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雲南:趁此氛消霧散,日暖氣清,安排美酒香茶,收拾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雲南

對聯大全

雲南

捷足上高台,披襟遠眺,喜山川面面皆新,看盈水飛瀑,鳳嶺晴嵐,籠聳朝雲,崷峔晚照,筆峰霽雪,大洞一溫一 泉,勝境名區,一一奔來眼底。

趁此氛消霧散,日暖氣清,安排美酒香茶,收拾新蔬佳果,招邀密友良朋,乘興快登臨,好細玩兩廂歌賦,半壁詩文,雙塔煙霞,四圍花木;

回顧思往跡,拔劍狂呼,歎豪傑紛紛誰在,想丞相天威,尚書營壘,總戎露布,參府戰功,經略邊疇,將軍忠節,流風餘韻,重重觸到心間。

迄今事過境遷,時殊勢異,指點荒榛敗梗,摩挲斷碣殘碑,搜訪故墓舊址,捐資宏建築,更永固七司障屏,三宣門戶,八關鎖鑰,九隘藩籬。

★ 寸開泰題騰沖龍光台,位於和順鄉。

盈水飛瀑:大盈一江一 水從斷崖一瀉而下形成的瀑布。

鳳嶺、聳籠、崷峔、筆峰:均山名。

大洞:地名。

丞相:諸葛亮。

尚書:明朝王驥。

總戎:明總督劉綎。

參府:明永昌參將一鄧一 子龍。

司:官署的名稱。

宣:宣威使的省稱

千櫨赫奕;

萬拱梭層。

★ 安寧曹溪寺,位地蔥嶺,相傳為唐廣東曹溪寶林寺僧創建,殿中每逢六十年甲子中秋之夜,即出現「曹溪印月寶鏡懸」的情景

莫誇六國黃金印;

來試三迤碧玉泉。

★ 集句題安寧一溫一 泉,位地城西北螳螂川畔,泉水清澈,故名碧玉,宜沐浴

造化別具爐台;

人物自然春一溫一 。

★ 安寧一溫一 泉

清波澄澈壺天外;

暖露氤氳化育中。

★ 安寧一溫一 泉

只一座樓台,占斷九龍景色;

問幾人技藝,能爭絕代風一流 。

★ 玉溪九龍池聽泉樓,位於城西玉泉山麓,池中溪水匯為一潭,池畔有龍王廟,內有金龍九條盤旋於柱上共戲寶珠

山色石色草色,相點乎春一色 ;

風聲樹聲水聲,更妙於歌聲。

★ 玉溪九龍池聽泉樓

游釣憶兒時,萬里歸來,只噓吸山綠湖光,莫問人間何世;

風月足幽趣,百年幾許,盡雍容裘輕帶緩,好從亭上銜杯。

★ 李鴻祥題玉溪杯湖亭

好山當戶,看鳳凰南翥,龍馬北驤,黛色四周環佛地;

慧月臨空,有玉水前橫,柘湖遠映,清光一片印禪天。

★ 李鴻祥題玉溪靈昭寺

吉祥瓊樹是雙林,此處有魚躍鳶飛,恍憶寶池征悟境;

璀璨蓮台成九品,何時看水流花放,莊嚴淨土證禪心。

★ 李鴻祥題玉溪雙林寺

奉東晉大亨,環寶增輝三百字;

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

★ 周鍾岳題曲靖爨寶子碑亭,位於第一中學內。

東晉大亨:爨寶子碑制於東晉,該碑計有388字,字體古樸雄勁。

小爨:爨寶子碑之別稱

駐足白雲深,俯視龍一江一 南下;

舉頭紅日近,遙看雁塔東高。

★ 康炳輝題文山三元洞,位於西山懸崖絕壁之上,乃一天然溶洞

即斯便是蓮花國;

到此如參紫竹林。

★ 文山鍾靈寺

此地屬三長官,帶河襟山,應數畹町名勝。

自先輩經營聖域,率鄉人禮拜前庭,棫樸菁莪,造吾邑二百載英才之盛。

忽而雕牆峻宇,忽而蔓草荒煙,感其事者,每慨乎桑田滄海,然發抒興致,面面皆宜,請看那螺峰西擁,雁塔東高,鳳嶺北橫,龍一江一 南下;

