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白話文
元帝本紀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蕭繹,字世誠,小字七符,是梁高祖的第七個兒子。
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八月初六生,天監十三年(514)封為湘東郡王,受封邑二千戶。
最初擔任寧遠將軍、會稽郡太守,後入宮擔任侍中、宣威將軍和丹一陽一尹。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出任持節使、都督荊、湘、郢、益、寧、南梁六州的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
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加封號為平西將軍。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加封號為安西將軍。
大同三年(537)加封號為鎮西將軍。
五年(539)入宮擔任安右將軍、護軍將軍,負責石頭戍地的軍事。
六年(540)出任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江州刺史。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調任使持節、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西將軍,荊州刺史。
三年(549)三月,魏大將侯景的侵略軍攻陷梁京城。
四月,太子的舍人蕭韶到江陵宣佈密詔,任命世祖為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製,其他的職務照舊。
這一月,世祖在湘州用兵,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拒不派遣軍隊應徵。
六月二十二日,世祖派遣其長子蕭方等率領軍隊討伐蕭譽,在交戰中戰敗身亡。
七月,又派遣鎮兵將軍鮑泉代為領兵討伐蕭譽。
九月初三,雍州刺史岳一陽一王蕭鮞舉兵反梁,進犯江陵,世祖據城拒守。
九月十三日,鮞的部將杜萴與其兄弟及楊混各自率領自己的軍隊來投降世祖。
十四日,蕭鮞逃出江陵。
鮑泉攻打江陵而不能攻下,又派遣左衛將軍王僧辯代替鮑泉擔任軍事將領。
大寶元年(550),世宗仍然稱為太清四年。
正月初一,左衛將軍王僧辯得到三十隻還帶著枝葉的桔子,獻給世祖。
二月十四日,衡一陽一內史周弘直上表說在郡的交界地發現了鳳凰。
夏五月二十三日,王僧辯攻下了湘州,將河東王蕭譽斬首,湘州被平定。
六月,江夏王大款、山一陽一王大成、宜都王大封從信安趁防守的空隙來投奔世祖。
九月十四日,任命前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為中衛將軍、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任命中撫軍將軍的長子蕭方諸為郢州刺史,任命左衛將軍徐文盛、右衛將軍一陰一子春、太子右衛率肖慧正、轀州刺史席文獻等南下武昌抵抗任約。
任命中衛將軍、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南平王蕭恪為荊州刺史,鎮守武陵。
十一月十八日,南平王蕭恪、侍中臨川王大款、桂一陽一王大成、散騎常侍江安侯圓正、侍中左衛將軍張綰、司徒左長史壇等府、州、國一千人上書,請求蕭繹任相國。
十二月十七日,任命定州刺史蕭勃為鎮南將軍、廣州刺史。
派遣護軍將軍尹悅、巴州刺史王纂、定州刺史杜幼安率領軍隊南下武昌,援助徐文盛。
