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江蘇(5):延來大賓,飛觴東閣;陵居高士,剪燭西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江蘇(5)

對聯大全

江蘇(5)

本組收丹一陽一、高郵、淮安名勝聯

延來大賓,飛觴東閣;

陵居高士,剪燭西窗。

★ 丹一陽一延陵飯店。

陵居高士:指泰伯、季札曾居於此。

剪燭西窗:李商隱詩:「何當共剪西窗燭」,言與友人話舊也

義利兩刺心,須知天道無私,何處可尋蕉覆鹿;

輪迴千古事,欲把元關脫過,幾生修到李猶龍。

★ 林福源題丹一陽一城隍廟。

蕉覆鹿:語出《莊子》:「雲鄭人在野斃一鹿,畏人知,覆之以蕉。

後忘在何處。」

後人以此比喻人世真假雜陳,得失無常。

元關:佛家語,指生死之際。

李猶龍:即老子,《史記》:「孔子問禮於老子,去而謂弟子曰……吾今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姓李

以傳國先及胞兄,有托而逃,攜手荊蠻採藥餌;

為世家遠綿血食,見機之哲,追蹤玉馬遁延陵。

★ 丹一陽一季子祠。

世家:指吳泰伯、仲雍首建吳國之列祖列宗,壽夢立季札,欲其承吳國之宗廟。

血食:宗廟之祭用牲,故曰血食。

玉馬:即玉虯,虯龍,借指用玉飾鑲勒的馬,代表泰伯,意為吳季札追蹤泰伯,遁跡延陵

端委開基,化裸俗為衣冠,梁公不毀三吳廟;

延陵避亂,存世家之祭祀,尼父曾書十字碑。

★ 丹一陽一季子祠。

化祼俗句:吳民初斷髮文身,裸一體,泰伯至,施以教化,吳民始服衣冠。

梁公句:梁公敬重泰伯,過祠而不毀。

尼父:指孔子,孔子曾為季札墓碑書十字

讓德著一門,至矣無加,百姓難名吳泰伯;

豐碑題十字,嗚呼有歎,千秋定論宣仲尼。

★ 丹一陽一季子祠。

宣仲尼:即孔子,後代封為文宣王

偕隱入句吳,文化開基,端欲追三讓至德;

觀光游上國,名賢遺跡,且教仰十字遺風。

★ 丹一陽一季子祠。

句吳:《史記》:太伯奔荊蠻,自號句吳。

三讓:《史記正義》:太伯……以太一王 病,托採藥於吳越,不返,太一王 薨而季歷主,一讓也;季歷薨而文王立,二讓也;文王薨而武王立,三讓也。

觀光句:季札出使至齊、魯,故雲觀光游上國

讓國有三,大聖人信口讚揚,推見至德;

世家第一,太史公平心論定,勒石成書。

★ 丹一陽一季子祠。

讓國:《史記》載:吳王壽夢有子四人:諸樊、余祭、余昧、季札,壽夢欲立季札,季札讓不可。

乃立諸樊。

諸樊死,讓位季札,季札又讓。

及余祭、余昧相繼立,後至季札,季札又讓,故云「讓國有三」。

大聖人:指孔子,《史記》: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

世家第一:司馬遷著《史記》,列吳太伯世家為第一。

太史公:即司馬遷,《史記》:「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注濁。」

延陵季子即季札

讓國即於三,至德之褒,麟經特筆;

世家列第一,太一王 而後,馬遷定評。

★ 丹一陽一季子祠。

麟經特筆:孔子作《春秋》,「獲麟而絕筆」,古稱《麟經》為《春秋》。

馬遷:即司馬遷

採藥待行權,父心慰弟亦心慰;

文身示無國,伯吹塤仲又吹篪。

★ 丹一陽一季子祠。

文身句:《史記》:太伯、仲雍二人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

塤,篪:皆古樂器,《詩經·小雅》:「伯氏吹塤,仲氏吹篪」,言兄弟和睦也

徐君墓掛千金劍;

孔子鞭書十字碑。

★ 丹一陽一季子祠

先天下憂,後天下樂,處一江一 淮而懷堂廟;

與古人嵇,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 魏源題高郵文游台,位於高郵城東北,傳說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過高郵,曾與本地孫覺、秦觀等載酒論文於此,故名曰「文游」。

垤:小山丘

落日倒懸雙塔影;

晚風吹散萬家煙。

★ 王樓村集句題高郵文游台

謂之文也,聚三代英才,到於今前見古人,後有來者;