於今祀五夫子,馨香俎豆,實接孔孟淵源。

賴諸君大啟賢門,不幾時恢復舊制,濂洛關閩,開後儒億萬年理學之宗。

或則花裡尋師,或則竹中問友,登期境者,恍得之魚躍鳶飛,況毓淪性靈,時時可領,莫負他楊柳春疏,芙蕖夏滿,桂林秋老,榕樹冬青。

★ 龔發舉題文山文廟,位於城內,專祀儒學宗師孔子,清末民初祀本縣經師四人,又稱五夫子廟。

竹中問友:指竹林七賢

想前生已注定,何必急急忙忙幹這些歹事;

料此身難長在,落得清清白白做恁個好人。

★ 文山城隍廟

十里平湖堤柳合;

一庭清景藕花香。

★ 蒙自南湖,位於城南隅,又名草湖,開鑿於明代。

湖中有三座土山,名為瀛洲、方丈、蓬萊,歷來為文人雅集之所

春風楊柳萬千條,風景這邊獨好;

飛起玉龍三百萬,一江一 山如此多嬌。

★ 集毛澤東詩詞題麗一江一 得月樓,位地象山腳下黑龍潭中,原建築早毀,1963年重建

泉渙渙兮漣漪,問何時最是可人?須領略月到天心,風來水面;

亭標標而矗立,看這般無窮深致,應記取雲飛畫棟,雨卷珠簾。

★ 麗一江一 得月樓

龍潭倒映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

玉水縱橫半里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

★ 郭沫若題麗一江一 黑龍潭,又名玉泉,位於象山腳下

山頂白雪終年,山腰花木蔥蘢,山腳魚戲飛瀑,山外林禾遍野,五洲四海,春夏秋冬,風光在此同時並存;

水源冰川萬道,水速瞬間十尺,水道絕壁千仞,水截湖波萬里,兆民百姓,糧棉油煤,長流斯峽永世不竭。

★ 麗一江一 虎跳峽,位於石鼓東北約50公里處金沙一江一 中

笑我頑固神仙,年年苦坐淒涼地;

看他風一流 女士,個個忙登熱鬧場。

★ 麗一江一 玉泉山神廟

天地之身大矣,懸日月做雙眼,列山河作四體,心安何處;

聖賢之像默然,立文字者過去,承衣缽者未來,現在為誰。

★ 傅鶴題麗一江一 三世宮

志在春秋,先聖後聖;

星輝魁壁,天文人文。

★ 麗一江一 三世宮

大肚皮千人共見,何所有,何所不有;

開口笑幾時休息,無一言,無一可言。

★ 麗一江一 喜祗園彌勒殿

數萬里長一江一 穿流腳下,放眼遙望,洋洋乎縱橫無際。

況東連巴蜀,北距烏拉,南接一交一 趾,西毗天竺,今來古往,空把感慨興亡,趁月白風清,露出她冰肌玉骨,從朝雲暮雨,消卻了蠻煙瘴霧,只贏得千載積雪,一壁鐵台,半彎靈湖,四圍花鳥;

十二時景象幻在胸中,高懷獨步,皎皎然俯仰有情。

看曉吞紅日,夕照霞光,午吐碧嵐,夜煥星斗,燕去鴻歸,任憑經過寒暑,籍龍吟虎嘯,宣揚那帝德神威,於霽喜一陰一愁,分明著廉吏貪一官,更有些三危勝跡,六詔遺碑,西漢船鼓,百世山河。

★ 楊鑒勤題麗一江一 玉峰寺,位於城北玉龍雪山山麓,寺內的喇嘛寺,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內有古茶花樹一株,被稱為「茶花之王」。

烏拉:指巴顏喀拉山南麓。

一交一 趾:越南的古稱。

天竺:印度的古稱。

靈湖:指玉龍山腳下的玉湖。

三危:指雪山周圍的咯木地、危地、藏地。

六詔:古時西南夷中烏蠻六個部分的總稱

曾聽說八千里外,壤接藏蕃,處處近革囊古渡。

從幾時潛消炎瘴,才覺出山堆玉屑,一江一 擁金沙。

更酒以竿扎,茶以乳熬,拈作詩材,別寫出一番境界;

