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白話文》樂藹傳:晉朝尚書令樂廣的六世孫,世代居住在江陵。他的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梁書白話文》樂藹傳

梁書白話文

樂藹傳

樂藹字蔚遠,南一陽一育一陽一人。

晉朝尚書令樂廣的六世孫,世代居住在江陵。

他的舅父雍州刺史宗愨,曾經陳列器物,在各個外甥侄子中作試驗。

樂藹當時尚年幼,而所拿的只有書,宗愨由此而驚異。

宗愨又取史傳各一卷交給樂藹等人,讓他們讀完談所記得的。

樂藹粗略讀完,一一列舉,宗愨更加讚許他。

宋朝建平王景素任荊州刺史時,徵召樂藹為主簿。

景素任南徐州刺史時,又徵召樂藹為征北刑獄參軍,陞遷龍一陽一相。

因為父親去世而離職,官吏百姓都到州里去請他,葬禮完畢便起身。

當時齊朝豫章王嶷任武陵太守,平素讚揚樂藹的治理,等到嶷任荊州刺史時,委任樂藹為驃騎行參軍,兼任州主簿,參加主持一州事務。

嶷曾經向樂藹問及風土習俗、城壕、城牆、山脈河流險易之地,樂藹隨問隨答,就像按照圖冊上來講的,嶷更加器重他。

州人嫉妒樂藹,有人進讒言說樂藹官署門庭若市,嶷派人窺視,只見樂藹閉門讀書。

嶷回到京都,封樂藹為太尉刑獄參軍,主管書記,後陞遷枝江縣令。

後又內調大司馬中兵參軍,轉署記室。

齊永明八年(490),荊州刺史、巴東王子響舉兵謀反,不久被打敗,焚燒房屋,官署文書,一時間蕩然無存。

武帝引見樂藹,向他問及西部之事,樂藹答對完備迅速,武帝非常高興。

任用樂藹為荊州治中,下令托付他整治恢復府州事務。

樂藹回到荊州,整治修理數百個地方的官署,不久全部修好,而不用百姓服勞役。

荊州人認為從晉朝王忱遷鎮荊州以來,從不曾有過這樣的事。

永明九年(491),豫章王嶷去世,樂藹解去官職奔喪,領著荊、湘二州的一幫舊臣,在嶷的墓前建碑立傳。

樂藹多次遷任車騎平西錄事參軍、步兵校尉,要求幫助戍守西邊而回到荊州。

南康王任西中郎時,任用樂藹為咨議參軍。

義師舉事,蕭穎胄召來樂藹及宗..、劉坦,讓他們幫助策劃。

梁朝建立,遷任鎮軍司馬、中書侍郎、尚書左丞。

當時營造兵器盔甲、船艦軍糧,到制定朝廷法令、法度,都憑借樂藹。

不久遷任給事黃門侍郎,左丞如同從前。

和帝東下,跟隨和帝一道兼任衛尉卿。

天監初(502),陞遷驍騎將軍,兼任少府卿;不久遷任御史中丞,兼任本州大中正。

起初,樂藹從江陵出發,無故在船上得到八根車輻條,就像御史中丞前行時為他避開道邊行人的人,到現在果然陞遷。

樂藹一性一格公正好強,任御史中丞很稱職。

當時長沙宣武王將要安葬,而車府忽然在庫失去油絡,準備推出主事的人。

樂藹說:「從前晉朝武府失火,張華認為是積油萬石的結果。

現車府如果有灰塵的話,便不是官吏的過失。」

馬上去察看,果然有積灰,當時人稱樂藹心胸廣博、十分寬宥。

天監二年(503),出任持節稱號,督廣、交、越三州諸軍,冠軍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

前刺史徐元瑜卸任返回時,路上遭遇始興人士謀反,驅逐始興內史崔睦舒,乘機掠奪了徐元瑜的財產。

徐元瑜逃回廣州,向樂藹借兵,假托想討伐賊匪,而實際上是謀劃襲擊樂藹。

樂藹發覺了徐元瑜的計謀,殺掉了徐元瑜。

不久進號征虜將軍,在這個官位上直到死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梁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