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杭州(6):獅峰復古廟,祈年報社薦馨香。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杭州(6)

對聯大全

杭州(6)

龍井隱佳城,蕩寇平潮昭顯應;

獅峰復古廟,祈年報社薦馨香。

★ 一胡一 則墓,位於龍井

進以功,退以壽,冠冕歷三朝,不獨虎林懷舊德;

赫夫聲,濯夫吳,恩膏流萬姓,永依龍井護佳城。

★ 一胡一 則墓

歷中外者四十年,本忠孝以籌邊,岳武穆直追乃武;

壽馨香兮八百載,進公侯而稱帝,範文正曾撰其文。

★ 一胡一 則墓

墓對獅峰,來看石磴千尋,足與方巖增眾望;

祠當龍井,願借清泉一勺,好為正史洗公冤。

★ 應寶時題一胡一 則墓

宿望壓群英,政繼大蘇,銘傳小范,復得穎濱海岳,摹繪山靈,悉數皆為公後輩;

孤墳欣有偶,林家和靖,岳氏一精一忠,傍乃菊澗梅川,經營湖上,相依都屬宋名流。

★ 吳超題一胡一 則墓

政績炳日星,鄂褒事業,李杜才思,翹擔今古儒臣,佳氣獨鍾龍井秀;

享祀虔霜露,呵護一朝,馨香千秋,聿佐湖山聖界,盛名永鎮虎林庥。

★ 何光儀題一胡一 則墓

生垂惠政澤斯民,賦可寬,苛可除,事業聿昭麟史;

一陰一助王師殲厥寇,聲之赫,靈之濯,廟貌重建獅峰。

★ 孔昭蕊題一胡一 則墓

榮哀名德光千祀;

仙隱風一流 配兩湖。

★ 梁氏墓,在後湖,為清梁山舟學士之先塋

碧水冷銀瓶,祠近岳墳追孝媛;

青山標石碣,墓鄰孫氏聚貞魂。

★ 倪王氏墓。

銀瓶:井名,在杭州市岳飛故宅旁,相傳飛有幼一女聞飛被害,遂挾銀瓶投井而死

苦節殉夫,綠水青山堪比潔;

貞魂訴父,皇封帝簡評成神。

★ 沈施題倪王氏墓。

殉夫:殉,以人從葬。

殉夫,即以身追隨丈夫死節

視死如歸,只要留節義兩字;

浮生若夢,何如為名教完人。

★ 節義墳,在萬松嶺西

勁節勵冰霜,松樹梅花常作伴;

寸心盟日月,湖光山色亦增輝。

★ 傅璧堂題節義墳

鸞鳳失依棲,想當年食恥嗟來,清節無愧羊子;

湖山著靈跡,看此日塚生連理,瓣香願拜韓憑。

★ 陳堅題節義墳。

羊子:即羊祜,晉南城人,字叔子,魏末任相國從事中郎,後舉杜預自代,死後,部屬建碑以志。

韓憑:相傳戰國宋康王舍人。

妻何氏,甚美,康王奪之,並罰築長城。

不久,夫婦相繼自一殺。

鄉人葬之,兩塚相望。

一夜 之間,有梓木生於兩塚之間,旬日而盈抱,根一交一 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棲於樹上,晨夕不離,一交一 頸悲鳴,聲音感人

唐時愍女,漢代孝娥,暉映後先,寸草都存崧子節;

不字十年,遂成終古,魂歸咫尺,千秋常護女貞枝。

★ 鄭貞女墓,在風雨亭附近。

貞女名淑嫦,湖南湘鄉人,通詩詞翰墨,早喪夫,願奉親以終老,附近聞其才貌,求親者眾,父有意再嫁,女留詩銘志,自絕。

愍:憂傷

清供湖蘋花夜白;

堅心霜果樹冬青。

★ 汪錫奎題鄭貞女墓

青松寒不落;

白水清可盟。

★ 李輔耀題鄭貞女墓

一死殉盟言,麥飯招魂認湘水;

百年留女誡,梅花挺節傍孤山。

★ 周新濟題鄭貞女墓

心死十年前,湘水波痕皆血淚;

詞成絕命後,孤山月影吊貞魂。

★ 李鶴皋題鄭貞女墓

秋氣塞天地;

春社開湖山。

★ 王藝題鄭貞女墓

心事重泉盟日皎;

冰霜滿地長冬青。

★ 諸貞壯題鄭貞女墓

盛德芳名長不朽;