若論到五百年前,家鄰洱海,區區亦填澤蒼生。

幸此來忝領巖疆,敢浪誇頌譯白狼,圖描花馬。

即民曰平綏,官曰率選,略諳土語,已拋得兩載功夫。

★ 麗一江一 郡廨

生面自別開,一片慈心,道人向空中寫出;

隨聲以顯應,千尋峭壁,大士從何處飛來。

★ 永勝觀音箐,位於東壺山下,為一深谷,谷底流出清泉,涼氣襲人,四時不息,故又名「靈源」,乃滇西北避暑勝地

人上翠微梯,蓬島清一陰一天尺五;

客來書畫舫,桃花流水月初三。

★ 永勝觀音箐

流水暗穿雲樹下;

雪山高送夕一陽一來。

★ 永勝彌勒寺,位於東山之麓

何處無名山,非奇人顯不出林泉勝境;

即此是福地,來游者應難忘疏鑿洪功。

★ 永勝彌勒寺

異姓勝同胞,笑他人同胞異姓;

三分歸一統,恨當年一統三分。

★ 石屏關帝廟,位於城東南異龍湖畔

上谷風高,無雙玉境無雙寺;

東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雲。

★ 張漢題石屏秀山,上多寺觀樓台,風景秀麗

幾雙屐入數重山,聞僧講道;

尺五天開方丈地,待我吟詩。

★ 張漢題石屏秀山

秀巘插丹霄,環雞鳴鳳翥,虎額龍蹄,拱峙層層,自古推屏山第一;

高簷吞綠野,看童牧叟樵,男耕女饈,畫圖苑苑,於今辟法界三千。

★ 石屏秀山。

耕:同耕

秀色可餐,只緣松柏後凋,湖光遙映;

山靈有赫,但聞閭閻安堵,烽火不驚。

★ 黃旭題石屏秀山

高閣枕三峰,滴翠流蒼,濃淡遍宜天半月;

崇台栽萬樹,飛青舞碧,去來無礙嶺頭雲。

★ 石屏秀山

西南諸峰此獨秀;

東北一覽小眾山。

★ 一胡一 乘時題石屏秀山

游世界三千,只愛此空山風月,古寺煙霞,聽澈梵鐘,聲聲入耳;

覽營盤十二,問誰將綠雨桑麻,黃雲稼穡,寫來詩卷,字字關心。

★ 袁嘉谷題石屏秀山

傑閣踞高峰,障礙一空,四面湖山都入目;

古坪留勝跡,登臨百感,萬家煙火倍關心。

★ 陳其棟題石屏秀山

凌雲一閣高,拔天撐地,著筆愧無子安序;

層巒三峰秀,流丹聳翠,置身恍在太華游。

★ 陳其棟題石屏秀山。

子安:王勃,字子安

古寺辟乾坤,樹鎖巖扇,一片煙霞飛鳥外;

仙蹤留歲月,苔封棋局,數聲雞犬白雲間。

★ 許秀山題石屏秀山

醉何妨醒,覺何妨夢;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 陳海樓題石屏異龍湖,位於城東南,湖中三鳥,小島稱孟繼龍,中島稱小米束,大島稱和龍。

五爪山伸入湖中形成九曲,建有亭台樓閣

園同霽月千年滿;

碧竟長天一氣蒼。

★ 羅元琦題石屏來鶴亭,位於城東南異龍湖上

異龍湖上水無邊,仙人去不還,登斯亭,唯看浪錦堆雪;

黃鶴樓頭我曾到,玉笛吹何處,問此地,可有一江一 城落梅。

★ 丁仙坡題石屏來鶴亭

三島舊遊,非笑烏帽紅塵,無份神仙同跨鶴;

一湖幽思,足問蒼雲白雪,幾時盟約踐浮鷗。

★ 陳占春題石屏來鶴亭。

三島:來鶴亭所在的異龍湖中三島,此兼指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島。

跨鶴:謂飛昇成仙

拍手欲彈琴,請君面壁;

澄心來問道,呼我開門。

★ 石屏乾一陽一山

古洞抱奇觀,不僅春風燕子;

