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衡陽:秀冠三湘,看群賢事業名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衡陽

對聯大全

衡陽

學貫九流,匯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賢事業名山。

★ 左宗棠題石鼓書院大門,位於北門外石鼓山上,唐元和中,士人李寬中在此創建書院,以為讀書養性之地。

宋至道三年,郡人李士真重建書院,景祐二年,仁宗趙禎賜名石鼓書院,成為當時全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歷經元、明、清幾百年,規模日漸宏大,建有大門、講堂、禮殿、先賢祠、大觀樓、淨綠閣、藏書樓、風雲亭等

是七二峰雄峻所鍾,看砥柱中流,但莫賞青草煙痕,朱陵石跡;

溯卅六灣波濤而上,聽鼓角午夜,應不減船山燈影,岳麓書聲。

★ 周延俊題石鼓書院大門

修名千佛上;

至味五經中。

★ 石鼓書院二門

坐對岳雲開,權將小閣重樓當他廣廈;

俯臨湘水去,卻喜漁歌橈唱畣我書聲。

★ 李鎬題石鼓書院留待軒

願分華山一半席;

安得廣廈千萬間。

★ 李鎬題石鼓書院留待軒

此真淨綠唾不可;

我實薄才歌奈何。

★ 阮元題石鼓書院淨綠閣

不許岳雲封古洞;

但隨一江一 月認殘碑。

★ 范研雲題石鼓書院合一江一 亭

廣廈構眾材,報道蛟龍騰浪去;

兩水夾明鏡,合信風月入一江一 來。

★ 祝澹溪題石鼓書院合一江一 亭

心遠地自偏,問草廬是耶非耶?此處想見當日;

一江一 流石不轉,睹秋水來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

★ 范鶴年年題石鼓書院武侯祠

珠璣文字任流傳,昌黎首唱,石湖繼吟,霞客紀游,姜齋感舊,佳節數從頭,太息前人俱往矣;

錦繡一江一 山煩指點,左挾岣嶁,右挹回雁,遠連青草,近接朱陵,風光都在眼,喜看形勝更超然。

★ 衡一陽一石鼓公園。

昌黎:韓愈。

石湖:范成大,號「石湖居士」。

姜齋:王夫之,號姜齋。

岣嶁: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朱陵:朱陵洞,亦稱水簾洞,位於衡山

檻外三一江一 匯,看雲影波光,鳧浴鶩飛,真教人在,瀟湘畫景;

寰中一境奇,記錦詞麗句,唐題宋詠,久令名傳,南楚詩聲。

★ 石鼓公園。

唐題宋詠:柳宗元、韓愈、范成大、朱熹都曾在此講學和題詩作賦

石出蒸湘攻錯玉;

鼓響衡岳震南天。

★ 王闓運題石鼓公園門樓。

攻錯:《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後借喻為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多指研究學術

一笑悟前緣,故國啼鳥,閱世久同雲變幻;

廿年留夢影,浮生似雁,衝霄會見海澄清。

★ 回雁峰,位於市南,南嶽七十二峰首峰。

前緣:前生因緣。

海澄清:河清海晏,喻天下太平

樓外山川,知是何年圖畫;

檻前煙雨,須看此日天堂。

★ 回雁峰。

煙雨:雁峰煙雨乃衡一陽一八景之一

明窗啜茗時,半日閒,三日忙,須勘破庭前竹影;

畫船攜酒處,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鐘聲。

★ 王闓運題回雁峰

五百年化身歸來,十方福地斯為美;

七二峰從頭數去,千古名山不在高。

★ 回雁峰

大夢忽聞鐘,任他煙雨迷一離 ,還當醒眼;

浮生真似夢,看到天花亂墜,我亦回頭。

★ 回雁峰

洞庭浩渺,衡岳崔嵬,且低徊碧草芳洲,萬里雲羅留雁字;

石鼓淵沖,船山薈萃,更奮起紅旗星火,三湘學會啟人文。

★ 李壽崗題回雁峰

雁序本無心,形影偶留,便令壽域同登,福田廣種;

峰巒始有意,菩提常在,管教佛宇清淨,道場莊嚴。

★ 回雁峰

到此一回頭,憶幽燕雲樹,吳楚煙波,證五千里新舊,鴻泥敢去倦也;

會當凌絕頂,指太華巖嶢,岱宗神秀,比七二峰郁蔥,佳氣畢竟如何。

★ 周芍衫題回雁峰

西陸蟬聲唱;

禪房花木深。

★ 西禪寺

地域接衡岳瀟湘,自昔秀異鍾英傑;

人群同禮義廉恥,學問何曾變古今。

★ 岳屏書院,位於岳屏公園內,岳屏翠色乃衡一陽一八景之一

花圃菜畦鋤歲月;

藥爐茶鐺煉春秋。

★ 花藥寺,位於岳屏公園內

花雨春風,栽成萬物;

藥爐茶鼎,利濟世人。

★ 花藥寺。

利濟:利涉,泛指有益之事

蒼天本無知,花雨焉能解結一習一 ;

眾生徒多事,藥石豈可療貧窮。

★ 花藥寺。

結一習一 :佛教語,指人世的欲一望 等煩惱。

後演申為指積久難破的習慣

一江一 聲回石鼓;

