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浙江(1): 本組收寧波、金華、桐廬、嘉興名勝聯 書城巨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浙江(1)

對聯大全

浙江(1)

本組收寧波、金華、桐廬、嘉興名勝聯

書城巨觀;

人間罕睹。

★ 寧波天一閣,建於明嘉靖年間,我國著名的藏書樓之一,現藏古籍三十多萬卷,清乾隆為收藏《四庫全書》所建七閣,均仿天一閣樣式

好事流芳千古;

良書播惠九州。

★ 郭沫若題寧波天一閣。

播惠:傳播智慧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香。

★ 郭沫若集句題寧波天一閣

十萬卷簽題,緗帙斑斑,笑菉竹絳雲之未博;

三百年清秘,祥光炳炳,接東樓碧沚以非遙。

★ 全祖望題寧波天一閣。

緗帙:書套。

菉竹:菉竹堂,明代葉盛的藏書樓。

絳云:清初錢謙益的藏書樓名。

東樓:指杭州靈隱寺東的華嚴藏經閣。

碧沚:指杭州孤山的文瀾閣

書是豈有黃金屋;

海上長存天一樓。

★ 一胡一 喬木題寧波天一閣

石品洞天題海岳;

書藏福地辟琅環。

★ 寧波天一閣

人間庋閣足千古;

天下藏書此一家。

★ 姚元之題寧波天一閣。

庋閣:收藏之閣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其人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寧波天一閣

豐功留梓蔭;

威望震歐洲。

★ 寧波吳公記功碑,在寧波招寶山,記吳傑抗法國侵略軍事

沈郎去後難為句;

婺女當頭莫摘星。

★ 徐寶善題金華八詠樓,原名元暢樓,在金華市南隅、婺一江一 北岸,沈約為東一陽一太守時所建。

沈郎:即沈約。

婺女: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齊梁風月留高詠;

吳越一江一 山極大觀。

★ 金華八詠樓。

齊梁:齊梁體,南朝齊梁詩人作詩,講究音律、對偶、詞藻等,內容多貧乏,風格頹靡

有山可觀水,可聽以外盡閒事;

於日得長風,得惠此地一快人。

★ 陳謨題金華八詠樓

才智縱橫,慨末路英雄,尺疏自書千古恨;

風煙牢落,攬前溪蒼翠,夕一陽一如畫六朝山。

★ 繼良題金華八詠樓

金匱萬千衷,孔子曰,孟子曰;

華袞百廿紀,帝者師,王者師。

★ 金華府學。

金匱:以金屬製成的藏書匱。

華袞:袞,乃古代上公之服;華,言其多采

君繫上古神仙,靈兮如在;

我愛此間山水,夢也常來。

★ 桐廬桐君廟,在桐君山之巔,傳上古之時,有一老翁行醫濟世,在山側大桐樹下結廬棲身,有問姓名者,但指桐下茅廬以示,時人尊稱為桐君,山亦因此得名

大漢千古;

先生一人。

★ 桐廬嚴子陵釣台,在城西富春山上,分東西兩處,傳為東漢名士嚴光(子陵)垂釣之處。

嚴為余姚人,曾與光武帝劉秀同學,終身不仕而隱於富春山。

釣台光潔平整,可坐百餘人,台下碧綠的富春一江一 水蜿蜒東去,風光十分優美

君恩故人重;

帝座客星明。

★ 桐廬嚴子陵釣台

釣者不在魚也;

先生其猶龍乎。

★ 桐廬嚴子陵釣台

遠道息塵勞,向此間坐石看雲,放懷宇宙;

高台瞻勝跡,羨當日耕山釣水,俯視王侯。

★ 桐廬嚴子陵釣台

出處貴知己,緬當年樵水漁山,舊雨無心於帝子;

去來皆幻跡,獨此地灘聲巖影,高風終古屬先生。

★ 桐廬嚴子陵釣台

先生何許人,羲皇以上;

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間。

★ 鄭燮題桐廬嚴子陵釣台

一江一 山如畫,高風終古長留,止姓氏流芳,有光名郡;

出處休論,清節盡人可學,願朅來渡瀨,無愧先生。

★ 孫寄龕題桐廬嚴子陵釣台

肯將白水盥朋友;

換取東京一大夫。

★ 桐廬嚴子陵釣台

一件簑衣,骯髒那朝中黼黻,你有你的四海,我有我的千秋,天下已定,老子何必官也?本朋友義不君臣,只可把富春山,長讓與先生把釣;

兩隻夢腳,驚動了上界星辰,尊莫尊者帝王,高莫高者通德,此才弗用,寡人以為過也?望嚴灘卻思商皓,縱然標豁過度,能屈他漁父同床 。

★ 桐廬嚴子陵釣台。

商皓:即商山四皓,漢初商山四個隱士,名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因鬚眉皆白,故稱四皓

潤色湖山吾輩事;

栽培花柳大家看。

★ 許瑤光題嘉興南湖,分東西兩湖,兩湖相接,似鴛鴦一交一 頸,故又稱鴛鴦湖,乃全國著名的革命紀念地之一

東海非遙,十丈蓬萊迎曉日;

南湖無恙,一雙鴛鳥弄晴波。

★ 吳虎臣題嘉興南湖煙雨樓,在南湖湖心島上,五代時建在湖濱,明嘉靖年間移建在湖心島上。

十丈蓬萊:指湖心島

讀竹坨歌,兩岸漁莊蟹捨;