何人開勝景?遺此流水懸崖。

★ 段鶴蟾題建水燕子洞,位於城東群山環抱的峽谷間,開鑿於清乾隆年間,洞內巖壁燕子成群

垂蓮不礙高飛燕;

響水難移朗照星。

★ 建水燕子洞

勝地轉瀘一江一 ,畫成煙柳樓台,一片斜一陽一芳草,看新都公子行吟處;

喜月到天庭,人在蓮花世界,此際香一溫一 茶熱,憶茂淑先生得意時。

★ 陳榮昌題建水小桂湖,原為福東寺,明楊升庵被貶時曾居此

趁水楹風涼,載酒喜迎嘉賓至;

問荷花楊柳,幾時重見古人來。

★ 建水小桂湖

萬古牢愁,銷盡蓮花新世界;

十年樹木,先栽楊柳得春風。

★ 建水小桂湖

湖景最宜人,管領憑誰,願君向王求一曲;

浮生真若夢,一江一 山如舊,庸知過客有千秋。

★ 建水小桂湖

天水相涵,單舸撐來明鏡裡;

雲山掩映,群鴉飛入畫圖中。

★ 蘭茂題嵩明佳麗亭,位於城南楊林鎮佳麗澤內

子產捨魚,溯放生之始;

莊周之樂,聞轉偈之機。

★ 阮元題嵩明蓮花寺放生池

雲連樹色微分岸;

船載波光直到門。

★ 陸瀨亭題嵩明海潮寺,位於東郊,瀕臨牛欄一江一

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

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

★ 武定正續寺藏經樓,位於城西南獅子山上,始建於元至大四年,明清時重修。

據傳明永樂元年文帝避難入滇,在此為僧。

僧為帝:明太祖朱元璋年輕時曾在皇覺寺為僧,後稱帝。

帝亦為僧:惠帝朱允炆避難入滇,在此出家。

叔負侄:燕王朱棣興兵攻克南京奪取惠帝朱允炆帝位

蘆笙賽祖,氈帽踏歌,當年柱號天尊,金縷翔環遺舊壘;

盟石淹埋,詔碑苔蝕,幾字文留唐物,彩雲深處有荒祠。

★ 李菊村題彌渡南詔鐵柱廟,位於城西,鐵柱高3.3米,圓周1.05米。

天尊:南詔鐵柱又名天尊柱。

盟石:指「大理國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

詔碑:指「南詔德化碑」,唐大歷元年南詔王所立

勝地出清泉,看東依泰廟,西挹文峰,南繞壽星,北旋奎宿,更見象鼻左伸,獅崗右立,此千古奇靈,共荷巖穴吐珠,天池瀉玉;

斯民沾惠澤,喜春翻桃浪,夏凝柳汁,秋香菊綻,冬滾雪花,且覺石門蔭鎖,鐵柱封高,這一方樂利,鹹歌丹紗綏算,欄井熙封。

★ 夏正寅題彌渡天生營,位於城南約八十公里的哀牢山北段主峰,一處天然的軍事要地,故名。

清咸豐六年彝族首領李文學在此起義,建立農民政權,前後達廿餘年之久

十八載礪馬磨刀,當世英雄,志在滅清興漢,完整河山成一統;

千百戶馨香俎豆,今日人民,心存覆浪翻一江一 ,口碑青史頌達人。

★ 彌渡天生營

至西至東憑過去;

或遠或近此登高。

★ 杜坤星題彌渡登鰲橋,清同治年間李堯欽倡建。

據民間傳說,李當年趕考,縱馬過一江一 ,一農婦見之,隨口道」螞蟻過河玩膽大,蘿蔔澆燭你心粗「,李佩服其才華,中科後倡建此橋

群峰壁立;

千山疊翠。

★ 朱德題路南石林,俗稱李子箐,面積四十餘萬畝,蔚為壯觀

避秦疑無住;

到處別有天。

★ 路南石林。

避秦: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後用來比喻躲避戰亂。

別有天:李白《山中問答》詩,「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此間得少佳趣;

何必更尋桃源。

★ 路南石林

高閣高懸,低閣低懸,僧在畫中看畫;

遠峰遠刊,近峰近刊,人來山上觀山。

★ 楊慎題巍山圓覺寺,建於明代,楊升庵曾寓居於此

黃鶴從何處飛來,聽長笛有聲,樓上夢醒三更月;