貞松勁草允同欽。

★ 陸家楨題鄭貞女墓

千古貞風光日月;

一抔黃土壯湖山。

★ 傅崇黻題鄭貞女墓

土花碧暈啼鵑血;

心草紅裊卷葹風。

★ 鄭貞女墓

飼鶴調琴,止談風月;

養魚種竹,不問春秋。

★ 姚孟起題紅櫟山莊,在花港觀魚側,為邑人高雲麟別業,俗稱高莊

畫裡移舟,梅邊吹笛;

牆頭喚酒,枕上看湖。

★ 徐惟琨題紅櫟山莊

山水足清音,近鄰花港觀魚,大有濠濮間意;

琴棋消永晝,高臥蕉窗夢蝶,自是羲皇上人。

★ 許應鑅題紅櫟山莊

選勝到裡湖,過蘇堤第二橋,距花港不數步;

系舟登小榭,有奇峰四五朵,又老樹兩三行。

★ 俞樾題紅櫟山莊

聖裔遙承,本姬週一線;

名詞對峙,有左相諸賢。

★ 陳兆熊題唐莊,在金沙港西北,名金溪別業,唐子久在元人虞道園故址建

金溪小築,苑在一方,其地為虞伯生故址;

玉冰分流,匯成五畝,此中有唐山人詩瓢。

★ 俞樾題唐莊

自直肅公後,代有聞人,不愧為三祖支流,五仲門第;

於明聖湖邊,大開相宇,最好在金沙港內,玉帶橋頭。

★ 俞樾題唐莊

溯南荊重望,推北宋名臣,八百年峻節流傳,奕葉無忘纘緒意;

自東武舊家,拓西湖新址,數十本嘉桐茂豫,孫枝永衍錫圭榮。

★ 陸鍾渭題唐莊

築墓占山水名區,楊柳兩堤,如張圖畫;

奏樂作春秋時享,梅花一賦,永播絃歌。

★ 楊文瑩題端友別墅,在茅家埠旁,原為宋瑞甫別業,稱宋莊

白馬溯分封,世系遙承,洎唐宋益大門閭,光德綿綿,百代宗支衍瓜瓞;

金牛征往跡,崇祠聿啟,有湖山互增形勝,芳馨采采,四時用享薦蘋蘩。

★ 陳豪題端友別墅。

瓜瓞:瓜—代接一代生長,比喻子孫繁盛。

蘋蘩:蘋,水草;蘩,白蒿,皆草名,代指婚儀

述德啟崇楹,閒開花木清娛,猶寓郊祁行雁樂;

瀕湖尋勝境,大好峰巒繚繞,合將人地臥龍名。

★ 陸懋勳題端友別墅

溯從壯武侯來,代有傳人,開元宰輔,天聖狀頭,卓犖大名滿霄壤;

爰在小新堤畔,創興祠宇,曲港金沙,長橋玉帶,蔥籠佳氣到雲礽。

★ 俞樾題端友別墅

伯仲振家聲,昭穆式憑,喜占名區傍玉局;

山川鍾秀淑,郊祁競爽,長流世澤抱金沙。

★ 陶浚宜題端友別墅

紅杏領春風,願不速客來醉千日;

綠楊是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

★ 盛慶蕃題端友別墅

宰相溯家聲,詩賦流傳,鴻篇誦紅杏詞妍,觀寒梅麗句;

林泉客小築,壺觴雅集,勝景看平湖秋月,朗竺嶺還雲。

★ 羅矩題端友別墅

春水船如天上在;

秋山人在畫中行。

★ 袁思永題道村,在金沙港西,原為劉更生別業,亦稱劉莊

夜渚水明,流水今日;

金樽酒滿,奇花初胎。

★ 汪子谷題道村

先生何許人,天半朱霞,雲中白鶴;

君言不得意,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 查良題道村

一角占湖山,莫謂栽花傍大道;

此間容吏隱,居然臨水自成材。

★ 道村

特地見樓台,大隱本來無境界;

即此羨閒逸,先生有道出羲皇。

★ 道村

剛自越州來,憶東浙舊遊,曾領略萬壑濤聲,四明山色;

欲尋盤谷去,被西湖留住,盡消受六橋煙景,三竺風光。

★ 高英題道村

夾道起層樓,水抱山回,飽看曲園風荷,長堤煙柳;

此村真勝地,漁歌樵唱,儼若桃源仙境,栗裡人家。

★ 黃鎮題道村

樓俯六橋堤,素心共風月清談,莫放光一陰一虛過客;

