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長沙:作是後生可畏,甘羅使趙,汪奇抗齊,都留偉績,際此神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長沙

對聯大全

長沙

孰雲童子何知,孔融讓梨,黃香一溫一 席,皆在髻齡,欲求祖國欣欣,應培育兒童,得灌輸五千年固有道德;

作是後生可畏,甘羅使趙,汪奇抗齊,都留偉績,際此神州莽莽,謀抵禦外侮,惟盼望一百兆未來主人。

★ 曹孟奇題原兒童公園,位於天心閣北面,建於1932年秋

許我讀崔廘五千卷;

隨人吊漢景十三王。

★ 吳恭亨題定王台,位於市內,漢景帝十三子定王劉發為登台西望母親而建。

崔廘五千卷:《隋書·崔廘傳》載,廘於其室門上大書「不讀五千卷書者,無得入其室」

微唐姬有身,天下惡乎定;

後吳芮裂土,又此王。

★ 定王台。

唐姬:劉發母親。

吳芮:秦鄱一陽一人,曾任鄱一陽一令,號鄱君。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芮亦舉兵從諸侯入關。

項羽封芮為衡山王,漢高祖徙封其為王

有遠孫韶漢四百載宗祊,只餘貧國分藩,剩與築台望慈母;

向何處訪景十三王茅土,除卻河間好古,獨來釃酒奠斜暉。

★ 李夢瑩題定王台。

遠孫:子子孫孫。

韶:承繼。

宗祊:猶宗祀。

貧國:古稱為「卑濕貧國」。

景十三王茅土:漢景帝有十三個兒子均分封為王。

河間好古:景第三子劉德,立為河間王,人們評論他「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奠:祭奠

炎漢太宗,清廟;

襟一江一 千里,帶郭萬家。

★ 夏獻雲題定王台。

炎漢太宗:漢朝的後裔

白子孕靈源,高帝子孫,自來龍種;

蓼園崇孝思,賢王台榭,永鎮熊湘。

★ 定王台。

高帝:漢高祖。

龍種:指帝王子孫。

熊湘:即湖南

湘水泛秋槎,記奉使遙臨,傑閣從今開勝地;

漢家無寸土,惟孝思不匱,高台依舊屬賢王。

★ 華金壽題定王台。

槎:一江一 水鼓泛貌

數景帝十三王,故國河山,片石猶留漢藩土;

去長安一萬里,楚一江一 風雨,危闌憑弔蓼園秋。

★ 但湘雲題定王台。

藩:屏障。

蓼園:定王台建在蓼園官邸內

舂陵之氣信嘉哉,豈知東漢中興,早已肇基在貧國;

賈傅有靈相見否?太息南湘不返,未能留待輔賢王。

★ 夏獻雲題定王台。

舂陵:漢初置縣,在今湖北棗一陽一

摶長安土,築台,朝夕望慈親,白雲遙隔幾千里;

本西漢孫,為東漢祖,淵源歸孝子,赤帝重興二百年。

★ 羅庶丹題定王台。

赤帝:傳劉邦為赤帝子,此指漢朝

紫微棲鳳;

碧浪潛龍。

★ 韓葑題開福寺,位於湘春街,五代楚王馬殷所建。

紫微:紫微山。

碧浪:碧浪湖

齋魚敲落碧湖月,覺、覺、覺、覺,先覺後覺,無非覺覺;

法鍾撞破麓山雲,空、空、空、空,色空相空,總是空空。

★ 開福寺。

覺:木魚聲。

覺覺:覺悟。

空:鐘聲

不久留才子;

宣室求賢訪逐臣。

★ 楊瀚題賈誼故居,位於福勝街三條巷,始建於明代。

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正室,此處指皇帝。

逐臣:被貶謫的臣子

庭列瑤階,林挺瓊樹;

榮曜秋鞠,華茂春松。

★ 祁雋藻題賈誼故居

絳灌亦何心,辜負五百年名士;

