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蘭州(1):一朝新典禮,當偕武穆以祀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蘭州(1)

對聯大全

蘭州(1)

萬古重綱常,是繼文宣而起者;

一朝新典禮,當偕武穆以祀之。

★ 慕少棠題橋門關岳廟忠義祠

昂首月當門,向天上閒遊,擺脫塵凡歸碧落;

無心雲出岫,在人間小住,作為霖雨潤蒼生。

★ 金花廟,位於萬源閣之東,建於清光緒年間

側耳泉聲冷;

舉頭月色清。

★ 金花廟

山聲鳥喧語;

林密鶴梳翎。

★ 金花廟

眼不宜多,眼多則偏,觀那人世間困苦顛連,徒增難過;

手尤要少,手少則專,抱我自家的精神念慮,免得亂抓。

★ 劉爾炘題千手千眼佛殿

以一陰一陽一消長;

定世界安危。

★ 劉爾炘題萬源閣,祀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為千秋綿絕學;

留一線是微一陽一。

★ 劉爾炘題思源閣,祀周子、邵子、朱子。

絕學:中斷的學術

正學廢興關世運;

斯文絕續在人才。

★ 劉爾炘題望來堂,在萬源閣三樓,為左宗棠創建

在三國中,論時會,論遭逢,壯志未酬,天運早歸司馬晉;

從兩漢後,數經倫,數學識,真才難得,人間只有臥龍崗。

★ 劉爾炘題武侯殿,在大悲殿西,祀諸葛亮

慷慨誓出師,論古今文,當推兩表;

忠誠期報國,事先後主,原是一心。

★ 慕少棠題武侯殿

天與三台座;

名成八陣圖。

★ 集張九齡、杜甫句題武侯殿

宮府一身肩,倘將星不落前軍,一江一 山未必歸司馬;

乾坤群盜滿,歎鄰境幾無淨土,雷雨何曾起臥龍。

★ 慕少棠題武侯殿。

司馬:指三國魏大將司馬懿。

臥龍:即諸葛亮

萬壑風回,問何時喚醒潛龍,恐偷珠去;

一亭雲淨,好趁此抬回野鶴,還有詩來。

★ 趙希潛題武侯殿

景先賢謹慎一生,垂名不朽;

愧小子狂愚半世,寡過未能。

★ 武侯殿

憑欄縱眼觀,歎東方大一陸 風起雲飛,欲請臥龍作霖雨;

尋壑恣幽賞,值西域一胡一 氛煙銷火滅,且容立馬看河山。

★ 馮繼洵題武侯殿

在當年玩河洛,理星辰,俯察仰觀,思創出文明世界;

到今日駕風雲,走雷電,醇漓樸散,悔打開混沌乾坤。

★ 羅經權題伏羲殿

從盤古時初開渾沌,世風噩噩,經幾千萬年,天地一精一靈,始萃於隴山之靈,隴水之秀;

自神農後下至明清,華胄遙遙,歷二十七代,兒孫事業,誰不以帝功為祖,帝德為宗。

★ 秦望濂題伏羲殿

道開天地先,一畫古稱文字祖;

城歷歲時久,萬山都近聖人居。

★ 慕少棠題伏羲殿

河出圖,洛出書,萬古文明昭日月;

觀乎天,察乎地,一時法象定乾坤。

★ 劉光祖題伏羲殿

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先民有作;

觀象於天,觀法於地,聖人能成。

★ 張廣建題伏羲殿

酒當吃醉時,笑也真,說也真,露出真機,便帶幾分仙氣;

仙到修成後,天可樂,地可樂,得來樂趣,豈止一個酒狂。

★ 劉爾炘題酒仙殿

酒醺人半醉;

殿古像多靈。

★ 慕少棠集句題酒仙殿

惟酒無量;

有仙則名。

★ 林鵠年題酒仙殿

此處好貪杯,來到飲之,拼向仙僚賭山色;

何人能執筆,登斯樓也,放開詩量貯泉聲。

★ 趙希潛題雲溪樓

山頌多男,石林入抱;

泉稱廣嗣,玉燕投懷。

★ 曹兆乾題地藏寺

西方貝葉演真經,總不出戒定慧三條法律;