子好游乎,覽九秋煙景,快收拾西湖明月,東郭清風。

★ 左楨題高郵諸賢祠

英靈盡來歸,有時忽聽鐘磬響;

古台搖落後,登高壯觀天地間。

★ 左楨題高郵諸賢祠後廳

酒氣吞湖月;

詩懷湧塔雲。

★ 左楨題高郵諸賢祠後樓

餘韻憶當年,差幸往獻堪徵,斯文未墜;

登臨憑此日,來看長湖疊雪,雙塔撐天。

★ 高郵牌坊石刻

冷月照寒塘,十里殘荷香未歇;

夕一陽一沉古渡,一湖秋水影長流。

★ 黃鈞宰題高郵露筋祠,古屬高郵,距城南三十里,今屬一江一 都,據傳古代某年夏日,有姑嫂二人途中至此,天暮暑雨,蚊甚厲,無所宿,適道旁有一耕夫捨,嫂遂避蚊投宿,而姑堅不進捨,夜竟被蚊吮死,故名「露筋」

一江一 淮君子水;

山木女郎祠。

★ 陳曼生題高郵露筋祠

當時憐嫂後憐姑,形姑之清者全由嫂濁;

昔日露筋今露骨,笑骨之脆者只為筋柔。

★ 李漁題高郵露筋祠

荷花開自落;

秋水淨無泥。

★ 許幼文題高郵露筋祠

白水至今猶一色;

綠柳到此不三眠。

★ 陶澍題高郵露筋祠。

三眠:《三輔故事》漢苑有柳如人影,一日三眠三起

誰與共三秋,有一江一 上曹娥、溪邊蔣妹;

我來游此地,正湖心月白、門外風清。

★ 陶澍題高郵露筋祠。

曹娥:後漢孝女,父溺死於一江一 ,不得一屍一,曹娥沿一江一 號哭,晝夜不絕,後投一江一 而死

千古死應無此法;

斯人奇在不知名。

★ 周素生題高郵露筋祠

湖邊孤寺半煙筱;

門外野風開白蓮。

★ 集王漁洋詩句題高郵露筋祠。

筱:小竹子,亦寫作「篠」

聽一百八杵鐘聲,敲斷往來塵客夢;

倒三十六湖秋水,洗將清白女兒身。

★ 高郵露筋祠

青紫朝天,龍銜燭至;

雲霞出海,鰲駕山來。

★ 顧韻芝題高郵魁星閣

一門樸學;

兩代宗師。

★ 常國武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高郵王念孫、王引之父子,是清代著名的音韻、訓詁學家。

他們所著的《廣雅疏證》、《讀書雜誌》、《經義述聞》、《經傳釋詞》等,都是我國訓詁學名著,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影響很大。

高郵人民為紀念先賢,續承和發揚祖國的文化遺產,於1983年在王氏故居的基礎上,擴建、修葺了王氏紀念館

百年大儒;

一代經師。

★ 陳從周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與古人商出處;

從詞義究根源。

★ 唐棣華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振興訓詁學術;

發揚祖國文化。

★ 武中奇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萬卷雖多當具眼;

百家屏盡獨窮經。

★ 鍾旭元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世代研經明古訓;

山川鍾秀育賢人。

★ 周祖謨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百卷雄文傳故訓;

千秋學子仰宗師。

★ 唐文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金殿祖孫三鼎甲;

詁林父子兩名家。

★ 季廉方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辭學二王誇絕世;

詞宗淮海也風一流 。

★ 金啟華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一代宗師,千秋絕學;

二王餘韻,百里書聲。

★ 汪曾祺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不皖不吳,獨開一派;

是父是子,同有千秋。

★ 何澤瀚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不皖:指安徽戴震

父子一門,乾嘉絕學;

宋明以外,訓詁大成。

★ 李一氓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訓詁:解釋古書字義,也作「詁訓」、「訓故」、「故訓」

父子鴻儒,中外宗仰;

高郵琅琊,異代齊光。

★ 王板哉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奇韻千秋,金壇一段;

訓詁百代,高郵二王。

★ 唐棣華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乾嘉小學,段王莫二;

淮海通人,汪劉而三。

★ 朱季海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新社會代替了舊社會,應該知今識古;

舊文化發展成新文化,必須繼往開來。

★ 李進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清節王一陽一仍令子;

說文許慎有功臣。

★ 汪中題高郵王氏紀念館

黃河水滾滾而來,文應如是;