日影上花磚。

★ 詞林堂

四時佳氣飛衡岳;

十里青山似畫屏。

★ 岳屏公園,位於衡一陽一西南,園內有山有湖

公畢有餘閒,到此遊目騁懷,正好是湖畔茶香,甕頭酒熱;

園中多勝境,要識詩情畫意,應記取林間月上,水面風來。

★ 岳屏公園

敷彌天雲,飛大地雨,琉璃寶瓶中原無一滴,淨眼閒觀,但在孤峰獨往;

入針尖影,轉鄰虛藏,藕絲香孔裡攝盡萬緣,神威自震,不教釣艇空歸。

★ 王夫之題別峰庵

高峙船山,遠綿學派;

流回來水,廣助文瀾。

★ 朱暉塔,位於市東,為紀念宋理學家朱熹而建。

文瀾:即文瀾閣,清藏書閣名

韓潮學派百川匯;

公起文章八代衰。

★ 韓愈祠

宇宙垂大名,屏帶尊嚴黃閣度;

一江一 山留勝跡,鴻篇珍重碧籠紗。

★ 一江一 東寇准祠

毅烈炳潭州,千載英名垂竹帛;

崇祠仍故宅,一龕清供有梅花。

★ 李芾祠。

李芾,字叔章,衡一陽一人,曾為安撫史,知潭州,抵抗元軍侵犯達三月,城破戰死

一瓢草堂遙,願諸君景仰先型,對門外岳峻湘清,想見高深氣象;

三篙桃浪渡,就此地宏開講捨,看眼前鳶飛魚躍,無非活潑天機。

★ 彭玉麟題船山書院,位於東洲,為清代著名學者王夫之講學之所。

始建於清光緒初,原址在城南大碼頭橫街。

光緒十一年,兵部尚書彭玉麟改建於東洲,聘大儒王闓運為山長。

一瓢:比喻生活清苦。

桃浪渡:東洲桃浪,衡一陽一八景之一

講席鎮名山,匯通漢宋諸儒,東下一江一 河資保障;

遺書垂道統,坐到春秋佳日,南來鴻雁助絃歌。

★ 船山書院

讀船山先生所著全編,得三百餘卷之多,經史子集,蔚一代巨觀,承其後者,勿徒爭門戶異同,漢詳名物,宋主義理,各有師傳,總不外古大儒根底實學;

卜衡岳勝地而開講捨,看七十二峰在望,春夏秋冬,備四時佳境,登斯堂也,尚共矢晨昏黽敏,出建功勳,處修節操,一交一 相自勵,以毋負老尚書創建初心。

★ 俞樾題船山書院

海疆歸日啟文場,須知回雁傳經,南嶽萬年扶正統;

石鼓宗風承宋派,更與重華敷衽,成均九奏協簫韶。

★ 王闓運題船山書院。

石鼓宗風:石鼓學院的學風。

承宋派:繼承宋代理學正宗。

重華:舜。

敷衽:敞開前襟,以示坦率。

成均:周代的大學叫成均。

簫韶:古樂

自抱孤忠悲越石;

群推正學接橫渠。

金鑒題船山書院

竹樹護一精一廬,林鳥似識前朝事;

鐘魚答弦誦,芋火還容宰相分。

東洲羅漢寺。

弦誦:學校教學

蓮香入座清,筆底當描成這般花樣;

湖水連天靜,眼前可悟到斯道源頭。

曾國藩題蓮湖書院,位於城西西湖旁,原名臨薰書院,位於城西北隅,清乾隆二十八年知縣陶易創建。

後由知縣陳篤遷建西湖,改今名。

花樣:織物的花紋式樣,這裡指繪畫

前朝乾淨土;

高節大羅山。

★ 王闓運題王船山故居,位於曲蘭鄉石船山下,有敗葉廬、觀生居、湘西草堂

世臣喬木千年屋;

南國儒林第一人。

★ 王闓運題王船山故居

清風有意難留我;

明月無心自照人。

★ 王夫之題湘西草堂

孝思恬品;

霞燦松堅。

★ 王夫之題湘西草堂

六經責我開生面;

七尺從天乞活埋。

★ 王夫之題湘西草堂

芷香沅澧三閭國;

蕪綠湘西一草堂。

★ 王闓運題湘西草堂

忠希越石,學紹橫渠,在當年立說著書,早定千秋事業;

身隱山林,名垂史乘,到今日徵文考獻,允推百世儒宗。

★ 林廷式題湘西草堂。

越石:晉代劉琨,字越石。

橫渠:宋鳳翔,郿縣橫渠鎮人,學者稱橫渠先生

自滇池八百里而下,瀟湘泛艇,岣嶁尋碑,名跡訪姜齋,風月湖山千古;

孕衡岳七二峰之靈,揮塵談兵,植槐卜相,雄才張楚國,文章經濟一家。

★ 張之洞題湘西草堂

慟哭西台,當年航海君臣,知己猶余瞿相國;

羈棲南嶽,此後名山著作,同心惟有顧亭林。

★ 洪亮吉題湘西草堂。

瞿相國:瞿式耜。

顧亭林:顧炎武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