大寶二年(551),世祖仍然稱為太清五年。
二月二十五日,魏國派遣使者來行聘禮。
三月,侯景率領自己全部的軍隊西上,與任約的軍隊會合。
四月初三,侯景派遣手下的將領宋子仙、任約襲擊郢州,俘虜了郢州刺史蕭方諸。
初五,徐文盛、一陰一子春等人逃出武昌回到駐地,王纂、尹悅、杜幼安等人都投降了侯景。
初七,領軍將軍王僧辯率領部眾屯駐在巴陵。
二十一日,侯景進犯巴陵。
五月十一日,世祖派遣游擊將軍胡僧..、信州刺史陸法和率領部隊南下援助巴陵。
任約戰敗,侯景隨即率部逃跑。
任命王僧辯為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胡僧..為領軍將軍,陸法和為護軍將軍。
仍舊命令王僧辯率領各部軍隊追擊侯景,軍隊所到的地方都取得了勝利。
八月初三,王僧辯的軍隊南下駐紮在湓城。
十九日,任命鎮南將軍、湘州刺史蕭方矩為中衛將軍。
司空兼征南將軍、南平王蕭恪加稱號為征南大將軍、湘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九月初五,任命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令王僧辯為江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盤盤國向世祖貢獻經過馴養的大象。
冬十月初一,江陵城的上空出現像車輦蓋子一樣的紫色雲。
這個月,太宗駕崩。
侍中、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尚書令及長寧縣侯王僧辯等人敬獻奏表,報道皇室的不幸。
世祖接到凶訊,哭喪三日,百官都身著白色孝服。
世祖回答所上奏表說:「孤以不德,天降之災,枕戈飲膽,扣心泣血。
風樹之酷,萬始不追;霜露之哀,百憂總萃。
甫聞伯升之禍,彌切仲謀之悲。
若封豕既殲,長蛇即戮,方欲追延陵之逸軌,繼子臧之高讓,豈資秋亭之壇,安事繁一陽一之石。
侯景,項籍也;蕭棟,殷辛也。
赤泉未賞,劉邦尚曰漢王;白旗弗懸,周發猶稱太子。
飛龍之位,孰謂可躋;附鳳之徒,既聞來議。
群公卿士,其諭孤之志,無忽!」司空南平王肖恪率領宗室子弟五十多人,領軍將軍胡僧..率領屬下官員二百多人,江州別駕張佚率領當地官吏和百姓三百多人,一齊獻上書信說服世祖即皇帝位,世祖堅持不接受。
十一月初五,王僧辯又獻上奏表,世祖回道:「孤聞天生蒸民而樹之以君,所以對揚天休,司牧黔首。
攝提、合雒以前,栗陸、驪連之外,書契不傳,無得稱也。
自阪泉彰其武功,丹陵表其文德,有人民焉,有社稷焉,或歌謠所歸,或惟天所相。
孤遭家多難,大恥未雪,國賊則蚩尤弗翦,同姓則有扈不賓,臥而思之,坐以待旦,何以應寶歷,何以嗣龍圖。
庶一戎既定,罪人斯得,祀夏配天,方申來議也。」
這個時候大量的叛亂軍隊還存在,世祖還沒有考慮即位之事,而各方面的人員都上表勸世祖即位,前後陸續不斷,於是便下了一道命令說:「《大壯》承乾,《明夷》垂翼,王旋度亟移,玉律屢徙,四岳頻遣勸進,九棘比者表聞。
譙、沛未復,塋陵永遠,於居於處,寤寐疚懷,何心何顏,撫茲歸遠。
自今表奏,所由並斷,若有啟疏,可寫此令施行。」
這一天,叛軍的司空、東南道大行台劉神茂率領劉歸義、留異投奔正義,送上奏表請求歸降。
大寶三年(552)世祖仍舊稱太清六年。
正月初五,世祖下命令說:「軍國多虞,戎旃未靜,青領雖熾,黔首宜安。
時惟星鳥,表年祥於東秩;春紀宿龍,歌歲取於南..。
況三農務業,尚看夭桃敷水;四人有令,猶及落杏飛花。
化俗移風,常在所急;勸耕且戰,彌須自許。
豈直燕垂寒谷,積黍自溫,寧可墮此玄苗,坐餐紅粒,不植燕頷,空候蟬鳴。
可悉深耕概種,實堵彳復業,無棄民力,並分地利。
班勒州郡,鹹使遵承。」
任命智武將軍、南平內史王褒為吏部尚書。
二月,王僧辯率領的眾多軍隊從尋一陽一出發。