沅湘猶有恨,憑弔千萬古一騷一人。

★ 賈誼故居。

絳灌:漢代絳侯周勃和灌嬰,曾排擠賈誼。

沅湘:沅一江一 和湘一江一

親不負楚,疏不負梁,愛國忠君真氣節;

一騷一可為經,策可為史,補天浴日大文章。

★ 左輔題賈誼故居。

負:背叛。

楚:王。

一騷一:《離一騷一》。

策:頁誼的《治安策》。

補天浴日:一作「出風入雅」,一作「經天行地」

痛飲讀離一騷一,放開古今才子膽;

狂歌吊湘水,照見一江一 潭漁父心。

★ 賈誼故居

謂我公不善處才,殊非篤論;

況今日正宜痛苦,安見斯人。

★ 賈誼故居

故宅重興,眄湘水天涯,依然三載棲此地;

蒼生無恙,對寒林秋草,正與諸君憑弔時。

★ 賈誼故居

當年有痛苦流涕文章,問西京對策誰優?惟董一江一 都後來居上;

今日是長治久安天下,喜南楚故廬無恙,與屈大夫終古相依。

★ 吳恭亨題賈誼故居。

西京:漢代稱長安為西京。

對策:漢代考試發策提問,由考生對答,稱為對策。

董一江一 都:董仲舒

信芳緬屈子遺徽,心繫蒼生,策陳宣室,哀此地三載謫居,只餘古井常澄,照見忠忱懸日月;

儀禮陋叔孫寡識,虛逢明主,屈傅一寵一 藩,俾後賢千秋慨慕,欣睹閟宮重煥,肅修禋祀薦馨香。

★ 賈誼故居。

遺徽:留下的善德。

叔孫:叔孫通,漢人,官拜博士,為漢高祖制定了一套禮儀。

閟宮:指祠廟。

禋祀:祭祀

惜先生大不得時,在今日無須痛苦;

忝後學也曾著論,於蘇文頗有微辭。

★ 曾光炎題賈誼故居

賈誼宅中始見;

葛洪山下曾窺。

★ 集韓愈句題長懷井,位於太傅祠前巷側,上斂下大,其狀如壺

句裡乾坤隨指顧;

斗南鐘鼓鬧清秋。

★ 張栻題城南書院,位於市南區書院路,宋張栻創建。

句裡:文句之中,指文章。

斗:北斗

考古證今,致用要關天下事;

先憂後樂,存心須在秀才時。

★ 城南書院

人只此人,不入聖,便作狂,中間難站腳;

學須就學,昨既過,今又待,何日始回頭。

★ 呂留良題城南書院

燕柳最相思,身別修門二十載;

楚材必有用,教成君子六千人。

★ 城南書院

把酒滌煩襟,任天地草綠,世界塵紅,此心澄似雙一江一 水;

憑欄舒望眼,看遠浦帆牆,夕一陽一城郭,勝概多於六嶺春。

★ 城南書院攬翠亭。

塵紅:即紅塵。

六嶺:邵一陽一城外的六頭嶺

喚渡竟奚為?莫貪著蝸角微名,蠅頭細利;

臨行何所贈?好記取東城白水,北郭青山。

★ 城南書院回瀾亭。

喚渡:呼喚渡船

匯人間群書博覽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樂乎。

★ 何叔衡題船山學社,在市山東路,祀王夫之

箋疏訓詁六經,於易尤專,闡羲文周孔之遺,漢宋諸賢齊退聽;

節義詞章終古,以儒為準,繼濂洛關閩而起,元明兩代一先生。

★ 郭嵩燾題船山學社。

羲文周孔: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濂洛關閩:宋代理學四大家,即濂溪周敦頤,洛一陽一程顥程頤,關中張載,閩中朱熹

五六月間無暑氣;

二三更裡有漁歌。

★ 桔子洲水陸寺。

桔子洲,位於湘一江一 中,乃一狹洲,以產美桔得名

滿天風景,水陸平分,登樓覽雲夢瀟湘,壯氣直吞巫峽北;