南海蓮花妙生相,也只是聞思修一味圓通。

★ 吳松崖題嘛尼寺

倘飛來南海慈雲,當為聽泉響空山,不回南海;

這便是西天福地,何必問雷音古剎,又訪西天。

★ 劉爾炘題嘛尼寺。

雷音:如來五種聲之一

苔色侵衣桁;

松聲韻野弦。

★ 慕少棠集賈島、黃庭堅句題迎綠軒

樹杪重泉疑夜雨;

樓頭高語警天人。

★ 黃中天題迎綠軒

空潭瀉春,若其夭放;

明漪絕底,飲之太和。

★ 左宗棠題飲和池

桃花入戶風兼雨;

春水到門船在天。

★ 張廣建題飲和池

八月槎橫天上落;

連畦菜長故園春。

★ 左宗棠題槎亭

瑞應三邊,風調雨順;

谷成雙穗,人壽年豐。

★ 張廣建題中山東園瑞谷亭

五風十雨歲其有;

一莖數穗國之祥。

★ 左宗棠題中山東園瑞谷亭

水石便能奇,況樓閣拂雲,林花繞屋;

河山真大好,喜風沙淨塞,煙火環城。

★ 張廣建題拂雲樓,位於城內黃河北岸,舊名源遠樓,始建於明代

砥柱溯中流,正持節河源,乘槎天上;

一陽一關歌一曲,看驅車絕塞,飲馬長城。

★ 升允題拂雲樓。

乘槎:槎,木筏。

神話傳說謂天河通海,有個住在海邊的人,常見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來,他就登槎到達天河,看見牛郎織女。

飲馬長城:即「飲馬長城窟行」,古樂府瑟調曲名,又稱《飲馬行》。

古辭云:征戍之客,至於長城而飲馬,歸來,思念其勤勞,故作此曲

積石導流趨大海;

崆峒倚劍上重霄。

★ 左宗棠題拂雲樓。

積石:山名,在青海東南部,大禹導河治水自此。

崆峒:山名,在甘肅平涼西

終南太華鎮東方,楊柳金城,萬井挹關中紫氣;

蔥嶺崑崙睇西極,葡萄玉塞,一樽撰天上黃流。

★ 裴伯謙題拂雲樓。

終南太華:二山名,均在陝西境內。

金城:蘭州之古稱,城內遍植楊柳。

萬井:千家萬戶。

蔥嶺崑崙:二山名,在新疆及其以西地區。

玉塞:指玉一門 關,漢武帝時經此關將葡萄引進中國。

一樽:一杯。

天上黃流:黃河

三藏傳心,方便盡捱諸佛好;

萬人合掌,皈依惟向此君多。

★ 法雲寺,位於新關,建於明洪武年間

拾級而升,放眼雲山環四面;

一層更上,昂頭樓閣出重霄。

★ 張廣建題望河樓,位於白塔山下,鎮遠橋之南

對面五泉山,開閣筵賓,多少峰巒如侍坐;

背橫大河水,臨流洗甲,高低林木若抔戈。

★ 張廣建題望河樓

隴雲秦樹窮千里;

岳色河聲共一樓。

★ 升允題望河樓

俯瞰河流,百尺樓台九曲水;

憑臨城郭,萬家煙火四圍山。

★ 張廣建題望河樓

萬山不隔中秋月;

千年復見黃河清。

★ 左宗棠題甘肅蘭州望河樓,在蘭州黃河岸邊。

黃河清:黃河水一向渾濁,古人以黃河水清為瑞征

萬山不隔中秋月;

千年復見黃河清。

★ 左宗棠題澄清閣

一水引來枯井活;

寸膠解盡濁河狂。

★ 劉郁芬題澄清閣

此地林亭能得趣;

有時觴詠會群賢。

★ 穆圖善題澄清閣

談笑春風,精神秋月;

初心道德,餘事文章。

★ 譚鍾麟題澄清閣

澄懷聊自適;

清風撲人來。

★ 張廣建題澄清閣

澄到無渣才算潔;

清能透底自生明。

★ 張廣建題澄清閣

古墓幾朝存,繡成一片肝腸鐵;

