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成都: 柯如青銅根如石;花為四壁船為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成都

對聯大全

成都

柯如青銅根如石;

花為四壁船為家。

★ 顧復初集句題古柏亭

紅裙逐馬有如此;

翠羽明璫尚儼然。

★ 浣花夫人祠,位於浣花溪畔。

浣花夫人,唐西川節度使崔寧妾任氏,瀘州楊子琳乘寧入朝之際,率兵突入,寧妾任氏散家財募兵千人,自任將帥擊琳,因城內食盡,崔琳敗走,任氏以功封夫人,據傳每年三月三日為浣花夫人生日,傾城往游

廟貌照花溪,鄰居只容詩客住;

戎功平草賊,一江一 山曾仗美人扶。

★ 浣花夫人祠

新舊書未詳冀國崇封,但傳奮臂一呼,為夫子守城,為小郎破賊;

三四月曆數舊事,見先遨頭大會,以流觴佳節,作設帨良辰。

★ 浣花夫人祠。

新舊書:《新唐書》、《舊唐書》

西出函關佛子拜;

東來魯國聖人參。

★ 青羊宮,位於西郊今文化公園內,亦稱青羊觀,始建於唐,現存殿宇為清代建築,著名的道教勝地

問青牛何人騎去;

有白鶴自天飛來。

★ 青羊宮八卦亭

紫氣東來三萬里;

函關初渡五千年。

★ 青羊宮靈祖樓

何須多說元機,只一片白雲,往來萬里橋頭,斜折梅花開笑口;

果是飄然仙侶,看雙騎黃鶴,縹緲百花潭上,高樓玉笛破塵心。

★ 陳鍾祥題青羊宮靈祖樓

北代數中原,溯漢中王業所基,唯公績最;

西城留墓道,與昭烈廟堂相對,有此祠高。

★ 黃忠墓,位於西郊武侯祠附近

睿澤深天地;

宗風越古今。

★ 文殊院,在市西北角,著名的佛教寺院。

睿澤:皇帝的恩澤;宗風:佛門教化

威懾蛟龍,不僅水平六字;

勞成溝血,特隆肸蠁三巴。

★ 李冰廟,位於市內,祀戰國時水利家李冰。

李冰於戰國秦昭王時曾官蜀郡守,鑿漓堆,避沫水害,分岷一江一 為內外二支,修堤作堰,清除水患,即今之都一江一 堰

如夢幻泡影,是觀自在;

似觀音大士,變相極多。

★ 陳鍾祥題小南海

孔夫子,關夫子,萬世兩夫子;

修春秋,讀春秋,千古一春秋。

★ 關聖廟

一江一 上鶴飛遲,記岳一陽一三醉朗吟,明月金樽人宛在;

祠中龍臥冷,對海觀一聲長笑,梅花玉笛我歸來。

★ 關聖廟

花路入溪口;

潭影空人心。

★ 百花潭,位於溪花溪,因杜甫「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而得名

鐘聲揚三千里外;

佛法傳億萬國中。

★ 雲頂寺

雲間天上;

頂上圓光。

★ 雲頂寺

法雨諸天集;

慈雲勝地新。

★ 雲頂寺

南海波恬,聖德洋洋超苦海;

西天雲靜,神恩浩浩庇人天。

★ 雲頂寺

萬里長征,此為古道;

大一江一 東去,不擇細流。

★ 陳逢元題萬里橋,位於南錦一江一 上,原名駕南橋。

三國時蜀費禕使吳,諸葛在此為其餞行,禕歎曰:「萬里之行,始於此橋」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 方鶴齋題文殊院,位於市北校場側,有殿堂房舍一百九十餘間,建於南朝,明代毀於兵燹,清代重建。

寺內現存大小銅佛像一百餘尊,風貌古樸,具有北齊風格。

放下:不掛礙於心。

了了:不斷地了結。

生生:不斷地生出

孤迥迥,峭巍巍,坐斷古今名利語;

淨祼祼,赤灑灑,直超天地聖凡蹤。

★ 張懷泗題文殊院

長伸手,接娑婆客相隨同路;

久立地,等世上人打伙偕行。

★ 張懷泗題文殊院。

娑婆客:處於眾苦折磨中的人們

山水之間有清契;

林亭以外無世情。

★ 林則徐題文殊院

教有萬法,體性無殊,不可取法、捨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自別,故說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 張懷泗題文殊院

轉根本法一輪 ,三學以毘尼為首;

趨菩提正道,無我乃般若之門。

★ 釋隆蓮題文殊院。

毘尼:梵文音譯,即戒律

陸海湧一精一藍,永祝國祚萬億;

蓉城輝法界,長宣佛化三千。

★ 際微弗文題文殊院

橋頭看月色如畫;

枕畔聽一江一 流有聲。

★ 川南第一橋

好去迎仙,地繞青旗五面;

快來題柱,天留文筆一枝。

★ 川南第一橋。

題柱:古代文人題詞於柱的故事。

漢司馬相如初次西去長安,過升仙橋,題柱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風月無邊,長安北望三千里;

一江一 山如畫,天府南來第一橋。

★ 川南第一橋

地接蓉城,前哲仰遺型,有講學名臣、尚留書院;

帖傳竹杖,此邦挺高節,笑尋源使者,不貢人才。

★ 邛州試院

桃李種新一陰一,佳士如林,異日期為華國選;

梓桑懷讜節,前賢在望,諸生莫負大州名。

★ 忠州試院。

華國:光耀國家

居廉讓之間,莫教風俗移人,盛名難副;

綜歲科而試,敢曰權衡在我,僻地無才。

★ 龍安試院

絕磴躡天梯,鳥道窮幽,惜此地未來靈運駕;

名山留洞府,龍威探秘,問諸生誰是茂先緣。

★ 酉一陽一試院

到此間三水通流,激濁揚清,試向岷一江一 分上下;

念當日諸戎即敘,詠仁蹈德,至今僰道被文章。

★ 敘州府試院

倒峽瀉詞源,孰障東川,唯有韓文凌八代;

乘槎來使節,每依南鬥,莫吟杜句悵三秋。

★ 夔州試院

秦棧連雲,看砥路問遵,劍閣塵清,不用青天歌蜀道;

巴山話雨,喜故人出宋,玉堂墨妙,乞將粉本繪嘉陵。

★ 夔州試院

考四海而為巂;

緯群龍之所經。

★ 王闓運題尊經書院,位於南石屏寺旁(即南校場),清光緒元年四川學政張之洞創建,購書萬卷。

三年之後,四川總督丁寶禎聘請著名學者王闓運為山長。

王氏燒八股試帖之書,而專講經學,兼及史學、詞章,使書院成為四川學術文化中心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