居鄰三竺路,冷眼看煙雲變一態 ,最高福分是閒人。

★ 戴啟文題道村

覽勝西泠,西窩雲懶洞霞棲,知此中必有高士;

結廬曲院,曲武穆右文忠左,喜比鄰都是奇人。

★ 劉矞祺題道村。

高士:高人

宦海憶同舟,曾經萬頃波濤,到此處方知實地;

聖湖留別業,佔盡六橋風月,是君家本有仙緣。

★ 畢奎題道村

傍流水短長堤,欲招太傅題詩,長公載酒;

登高樓左右顧,幸與文忠同裡,武穆為鄰。

★ 劉更生題道村

偷得半世余閒,惟嘯月吟風,快然自足;

留此數弓隙地,且蒔花種樹,聊寄鄉心。

★ 劉更新題道村

西鄰是水竹新居,路轉峰回,更添絕好樓台,三竺湖山如舊識;

東望有堅匏別墅,花明柳暗,又復自成村落,四時風月屬君家。

★ 時慶萊題道村

偶然躡屐來游,賭酒圍棋,許我消磨閒歲月;

同是掛宦歸去,騎驢放鶴,輸君佔領好湖山。

★ 徐士霖題道村

其人為豪俠者流,看劍挑燈,那管他四壁風雷,滿天星斗;

此地是神仙之府,煉丹辟榖,最難得一灣碧水,萬疊青山。

★ 徐士霖題道村

買山近漫叟新居,土木經營,可許作杯湖老友;

卜宅仿淵明故事,煙霞嘯傲,難得是宦海閒人。

★ 時慶萊題道村

元龍豪氣,百尺高樓,時節正嬉春,留客花間酣醉月;

庾信小園,數椽老屋,囂塵嫌近市,輸君林下臥棲霞。

★ 戴啟文題道村

多君善用湖山,六橋柳孤嶼梅,都妝入窗欞間,當董北苑一楨名畫;

笑我已歸桑梓,汲虎跑瀹龍井,徒惆悵幾筵上,有蘇東坡幾個詩人。

★ 道村。

董北苑:即董源,因曾任南唐北苑副使,故又稱「北苑」。

北苑善畫,多以山石水龍為題,山水雄偉,景物富麗

今夕是何年,恰當月白風清,令我朗吟坡老句;

此中真得地,只恐花明柳暗,有人錯認放翁居。

★ 崔永安題道村。

放翁:即陸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夢得陋室留銘,如斯鳥草翬飛,似較勝中山舊宅;

欹側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楊柳兩三行,梨櫻百餘樹,庾開府小園作賦,即此蝸角蚊睫,可能同新野安巢。

★ 敏齋氏題道村。

鴻儒:大儒,泛指博學之士。

白丁:平民沒有功名的人,猶言白身。

也泛指沒有文化的人。

劉夢得:劉禹錫字夢得。

鳥草翬飛:《詩經·小雅·斯干》:「如鳥斯草,如翬斯飛。」

後以形容宮室的高峻壯麗。

中山:指明中山王徐達。

庾開府:庾信,仕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亂故稱。

蝸角蚊睫:蝸牛的角與蚊子的睫毛,喻極小之境地。

新野:縣名,屬河南省。

漢末劉備投劉表,表遣兵助備,使屯新野

天開圖畫;

人在蓬萊。

★ 屈元羲題俞樓,在廣化寺旁,又名小曲園。

清俞樾講學處,為徐花農諸弟子所建

合名臣名士為我築樓,不待五百年後,斯樓傳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選勝,適在六一泉側,其勝如何。

★ 俞樾題俞樓

坐曝書亭,登小倉山,文采風一流 ,二百餘年無此盛;

對退省庵,近巢居閣,勳名德業,兩三間屋並生春。

★ 俞樓。

曝書亭:清文學家朱彝尊書室。

小倉山:在一江一 蘇南京清涼山東,清袁枚建隨園於此,並題其室曰「小倉山房」。

退省庵:清彭玉麟居處

園中草木春無數;

湖上山林畫不如。

★ 俞樓

千古一詩人,文章有一交一 神有道;

五湖三畝宅,青山為屋水為鄰。

★ 譚鍾麟題俞樓

舊學鄭康,成書帶叢生,掩映湖堤添草色;

前身陶句,曲角巾高隱,徘徊樓上聽松聲。

★ 沈燦題俞樓

想見東坡舊居士;