韓信兵多多益善,士亦宜然。

★ 淮安學署

馬上文,胯下武,枚裡韓亭,彪炳經綸韜略;

右邊孝,海底忠,徐廬陸墓,維持名教綱常。

★ 葛木題淮安學署明倫堂

獨倚東風翻醉墨;

遍題春一色 對蓬萊。

★ 一胡一 文遂題淮安吳承恩故居,在河下鎮,原宅早毀,重建後為紀念館

雨過天連青壁潤;

風來松卷翠屏張。

★ 王石城集句題淮安吳承恩故居

諧謔妙筆;

千載生輝。

★ 楊修品題淮安吳承恩故居

野夫有懷多感激;

撫事臨風三歎息。

★ 淮安吳承恩故居

晴窗走雷雨;

筆底千尺雲。

★ 單曉天集吳承恩詩句題吳承恩故居

大作述西遊;

名簃留水郊。

★ 淮安吳承恩故居。

簃:樓閣旁邊的小屋

仗怪以力;

取經唯誠。

★ 蕭嫻題淮安吳承恩故居,在淮安

收百代闕文,采千年遺韻,藝苑久推北斗;

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遊。

★ 馬濟中題淮安吳承恩故居。

闕文:缺疑不書或遺漏之文。

北斗:北斗七星,喻藝苑中的佼佼者。

胸臆:心,心懷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竟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見面如生。

★ 林則徐題淮安關天培祠,在城東街,建於清道光23年(1843年),祀鴉片戰爭中為國殉職的關天培將軍,祠內有關天培塑像。

六載:關天培任廣東水師提督六年(1834一1841)。

坎壈:困頓,不得志。

異類:指英侵略者和清投降派

華夏正氣;

千載英烈。

★ 淮安關天培祠

攖絕島烽煙,萬里波濤流碧血;

享崇祠俎豆,九天日月照丹心。

★ 淮安關天培祠,在其家鄉淮安城東周家莊。

攖:抗擊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修其天爵;

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教以人倫。

★ 淮安清河大成殿。

天爵:天然爵位,古稱雖不居官位。

但因德高而受人尊敬者。

昆弟:兄和弟,亦指近房和遠房的弟兄。

人倫:階級社會人的等級關係,《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奠數千里長淮,神留桑梓;

開四百年帝業,功冠蕭曹。

★ 周燾題淮安韓信廟,在城內鎮淮樓東路北側,為紀念兩漢初期傑出軍事家韓信所建,始建於唐代,早巳不存。

原廟前臨淮水,廟旁有劉伶台,唐詩人許渾有「劉伶台下桃花晚,韓信廟前楓葉秋」的詩句

十年成敗一知己;

七尺存亡兩婦人。

★ 淮安韓信廟

西望關中,百戰十年空鳥兔;

北臨綿上,千秋一例感龍蛇。

★ 淮安韓信廟。

關中:地名,在今陝西省

英雄既許驅馳,固已誓忠漢,詎肯聽蒯生之計;

豪傑非無智略,顧乃罔籌劉,只為酬蕭相之知。

★ 曹於汴題淮安韓信廟。

驅馳:此謂奔走效力之意。

詎:豈,怎;蒯生之計:蒯生,指漢初蒯徹,曾勸韓信取齊地,背叛劉邦自立,信未聽之。

蕭相之知:指漢初大臣蕭和,有月下追韓信,力薦韓信為大將傳說

力拔山,氣蓋世,因公束手;

歌大風,思猛士,為子傷神。

★ 陳文燭題淮安韓信廟。

「力拔山」句:出自項羽《垓下歌》。

「歌大風」句:出自劉邦《大風歌》

巫支祁井底深潛,瀾恬洪澤;

阿羅漢波間重出,福佑清淮。

★ 淮安淮瀆廟,原在洪澤湖中的龜山山麓,建於宋代,有金臂禪師所建的無梁殿,殿前有巫支祁井,相傳大禹治水時,巫支祁為患,禹將其鎮在此井中,殿前有鐵羅漢一百尊,後沉入湖中,清道光時打撈出廿四尊

也是紅妝翠袖;

然而青史丹心。

★ 淮安梁紅玉祠,在淮安禮守壩東南角(古北辰場),祀抗擊金兵的巾幗英雄梁紅玉。

梁紅玉,宋代楚州(今淮安)人,生於貧苦家庭,後結識抗金名將韓世忠,結為夫妻,宋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她與韓世忠駐守京口(今鎮一江一 ),以八千之勇大敗南侵的金兀朮十萬之眾,留下了「擊鼓戰金山」的千古佳話,流傳民間。

