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曲阜: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曲阜

對聯大全

曲阜

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 李東一陽一題孔府大門。

此聯一說為紀昀所題

山高則配天,一陽一魯一陰一齊資化育;

坤厚故載物,西河東海仰生成。

★ 孔府大門

素王千古;

名教萬邦。

★ 孔府大門

爵列三公榮袞黻;

身通六藝紹箕裘。

★ 成哲親王題孔府重光門,在孔府大堂前,建於明弘治十年,因門楣懸有明世宗朱厚熜御書「恩賜重光」而得名

萬世師表;

生民未有。

★ 孔府重光門

天與壽參;

德齊壽載。

★ 孔府重光門

一交一 友擇人,處世循禮;

居家思儉,守取宜勤。

★ 孔府重光門

恩紀金魚,永鎮東山棨戟;

祥呈玉燕,常綿北海簪纓。

★ 畢沅題孔府六廳,位於大堂東西兩廂,仿皇宮六院而設六廳,分別為東廂知印、典籍、管勾,西廂掌書、司樂、百戶,負責孔府財政和行政事務。

金魚: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佩金符,刻鯉魚形。

棨戟:官吏出行之儀仗

守道不移金鼎重;

居身常抱玉壺清。

★ 謝振定題孔府前堂樓,位於前上房之後

碧山人來,明月如畫;

金樽酒滿,奇花初胎。

★ 孔府東側房

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於己;

處世猶宜慎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於心。

★ 孔慶鎔題孔府前上房,內宅第一進院落正廳,原為接待族人、至親的客廳和舉家歡宴、婚喪儀式的場所

彝鼎寶書羅幾席;

珊瑚碧樹一交一 枝柯。

★ 孔府前上房

道德為師,仁義為友;

禮樂是悅,讀書是敦。

★ 肖方駿題孔府前上房

恩賜榮封,桓圭入覲;

禮隆著代,馨膳承歡。

★ 馮恕卜題孔府前上房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

一時賢者,皆從之遊。

★ 馮恕卜題孔府前上房

福祿繁祉,與天相保;

頌聲作興,使君延年。

★ 馮恕卜題孔府前上房

紅葉詩成,催汝染翰;

黃花酒熟,合成傳杌。

★ 孔府後堂樓

歌詠於是,風雨不出;

主翁常定,客感自清。

★ 孔府後堂樓

寶劍古書,商彝禹鼎;

玉樓金屋,美一女 名花。

★ 孔德成題孔府東偏房

從正好為天下雨;

聲一交一 喜友古人風。

★ 孔德成題孔府東偏房

十月偏如春氣暖;

三秋雅愛夜光寒。

★ 孔府大堂

寶月卿雲瞻厥度;

奇文妙墨炳其華。

★ 孔府大堂

以利己之心,一交一 朋必善;

以好色之念,求學必真。

★ 姜克禮題孔府二堂

藹若春山,澄如秋水;

仁為人德,吉是鴻義。

★ 孔府西偏堂,為啟事廳,負責收發公文,內廩外傳

萬卷藏書宜子弟;

十年種木長風煙。

★ 孔府東偏堂

萬化所基,人倫冠冕;

二南之業,家學淵源。

★ 徐永昌題孔府後東樓。

二南:《詩經》之《周南》、《召南》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 乾隆題孔廟大成殿,孔廟內宮殿式主體建築,祭祀孔子的正殿。

唐稱文宣王殿,宋改今名

夫子賢於堯舜遠;

聖誠可與天地參。

★ 孔廟大成殿

大象承乾,處處春一光 寒轉暖;

三一陽一開泰,年年淑景去還來。

★ 孔廟大成門,孔廟第七道門,建於明代只有逢祭孔大典時才開啟。

從該門起,孔廟始分成左中右三路

到此皆稱香案吏;

及時都種杏壇花。

★ 孔廟杏壇,位於大成殿前,宋天聖二年築壇植杏,紀念孔子杏壇講學

酒渴詩狂,嘯傲且隨今日境;

花晨月夕,風光仍似昔年春。

★ 孔廟杏壇

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壇禮樂冠華夷。

★ 孔廟杏壇

高深莫贊;

廣大無疆。

★ 孔廟杏壇

聖何可及也;

文不在茲乎。

★ 孔廟杏壇

生民來未有夫子也;

知我者其唯春秋乎。

★ 孔廟杏壇

冠冕百王,隆千秋祀典;

鈞陶萬物,作百世經師。

★ 孔廟杏壇。

鈞陶:猶造就

成春秋一片,褒貶嚴斧鉞;

留洙泗片席,俎豆以馨香。

★ 孔廟杏壇。

斧鉞:本為兩種兵器,泛指刑罰、殺戮

允矣斯文,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極;

大哉夫子,合詩書易禮春秋集大成。

★ 孔廟杏壇

宰制萬物之謂聖,化生萬物之謂神,一江一 河洋溢東西,泗水源流,允作六洲冠冕;

衣被群倫頌其功,孕育群倫頌其德,日月照臨上下,尼山俎豆,長留百世馨香。

★ 孔廟杏壇。

尼山:在東南,傳孔子父母禱於此而得孔子,故孔子名丘字仲尼

德侔天地;

道貫古今。

★ 孔廟奎文閣,位於同文門北,古以奎星主文章。

始建於北宋,收藏歷代帝王銜賜的書籍與墨跡

功重萬世;

德貫百王。

★ 孔廟奎文閣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德參天地,道貫古今。

★ 孔廟奎文閣

德音永饗;

師表常尊。

★ 孔廟寢殿,位於大成殿後,始建於宋,明清擴建,孔廟三大殿之一,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

袞裳瞻古像;

俎豆識遺風。

★ 孔廟寢殿

德大千年祀;

名高萬世師。

★ 孔廟寢殿

教澤垂千古;

泰山終不頹。

★ 孔廟大中門,孔廟第四道門,宋代以前為第一道大門,明弘治間重修

紹緒仰斯文,識大識小:

趨庭傳玉教,學禮學詩。

★ 乾隆題孔廟詩禮堂,位於故宅井前,孔子曾教子「不學禮,無以立」,後人因建此堂,為學習 詩禮之所

覺世墉民,詩書易象春秋永垂道法;

出類拔萃,河海泰山麟鳳莫喻聖人。

★ 孔廟詩禮堂

一景會山川,百代人文淵藪;

兩楹開宇宙,萬古吾道宮牆。

★ 孔廟詩禮堂

發揮七代,陶熔萬古;

經緯三極,冠冕百王。

★ 孔廟詩禮堂

卓冠賢科;

優入聖域。

★ 顏廟。

亦稱復聖廟,祀孔子弟子顏回

馨香分郭外之田,夕膳晨羞,詎敢作拾塵野祭;

展拜守家中之訓,左昭右穆,何須繙爭坐名書。

★ 顏廟。

羞:同「饈」,美味的食物。

拾塵:傳顏淵燒飯,炊灰落甑中,恐飯食不淨,用手抓食之,孔子見而誤淵竊食。

後遂以拾塵比喻誤會而致疑。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墓地的輩份排列,以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稱昭;三、五、七世居右,稱穆

近萬閒廈寒士廣;

數仞牆高聖人居。

★ 試院

官禮功戎,宗國馨香傳永世;

圖家象演,尼山統緒接前型。

★ 周公廟,位於城東北漢靈光殿舊址,祀西周政治家周公,即姬旦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