為我佳處留茅庵。

★ 魏汝弼題俞樓

持甲乙丙丁四部之平,酌古濟今,百代名賢歸誰率;

後白蘇歐林數公而隱,飯蔬衣葛,萬峰晴翠擁樓台。

★ 俞樓

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合史傳百家,曾力排眾議,此外稽掌故,論詞章,訂金石,洋洋萬卷,誦遍瀛寰,無非滄海餘波,聊為山林娛暇日;

庠序有人,賢書有人,游木天粉署,更不乏其人,其間說禮樂,一習一 兵農,商道德,雍雍一堂,各承衣缽,看取數椽小築,早知梁棟寓奇材。

★ 陳璚題俞樓。

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均俞樾著述

把酒賀湖山,喜六一泉旁,又有名流分半席;

研經多歲月,看三百卷後,更傳雜纂到千秋。

★ 許祐身題俞樓

廈庇萬間,幸西子湖頭,分來一席;

樓高數仞,在東坡庵內,俯視群山。

★ 俞樓

樓以姓傳,萬里關山來後學;

地因人傑,一湖風月屬先生。

★ 王崇鼎題俞樓

越水吳山隨所適;

布衣蔬食了餘生。

★ 俞樓

招玉局為鄰,依舊吟庵築山上;

比元亭載酒,長留雅坫在壺東。

★ 俞樓

天上人間,謫仙無恙;

山高水長,先生之風。

★ 徐金綬題俞樓

一葦可杭,卻好蓬瀛相對峙;

數弓小拓,重教風月盡翻新。

★ 吳壽藏題俞樓

小築幾間樓,集成難得二三子;

比鄰半潭水,清話長臨六一泉。

★ 李桓題俞樓

一樣著書廬,平分吳郡新詩,杭州舊酒;

數間枕山屋,認取南屏對渡,西爽閒亭。

★ 張大昌題俞樓

四圍花木多於屋;

萬卷文章著等身。

★ 俞樓

登斯堂也高其行;

游於門者難為言。

★ 王廷鼎題俞樓

前有王氏,後有俞氏,同為昭代經師,爭並世千秋,吳越他年分俎豆;

昔之隨園,今之曲園,具足鄰邦文獻,賴此樓一築,湖山本地借風光。

★ 俞樓

求此人之彷彿;

撫孤松而盤醒。

★ 屈元羲題靈松閣。

盤桓:徘徊、逗留

神跡偶徑行,不知何去何來,當為斯人鍾瑞氣;

群材歸振拔,即此一花一葉,也如我輩坐春風。

★ 靈松閣

五世三登宰輔;

奕朝累掌絲綸。

★ 尤氏別圃,宋尤袤舊居,有藏書樓,名遂初堂。

宰輔:皇帝的輔政大臣,一般指宰相或三公。

絲綸:帝王詔書稱絲綸

官居東壁圖書府;

家住西湖山水間。

★ 余嵕居廬,為元代提學

夕一陽一晚映青山郭;

羅綺晴嬌綠水洲。

★ 商周祚別業,在湧金門,明會稽人

每聞樂事心先愜;

或見奇書手自抄。

★ 乾隆題汪園,又名賽西湖,在淨慈寺西,為汪之萼別業

側身天地更懷古;

回首風塵甘息機。

★ 集句題匏庵,遺址在南山滿覺隴

著作集名流,好事效當年白傅;

文章留慧業,賞音俟後世揚雄。

★ 石韞玉題傑閣,遺址在九里松,為宋錢岊父藏書處,清阮元改建為靈隱。

揚雄:西漢人,字子雲,少好學,長於辭賦,多仿司馬相如。

雄博通群籍,多識古文奇字

鑿開石徑通雲徑;

搜出真山作假山。

★ 陶莊,遺址在南高峰之一陰一,陶驥別業

連峰紫翠看皆好;

喬木風煙畫不如。

★ 湯右曾題青蓮山房,在靈隱寺前

聖代即今多雨露;

故鄉無此好湖山。

★ 平泉堂,遺址在三撥營,董教增別業

兩口居碧水丹山,妻太聰明夫太怪;

四圍皆青磷白骨,人何寥落鬼何多。

★ 王仲瞿題王仲瞿室,遺址在湖上

老屋將傾,只管淹留何日去;

新居未卜,不妨小住此為佳。

★ 僧小顛居捨,西湖詩僧

古墨尚存宋時石;

遙青如對蜀中山。

★ 峨眉山館,遺址在管米山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