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杭州(5):高踞吳山第一高峰,川原環抱,一江一 為襟,湖為帶,看從此菁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杭州(5)

對聯大全

杭州(5)

上溯羲皇畫八卦時,文字權輿,秦而篆,漢而隸,任後來縑素流傳,不外六書體例;

高踞吳山第一高峰,川原環抱,一江一 為襟,湖為帶,看從此菁華大啟,振興兩浙人才。

★ 俞樾題倉頡祠,在吳山第一峰,祀我國文字創造者倉頡。

羲皇:指太古,又指伏羲氏。

八卦:《周易》中的八種符號。

相傳為伏羲所作。

權輿:起始。

縑素:供作書畫用的白絹。

菁華:一精一華

一畫本天開,破上古洪荒,草昧無須繩更結;

六書隨世換,供後人摹寫,英雄未免筆難報。

★ 彭玉麟題倉頡祠。

洪荒:混旽蒙昧的狀態。

指遠古時代。

草昧:天地初開時的混沌狀態

離照賁千秋,治佐軒轅,瑞啟文光煥今古;

乾元師一畫,理參爻卦,秘宣奇字洩苞符。

★ 一胡一 光桂題倉頡祠。

軒轅:即黃帝,古史傳說姓公孫,居於軒轅之丘,故名軒轅。

文光:指述作的文采。

爻卦:《周易》中組成卦的長橫短道叫「爻」。

苞符:即祥瑞之物

神靈繼一畫天開,玉宇金書,從此文章光日月;

功德並六經傳世,先河後海,長令俎豆永乾坤。

★ 楊昌浚題倉頡祠

明日達聰兆四體;

觀天察地贊三才。

★ 倉頡祠。

四體:即四體書,書法中古文、篆、隸、草四種字體。

今通稱真、草、隸、篆

績奠九州重萬世;

統承二帝首三王。

★ 禹神廟,在古錢湖門外

洪水奠當年,億萬家飯美魚香,如依夏屋;

清時思儉德,千百世泳勤沐澤,共樂春台。

★ 禹神廟。

夏屋:大俎,大的食器。

《詩·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

春台:指美好的遊觀之處。

《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緬英姿於第一泉邊,仇復君親,賜劍尚留遺恨在;

隆清香以兩千年後,神依吳越,靈旗猶擁暗潮來。

★ 楊昌浚題伍子胥祠,在吳山,始建於漢代

生全孝,死全忠,拼此身報答君親,忍辱含冤,志士仁人今感泣;

朝在潮,夕在汐,憑浩氣流行一江一 海,御災捍患,吳山越水古英靈。

★ 程雲俶題伍子胥祠

神祐安瀾,曲折三一江一 潮有信;

人占利涉,澄清萬里海無波。

★ 海神廟,在吳山

楊柳風來潮未落;

梧桐葉下雁初飛。

★ 海神廟

百谷歸墟,澤匯江湖資利濟;

三亹循軌,潮平龕赭慶安瀾。

★ 海神廟。

亹:勤勉不倦

九土足農田,但期膏不下屯,霖雨遍敷天下望;

三吳稱澤國,更願流無旁溢,一江一 河長向地中行。

★ 龍神廟,在吳山

飛在天,見在田,大澤鱗鱗欽雨潤;

左為一江一 ,右為潮,新宮翼翼想雲從。

★ 廖壽豐題龍神廟

龍一虎忌爭行,甘四番花信吹來,致雨興雲,勿張旗鼓;

豚魚占利涉,七二候箕神簸後,飛芻挽粟,好送帆檣。

★ 風神廟,在龍神座後。

七二候:古代黃河流域的物候歷。

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分二十四氣,共七十二候,每侯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叫「候應」,表示一年中物候和氣候的一般變化

太平盛世,時征七十二番,敷化宣仁,默佑元機司橐籥;

天廋正供,歲入千百萬斛,遵一江一 導海,全憑神力引帆檣。

★ 廖壽豐題風神廟。

橐籥:古代冶煉鼓風用的器具。

橐是鼓風器,即鞴囊,籥是送風的管子

聖世不鳴條,默佐江湖占利澤;

神功常應律,潛調寒燠葉休征。

★ 風神廟

先武穆而神,大漢千古,大宋千古;

後文宣以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

★ 關廟,在西湖金沙港南北高峰之間

德必有鄰,把臂呼岳家父子;

忠能擇主,鼎足定漢室君臣。

★ 繆昌期題關廟

聖湖廟宇重新,蠲潔如臨潭上月;

