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白話文
江淹傳
江淹字文通,濟一陽一郡考城縣人。
小時候父親早逝,家境貧窮,很好學,內向不好交往。
剛開始,任南徐州從事,不久任奉朝請。
劉宋建平王劉景素喜歡有才的人,江淹跟隨他在南兗州。
廣陵縣令郭彥文有罪,江淹受到牽連被關進監獄。
江淹在監獄上書申說自己冤枉,劉景素看完上書後,當天就把他放了。
不久舉為南徐州秀才,對策很好被評為優秀,任巴陵王國左常侍。
劉景素為荊州郡守,江淹隨行任鎮將。
少帝即位後朝政昏亂,劉景素掌握大權,大家都勸他起兵反對朝廷。
江淹總是勸諫說:「謠言招致災禍,這是管叔、蔡叔一同滅亡的原因;牴觸招來怨恨,七國諸侯王因此被殺。
您不求國家的安危,聽信左右的計謀,就又會看到麋鹿霜露出現在姑蘇台上。」
劉景素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後來劉景素鎮守京口,江淹又任鎮軍參軍事、南東海郡丞。
劉景素與幾位貼心的人日夜策劃謀反,江淹知道災禍將要發生,寫了十五首詩勸諫他。
剛巧東海郡太守陸澄遭父喪,江淹作為郡丞自認為應該代理郡守,劉景素則啟用了司馬柳世隆。
江淹堅決請求,劉景素很氣憤,告訴選辟部,降江淹任建安郡吳興縣令。
江淹任縣令三年。
升明初年,齊帝輔佐政權,聽說江淹有才能,召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
不久荊州刺史沈攸之起兵作亂,高帝問江淹:「天下這樣亂,你看怎麼辦?」
江淹回答說:「過去項羽強,劉邦弱;袁紹人多,曹一操一人少;項羽曾分封諸侯,最後還是自一殺受辱;袁紹曾統佔四州,最後還是敗將。
這就說明『有德行就有天下』。
您何必憂慮呢?」
齊帝說:「聽到這種說法的人很多,你講詳細一點。」
江淹說:「您勇敢又有奇謀,是必勝之一;寬容仁厚,必勝之二;賢能的人都為您盡力,必勝之三;人民的心都向著您,必勝之四;奉天子的命令討伐叛逆,必勝之五。
沈攸之志向大器量小,必敗之一;有威權而無恩服,必敗之二;士卒無心作戰,必敗之三;官吏和紳士不喜歡,必敗之四;兵力分散在幾千里的戰線上,不能相互救助、共同克服困難,必敗之五。
所以說即使有十萬叛兵,最終也會被我擒獲。」
齊帝笑著說:「你說的過頭了。」
當時軍隊戰書文告,都讓江淹起草。
相國建立,補任記室參軍事。
建元初,又任驃騎豫章王記室,兼東武縣令,參與草擬詔書冊令,並撰寫國史。
不久升任中書侍郎。
永明初年,遷為驃騎將軍,掌國史。
出京任為建武將軍、廬陵內史。
任職三年,回京為驍騎將軍,兼尚書左丞。
不久以本官兼任國子博士。
少帝初年在原任的基礎上兼任御史中丞。
當時明帝任丞相,對江淹說:「你過去在尚書台中,不是自己分內的事不隨便管,當官不太嚴也不太鬆很適度。
現在任南司,一定能震動嚴肅百官。」
江淹回答說:「現在只是例行公事,恐怕才小志短,不能勝任呵。」
於是以長期有病不管帝王陵墓事宜罪,彈劾中書令謝月出、司徒左長史王繢、護軍長史庾弘遠。
又上告前益州刺史劉悛、梁州刺吏一陰一智伯兩人私藏貨幣上萬,立即交給廷尉定罪。
臨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曇隆,還有不少郡二千石官員及大縣的長官,大多被彈劾懲治,內廷外府都很恭敬。
明帝對江淹說:「自劉宋以來,不再有嚴格清明的中丞,你可以算得上僅有的一個。」
明帝即帝位後,江淹任車騎臨海王長史。
不久任廷尉卿,加封給事中。
遷任冠軍將軍,加輔國將軍。
出任宣城太守,將軍職位仍然保留。
任郡守四年,回京城任黃門侍郎、領步兵校尉,不久又任秘書監。
永元年間,崔慧景發兵圍攻京城,官吏都去投靠他們,呈上自己的名片。
江淹裝病在家沒有去。
事情平息後,世人都信服他有先見之明。
東昏末年,江淹以秘書監的身份兼任衛尉,堅決請求辭官沒有得到同意,只好就任,並對人說:「這並不是我想當官,世人都知道,只是借我的空名而已。
而且自然變化的時序和人世的事物,不久就會發生變化。
孔子說:『有文事的人必定有武備。
』事到臨頭再作打算,何必憂愁呢?」
又任領軍王瑩的副手。
待到義軍到新林,江淹穿著百姓的衣服來投靠,梁高祖提任他為冠軍將軍,仍任秘書監。
不久兼任司徒左長史。
中興元年(501),遷任吏部尚書。
中興二年(502),轉任相國右長史,仍任冠軍將軍。
天監元年(502),任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封為臨沮縣開國伯,食邑四百戶。
江淹便對子弟說:「我本來是個無實權的官,不想富貴,如今這樣的官位,實在是有愧。
平生總是說知足。
人生只要快樂,何必求富貴呢。
我功成名就,正想回到家裡過平常人的日子。」
當年,因病任金紫光祿大夫,改封為醴陵侯。
四年(505)江淹死,終年六十二歲。
高祖穿素服致哀,贈錢三萬、布五十匹。
江淹年輕時因文章寫得好而出名,到晚年才思有所減退,當時人們都說他才思已用盡了。
一生著述達百餘篇,自己將它們收集為前後兩集,還有《齊史》十志,均流行於世。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