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揚州(5) 瘦西湖: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揚州(5) 瘦西湖

對聯大全

揚州(5) 瘦西湖

借得西湖一角,堪誇其瘦;

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微。

★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亦名長春湖。

金山:瘦西湖內有小金山

天地本無私,春花秋月盡我留連,得閒便是主人,且莫問平泉草木;

湖山信多麗,傑閣幽亭憑誰點綴,到處別開生面,真不減清閟畫圖。

★ 李聖和

風月無邊,到此胸懷何似;

亭台依舊,羨他煙水全收。

★ 王柏齡題長春嶺風亭。

長春嶺,俗稱小金山,在瘦西湖中,四面環水,嶺下題其景曰:梅嶺春深,舊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巳成為瘦西湖公園的主體部分

一水迴環楊柳外;

畫船來往藕花天。

★ 丁祖汾題琴室

今月古月,浩魄一輪,把酒問青天,好悟滄桑小劫;

長橋短橋,畫欄六曲,移舟泊煙渚,可堪風柳多情。

★ 陳重慶題月觀,鄰長春嶺,面東臨湖,水面寬闊,以欄木相圍

好句屬吾曹,幾度閒吟,正綠翦煙蕪,紅吹雲樹;

憑欄剛落日,千年此地,有泉名第五,花種無雙。

★ 劉淮年題月觀。

第五:天下第五泉,乾隆題

蓮出綠波,桂生高嶺;

桐間露落,柳下風來。

★ 伊秉綬題月觀

月來滿地水;

雲起一天山。

★ 鄭燮題月觀

一江一 秋逼山翠;

日瘦抱松寒。

★ 鄭燮題寒竹松風亭

白雲初晴,舊雨適至;

幽賞未已,高譚轉清。

★ 伊秉綬題湖上草堂

皓月當空,容光必照;

荷花出水,無枝不鮮。

★ 晏端題湖上草堂

四圍積奇石几層,月色夾空,如窺古澗;

其地有高松百尺,綠蔭翳日,時到異人。

★ 一鄧一 石如題湖上草堂

別邗水五六年,風亭月榭,記當時蠟屐頻游,喜今我來思,依舊琳宮環北郭;

距平山三四里,雲岫煙巒,割隔一江一 螺鬟一角,恨古人不作,更無玉帶鎮東坡。

★ 陸費垓題湖上草堂。

邗水:水名,亦名邗溝、邗一江一 ,即一江一 蘇境內自揚州西北至濰安入淮的運河。

玉帶:蘇軾游金山寺,留玉帶作紀念,該寺方丈以為鎮山之寶

四面綠蔭少紅日;

三更畫船穿藕花。

★ 陳重慶題綠蔭館

水木湛清華,堤畔鶯花橋畔月;

芰荷疊映蔚,竹邊歌吹柳邊舟。

★ 吳引孫題綠蔭館

以全湖作明鏡觀,此處綠雲多,好似一彎螺黛影;

於夏日唱招涼曲,泊船斜月後,最宜四面藕花香。

★ 陳重慶題綠蔭館

仍從水竹開軒,免辜負十里春風,二分明月;

偶向湖山放棹,好領略紅橋煙雨,白塔晴雲。

★ 徐兆裕題綠蔭館

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

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一江一 來。

★ 翁同龢題僧捨

以少勝多,瑤草琪花榮四季;

即小觀大,方丈蓬萊見一斑。

★ 李聖和題春池草堂吟榭

碧落青山飄古韻;

綠波春浪滿前陂。

★ 集杜牧、韋莊詩句題春池草堂吟榭

浩歌向蘭渚;

把釣待秋風。

★ 集徐彥柏、杜甫詩句題釣魚台(釣渚)

冠飛堞半畝亭台,就金井玉池,坐見鶯花作雨;

抗平山四時風月,遮香車畫舫,同流遊覽長春。

★ 賀君召題賀園(東園)春雨堂,在蓮花橋(五亭橋)南,蓮性寺側,為清人賀君召建於雍正、乾隆年間,園內有十二景、畫家袁耀為繪園景圖,賀氏以園中匾聯及題詩刻成《東園題詠》,園巳不存

疏鐘聲遠流何處;

明月多情在此間。

★ 俞鶴題春雨堂

萬樹琪花千圃藥;

一莊修竹半床 書。

★ 張照題春雨堂

近水樓台開梵宇;

平山欄檻倚晴空。

★ 一江一 恂題春雨堂

煙雲送客歸瑤水;

山木分香繞閬風。

★ 鄭簠題春雨堂

花間漁艇近;

水外寺鍾微。

★ 王鐸題芙蓉沜。

沜:水邊

一片芙蓉新出水;

