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安慶:慶雲無異慈雲,待將十行胥圓,萬善皆足,有緣參福果,共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安慶

對聯大全

安慶

安土原同淨土,但會六塵不染,八垢皆空,此地勝靈山,會看一花一世界;

慶雲無異慈雲,待將十行胥圓,萬善皆足,有緣參福果,共證三藐三菩提。

★ 彭肇基題迎一江一 寺,始建於北宋。

明光宗帝賜名「護國永昌禪寺」,清代改今名,有大雄寶殿、藏經閣、大士閣、振風塔等建築,為我國長一江一 沿岸著名古寺之一。

安土:安於本土。

淨土:佛教謂莊嚴潔淨、沒有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的極樂世界。

六塵:佛經稱色、聲、香、味、觸、法六者為塵。

六塵與六根相接,而產生種種嗜欲,導致種種煩惱,故又叫六賊。

八垢:佛家語,指人世八種妄想。

《翻譯名義集》「念煩惱,不念煩惱,念不念煩惱,我煩惱,我所煩惱,自性煩惱,差別煩惱,攝愛煩惱為八垢。」

靈山:山名。

佛家稱靈鷲山為靈山。

一世界:佛教有「三千大千世界」之說。

慈云:佛教稱佛以慈悲為懷,如大雲之覆蓋世界。

十行:即十善。

佛教稱不犯殺生等十事為十善。

胥圓:即完美、完善。

福果:佛教因果報應之說,即為行善者得福果。

三藐三菩提:佛教語。

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理想境界

佳景蕩滌胸襟,寄語墨客一騷一人,莫辜負新秋風月;

壯懷放寬眼界,收覽練湖潛岳,依然是舊日山河。

★ 迎一江一 寺

極清靜地是蘭若;

觀自在身為竹林。

★ 迎一江一 寺。

蘭若:寺廟。

阿蘭若(梵文)的略語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色色空空,妙相同參成佛果;

三貌三菩提,三乘三覺悟,生生世世,法一輪 有幸現金身。

★ 柳汝士題迎一江一 寺大雄寶殿。

三乘:佛教以車乘喻佛法,學者接受的能力不一,分三種情況,稱三乘。

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覺悟:醒悟、啟發

迎面見青山,看三千世界,雲路崎嶇,平地有風波,端借慈航登覺岸;

一江一 心澄皓月,聽八百梵音,霜鍾清澈,蒼天留因果,應從苦海識歸途。

★ 柳汝士題迎一江一 寺大雄寶殿。

慈航:佛教稱佛以慈悲之心度人,使其脫離苦海,有如航船之濟眾。

覺岸:佛教以迷喻海,以覺喻岸,由迷惘而入覺悟的境界謂覺岸。

梵音:誦經聲。

蒼天:謂天,以其色蒼蒼故稱

持缽著衣,敷座而坐;

袒肩合掌,願樂欲聞。

★ 迎一江一 寺藏經樓。

袒:裸露。

合掌:佛教儀式,合兩掌以表示敬意,亦稱「台十」

舟轉岸移,細草平沙,總堪圖畫;

風來鈴語,瓊樓玉宇,如此高寒。

★ 迎一江一 寺大士閣

要虛體面,費盡心機,何如此地清閒,看滾滾潮流,把古今來治亂興亡,都付與大一江一 東去;

登最上頭,放開眼界,且向蒼天呼籲,問泱泱祖國,積千百載莊嚴燦爛,豈竟隨皎日西沉。

★ 柳汝士題迎一江一 寺毗盧寶殿

金湯依舊扼荊揚,風起雲飛,不盡悲歌懷猛士;

銀漢何時洗兵甲,內憂外患,似留艱巨待英才。

★ 迎一江一 塔

渺渺兮予懷,忠宣而後五百年,幾輩丹心照青史;

浩浩乎白水,岷一江一 西來三千里,一條衣帶鎖孤城。

★ 迎一江一 塔

我輩復登臨,遠挹余公,近思彭老;

大一江一 流日夜,東趨溟海,北拱神京。

★ 迎一江一 塔

莽乾坤能得幾人閒?且安排鐵板琵琶,唱大一江一 東去;

