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大全》青城山(2):試躡屐登上清絕頂,看雪嶺光騰,紅吞滄海;錦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對聯大全》青城山(2)

對聯大全

青城山(2)

溯禹跡奠岷阜以還,南接衡湘,北連秦隴,西通藏衛,東峙夔巫,蔥蔥鬱郁,縱橫八百里輿圖。

試躡屐登上清絕頂,看雪嶺光騰,紅吞滄海;錦一江一 春漲,綠到瀛洲。

歷井捫參,須臾踏蝸牛兩角,爭奈路隔蠶叢,何處尋神仙帑庫。

丈人峰直牆堵耳!回想峨眉秋月,玉壘浮雲,劍門細雨,尚依稀繞襟袖間。

況乃夜朝群岳,聖燈先列宿柴天;泉噴六時,靈液疑真君唾地,讀書檯猶存芳躅,飛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遙陟簷蔔崗,渡芙蓉島,都露出廬山面目,難遽追攀。

樓觀互玲瓏,今幸青崖徑達,問當初華渚姚墟,銅鑄明皇應宛在;

自軒壇拜寧封而後,漢標李意,晉著范賢,唐隱薛昌,宋征張愈,烈烈轟轟,上下四千年文物。

漫借瓻考前代遺徽,記官臨內品,墨敕親頒,曲和甘州,霓裳同詠。

鸞章翠輦,不過留鴻爪一痕,可憐林深杜宇,幾番喚望帝歸魂。

高士傳豈欺予哉!莫道趙昱斬蛟,佐卿化鶴,平仲馳騾,悉縹緲若遐荒事。

兼之花蕊宮詞,巾幗共譙巖競秀;貂嬋畫像,侍中與太古齊名,攜古琴御史曾游,吹長笛放翁再往。

休提說王柯丹鼎,譚峭靸鞋,那堪他沫水洪波,無端淘盡。

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暫棲,待異日龍吟虎嘯,鐵船賈郁定重來。

★ 李善濟題建福宮,在丈人峰下,是遊覽青城的起點。

建於唐代,現存兩院三殿,為清代重修。

宮內有古木山、委心亭;宮右有明慶符王妃梳妝台等遺跡。

此聯原懸天題洞,後移建福宮。

岷阜:岷山。

衡湘:衡山和湘一江一 ,代指湖南。

秦隴:陝西、甘肅的簡稱。

藏衛:西藏。

夔巫:夔門、巫峽。

雪嶺:岷山。

捫:撫摸。

蝸牛兩角。

極微小之地。

蠶叢:傳為蜀王之先祖,此指蜀地。

神仙帑庫:指青城天倉山。

丈人峰。

青城山峰名。

聖燈:青城山谷夜間閃爍的磷光。

柴天:燔柴祭天。

六時:泉名,在青城混元頂下。

真君:此指傳道於軒轅皇帝的寧封君。

讀書檯:青城白雲溪畔,杜光庭隱居處。

芳躅:對先賢行跡的美稱。

飛赴寺:佛寺名。

簷蔔崗:青城山峰名。

華渚姚墟:地名,傳為少昊、虞舜降生地。

寧封:軒轅曾設壇拜為五嶽丈人。

李意:李意其,漢末人,傳劉備伐吳曾問其吉凶。

范賢:范長生,晉末隱居青城,後受拜為大成國丞相,尊號「范賢」。

薛昌:唐玄宗時青城隱士。

張愈:宋仁宗時人,曾入朝為官,後隱居青城。

瓻:陶制酒具。

官臨內品:唐玄宗時內品官毛景懷持玄宗詔令赴青城,令飛赴寺僧人還古道常觀於道家。

曲和甘州:前蜀主王衍游青城,作《甘州曲》,沿途自歌,宮人和之。

高士傳:晉皇甫謐所撰記敘古代隱士事跡的書。

趙昱:隋嘉州太守,傳曾入犍為潭斬蛟,後隱於大面山。

佐卿:徐佐卿,唐代道士,傳曾化鶴飛到長安沙苑,中御箭仍飛回青城。

平仲:姚平仲,宋代名將,後騎騾隱居青城。

花蕊:花蕊夫人,即孟昶夫人費氏,擅詩文。

譙巖:宋代譙定隱居處。

貂蟬畫像:宋代畫家孫知微所繪戴蟬文貂尾華冠的范長生像。

侍中:指范長生。

太古:孫知微的字。

御史:指唐代御史大夫溺愛妻子兼劍南兩川節度使嚴武。

王柯:唐代蜀人,隱居青城,傳服丹升天。

譚峭:南唐一人,傳拋靸鞋於東海,入青城成仙。

鐵船賈郁:傳五代時仙遊縣主簿賈郁曾駕鐵船出遊

一樓和氣看山笑;