武帝旌旗在眼,威靈共仰水中天。

★ 楊昌浚題關廟

偃月鋼刀千古銳;

守更銀燭萬年紅。

★ 關廟

聖至於神,薦馨萬千載而遙,如日月行天,一江一 河行地;

湖開自漢,崇祀值兩峰相對,有武穆在北,忠肅在南。

★ 一胡一 敬題關廟

仍是舊一江一 山,何處荒祠吳大帝;

依然新廟貌,陋他疑塚漢將軍。

★ 王兆瀛題關廟

如孟之剛,氣配義道;

繼孔而聖,志在春秋。

★ 許太眉題關廟

義勇冠三分,想西湖玉篆重摹,終古封侯尊漢壽;

鹹靈躋伍相,看東浙銀濤疾捲,迄今廟貌並吳山。

★ 朱麟題關廟

玉印署封侯,翊漢忠貞照日月;

錢塘新廟貌,倚亭清嘯覽春秋。

★ 程鍾駿題關廟

潭印孤心,鼎足三分一輪月;

台影照膽,桃園雙影六橋春。

★ 關廟

從真英雄起家,直參聖賢之位;

以大將軍得度,再現帝王之身。

★ 宋兆禴題關廟

統系讓偏安,當代天王歸漢室;

春秋明大義,後來夫子屬關公。

★ 關廟

與帝胄作股肱,蜀統常尊,一片忠貞留漢印;

為人臣誅僭亂,曹瞞雖詐,千秋肝膽照秦台。

★ 關廟。

股肱:喻帝王左右輔助得力的臣子。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祀典媲帝王,玉戚朱干,洋洋乎兩階舞佾,想在天靈爽,永矢忠貞,猶凜漢家君主;

神功昭薊豫,金戈鐵馬,赫赫然一怒安民,看匝宇威風,掃除氛祲,豈分吳地一江一 山。

★ 關廟

麟經自昔,篤忠員扶漢安劉,萬世人臣立斯極;

螭鼎於今,留浩氣吞吳剪魏,三分天下卒歸心。

★ 關廟

勢定三分,扶炎漢,伐魏討吳,辛苦倍嘗,未了平生事業;

志存一統,佐熙朝,伏魔蕩寇,威靈丕振,只完當日忠貞。

★ 關廟

文章傳萬世;

武略定千年。

★ 關廟

倫理修明,斯文未喪;

河山鞏固,我武維揚。

★ 關廟

兄玄德,弟翼德,同心一德,共誅孟德;

生解州,事豫州,日守荊州,威鎮九州。

★ 朱子明題關廟

史官評我曰矜,謬矣,視吳魏諸人,原同孺子;

後世尊我為帝,敢乎?論春秋大義,終是漢臣。

★ 王犖題關廟

吳山俎豆;

南海文冠。

★ 吳山,在西湖東南面,春秋時為吳國南界,故名。

因山上曾建有伍子胥祠和城隍廟,故亦名胥山和城隍山

胸前泉石千層起;

眼底江湖一望通。

★ 吳山

旗展春風,天上一星常耀彩;

杯邀明月,人間萬斛盡消愁。

★ 吳山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

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

★ 徐渭題吳山極目閣,在西湖東南

廣殿啟通明,高捧五雲香案;

層霄仰宗動,來朝群帝珠旒。

★ 魏滋伯題三清殿。

五云:青、白、赤、黑、黃五色之雲。

《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流雲歸山,止水繞屋;

怪石錯徑,雜花回欄。

★ 九溪十八澗,在西湖西邊的雞冠垅下,九溪水發源於楊梅嶺,有九條溪水注入錢塘;十八澗在煙霞洞西南,源出龍井村,穿林繞麓,次第匯合許多細流而成澗,九溪十八澗因而得名

高柳垂一陰一,老魚吹浪;

晚花行樂,小舫攜歌。

★ 九溪十八澗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 九溪十八澗

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

曰歸可緩,試同歌陌上花來。

★ 樊增祥題九溪十八澗路邊亭。

趙州茶:唐趙州高僧從諗,世稱趙州古佛,極愛飲茶,九溪附近既有古寺,又產龍井茶,故用此典

霸業未全湮,吳越至今留鐵卷;

靈泉依舊湧,日星終古照金池。

★ 童葉庚題金華將軍廟,在湧金門

擁書披舊志,欽監國勳名,五代威望,三朝觀古有懷,庶民流連吳越史;

