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鶴慶: 一樹梨花千點雪;兩堤楊柳萬窩絲。★ 程巖川題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鶴慶

對聯大全

鶴慶

一樹梨花千點雪;

兩堤楊柳萬窩絲。

★ 程巖川題梨花塢

梨花滿地連雲掃;

野鶴無聲帶月歸。

★ 程巖川題梨花塢

何以寄幽情,趁滿地梨花,一溪楊柳,邀幾輩詩豪、詞伯、茶神、酒仙來,大家暢飲狂歌,消卻些風塵齷齪氣;

不堪懷往事,看龍池月古,像嶺雲深,安得有黃石、赤松、白猿、紫芝者,相與談禪訪道,也學個江湖散澹人。

★ 杜輝題梨花塢

碧海無波觀魚躍;

青山有道待龍眠。

★ 李重輪題龍眠洞,位於、洱源、劍川接壤的牛街附近。

寺廟後面有一石洞,高三米餘,深約十五米,可容百人。

此洞人跡罕至,傳說明初建文帝曾在此銷聲匿跡,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

現有建文帝曾用過的石榻、石桌、石几等

擲百八珠,穿百八洞,迄今數百年,八風平,同邑士民升日頌;

膺九五福,登九五尊,際前上九會,五雲觀,普天真聖晉露觴。

★ 水洞祠。

擲百八珠,相傳牟伽陀開闢壩時,用了一百零八顆神珠打通蛟海,水落始成陸地

井號菩提,樹號菩提,寺號菩提,古跡爭傳唐代古;

功留,名留,像留,高僧共仰厒山高。

★ 菩提寺,為牟伽神的居所

面壁十年,常敲著晨鐘暮鼓;

一陽一春三月,倒聽些竹笛山歌。

★ 周南題天子廟

化工無工,入斯門休輕弄斧;

成器不器,似此老方許斫輪。

★ 黃梅峰題魯班祠,祀我國古代著名工匠魯班。

入斯句:即「班門弄斧」之意。

斫:砍削

銀河水細浪飛花,織波中錦繡;

金斗山勁松翠直,普天下文章。

★ 一江一 尾廟

廟貌喜常新,依象嶺、面蛟一江一 ,水抱山環,果真是無雙勝景;

人材期迭出,登龍門、開虎帳,武鄉文裡,莫辜負有此大村。

★ 一江一 尾廟。

龍門:科舉試場的正門。

虎帳:武將的營幕

使天下人油然而生孝悌;

觀宇宙大煥乎其有文章。

★ 趙鶴齡題西山廟。

孝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乾始美利,不言所利,乃大厥利;

人知其神,弗見其神,故謂之神。

★ 趙竹筠題財神殿

萬家煙火春三月;

一朵紅雲尺五天。

★ 石寶山

門前綠竹猗猗,看起來無非般若;

屋後源泉混混,聽得懂便是波羅。

★ 雞窩寺。

般若:焚語。

猶言智慧。

波羅:梵語,意譯為到彼岸

莫道是空門,要進來須踏著實地;

謹防有岔路,走錯了便墮落深坑。

★ 龍華山。

空門:佛教謂色相世界,皆是虛妄,能破除偏執,由空而得涅槃,以空為入道之門,故稱空門

石上清泉滾出,頭頭是道;

山間明月照來,色色皆空。

★ 龍華山

玉石凌空,積雪千年經不掃;

金波倒影,遊人六月欲生寒。

★ 白龍潭雪崖石

逸興遄飛,遙看秋水藍天,想滕王閣風光宛在;

詩脾可沁,試問一騷一人墨客,此冷泉亭景致如何。

★ 龍潭

祖以僧為帝,孫以帝為僧,轉眼看興亡,法度難追皇覺寺;

君不死竟歸,臣不歸竟死,撫膺悲宇宙,梵鍾莫認景一陽一宮。

★ 二忠祠。

撫膺:捶胸。

表示收恨、慨歎。

景一陽一宮:即景一陽一殿,殿旁有胭脂井。

隋兵南下,占台城,後主偕妃藏於井中

七百里燕子歸來,叔不以父命為尊,侄唯知天倫為重;

四十年龍眠無用,君竟得人歸故土,臣不幸魂落他鄉。

★ 二忠祠。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親屬關係

鶴立鴿王台,看道旁紙彩旛花,秋月艷於春月夜;

雲環獅子座,聽院裡金鐃法鼓,中元鬧似上元霄。

★ 鶴雲寺。

法鼓:指佛寺的大鼓。

中元:時節名。

道家以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

上元:農曆正元十五日為上元節,又稱元夜、元宵

景物觀中奇,春柳迷眼,夏麥翻浪,秋稼如雲,冬門破雪,變化四時,都覺眼前春意滿;

湖山分內外,銀河曲抱,金斗暗堆,玉屏對峙,寶岫來朝,環圍五里,應知醉後有情多。

★ 鎮一江一 廟

雪仗風威,白佔田園能幾日;

雲隨雨勢,黑瞞天地不多時。

★ 城隍廟

地本無獄,天本無堂,憑一日結撰而成,請看色色形形,全球上何非現象;

前是存因,後是有果,緣千年參觀自得,試問善善惡惡,歷史中豈有危言。

★ 楊金鎧題城隍廟

鳥道幽幽,雲至岸邊湧出;

羊腸曲曲,路從天外飛來。

★ 章懷芝題神海石

客因鍾引遙尋路;

僧為雲留懶出山。

★ 鄭虛舟題石雲巖,又名珓環石,位於東寶山

小結構到底何奇?想洞紀龍眠,石傳象跪,詩題竹樹,果種菩提,為儒為釋為帝王,蕞爾微區,其中大有人在;

真逍遙當前即是,看朝霞虹映,夜月蟾輝,寶嶺秋光,漾一江一 春一色 ,好山好水好景物,取之不盡,此外匪我思存。

★ 楊金和題雲鶴樓,原名安豐樓,又名鐘鼓樓,位於城中心,建於明正德九年,屢經修葺。

洞紀龍眠:傳明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變出逃,在龍眠洞中避匿十年。

石傳象跪:傳忽必烈南征,由麗一江一 騎象至城北,像跪不行,化為象跪石。

詩題竹樹:明代楊慎、李元一陽一曾游此酬唱,刻句於竹。

果種菩提:傳說開闢祖師贊陀屈多曾種菩提樹於城西南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