千層芳草遠浮山。

★ 嵇璜題芙蓉沜

夜月橋邊留畫舫;

春風陌上引香車。

★ 賀君召題對薇亭

群山靄霞矚;

風景滿清昕。

★ 王定掄題對薇亭

當階瑞色新紅藥;

臨水文光淨綠天。

★ 汪文瑞題對薇亭

宛轉通幽處;

玲瓏得曠觀。

★ 劉敬輿題對薇亭

四面有山皆入畫;

一年無日不看花。

★ 祝枝山題凝翠軒

終古招邀山色遠;

幾人愛惜月明多。

★ 李菟題凝翠軒

雨後靜觀山意思;

風前閒看月精神。

★ 凝翠軒

出郭此間堪歇腳;

登樓一望已開懷。

★ 李鱔題凝翠軒

醉倚晴雲留作賦;

閒邀明月夜調琴。

★ 田懋題凝翠軒

青徐平野闊;

幽薊五雲飛。

★ 王協題塌葉廊

竹裡登樓,風引三山不去;

花間看月,溪流四序如春。

★ 董權文題駕鶴樓。

三山:揚州舊有三山不出頭之說,三山指倚山、巫山、康山

積忠孝以成神,典桂籍科名,予奪後先,十五國文章司令;

舉一陰一騭而垂訓,鑒槐區德行,權衡富貴,億萬年造化樞機。

★ 梓潼殿題駕鶴樓

樓台突兀排青嶂;

鍾馨虛餘下白雲。

★ 潘偉題駕鶴樓

灣過茱萸,松竹三霄水碧;

階翻紅葉,亭台四序天香。

★ 王承先題駕鶴樓

真道每吟秋月淡;

至言長詠碧波寒。

★ 魏嘉瑛題駕鶴樓

草衣木食留仙詠;

碧落蒼梧識道心。

★ 王掞題駕鶴樓

一邱藏曲折;

蹤步有躋攀。

★ 劉藻題駕鶴樓

竹影參差;

鳥聲上下。

★ 古斌題目絲堂

苔色侵衣桁;

荷香入水亭。

★ 集李嘉祐、周瑤詩句題菱花亭

玉沙瑤草連溪碧;

石路流泉兩寺分。

★ 集曹唐、白居易詩句題夕一陽一雙寺樓

雙樹容聽法;

三峰意出雲。

★ 集杜甫詩句題得樹廳

欲因蓮舫尋詩社;

何惜荷錢質酒爐。

★ 張祖慰題春一江一 草外山亭

醉月花一陰一竹影;

吟風水檻山亭。

★ 朱佐湯題春一江一 草外山亭

堤畔鶯花橋畔月;

竹邊歌吹柳邊舟。

★ 程夢星題醉煙亭

半在山隈半水涘;

亦如石屋亦濠梁。

★ 董文驥集李雲句題醉煙亭

繞欄溪光供瀲灩;

隔一江一 山色露嵯峨。

★ 醉煙亭

三山入望松筠在;

雙樹無言水月新。

★ 賀君召題醉煙亭

幾處好山供客坐;

一川寒月淨塵襟。

★ 褚浚題醉煙亭

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總非凡境;

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淡蕩,洵是仙居。

★ 沈斌題杏軒

寒玉作響;

飛泉仰流。

★ 金農題品外泉

天開參井文章府;

星換山河孝友師。

★ 孫嘉淦題文昌殿

紅樹借鄰影;

北窗聞水聲。

★ 張嗣衍題偶寄山房

一枝孤塔,似白鶴飛來,試添金碧樓台,便成北海;

幾度遊人,被黃雞催老,那得乾嘉耆舊,與話南巡。

★ 陳重慶題蓮性寺,在蓮花橋側,本名法淨寺,建於元至正年間,康熙四十四年南巡,賜名蓮性寺,咸豐中寺毀,光緒中葉重建,有雲山閣五楹以五色玻璃為窗,臨窗可覽全湖之勝

供桑梓謳吟,幾處亭台成小築;

快春秋遊覽,一隅邱壑是新開。

★ 賀君召題蓮性寺

水曲山如畫;

溪虛雲傍花。

★ 集羅鄴、杜甫詩題蓮性寺

寒香生寂磬;

山翠滴疏欞。

★ 龔賢題蓮性寺

醉月花一陰一竹影;

吹風水檻山亭。

★ 朱佐湯題蓮性寺

三山近將引;

紫極遙可攀。

★ 王澍題蓮性寺

數片石從青嶂得;

一條泉自白雲來。

★ 王澍題蓮性寺

風情合作湖山主;

歌吹寧虛花月辰。

★ 程南溟題蓮性寺

檻前春一色 長堤柳;