青霞於此間掩映,看名山如畫,林下春藏一洞天。

★ 巍山巍寶山,位於城東南,山體如一頭蹲坐回首的青獅,乃南詔王細一奴一羅耕牧和發跡之地

錦溪漾文波,看白塔撐天,影連甸尾。

憑寧家詩客,游三覺,繞三角,過栗子、棗子林園,一路采一花 ,緩步吳家灣裡。

雪嶺瘦梅,高高下下,點綴就太平景氣;

巍寶橫玉幾,喜拱城北岸,環換樓台。

任南山學士,登大樓,棲大樹,問陳家、姚家莊景,幾個黃鸝,高飛五道河邊。

瓦窯小統,漢漢彝彝,都歌出大好豐年。

★ 孫卓題巍山古樓,位於城南門。

錦溪:河名。

白塔、甸尾、寧家等:均為歸地村名

巍寶崔巍,蒙捨名登青史。

慨當年玉杖頻敲,禽飛鐵柱,盟石受禪,五嶽封疆,又復瀘岸拒蕃,洱濱殲宓,歷十三傳偉業,四瀆宏治。

托績追功,莫忘南詔發祥地;

漾一江一 蕩漾,一陽一川勢展芳原。

看此地金牛煙裊,虹架瓜梁,秋澗驚濤,三疊雪練,更兼鶴洞藏春,靈光覽勝,有二八景風光,千姿壯麗。

撫今思昔,尤愛神州錦繡山。

★ 巍山古樓。

巍寶:即道教聖一地巍寶山。

玉杖:仙人手杖

是誰壘石為山,留斯畫本;

莫使密雲封徑,正好清游。

★ 侯應中題景東石雲寺

憑欄看青山煙雨,翠岫風雲,都收來百尺樓頭,無邊光景;

引領想純一陽一神仙,太白詩酒,倘到得兩人胸次,何等逍遙。

★ 侯應中題景東石雲寺。

純一陽一:即呂洞賓

看花明柳媚,有象文章,苦趣化為樂趣,妙妙;

聽燕語鶯啼,天然節奏,憂心變作歡心,呵呵。

★ 雷文明題景東天華寺

到此地,將書畫琴棋俱演出來,趣甚趣甚;

登斯樓,把酒色財氣都忘記了,仙乎仙乎。

★ 雷文明題景東天華寺

從故鄉而來,兩地瘡痍同滿目;

當兵事之後,萬家痛苦早關心。

★ 李贄題姚安署廳。

瘡痍:創傷,比喻人民疾苦

九疊聯珠三寶地;

雙環玉抱小西天。

★ 姚安觀音閣

雲海無雙地;

匡州第一山。

★ 楊慎題祥雲天華山

古塚城西留傲骨;

名士滇南一布衣。

★ 彌勒孫髯翁墓,位於城西,道光間立有石碑,上書「漢南布衣學士孫髯翁先生之墓。」

傲骨:高傲不屈的性格

讀大觀樓一聯,膾炙人口久矣,就蘋天葦地,濡染筆墨生輝,布衣有何能?幾歷昆池劫灰,常圖石磨文字;

出邑爽門半里,迨遶馬鬣依然,歎斷碣殘碑,滅沒名流不少,吾輩非好事,一存天南傲骨,以昭先正典型。

★ 彌勒孫髯翁墓

赤水書聲琴韻;

匡山鳥語花香。

★ 宜良尊經閣,位於城內。

建於明嘉靖四年,現存三層建築,為1924年重修,已闢為公園

搗練繞銀溪,看水瀉龍一江一 ,洗棄紅塵濁氣;

晴嵐鋪玉嶺,聽古寺晨鐘,喚醒黃粱迷津。

★ 楚雄西靈宮,位於鹿城西山,始建於明,清同治六年重建。

這裡古樹參天,風景優美

一閣峙城中,倚漢凌霄,試憑欄俯看溪山,最宜東嶺秋清,西湖月曉;

千家環檻外,熙來攘往,倘攜酒朗吟風月,好待子安詞伯,崔顥詩豪。

★ 侯必登題一江一 川中央閣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