好風月不用一錢買!休辜負青山紅樹,送爽氣西來。

★ 王珊森題大觀亭,位於西南正觀門外,初建於明,氣勢雄闊,濱一江一 而峙。

莽乾坤:蒼茫大地。

鐵板琵琶:宋人評蘇東坡詞語。

青山紅樹:北宋歐一陽一修有「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詩句

跨太白樓之上,鴛瓦排雲,倚畫檻一味鄉愁,已漸近鍾阜晴嵐,六朝城郭;

橫彭蠡湖而西,鷺濤堆雪,喚沙鷗共談宦跡,最難忘峨嵋春水,萬里風帆。

★ 汪恩題大觀亭。

鴛瓦:即鴛鴦瓦,成雙對偶的瓦。

鍾阜:南京的鍾山。

彭蠡湖:一江一 西鄱一陽一湖的別稱。

鷺濤:象鷺鳥一樣的波濤。

沙鷗:水鳥名,古詩詞中常以其形容自一由 自在的歸隱生活。

宦跡:做官的經歷。

峨嵋:聯作者曾在四川峨嵋做官

倚檻蒼茫千古事;

過一江一 多少六朝山。

★ 陶澍題大觀亭

秋色滿東南,自赤壁以來,與客泛舟無此樂;

大一江一 流日夜,問青蓮而後,舉杯邀月更何人。

★ 李烈鈞題大觀亭。

赤壁:蘇軾曾作有前後《赤壁賦》,故此處以其代指蘇軾。

與客泛舟:取自蘇軾《前赤壁賦》。

青蓮:李白,號青蓮居士。

舉杯邀月:取自李白《月下獨酌》詩

高閣媲滕王,遙看秋水長天,猶指點雲中鄉樹;

荒台鄰皖伯,試問銅駝石馬,經幾多眼底滄桑。

★ 彭廣鍾題大觀亭。

滕王:滕王閣。

皖伯:周大夫,封皖伯。

銅駝:銅鑄的駱駝。

喻天下將亂

鳳水龍山,一江一 左人文相望;

吳頭楚尾,中流形勝在茲。

★ 黃寶楨題大觀亭

來日大難,對此茫茫百端集;

英靈不昧,覽茲蹇蹇匪躬愚。

★ 大觀亭。

蹇蹇:蹇而又蹇,多難的樣子。

《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意謂王臣不避艱險濟君之難,絕不以個人利益為念

傑閣四望開,地扼中原控吳楚;

忠魂—抔在,天留正氣壯山河。

★ 李丙榮題大觀亭

此地何幸埋公,黃土一抔元氣在;

小閣差堪坐我,青山四面大一江一 橫。

★ 大觀亭

兩皖生才,台閣猶含雄傑氣;

四郊多壘,一江一 山莫作等閒看。

★ 徐旭題大觀亭

東望石城春,喚杜牧何之?故國杏花太零落;

南招彭澤隱,問淵明在否?隔一江一 楊柳要平分。

★ 大觀亭

憑高吊幽古英靈,任千古一江一 潮,淘不盡孤忠魂魄;

攬勝憶滇池傑閣,對八公煙景,問何如故里河山。

★ 朱家寶題大觀亭。

幽古英靈:指南宋夏琦和元朝余闕。

滇池傑閣:指雲南昆明大觀樓。

八公煙景:即安徽鳳台之八公山,晉謝安曾和前秦王苻堅激戰於此

樽前帆影,檻外嵐光,數勝跡重重,都向一江一 頭開畫本;

樓上仙人,閣中帝子,溯遊蹤歷歷,又來亭畔吊忠魂。

★ 一鄧一 嶰筠題大觀亭。

樓上仙人:指費長房,東漢汝南人,曾為市椽,從壺公學道不成,持符而歸。

相傳能醫療眾病,鞭苔百鬼,又善變幻捉妖,一日之間,人見其在千里之外數處。

後失其符,為眾鬼所殺。

閣中帝子:指李元嬰

片土寄忠魂,聽檻前萬馬一江一 聲,滾滾驚疑征鼓動;