邊城一陰一雨濕,流作千秋血淚碑。

★ 慕壽祺題碧血碑,位於北城上,有詩碑二,碑一陰一相傳有血跡如碗大,傳說明李自成攻陷蘭州時,肅府二妃觸碑殉命血染所致

一抔荒土蒼梧淚;

百尺高樓碧血碑。

★ 左宗棠題碧血碑。

蒼梧:山名,又名九疑,相傳舜葬於蒼梧之野

喬木久成萌,寂寞園林,何處尋故宮花草;

滄海新換劫,聯翩裙屐,依然見漢代冠裳。

★ 張廣建題烈妃祠,祀明肅王妃顏氏、顧氏、嬪田氏、楊氏。

明崇楨十六年,李自成攻陷蘭州後殉節

捧來東海初升日;

窺到中原以外天。

★ 張廣建題曦明樓

匿景藏光,嘉遁養活;

循圖訪古,志泰捐雕。

★ 升允題碑洞,內有懷素草書自敘帖刻石十四塊,米芾行書虹縣詩帖石十塊,董其昌臨顏魯公裴將軍詩帖石十九塊

夕一陽一山色橫危檻;

夜雨河聲上小樓。

★ 譚繼題中山西園夕佳樓洵,又名憩園,為清藩署花園。

1924年闢為蘭州公園

坐對名山如讀畫;

時邀霽月一彈琴。

★ 林揚祖題中山西園夕佳樓

秋色月如水;

夕一陽一春在花。

★ 林揚祖題中山西園夕佳樓

穿池銀漢近;

疊石岱雲生。

★ 鄭元良題一憩亭

春度玉一門 ,曾是漢家郡國;

園依綠水,宛然何氏山林。

★ 何彥升題若已有園

我來倩作園林主;

客至且將花徑開。

★ 段大章題若已有園

百尺金梯依銀漢;

萬里黃河繞黑山。

★ 魏光燾題豁然亭

簾卷嵐光新雨後;

欄浮花氣午晴初。

★ 楊昌浚題豁然亭

何事看山仍拄笏;

偶因玩月當登樓。

★ 李慎題豁然亭

鳩婦雨添三月翠;

鼠姑風裹一亭香。

★ 譚繼洵題天香亭

雨後苔痕緣砌上;

春風新長紫蘭芽。

★ 鄭元良題天香亭

石古苔生遍;

亭香草不凡。

★ 譚繼洵題天香亭

鑿治承流,九曲河源分潤遠;

涉園成趣,四時風景得春多。

★ 魏平莊題承流閣

花香鳥語饒真趣;

雲影天光照此心。

★ 楊昌浚題承流閣

節用愛人,願為邊睡多造福;

承流宣化,須憑僚友共和衷。

★ 程德潤題承流閣

亭台倒影碧涵治;

榆柳分一陰一綠過橋。

★ 魏光燾題承流閣

白露葭寒人宛在;

碧波風定月初中。

★ 譚繼洵題承流閣

祀因秋實春華舉;

神在風情雨意中。

★ 林揚祖題花神廟

長年天使司花事;

十日人同快健游。

★ 李慎題花神廟

花竹有和氣;

園林無俗情。

★ 林揚祖題蔬香館

此地為柳蔭路曲;

何人在山高水長。

★ 林揚祖題蔬香館

為政得余閒,憩息池亭清俗慮;

仁民澂及物,栽培花木養生機。

★ 李慎題蔬香館

瞻蒲忘杏有餘意;

明月清風無盡藏。

★ 程德潤題蔬香館

幾樹棠甘,蔭少難勝分陝任;

一溪煙撲,花飛時起望湘心。

★ 譚繼洵題蔬香館

小有園林堪避俗;

多情花鳥欲依人。

★ 崇保題蔬香館

數畝學耕,知稼穡艱難,當惜民力;

四門洞辟,示襟懷坦白,共勵官常。

★ 崇保題四照廳

坐聽流泉,當思揚清激濁;

仰瞻喬木,依然錯節盤根。

★ 丁禮常題樂壽堂

人影鏡中,被一片花光圍住;

霜華秋後,看四山嵐翠飛來。

★ 譚繼洵題樂壽堂

是處園林可行樂;