世祖迅速發佈檄文向各地宣告說:「今遣使持節、大都督、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尚書令、長寧縣開國侯王僧辯率眾十萬,直掃金陵。
鳴鼓聒天,從金震地。
朱旗夕建,如赤城之霞起;戈船夜動,若蒼海之奔流。
計其同惡,不盈一旅。
君子在野,小人比周。
何校滅耳,匪朝伊夕。
舂長狄之喉,擊致支之頸。
今司寇明罰,質夫所誅,止侯景而已。
黎元何辜,一無所問。
諸君或世樹忠貞,身荷一寵一爵,羽儀鼎族,書勳王府,俯眉猾豎,無由自效,豈不下慚泉壤,上愧皇天!失忠與義,難以自立。
想誠南風,乃眷西顧,因變立動,轉禍為福。
有能縛侯景及送首者,封萬戶開國公,絹布五萬匹。
有能率功義眾,以應官軍,保全城邑,不為賊用,上賞方伯,下賞剖符,迸裂山河,以紆青紫。
昔由余入秦,禮同卿佐;日石單降漢,且王耳金貂。
必有其才,何血無位。
若執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
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
信賞之科,有如皎日;黜陟之制,事均白水。
檄布遠近,鹹使知聞。」
三月,王僧辯等人率領的軍隊平定侯景之亂,將他的首級傳送到江陵。
二十日,將叛軍已被平定的消息上報明堂、太社。
二十一日,王僧辯等人又送上奏表說:「眾軍以今月戊子總集建康。
賊景鳥伏獸窮,頻擊頻挫,一奸一竭詐盡,深溝自固。
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突騎短兵,犀函鐵螲,結隊千群,持戟百萬,止紂七步,圍項三重,轟然大潰,群凶四滅。
京師少長,俱稱萬歲。
長安酒食,於此價高。
九縣雲開,六一合清朗,矧伊黔首,誰不載躍!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嬰憤忍酷。
自紫庭降闕,胡塵四起,鉌垣好..,冀馬雲屯,泣血治兵,嘗膽誓眾。」
相國回答說:「省表,復具一二。
群公卿士,億兆夷人,鹹以皇天眷命,歸運所屬,用集寶位於予一人。
父叔金吾之官,事均往願,孟德征西之位,且符前說。
今淮海長鯨,雖雲授首;襄一陽一短狐,未全革面。
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二十三日,宣猛將軍朱買臣秘密殺死豫章嗣王蕭棟和他的兩個弟弟蕭橋、蕭賬,這是世祖的意向。
四月初八,益州刺史、新除假黃鉞、太尉武陵王蕭紀在蜀地竊取皇位,改年號為天正元年。
世祖派遣兼司空蕭泰、祠部尚書樂子雲按禮儀拜見祖宗的墳陵,整修恢復宗社的廟宇。
二十日,世祖下令說:「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
雖子產獻捷,戎服從事,亞夫弗拜,義止將兵。
今凶丑殲滅,逆徒殄潰,九有既截,四海平安。
漢官威儀,方陳盛禮,衛多君子,寄是式瞻。
便可解嚴,以時宣勒。」
這一月,任命東一陽一太守張彪為安東將軍。
五月初三,司空南平王蕭恪以及宗室王侯、大都督王僧辯等人,又一次敬獻奏表請求世祖加皇帝的尊號,世祖還是堅持不接受。
十三日,任命征南將軍、湘州刺史、司空南平嗣王蕭恪為鎮東將軍、揚州刺史,其他職務照舊。
十七日,任命尚書令、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王僧辯為司徒、鎮衛將軍。
十八日,將叛軍左僕射王偉、尚書呂季略、少卿周石珍、舍人嚴..在江陵斬首,暴一屍一街頭。
這一天,世祖下令說:「君子赦過,著在周經;聖人解罔,聞之湯令。
自獫狁孔熾,長蛇薦食,赤縣阽危,黔黎塗炭,終宵不寐,志在雪恥。
元惡稽誅,本屬侯景;王偉是其心膂,周石珍負背恩義,今並享諸鼎鑊,肆之市朝。
但比屯鍃寇擾,為歲已積,衣冠舊貴,被一逼一偷生,猛士勳豪,和光苟免,凡諸惡侶,諒非一族。
今特闡以王澤,削以刑書,自太清六年五月二十日昧爽以前,鹹使惟新。」