記梅村曲,扁舟楊柳桃花。

★ 許瑤光題嘉興南湖煙雨樓。

竹坨:朱彝尊,號竹坨,清代學者,擅詩詞。

梅村:吳偉業,號梅村,清代詞人

煙雨樓台,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

風雲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

★ 董必武題嘉興南湖煙雨樓

湖山點綴,量來玉尺如何?漫品題,幾回擱筆。

曾記碧崖絕頂,看波瀾壯闊,太湖無邊。

停橈浙北斗橫斜,趁涼月從三萬六千傾蒼茫湖水搖歸,生憎鳥難度。

為饒遊興,白打寧拋。

還思暮暮朝朝,向斷橋問柳尋花能再?最是撩人西子,偏畫眉深淺入時。

早匡廬失真面,恨鉛華誤了傾國,強自寬,也悔濃抹非宜,天然惟羨鴛鴦,湖畔喜留香夢穩;

樓閣玲瓏,捲起珠廉最好!破工夫,半日憑欄。

管甚滄海成田,盡想像涳漾,層樓更上。

遠朝迷南朝興廢,任曉風把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吹散,愁煞燕雙飛。

知否昨曉,綠章輕奏。

要乞絲絲縷縷,將孤館離情別緒繫牢。

卻輕作態東皇,竟故意一陰一晴錯注。

寓高處不勝寒,罔蓑笠載得扁舟,欲坐待,又怕黃昏有約,到此來逢煙雨,樓頭閒話夕一陽一殘。

★ 顧鰲題嘉興南湖煙雨樓。

玉尺:衡量才識的尺度,品評一江一 山的依據。

橈:槳。

生憎:方言,猶「唯恨」。

白打:古代踢球遊戲。

斷橋:在杭州西湖。

西子:西施,代指西湖。

入時:趕時髦,指迎合俗流。

匡廬:廬山。

鉛華:婦女化妝顏料,亦指粉飾。

傾國:絕代美一女 。

香夢穩:美美地睡個安穩覺。

破工夫:抽空。

想像涳漾:猶浮想連翩。

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取自唐代杜牧《一江一 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詩意。

燕雙飛:即《燕燕于飛》,樂府曲名,南朝陳一江一 總作,此代指一江一 總。

綠章:舊時道士祈天時用青籐紙書寫的奏文。

東皇:司春之神;一陰一晴錯註:安排下了一些不順心的事。

罔蓑句:蘊不擬漁隱之意。

黃昏有約:歐一陽一修《生查子》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此指知己之邀。

煙雨:即煙雨樓

壺歌多暇,競病自娛,溯當年蘄國風一流 ,兩字清涼鐫小印;

丹雘重新,湖山大好,欣此日魏塘雅集,一樽煙雨入吟瓢。

★ 嘉興南湖煙雨樓。

壺歌:飲酒歌詠。

競病:詩友互相指責詩的毛病。

蘄國:南宋名將韓世忠,封蘄王。

兩字句:韓世忠遭讒被貶後治「清涼居士」印一方,放跡山水,不問政事。

丹雘:即雘,可作顏料,以飾宮室。

魏塘:即南湖。

吟瓢:飲酒吟詩

惟巢由乃可與並駕;

微光武不能成其高。

★ 戴槃題桐廬嚴子陵釣台

居然海上神仙,蓬萊方丈;

若問壺中日月,鴛鴦萬年。

★ 許瑤光題嘉興南湖煙雨樓

補種蓮花疑太液;

更栽楊柳賽西湖。

★ 許瑤光題嘉興南湖煙雨樓

萬頃渺清波,移情在竹垞清歌,梅村艷曲;

一樓摘星斗,極目有南湖明月,東塔層雲。

★ 嘉興南湖煙雨樓

小別西湖,恰來此地看煙雨;

相逢南浦,同上高樓話水雲。

★ 郭意誠題嘉興南湖煙雨樓

夢騎雙蛺蝶;

歌起萬鴛鴦。

★ 一胡一 君復題嘉興南湖煙雨樓

故鄉信有湖山,數秋月春花,一樣登臨成往事;

此地偏宜煙雨,聽樵歌漁唱,半年管領亦前緣。

★ 嘉興南湖煙雨樓

濯足臨流,煙雨忽收滄海靜;

舉頭見月,湖山常待翠華來。

★ 嘉興南湖煙雨樓

古木一樓寒,煙雨人間,笙歌天上;

扁舟雙岸遠,鴛鴦何處,雲水當年。

★ 嘉興南湖煙雨樓

會須上番看成竹;

何處老翁來賦詩。

★ 汪楫集杜甫詩句題嘉興曝書亭,位於王店鎮,1696年由著名學者朱彝尊所建,解放後闢為公園

惟唐代二幢,是峨眉山人未過前屋;

此壁上三律,乃空翠亭僧初夢時詩。

★ 阮元題嘉興木覺寺

依檻遙看,去棹不如歸棹逸;

題橋偶駐,卸帆乃是掛帆時。

★ 吳仰貞題嘉興落帆亭,在嘉興城外杉青閘

蝴蝶有花皆入夢;

鴛鴦無水不成家。

★ 高心夔題嘉興畫舫

天地蘧廬,任管領湖山風月;

春秋佳日,有往來詩酒神仙。

★ 阮尚珍題嘉興寄園

報國忘身,可憐千里招魂,馬革無一屍一歸故土;

舉家殉節,猶幸孤孀矢志,熊丸有後沐殊恩。

★ 王菽原題嘉興沈公祠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