釃酒謁新祠,仰將軍利澤,一方馨香,百世到今無賜,渤海奠定赭龕山。

★ 朱大勳題金華將軍廟

求名非求利,非要問來人,先自求心,此地盟心惟白水;

失意可失時,可但行善事,不教失足,前程舉足即青雲。

★ 嚴作霖題金華將軍廟

踵鄴侯六井,鑿金牛湖畔,三池利澤,綿延百世祀;

傍坡老古庵,築碧霞亭前,新捨神靈,飄忽一來游。

★ 金華將軍廟

歲慶安瀾,一江一 海萬民同受福;

功侔再造,湖山千載永稱靈。

★ 金華將軍廟

引水入城隅,長流惠澤,共汲清泉,無限恩波邁神禹;

浚池便民用,遠賴神庥,永遺美政,曾司國事佐錢王。

★ 金華將軍廟

本孝友以化人文,看卓筆峰高,勝地自來多秀傑;

列星辰而司祿命,占聯珠氣耀,銷兵全在重科名。

★ 文昌廟,在吳山城隍廟右

玉律金科,暗地潛窺,當知取士先求品;

桂宮杏苑,蒼天默佑,莫說衡才盡屬文。

★ 徐志震題文昌廟

星像耿微垣,將相承明,經緯一氣;

聖朝崇祀典,湖山有美,俎豆千秋。

★ 沈閬昆題文昌廟

道德文章真有據;

不行一陰一騭總難求。

★ 文昌廟

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 程錫齡題文昌廟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 孔廟

三德達才修,勇故不怠;

四科從政事,果賜無難。

★ 孟子祠。

三德:三種品德,隨文而異。

《書·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為孔門四科

尊王言必稱堯舜;

憂世心動徹禹顏。

★ 孟子祠

戰國風趨下;

斯文日再中。

★ 孟子祠

孔門功冠三千士;

周室生當五百年。

★ 孟子祠

丹心托月;

赤手擎天。

★ 乾隆題于謙墓,在杭州三台山麓。

明代(1489)始建此墓,1820年林則徐重修。

原墓已不存

一力奠金甌,以社稷為重;

三台埋碧血,於湖山有光。

★ 于謙墓

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魂。

★ 王明題于謙墓

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

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獨留青白在人間。

★ 董其昌題于謙墓

千古痛錢塘,並楚國孤臣,白馬一江一 邊,怒卷千堆雪浪;

兩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一陽一亭裡,心傷兩地風波。

★ 楊鶴於題于謙墓。

楚國孤臣:指春秋時吳國宰相伍員。

兩朝冤太保:于謙與岳飛

兩朝冤少保;

千古痛錢塘。

★ 于謙墓

宋室無謀,歲輸虜數萬幣,和議既成,安得兩宮歸朔漠;

漢家鬥智,幸分我一杯羹,挾求非計,不勞三寸返新豐。

★ 張岱題于謙墓

血不肯冷;

風誰與高。

★ 于謙祠,在于謙墓前

守經達權,是社稷之臣也;

知來藏往,以神明其德乎。

★ 于謙祠。

守經達權:既遵守常法而又能通達權變

事業已為前輩錄;

典型留與後人看。

★ 阮元題張蒼水墓。

張蒼水名煌言(1620-1664),字玄著,南明大臣,文學家。

明亡後,他率部抗清,不幸被害。

著有《張蒼水集》

日月雙懸于氏墓;

乾坤半壁岳家祠。

★ 張蒼水墓

作萬古忠義心,不愧文山隨北慮;

爭一片乾淨土,願從武穆峙南屏。

★ 盛在鎬題張蒼水墓

報國有孤臣,取義成仁,史策從茲傳事業;

褒忠腐盛典,春嘗秋禴,湖山終古薦馨香。

★ 包祖蔭題張蒼水墓。

秋禴:禴,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

禴,同「礿」

東浙結丹心,錢沈幾人同一轍;

南屏埋白骨,岳於二墓共千秋。

★ 趙元題張蒼水墓

贈鹿果然圓舊夢;

牧羊何事動哀思。

★ 張梅題張蒼水墓

果報可畏哉,既曾經歷一番,休再令挽回乏術;

死生亦大矣,倘未勉行眾善,莫輕言神祐無靈。

★ 吳廷康題東嶽廟,在吳山

舜典禮岱宗,億萬年鹹尊泰岳;

神庥敷越海,東西浙共仰仁元。

★ 吳謙題東嶽廟

這衙門難托人情,莫恃著前生將相;