這一月,魏國派遣太師潘樂、辛術等人侵犯秦郡,王僧辯派遣杜萴率領部眾抗擊。
任命陳霸先為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
這一月,魏派遣使者來祝賀平定侯景的叛亂。
八月,蕭紀率領巴蜀的大部隊將船艘艘相接地順東水而下,世祖派遣護軍陸法和屯駐在巴峽作為抵抗。
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和聘魏使徐陵在鄴給世祖上奏表說:
「歷代的聖賢之人,最終應即位為帝。
不應該讓顯赫的世姓埋沒,而讓不才之人得逞。
陛下已有即位的能力,而且也是上天和神的意思。
應該順應聖人之意,和於君子之德,以訓誡天下百姓。
「自從叛亂發生以來,皇位遭輕視,國家受災難,地方兵戎興起。
百姓對天子的遭難痛心不已。
為報國報家,陛下起兵平亂,秉忠孝之義,消滅了叛軍的首領,使皇室宗廟因而得以保存。
遠近的人都來臣服於陛下,文武官員也紛紛歸附。
功業已經建立,應尋找根據而成帝業。
距此月前二十天,兼散騎常侍柳暉等人到鄴地來,告知陛下下旨謙遜,說國中尚未平復,暫不稱帝。
臣認為,不必等到據有了國都再建帝業,只要有權力在手,不怕天人不臣服。
「臣惟獨希望陛下順應民心,拯救國家的命運,不要再三猶豫推辭。
昔日蘇秦、張儀等人離鄉背俗,還能招納三方的人士為趙國效力,率六國的諸侯惟秦國是尊,更何況臣下等人是奉皇親朝命。
而且四方交好,休戚與共。
臣以區區微言,謹奉上奏表讓陛下知曉。」
九月初九,司空、鎮東將軍、揚州刺史南平王蕭恪去世。
冬十月初一,前任梁州刺史蕭循從魏到達江陵,世祖任命蕭循為平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四日,押解湘州刺史王琳到大殿之中,王琳的副將殷晏下到大獄中已死。
二十七日,任命世祖之子蕭方略為湘州刺史。
十六日,王琳部下長史陸納及其將領潘烏累等舉兵反叛,攻陷了湘州。
這個月,各地征伐鎮撫的王公卿士等人又勸諫世祖馬上加尊號稱帝,世祖仍然謙讓不同意。
上了三次表,而後才同意即帝位。
承聖元年(552)冬十一月十二日,世祖在江陵登上皇帝位。
下詔書說:「樹立一君主,以管理百姓。
朕拯救國家的危難,恢復了皇室統治,群公卿士和吏民百姓都認為天命不可以長久地被掩滯,皇位不可久空無人主,因而將國家權力集於我一身。
朕雖說是撥亂反正,但不是開創基業,因而可改年號太清六年為承聖元年。
對拖欠租債的人,准許貸款;孝順義氣的子孫,都可賜爵,不法的囚徒特別給以寬大;禁錮勞力的作法,一律掃除。」
這一天,世祖不登正殿,公卿僅在兩旁陪列。
十三日,任命平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蕭循為驃騎將軍、湘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立世祖之子湘東郡王太一王蕭方矩為皇太子,改名為元良。
立皇子蕭方智為晉安郡王,蕭方略為始安郡王。
追尊世祖的生母阮..容為文宣太后。
這一月,陸納派遣將領潘烏累等在淥口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貴的防禦,丁道貴向零陵逃跑。
十二月十九日,陸納分出一部分兵力襲擊巴陵,湘州刺史蕭循打破他的襲擊。
這一月,營州刺史李洪雅從零陵率領部眾從空靈灘出發,準備東下討伐陸納,陸納派遣將領吳藏等襲擊打敗李洪雅的軍隊,李洪雅退回到空靈灘駐守。
承聖二年(553)春正月初二,世祖下詔命令王僧辯率領廣大軍士討伐陸納。
十五日,任命吏部尚書王褒為尚書右僕射,任命劉轂為吏部尚書。
西魏派遣大將尉遲迥襲擊益州。
三月初八,世祖下詔說:「吃飯是民眾的大事,農業為治理國家之根本,流傳了數千年,留給成百位的君主,沒有哪個不恭敬地給予百姓以時令,躬身耕種帝王的土地。