一時詩酒寄同游。

★ 張集全題樂壽堂

萬色雲霞花四點;

一潭水月鏡雙清。

★ 梁章鉅題樂壽堂

水自石邊流出冷;

風從花裡過來香。

★ 梁萼涵題樂壽堂

高柳十圍,鶯聲當戶;

文窗四辟,花影如潮。

★ 葉爾衡題樂壽堂

虛堂一習一 靜思臨帖;

小圃偷閒學種蔬。

★ 葉爾衡題樂壽堂

三危露浥三珠樹;

四照窗趁四相華。

★ 一鄧一 廷楨題樂壽堂

望白塔盤空,樓閣直連霄漢上;

展青天作紙,河山都在畫圖中。

★ 慕少棠題水洞樓,原名紫霞閣,在蘭州廣武門外

舉手摘星辰,仰攀雲漢三千丈;

羅胸有丘壑,橫覽煙村十八灘。

★ 慕壽祺題拱星墩

勝地客登高,斜指金大開道觀;

晴空雲褪盡,喜看玉雨灑瀛洲。

★ 慕少棠題梨花館

廣廈宏開,喜同故雨一堂,話十年萍梗;

層樓更上,最好春風二月,看四面梨花。

★ 梁耀宗題望園,位於下溝天水會館之東

五千年浩劫從頭,空餘桑梓經營,河山共水;

三十載昔游如夢,閒說槐花院落,甍棟重開。

★ 任承允題望園

樓閣勢凌雲,極目山河憑眺遠;

春秋逢佳日,高談風月故人多。

★ 劉光祖題望園

四面煙嵐新雨後;

一庭花鳥午晴初。

★ 劉遠峰題怡亭

混成妙覺,非有非無,太極圖中藏本相;

元始靈機,至虛至實,鴻濛竅裡見真空。

★ 悟元子題金元觀混元殿,又名雷壇,位於袖川門外

七曲聯輝,載仰星躔光紫極;

一篇訓世,全憑一陰一騭迓鴻庥。

★ 甘泉左題文昌殿。

紫極:唐代重道教,玄宗時於長安洛一陽一兩京置老君廟,號元元宮,於諸州建廟,號紫極宮

客心洗流水;

樹身穿草亭。

★ 馬福祥集句題小蓬萊洗心亭,位於五泉山西澗,原名西龍口

五處水同源,漫泳滄浪辨清濁;

一泓冰比潔,可澄肺腑見光明。

★ 張廣建題小蓬萊洗心亭

何以解憂,萬古牢愁澆濁酒;

偶然小息,一灣流水滌塵襟。

★ 劉爾炘題小蓬萊洗心亭

三日風,四日雨,煮殘幾句文章,放卻楊枝歸佛座;

千年霜,萬年雪,吃盡半生辛苦,攜來樽酒看河山。

★ 趙希潛題小蓬萊洗心亭

惟有幽人自來去;

欲傾東海洗乾坤。

★ 鍾彤瀛集句題綠蔭灣

此間有好水好山,原是一塊乾淨土;

我輩當攜琴攜酒,來作四時逍遙游。

★ 李祖培題綠蔭灣

小玉開屏見山色;

銀浦流雲學水聲。

★ 廖元佶題綠蔭灣

以不滿為心,一個小亭半輪月;

是最靈之地,四時活水五泉山。

★ 張廣建題半月亭

誰趨漢苑移根至;

可有陶公卜宅來。

★ 張廣建題問柳軒。

陶公:陶潛

一灣流水綠一陰一地;

萬仞奇峰碧落天。

★ 劉乾題四宜山房

泉流有聲,獨被先生佔去;

清風無階,我從何處賒來。

★ 趙希潛題四宜山房

小坐足怡情,四面雲山,四圍樓閣;

數緣堪促膝,宜談風月,宜話桑麻。

★ 張廣建題四宜山房

飛峭合霄,玄崖吐液;

橫籐礙路,弱流低人。

★ 尹世彩題小洞天

在何處尋安樂窩,快進來歇歇;

請大家服清涼散,都坐下嘗嘗。

★ 劉爾炘題小洞天

泉水自清,不信出山偏會濁;

