一○一回 望海樓芸瑞斥惡霸 五楊觀小英會達摩第一○二回 白芸瑞深夜驚淫賊 陸小英含屈受刀傷第一○三回 陸小英道觀顯絕技 白芸瑞客店施銀兩第一○四回 白芸瑞義釋韓士佩 山藥蛋智激小達摩第一○五回═聖祠掌擊皮振山∠魂谷刀劈通臂猿第一○六回 活報應掌打清風客 賽太公桿傷孔老道第一○七回 白芸瑞遇難落魂橋 陸小英殺賊救英傑第一○八回 陸天林怒懲姚敬芝 尚懷山有意賭輸贏第一○九回═童子戲耍房書安 師兄弟報信三仙島第一一○回 小弟兄智戰杜大賓 白芸瑞刀劈齊霸天第回 四英雄遭困迷汕洞書安計騙張笑影第一一二回 張道遠失足跌懸崖 陸天林遇難絕命台第一一三回 陸小英怒斥小達摩 白芸瑞拜山金斗寨第一一四回 山西雁客店救老人 插翅虎山寨迎賓客第一一五回 鐵觀音問罪金斗寨 白眼眉大戰彭芝花第一一六回 彭芝花放火小孤山 山西雁夜探二聖莊第一一七回 鐵觀音二次戰徐良 彭芝花掌會無毛怪第一一八回 眾劍客雄金斗寨 侯援兵進駐集賢村第一一九回═觀音對陣賭生死 眾英雄血戰絕命台第一二○回 山西雁陣前責大義 夏遂良力敵眾劍客第一二一回 肖道成以樓賭輸贏 白芸瑞海康除惡霸第一二二回 小這摩巧請羅子真 校尉隊一破七星樓第一二三回 鯉魚島搬請宮世良 校尉隊二破七星樓第一二四回 中詭計雙方大混戰 眾英雄一打三仙觀第一二五回 陸小英禮請金冠道 校尉隊三破七星樓第一二六回 眾英雄二打三仙觀 夏遂良四面受圍困第一二七回 校尉隊破敵獲全勝 白芸瑞氣走陸小英第一二八回城外突然遭變故●和尚逞兇劫囚徒第一二九回 文宰相直言罹大難∪忠良怒闖樂善宮第一三○回 光祿寺盛擺慶功宴 梅貴妃計害白芸瑞第一三一回 小達摩宮院受酷刑 小五義夜鬧樂善宮第一三二回 八賢王保本救忠良 眾賊寇血洗南清宮第一三三回 笑天王單棍掃百寇 夏遂良避難金石寺第一三四回 崑崙僧殘害潘秉臣 勇白春京城報急信第一三五回═親王金殿大反目☆聖旨搜查晉王府第一三六回封府校尉審兇犯 樂善宮徐良擒梅妃第一三七回 眾英雄聚集東海鎮═校尉私探小蓬萊第一三八回 武聖人有意囚二子═弟兄誤撞翠竹林第一三九回●道人兩次搜苗宅 苗振東舉家離蓬萊第一四○回 昆它僧惡語激白春 笑天王船頭震敵膽第一四一回●和尚逞兇傷四老 陶福安獨戰擒古月第一四二回 碧霞宮武聖問是非 乾元洞芸瑞見師尊第一四三回 武聖人擺設金燈陣 四劍客血濺絕命台第一四四回 龍雲鳳劍斬崑崙僧 夏遂良怒殺龍雲鳳第一四五回 武聖人窮途尋自盡 斬賊寇高唱凱歌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