所以種莊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周頌》裡有讚頌稼穡的條章。
如果稻麥收成不好,魯國的史書還要將其記載下來。
秦國專門開設農業耕種方面的考試,漢朝開闢屯田以獲得利益。
一整年沒有屯積糧食,災難就會接踵而至,戰爭不停息,我就不能休息,廣泛墾種土地的命令,郡國內都好像沒有聽到似的,擔任軍中將帥的,官方也很少知道。
現在首要的壞事清除了,海內剛剛歸於一統,再大力保護百姓的利益,才能拯救破壞的局面。
有一戶耽誤了農時,就心中不安,一個農夫荒棄了農田,鹽鹼之地就都會無人治理了。
國家富足而刑法清明,家庭豐足了,那些從事耕作的勞力,也就跟著免除了窮苦。
向外宣示這些想法,表示朕的意見!」初九,李洪雅將空靈城用來投降叛軍,叛軍將他捉拿而歸。
當初,丁道貴逃奔零陵投靠李洪雅時,李洪雅派人接收丁道貴投降過來的餘部,也一起投降了叛軍,李洪雅既然投靠了叛軍,叛軍就來陷害丁道貴。
十四日,叛軍將領吳藏等率領軍隊佔據了車輪這一地。
二十八日在湘州的西江發現有兩條龍。
夏四月初四,王僧辯的軍隊駐紮於車輪這個地方。
五月初三,眾多的軍隊開始攻打叛軍,大破叛軍。
初四,王僧辨的軍隊到達長沙。
十三日,尉遲迥向巴西之地進一逼一,潼州刺史楊乾運將據守的城池一起投降,並開城門接納了尉遲迥的軍隊入城,二十八日,蕭紀率領的軍隊到達西陵。
六月二十四日,湘州被平定,這一日,尉遲迥又圍攻益州。
秋七月十一日,巴人苻癉、徐子初殺掉叛軍城主公孫晃,全城的軍隊投降。
蕭紀的軍隊大崩潰,蕭紀被兵器殺死。
八月五日,王僧辯率領軍隊勝利返回江陵,下詔命令各部分軍隊返回原鎮守的地方。
八月初八,尉遲迥攻陷益州。
世祖下詔說:「我承先帝的意願,無改都城之地。
叛軍將在預定的時間內平定。
由江州、湘州兩地供給軍需,用巴峽的船隻率一精一兵百萬,先到達建鄴,再往京師,然後六軍迅速跟進。
大軍進駐京城後,再拜謁祖陵,修復宗社。
主持人詳細依照舊典執行,到時宣佈於眾。」
九月十一日,司徒王僧辯隨即鎮守原地。
十七日,任命護軍將軍陸法和為郢州刺史。
二十六日,任命晉安王蕭方智為江州刺史,這一月,魏派遣郭元建在合肥訓練水兵,又派遣大將邢杲遠、步大汗薩、東方老率領軍隊會合。
冬十一月初三,王僧辯的軍隊駐紮在姑孰,隨即在那裡鎮守下來。
派遣豫州刺史侯調據守東關的壁壘,征發吳興太守裴之橫率領軍隊接替他的任務。
任命尚書右僕射王褒為尚書左僕射,任命湘東太守張綰為尚書右僕射。
十二月,宿預當地的人東方光將佔據的一城全部歸隨世祖,魏江之西部州郡都起兵響應。
承聖三年(554)春正月初七,加封南豫州刺史侯調、張彪從石樑出發,作為他的聲援部隊。
十四日,陳霸先派遣晉陵太守杜僧明率領部眾援助東方光。
三月十八日,任命司徒王僧辯為太尉、車騎大將軍。
二十一日,魏派遣將領王球率領部眾七百人攻打宿預,杜僧明迎面還擊,大敗王球的軍隊。
二十二日,任命護軍將軍、郢州刺史陸法和為司徒。
夏四月十八日,任命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陳霸先為司空。
六月二十七日,魏又派遣步大汗薩率領部眾解救涇州。
二十八日,在大殿中發現有像龍一樣的黑氣。
秋七月二十日,任命都官尚書宗懍為吏部尚書。
九月二十日,世祖在龍光殿講述《老子》一書的要義,尚書左僕射王褒為之執經。
魏派遣他們的柱國萬紐於謹率領大批軍隊進犯梁。
冬十月十三日,魏軍到達襄一陽一,蕭鮞率領軍隊與他們會師。
十四日,世祖停止講述經書,朝廷內外實行戒嚴,凡兵車出入的通道都用木柵欄圍起來,當天,颳大風把木樁都拔了起來。
二十三日,征發王僧辯等人率領軍隊待命。
十一月,任命領軍胡僧..都督城東城北的諸項軍事,右僕射張綰為副將,左僕射王褒都督城西城南的諸項軍事,直殿省元景亮為副將。
王公卿士各自都有守備的任務。
初四,世祖巡遍都柵欄,皇太子巡行了城樓,差遣城中居民幫助運送水石等戰備物資,各個要害的所在地,都增加了兵力防備。