閣外秋聲蜀嶺松。

★ 魏嘉瑛題蓮性寺

名園依綠水;

仙塔儷雲莊。

★ 集杜甫、馬懷素詩題蘭渚,在蓮花橋北岸,蓮性寺白塔,適當其前,行雲無止,天風浪浪,可以得靜觀之意。

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

竹高鳴翡翠;

溪暖戲鵁鶄。

★ 集杜甫、劉長卿詩題蒼莨館。

鵁鶄:古書上的一種水鳥,腿長,頭上有紅毛冠

才見早春鶯出谷;

更逢晴日柳含煙。

★ 集韋莊、蘇頲詩題半青閣

別業臨清甸;

前軒枕大河。

★ 集李嶠、許渾詩題花南水北之堂

壘石通溪水;

當軒暗綠筠。

★ 集許渾、劉憲詩題積翠軒

北榭遠峰閒即望;

月華星采望來收。

★ 集薛能、杜甫詩題望春樓

飛閣凌芳樹;

雙橋落彩虹。

★ 集張九齡、李白詩題望春樓

萬井樓台疑繡畫;

千家山郭靜朝暉。

★ 集張九齡、杜甫詩題小李將軍畫本

歌繞夜梁珠宛轉;

山連河水碧氤氳。

★ 集羅隱、陳上美詩題林香草堂

天上碧桃和露種;

門前荷葉與橋齊。

★ 集高蟾、張萬頃詩題花潭竹嶼,在瘦西湖北岸,白塔晴雲之後,為清人徐士業家園,乾隆賜名「水竹居」

飛塔雲霄半;

書齋竹樹中。

★ 集劉憲、李頎詩題靜香書屋

煙開翠幌清風曉;

花壓闌干春晝長。

★ 集許渾、一溫一 庭筠詩題碧雲樓

紅桃綠柳垂簷向;

碧石青苔滿樹一陰一。

★ 集王維、李端詩題閬風堂

露氣暗連青桂苑;

春風新長紫蘭芽。

★ 集李商隱、白居易詩題清妍堂

山月映石室;

春星帶草堂。

★ 集杜甫詩題蒔玉居

水色清依榻;

竹聲涼入窗。

★ 乾隆題水竹居

竹動疏簾影;

花明綺陌春。

★ 集盧綸、王維詩題菉竹軒,在瘦西湖東岸,原系清刑部郎中吳玉山別業,園內有二泉

窗台遠色通書幌;

玉帶東風洗畫屏。

★ 集李賀、許渾詩題清遠堂

川源通霽色;

楊柳散曉風。

★ 集皇甫冉、書應物詩題微波館

雲遮日影籐蘿合;

風帶潮聲枕簟涼。

★ 集韓翃、許渾詩題籐花書屋

香中別有韻;

天意不教遲。

★ 集崔道融、熊噭詩題香雪亭

平分造化雙苞出;

獨佔人間第一香。

★ 集徐中雅、皮日休詩題牡丹亭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 集陶潛、左思詩題綺霞樓

冉冉修篁依戶墉;

瞳瞳初日照樓台。

★ 集包何、薛逢詩題環翠樓,在蓮花橋南岸,乾隆年間汪廷璋所築

百尺金梯依銀漢;

九天鈞樂奏雲韶。

★ 集李頎、王維詩題五雲多處

花柳含丹日;

樓台繞曲池。

★ 集宋之問、盧照鄰詩題玲瓏花界

碧瓦朱甍照城郭;

淺黃輕綠映樓台。

★ 集杜甫、劉禹錫詩題熙春台

野香襲荷芰;

池色似瀟湘。

★ 集皎然、許渾詩題含珠堂

勝地據淮南,看雲影當空,與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過橋下,聞簫聲何處,有風吹到月三更。

★ 一江一 峰青題二十四橋,清《一統志》載:「揚州二十四橋,在府城,隋置,並以城門坊市為名。」

又據沈括《夢溪筆談·補遺》:「或謂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古有二十四美人吹一簫於此,故名。」

聖代即今多雨露;

酒爐終古擅風一流 。

★ 金棕亭集句題聽簫園

夕一陽一雙寺外;

春水五塘西。

★ 顧藹吉題小漪南,在二十四橋旁,本為程夢星之筱園,後盧雅雨修葺為三賢祠,因蘇軾有「三過平山堂下」句,故題曰「三過留蹤」。

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

東坡何所愛;

仙老暫相將。

★ 集白居易、杜荀鶴詩題小漪南

日映文章霞細麗;

山張屏障綠參差。

★ 集元稹、白居易詩題翠霞軒

繁華及春媚;

紅藥當階翻。

★ 集鮑照、謝眺詩題瑞芍亭

一片彩霞迎旭日;