千古英雄,浪沙淘盡,倚劍聽銅琶鐵板,高聲齊唱大一江一 東。

★ 水陸寺戲樓

長橋臥波,新亭延月;

桔香醉客,柳色迷人。

★ 桔洲亭

亭前皆淨植,更繞竹雨風濤,疑是引來仙境;

池外接閒園,無數豆棚瓜架,宛然繪出豳風。

★ 遠香亭

攬湖海英雄,力維時局;

勖沅湘子弟,共贊中興。

★ 譚嗣同題時務學堂,1887年譚嗣同創辦,梁啟超為總教一習一 ,藉以宣傳變法思想。

勖:勉勵

三代遺規重庠序;

九州奇變說山河。

★ 熊希齡題時務學堂

八星談天,三帶說地;

四宗異教,五族同人。

★ 時務學堂。

異教:非正統之教派。

五族:舊指漢滿蒙回藏

時務莫空談,要留心五大洲中,白種奚強,黃種奚弱,紅種奚滅,黑種奚一奴一,勘破總機關,將一切輿算步量,聲光化電,庶幾征實用耳,倘徒侈鈔胥富,徒矜駭俗奇,雖上口西文,聱牙佶屈,要只許竊余拾慧,何補我神州自立鴻基,吾一黨一 萃英才,趁方今文軌攸同,好向簡編窺竅窔;

學堂剛起點,到展眼十餘年後,德育增重,智育增宏,體育增加,教育增廣,造成新世界,縱千古稷契皋夔,伊萊望散,安見難得再乎,惟勿希弋祿緣,勿作欺人想,只眷懷東亞,捷足飛奔,當然能揭地掀天,不讓彼鄰邦獨開駿業,老夫殷厚望,願異日風雲共際,都從竹帛建功名。

★ 詹鴻章題時務學堂

矮屋靜無嘩,聽食葉蠶聲,敢忘當年辛苦;

文星光有耀,看凌雲驥足,相期他日勳名。

★ 陳文恭題貢院,位於市內。

文星:文曲星

矩令寒嚴,看多士俯仰低回,群囂盡息;

襟期月朗,喜此邦一江一 山人物,一覽無遺。

★ 李漁題貢院。

矩令:法度、命令。

襟期:抱負、志願

才要真愛,名要略愛,總之己要自愛;

天不敢欺,人不可欺,實於心不忍欺。

★ 督學署

平生為昭烈帝誓殄國仇,雖傲矜亦義勇所在;

今日與文宣王抗衡廟食,是豪傑可聖賢之徵。

★ 梁卓濤題廣福庵,位於市內。

昭烈帝:劉備。

殄:消滅

中國有聖人,是祖是師,咄咄西來東土;

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鎮南天。

★ 郭天民題真武廟,位於市內

樓高但任鳥飛過;

窗小先將月送來。

★ 陶澍題北極閣

長與流芳,一片當年乾淨土;

宛熱浮玉,千秋此處妙高峰。

★ 妙高峰,位於市郊

葉公好龍,真龍必出;

伯樂相馬,凡馬皆空。

★ 吳清卿題招賢館,位於市內

左林右泉,旁多竹樹;

前歌後舞,下有流觴。

★ 譚組安題湖湘第一園,位於市內

塔影棲深叢樹隱;

鐘聲飛下一一江一 秋。

★ 周芍衫題萬壽寺

常德德山山有德;

沙水水無沙。

★ 白沙古井,位於天心閣下白沙街,歷史悠久,水味甘冽,汲久不竭,被譽為第一井

夜飲酒;

曉行湘水春。

★ 白沙古井

友古今善事;

讀中外奇書。

★ 湖南圖書館

但願民安若堵;

何妨署冷如冰。

★ 湖南撫署

大法小廉,宣我上德;

湘清岳峻,式是南邦。

★ 湖南撫署

薜荔驚秋,舊是招魂地;

樟桑展敬,浙水還謀歸骨期。

★ 浙一江一 饗堂

之天心閣、岳麓山聯見專題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