明末建祠,以資紀念

青眼識英雄,寒素何嫌,憶當年北虜鴟張,桴鼓親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紅顏摧大敵,鬚眉有愧,看此日東風浩蕩,崇祠重整,千秋令馨仰淮塬。

★ 淮安梁紅玉祠,在其故里北辰坊。

青眼:史載晉阮籍能為青白眼,常以青眼對所器重之人。

北虜:指金兵入侵。

宋祚:宋朝的國運。

紅顏:喻女性,這裡指梁紅玉。

鬚眉:男子的代稱。

塬:河邊之地

風華為人傑;

巾幗逞英豪。

★ 淮安梁紅玉祠。

巾幗:婦女的頭巾和髮飾,後因以巾幗為婦女的代稱

女牆帆影排雲去;

佛殿鐘聲渡水來。

★ 韋坦題淮安文通寺

到此間懊悔已遲,何苦作事為非,竟致捉將官裡去;

出獄後光一陰一尚在,務要循規守法,莫教再入我門來。

★ 淮安舊時監獄

一飯何曾思報答;

雙眸早已知英雄。

★ 淮安漂母祠,在城西古運河堤畔,肖湖之側,有「韓侯釣台」,相傳是西漢軍事家韓信少年時代釣魚處。

台北即為漂母祠,是紀念曾供給韓信飯食的漂母

進食拯英雄,詎知鹿逐秦郊,開炎漢四百年基業;

辭金明義利,又見鳩工淮浦,報賢母千萬祀馨香。

★ 李勖題淮安漂母祠。

詎:豈。

炎漢:漢以火德王,故名炎漢。

辭金:韓信富,以千金報漂母,固辭不受

一飯感韓信,巾幗叢中,早把黃金輕糞土;

千秋拜遺廟,淮流堤畔,有誰青眼識英雄。

★ 劉大文題淮安漂母祠

百戰勳名成一飯;

千秋廟貌傍三州。

★ 丁壽祺題淮安漂母祠

人間豈少真男子;

千古無如此婦人。

★ 淮安漂母祠

津渡臨祠廟;

行人說古侯。

★ 王琛集句題淮安漂母祠

姓字隱同黃石遠;

英雄識在酇侯先。

★ 張森題淮安漂母祠。

黃石:黃石公,傳說是仙人,曾授張良兵書。

酇侯:指漢丞相蕭何

擎馬列大旗,佐革命偉業,豐功巍巍留青史;

抱雲水襟懷,持松柏氣節,盛德昭昭映小河。

★ 淮安周恩來故居

故鄉兒女,緬懷音容,寫情應竭淮河水;

一世功勳,永垂史冊,繼往還看後代人。

★ 淮安周恩來故居

數十年奔走革命,櫛風沐雨,忠誠馬列,留得足跡遍天下,亞非歐美傳真理;

一顆心裝著人民,披肝瀝膽,緊跟主席,直至骨灰撒人間,一江一 河海洋耀光輝。

★ 淮安周恩來故居

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淮安湖心寺,這副聯在全國許多寺廟均可以見到

八千斤重士無勇;

十萬劍銷天降祥。

★ 淮安湖心寺

吳宮花草埋幽徑;

魏國山河伴夕一陽一。

★ 淮安關帝廟

息息相關,循吏當如慈父母;

生生不已,善人自有好兒孫。

★ 張樹聲題淮安育嬰堂

願豐年,斗米十錢,天子樂民民樂歲;

慶元宵,千金一刻,燈光留月月留人。

★ 淮安山一陽一縣署大門

看階前綠草苔青,無非生意;

聽牆外鴉啼雀噪,恐有冤情。

★ 淮安刑部大堂

到盛怒時,少緩須臾,俟心氣和平,省卻無窮苦惱;

處極難事,靜思原委,待精神貫注,自然有個權衡。

★ 淮安刑部大堂

赫赫科條,袖裡常存惟白晝;

明明暗犢,簾前何處有朱衣。

★ 淮安魁星樓。

科條:法令條規

一筆凌空,方許悟文章妙境;

千秋獨立,莫漫爭風氣先聲。

★ 淮安魁星樓

一枝文筆,飛來秀出風塵,正多士升庸之日;

百尺丹梯,在此恩沾雨露,為吾鄉發越之材。

★ 淮安魁星樓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