萬條金線帶春煙。

★ 集楊巨源、施肩吾詩題來春堂,在瘦西湖西岸,地近蜀岡,清按察使李志勳家園,此園前部以石勝,中以水勝,後以竹勝

日一交一 當戶樹;

花繞傍池山。

★ 集蘇頲、祖詠詩題含青室

松排山面千重翠;

日較人間一倍長。

★ 集白居易、陸龜蒙詩題眺聽煙霞軒

重簷一交一 密樹;

隔岸上春潮。

★ 集王勃、清一江一 詩題曠如亭

佳句應無敵;

蘇侯得數過。

★ 集崔桐、杜甫詩題高詠樓,傳為蘇軾題西一江一 月處

山堂返棹留閒憩;

畫圖開窗納景光。

★ 乾隆題高詠樓

池塘月撼美渠浪;

羅綺晴嬌水綠洲。

★ 集方千、孟浩然詩題承露軒

從此不知蘭麝貴;

相期共鬥管弦來。

★ 集裴思謙、孟浩然詩題青桂山房

雲林頗重疊;

池館亦清閒。

★ 集賈島、白居易詩題涵清閣,在瘦西湖西岸,蜀岡朝旭之北,本為蕭家村故址,清人吳祖禧構園,一名「吳園」

迥風入座飄歌扇;

冷露無聲濕桂花。

★ 集李邕、王建詩題桂露山房

山深松翠冷;

樹密鳥聲幽。

★ 集朱慶余、崔翹詩題綠雲亭

仙雇傍巖崿;

小楹俯澄鮮。

★ 集皮日休、張祐詩題春流畫舫

鶴群嘗繞三株樹;

花氣渾如百和香。

★ 集司空圖、杜甫詩題嫩寒春曉

舟將水動千尋日;

樹出湖東幾點煙。

★ 集張說、曹鄴詩題風月清華

風生北渚煙波闊;

雨歇南樓積翠來。

★ 集權德輿、李憕詩題清一陰一堂

煙草青無際;

溪山畫不如。

★ 集周伯琦、杜牧詩題曠觀樓

鳳凰芝草,周阿合匝;

金支翠旗,雲景杳冥。

★ 張謇題徐園,在瘦西湖公園內,其地原為清初韓國桃花塢故址,民國四年,為祀徐寶山而建。

周阿合匝:即周匝,周密、周到

殘月環金樞,一盞寒泉薦秋菊;

名園倚綠水,三更畫船穿藕花。

★ 陳重慶題徐園

大樹飄零,草木猶知名姓;

遺園明瑟,山林長憶將軍。

★ 康有為題徐園

雪九世重仇,特起義軍酬閣部;

知百年恆化,肯稱符命媚當塗。

★ 章太炎題徐園

當日風雲隨叱吒;

至今草木識威名。

★ 黎元洪題徐園

累石穿池,桃塢有香仙露浣;

曉風殘月,柳堤無恙將星孤。

★ 王文藻題徐園

月來滿地水;

支起一天山。

★ 鄭燮題小金山,在問月橋西,圓如伏釜,四周環水,後稱長春嶺為小金山

洞庭山色,揚子一江一 聲,一樣石盤沱,金粟前身香案吏;

一陽一羨春茶,蘭陵美酒,四圍花世界,芙蓉舊社水仙王。

★ 小金山

金山共此一一江一 水;

王母來尋五色龍。

★ 小金山

洗桐拭竹倪元瓚;

較雨量晴唐子西。

★ 方西疇題畢園柳暗花明村舍,在問月橋西的小金山後里許,原為畢本恕營建,後歸鹽商羅於饒所有。

倪元瓚:倪瓚,元明間畫家;唐子西:宋代詩人唐庚,字子西

梅花嶺畔三山月;

宵市橋頭一草堂。

★ 王士稹題卞園,舊址亦在小金山後,今已無跡可尋

搖到四橋煙量裡;

撥開一片水雲天。

★ 錦湖行畫舫

奇石盡含千古秀;

春一光 欲上萬年枝。

★ 集羅鄴、錢起句題蓮花橋勝概樓,在蓮花橋西,樓前湖水寬闊,樓後綠竹參天,沿堤豐草滿地。

登樓四望,天水無際,諸橋羅列,景物之勝,俱在眼前

天氣涵竹氣;

山色滿湖光。

★ 集張說、馬戴句題秋思山房

有月即登台,無論春秋冬夏;

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東西。

★ 岳鍾琪題樂善庵

層軒靜華月;

修竹引熏風。

★ 集儲光羲、韋安石句題吹香草堂,在長春橋西峰水雲勝概草堂內

院含白塔,五亭湖光美景;

門對蜀岡,翠嶂山色風姿。

★ 慕潘如題後門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