樓台較近,只嫌得月未能先。

★ 岳世英題小洞天

清泉曲折開明境;

老樹參差漲綠雲。

★ 任丹山題小洞天

既從上面下來,在平處歇歇;

要到高處去的,且坐著涼涼。

★ 劉爾炘題小洞天

清清閒閒,處處安安靜靜;

說說笑笑,人人喜喜歡歡。

★ 巧巧齋

高閣橫秀氣;

飛泉掛碧蜂。

★ 黃文中題清音閣

豪竹哀絲,誰能為此曲;

高山流水,君聽空外音。

★ 馬福祥題清音閣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萬象在旁,放眼雄邊成壯闊;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一杯相屬,憑欄孤喟落蒼茫。

★ 許承堯題俯仰樓

百尺喜凌雲,佳日來游,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人,邀客憑欄,邊塞風光折楊柳;

五泉歌得月,凝目遠眺,觀宇宙之大,察品類之盛,舉杯在手,古今事變感滄桑。

★ 悟元子題俯仰樓

靈素闡真詮,斷胃湔腸呈異術;

岐黃宣妙蘊,解頭理腦媲神功。

★ 林則徐題華佗廟

紫氣滿前程,從函谷關來,聞道者非徒尹喜;

丹經流妙說,上崑崙山去,盡頭處乃號天尊。

★ 慕少棠題老君台。

尹喜:人名。

相傳老子西遊至函谷關,喜強留,老子授《道德經》五千言而去。

喜自著書,名《關尹子》

出地在天,常與民生作霖雨;

殛邪扶正,願憑神力掃攙槍。

★ 龔景瀚題雷祖殿

臣何和之有焉?及爾同僚,以祈甘雨;

神為德其盛矣,生我百谷,迄用康年。

★ 魏光濤題雷祖殿

遨遊二華之間,儘是雪泥鴻爪;

棲息九一陽一之嶺,依然道骨仙風。

★ 饒先一烈題孫真庵

雷壇苦行留仙跡;

神室清風有異香。

★ 周印真題孫真庵

環室月懷人,可又青鸞來玉塞;

楚山雲取路,定騎黃鶴到金天。

★ 孫真庵。

青鸞:傳說中的神鳥。

玉塞:玉一門 關。

金天:唐玄宗先天二年,封華岳神為金天王

普物無心,萬方共載慈雲遍;

資生有道,百族同依愛日長。

★ 林則徐題慈母宮

夜月千一江一 天地曉;

秋花一樹鏡台空。

★ 白衣庵,位於通遠門外,原名稍門寺

寶座生春,紫竹因空翻有色;

香台說法,白鸚能悟慚無言。

★ 白衣庵

極本道宗,太極原從無極始;

元為善長,三元總是一無分。

★ 東華觀三官殿

即色即空,即心即佛;

亦詩亦酒,亦儒亦仙。

★ 陳霖恭題白雲觀

憶黃粱炊熟又兩千年,先生以後無人醒;

把鐵笛吹殘剛兩三下,塵世曾經幾劫灰。

★ 龔俊宜題白雲觀

仗三尺劍,掃天下妖氛,具見英雄手段;

著千金方,拯民間疾苦,依然菩薩心腸。

★ 譚鍾麟題白雲觀

苦海難航,有幾人渡筏而登?只要六根早淨;

化城誰主,謂哪個轉輪不捨?且看二世如來。

★ 楊玉春題大佛寺大雄寶殿,又名普照寺,建於唐貞觀年間

大義參天,金爐不徹扶炎氣;

一精一忠貫日,寶炬常照達旦光。

★ 藏經閣

西方貝葉演真經,如聞如來,總不出戒定慧三條法要;

南海蓮花生妙相,自觀自在,也只消聞思修一味圓通。

★ 普綾題觀音堂。

三條:即三戒,戒色、戒斗、戒得

無物不容,我思水濁;

有階可上,人比山高。

★ 若園,位於廣武門外,黃河南岸

座中排無數雲山,都為主人添畫稿;

窗外是奔流河水,能催壯士起歌聲。

★ 若園

象教辟西方,燈傳永證辟支果;

鴻慈遍南山,航渡還參最上層。

★ 接引寺,位於東關石橋樓西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