孤城銷戰氣,指窗外二龍山影,蒼蒼飛入酒杯來。

★ 周文炳題大觀亭

天開圖畫,美盡東南,落日咽孤忠,戰血腥余千載後;

魯酒不一溫一 ,高丘返顧,歌風思猛士,一江一 流倒捲萬山來。

★ 王復康題大觀亭。

魯酒:魯國酒薄,因稱薄酒曰魯酒。

北周庾信《哀一江一 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

城郭如故人民非,曾否靈歸華表;

風景不殊山河異,有誰淚灑新亭。

★ 周行原題大觀亭

地隔中原勞北望;

天生一江一 水向東流。

★ 吳坤修題大觀亭

萬古乾坤此一江一 水;

千家山郭靜朝暉。

★ 集句題大觀亭

是晴川閣,是岳一陽一樓,一覽一江一 山斯亭為伍;

有唐睢一陽一,有宋信國,千秋俎豆得公而三。

★ 鍾伯芬題大觀亭。

睛川閣:在漢一陽一龜山。

岳一陽一樓:在湖南洞庭湖畔。

唐睢一陽一:即張巡。

宋信國:即文天祥

溯清水塘流,獨明季金沙河衣冠,甚同不朽;

問皖公山色,與吾楊梅花嶺風景,相較如何。

★ 楊竹簃題大觀亭

我輩復登臨,舊業已隨征戰盡;

大一江一 流日夜,天風常送海濤來。

★ 李小涯題大觀亭

一碧無垠,吳楚青蒼分極浦;

千秋如在,一江一 山名勝得斯人。

★ 大觀亭。

極浦:遙遠的水邊

不聳亭高,看天邊雲樹蒼茫,無非樂土;

潮平岸闊,問一江一 上舟帆來往,那是閒人。

★ 大觀亭

大一江一 東去,看駭浪驚濤,千古英雄淘不盡;

匹馬南來,問豪氣壯志,一亭風月拓奇觀。

★ 阮仲明題望華樓,在大觀樓側,建於清宣統年間

登百尺樓,看大好河山,天若有情,應識四方思猛士;

留一抔土,以爭光日月,人誰不死?獨將千古讓先生。

★ 黃興題徐錫麟烈士紀念樓,為紀念清末革命一黨一 人徐錫麟而建。

徐錫麟,字伯蓀,會稽人,曾留學日本,歸國後任安徽警察學校督辦,因謀刺恩銘被捕,後就義於撫院前。

天若有情:取自唐代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誰不死:取自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

先生:徐錫麟

人從北郭來游,相逢有伴談天,共賞菱湖今夕月;

我是東陵後裔,願覓無多隙地,別開瓜圃舊家風。

★ 邵奇民題菱湖公園。

菱湖,擴建於清代,以盛產菱藕著名,面積八平方公里,內有明代史可法「宜城天塹」石碑及清書法家一鄧一 石如一精一美碑刻,現巳成為遊覽勝地。

東陵:古地名。

《禹貢》:「過九一江一 ,至於東陵」。

後裔:後代子孫

與諸生結文字因緣,相期春誦夏弦,一片承平歌雅頌;

盡我輩做秀才份量,莫忘先憂後樂,千秋經濟裕皋夔。

★ 懷寧學堂。

春誦夏弦:春日誦詩,夏以絃樂和春而歌。

承平:太平,治平相承。

經濟:經世治民,治理國家

與諸生術業相親,仿鹿洞鵝湖,各守宗風登講席;

願此地人文大起,到鳳池麟閣,莫忘聽雨坐寒窗。

★ 懷寧學堂。

鹿洞:書院名,即白鹿洞書院,在一江一 西廬山。

鵝湖:即鵝湖書院,在一江一 西鉛山鵝湖。

宗風:某一宗派獨有的風格。

講席:講學者的席位、講壇。

鳳池:鳳凰池之省。

唐以後指宰相之職。

麟閣:漢宣帝時有麒麟閣,為圖繪功臣之所,簡作麟閣

學術貫中西,開二十周太平,於五大洲中間立足;

一精一心追孔孟,宏三千年宗教,與諸君子分任仔肩。

★ 懷寧學堂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