初五,魏軍到達柵欄下。
十四日,征派廣州刺史王琳進入援助部隊之列。
十五日,颳大風,城內起火。
任命胡僧..為開府儀同三司,雋州刺史裴畿為領軍將軍。
十九日,信州刺史徐世譜、晉安王司馬任約的軍隊駐紮於馬頭岸。
二十七日,胡僧..、朱買臣等將領率領軍隊出戰,朱買臣在戰鬥中失敗。
二十八日,降左僕射王褒之職為護軍將軍。
三十日,魏軍大舉進攻,世祖走出枇杷門,親臨戰場督戰。
胡僧..被流矢射中倒地身亡。
六軍在戰爭中戰敗。
反叛的軍士殺了西門關的守城衛士以接納魏軍,城池被西魏攻陷。
世祖被俘獲,解到蕭鮞的軍營中,又被遷回城內。
十二月初四,徐世譜、任約率軍退回巴陵鎮守。
十九日,西魏殺害世祖,世祖駕崩,時年四十七歲。
然後西魏又挑選男一女百姓數萬人,分別淪為奴婢,驅趕到長安去,年齡小的和身一體弱的都被殺掉。
第二年四月,追尊世祖為孝元皇帝,廟號為世祖。
世祖聰明有悟一性一而又英俊爽一快,有天才而又得到了發揮。
五歲那年,高祖問他:「你讀的什麼書?」
世祖答道:「我能背頌《曲禮》。」
高祖說:「你試著背一段。」
世祖馬上背頌了《曲禮》的上篇,左右的人沒有不驚歎的。
世祖剛出生時,患了眼病,高祖親自下功夫為他治眼疾,後來只瞎了一隻眼睛,高祖對他更加憐一愛一。
長大以後好學習,博覽群書,下筆成章,出言成論,才學和思辯能力敏銳迅捷,當時是屬於第一流的。
高祖曾經問他:「孫策過去在江東的時候,有多大年齡?」
世祖問答說:「十七歲。」
高祖說:「正是你這個年齡。」
賀革擔任府咨議,世祖命令賀革講述《三禮》。
世祖生一性一不喜歡聲色,有很好的名聲,與裴子野、劉顯、肖子雲、張纘及當時的秀才有貧賤之交,他所撰寫論述的辭賦文章,很多都流傳到社會上,在尋一陽一,測夢的人說:「天下將發生大亂,一定會由湘東郡王出來維持。」
世祖背上又生有黑痣,巫婆看了說:「這是大富大貴的徵兆,不應該說出來。」
當初,賀革向西邊去,心情很不高興。
到御史中丞江革那裡去告別,向他訴說自己的心情。
江革說:「我曾經夢見過高祖到處接見諸侯,到湘東王那裡,用手把帽子脫一下來授給他。
湘東王以後一定會成為國家的寶物,卿還是去吧!」賀革聽從了他的話。
等到太清年間發生動亂時,就能夠戰勝叛軍收復國土,因此遠近的人都很樂意推崇世祖為帝,然後他接受了寶貴的使命。
世祖撰寫了《孝德傳》三十卷,《忠臣傳》三十卷,《丹一陽一尹傳》十卷,《注漢書》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講疏》十卷,《內典博要》一百卷,《連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韜》十卷,《補闕子》十卷,《老子講疏》四卷,《全德志》、《懷舊志》、《荊南志》、《江州記》、《貢職圖》、《古今同姓名錄》各一卷,《筮經》十二卷,《式贊》三卷,文集五十卷。
史臣說:梁朝那時的禍亂,大量的叛軍憑藉著壁壘,世祖當時地位居長又兼軍事首領,有保全楚地的資格,應親自率領眾諸侯王,做好準備來開闢平叛的道路。
虛張自己的勢力以求得外援,事情不同於勤政於所封王,而在於在軍事上的行動,曾非百捨。
後來殲滅平定叛軍的元兇,使國家得到安寧,在南部掌握中國的形勢,光大開啟國家使之興旺,也是世祖強有力的才能和英明的戰略,才繼續這一好運。
但世祖秉一性一好猜忌懷疑,對下屬不分親疏,領導部下沒有方法,像一個人踩到冰上去時也不知道害怕,因此就像一隻鳳凰沒有司晨鳴叫的本事,像烈火沒有照見裡面的美德。
按照世祖的天一性一聰明睿智尤為博學,如果專心於治國之道,不害怕那些邪佞之說,遷徙國都到金陵,左邊有強大的叛軍,怎麼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所以上天沒有糾正禍亂,而在動盪中覆亡世祖的生命,真是可悲啊!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