在一陽一間若循天理,自成全後代功名。

★ 東嶽廟

回首望故鄉,廬舍田園,已歸烏有;

拊心傷往事,刀山劍樹,徒泣黃泉。

★ 東嶽廟

垢面蓬頭,強半榮華門裡客;

斷腰缺足,大都得意事中人。

★ 東嶽廟

殿過十重,到處無如為善好;

輪迴六道,於斯方曉轉人難。

★ 東嶽廟

偉績著南湖,取義成仁,憶當年遠播勳名,五社生靈資保障;

明禋垂西竺,綏錫福應,看此日重新廟貌,千秋祀典達馨香。

★ 唐祖詒題天曹廟,在靈隱寺西

廟貌重新,萬姓鹹沾愷澤;

神舟競渡,千秋共仰流風。

★ 鄭念橋題天曹廟。

愷澤:愷,安樂。

《莊子·天道》:「中心物愷,兼愛無私。」

澤,恩德,恩澤。

《書·華命》:「道洽政治,澤潤生民。」

愷澤,謂祥瑞與恩惠

吳山俎豆;

南海文冠。

★ 朱大勳題省城隍廟,在吳山

人心竟若此;

天理究如何。

★ 省城隍廟

我鑒在茲,燮此一陰一,理此一陽一,直同日焰當頭照;

爾形何遁!存一善,匿一惡,早若潮聲到耳聞。

★ 杜麟題省城隍廟

杯珓頌神靈,休雲暮夜無知,天終有眼醒宜早;

影衾嚴栓束,須識鑒觀不爽,禍到臨頭悔卻遲。

★ 一胡一 光桂題省城隍廟

執法九京,當光天化日之中,不容鬼域;

運心三界,除澤潤德孚而外,惟此雷霆。

★ 陳鎬補題神霄雷院,在吳山,原名玉樞道院

掌天鼓以鳴威,敕法行權為長子;

主軒星而奮鐸,警聾震聵喻人君。

★ 嚴士元題神霄雷院

貧富何常,能見我才許到此;

雷霆不遠,試問人孰敢為非。

★ 神霄雷院

地占湖山,金鼓洪音,真宰下觀風雨應;

閣鄰星宿,玉樞寶訓,萬靈俯聽鬼神趨。

★ 神霄雷院

百事莫熏心,密爾燎原,到處盡成灰燼;

萬般須順理,群遊樂土,安居永息風煙。

★ 火神廟,在吳山雷院東

草木濟人,勳名超百王而上;

參芩壽世,一精一英歷萬古不磨。

★ 邵錫光題藥王廟,在吳山,原名惠應觀。

張森,有政績,民設廟而祀

辨草性究脈息,同巢燧羲畫,默司造化;

典岐伯臣巫彭,異剛柔燥濕,克濟群生。

★ 裘春堪題藥王廟

茀祿爾康,福澤共西湖月滿;

正直是與,財源如東浙潮來。

★ 蔡敬宸題財神廟,在吳山,杭州有三財神廟,另外兩廟在孤山及天竺

梅萼洗寒酸,且教逋老揚眉,葛仙生色;

鶯花添富麗,恰稱金牛湖上,寶石山邊。

★ 財神廟

有道生財,不必壓殘金塢,富而可求,求人莫如求己;

無私惠我,何須鑄盡銅山,物惟自有,有德自爾有財。

★ 財神廟

聰明正直謂之神,冥冥難欺,知義利一交一 關,有福善禍一婬一可據;

南北東西隨所往,頭頭是路,歎癡愚無識,徒持籌幄算何為。

★ 財神廟

周甲授時,掌天於地支,一紀循環回吉曜;

靈神得歲,蔭吳山越水,五行分旺福群生。

★ 如山題太歲廟,在吳山

六十尊法像,列顯明威,盡屬東皇統御;

五百載神宮,重新至德,猶存南宋標題。

★ 趙之琛題太歲廟

如天之高,如地之厚,如水之深,萬姓沐恩施,浙省人心虔禱祝;

俾減而大,俾壽而康,俾昌而熾,三靈昭感應,吳山廟貌仰巍峨。

★ 吳世耀題三官殿,在吳山

旗展春風,天上一星常耀彩;

杯邀明月,人間萬斛盡消愁。

★ 吳世耀題酒仙殿,在吳山

酌言獻酌言,嘗人歌不老;

旨且多旨且,有國號長春。

★ 方增題酒仙殿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