半榻禪心印月明。

★ 建福宮寧封殿

曲徑幽居神道跡;

高山便是白雲鄉。

★ 寧封殿

君能玩月登虛府;

我愛流霞醉靜宮。

★ 寧封殿

相鶴有經,來禽名帖;

畫蘭訂譜,種樹成書。

★ 寧封殿

道堪總攝群流,神秘啟諸天,偶窺玄妙應如海;

我也遨遊萬里,丈人尊五嶽,漫說歸來不看山。

★ 寧封殿

華堂瑞繞,喜光輝棟宇;

蘭室香生,賀錦繡一陽一春。

★ 寧封殿

勝景足盤旋,記曾結隊西來,三十六峰頻飽看;

名區堪鎖鑰,休道大一江一 東去,百千萬劫總浮漚。

★ 寧封殿。

浮漚:喻變化無常的世事

竹影橫畫古;

花香入座清。

★ 客堂

愛月便居前席座;

搜畫如見故人來。

★ 客堂

累盡神仙端可致;

心靈造化欲無功。

★ 客堂

草亭閒坐看花笑;

竹院敲詩帶月歸。

★ 委心亭

乳泉如鼓瑟;

層雲欲蕩胸。

★ 乳泉亭

曉鍾歷歷,晚磬泠泠,細參個裡機關,凡處境無非夢境;

嵐氣重重,雲峰乙乙,飽看天然圖畫,不學仙也是真仙。

★ 長生宮。

歷歷:分明可數。

泠泠:聲音清越。

乙乙:難出貌

開國搜蜀才,蒙昭烈帝臨存,英雄名士各千古;

棲真得元壽,錫逍遙公爵號,富貴神仙有幾人。

★ 長生宮。

昭烈帝:劉備。

棲真:棲身。

元壽:年壽,長生不老。

錫:賜予。

逍遙公:唐韋嗣立封號

於今百草承元化;

自古名山待聖人。

★ 於右任題上清宮,在青城山巔,地處高台山之一陽一,始建於晉,五代王衍重建,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建

隔岸紅塵三十里;

直上一江一 源第一峰。

★ 劉樹皆題上清宮

小憩自然涼,何幸今生來福地;

登臨勿謂苦,會當絕頂看朝一陽一。

★ 上清宮

鍾敲月上,磬歇雲歸,非仙島莫非仙島;

鳥送春來,風吹花去,是人間不是人間。

★ 高忠元題上清宮

上德無為,行不言之教;

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

★ 馮玉祥集《老子》句題上清宮

心隨流水去;

身與白雲閒。

★ 譚銘題上清宮

絕頂好棲真,聽敲窗落葉,庶啵巖泉,動靜相同成妙諦;

危樓堪極目,看出岫間雲,翱翔飛鳥,和平自在觀天機。

★ 茶樓

彌天宿霧收,萬象正恢飛動意;

一日凌雲出,群山齊失自高心。

★ 齋樓

道德五千言,名通聖典;

樓台十二仙,境在人間。

★ 靈宮殿

一廟全資護蔭;

群魔均賴剪除。

★ 靈宮殿

境入上清,半點紅塵飛不到;

壇開無垢,滿天花雨散香來。

★ 右廊

呼吸化三丹,步步凌空,此中自有長生術;

鴛鴦傳二井,心心相印,由來平坦半邊天。

★ 右廊

見道發新硎,自叩元門齊一寵一 辱;

秉均孰為偶,須知嘉會有因緣。

★ 左廊

峰六六上清翠擁;

道玄玄妙諦言傳。

★ 道德經堂

一陰一符三百字;

道德五千言。

★ 道德經堂。

一陰一符:即《一陰一符經》。

舊題黃帝撰,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李筌六家注,經文三百八十四個字,一卷。

言虛無之道,修煉之術

餐赤城霞,借寧范齊登大隱;

享黃石壽、共松鶴永葆遐年。

★ 客堂。

黃石:即黃石公,秦時隱士

月到風來詩意靜;

水澄雲在道心閒。

★ 麻姑池

璀璨啟琳宮,有仙則名,憑陵絕頂鍾神秀;

慈祥徵福果,為善最樂,管領靈山作主人。

★ 麻姑池

到九室逍遙,詢是仙姿鶴隱;

看三台隱約,果然福地洞天。

★ 捎雲閣

上青城第一峰,目空今古;

到丹鉛轉九候,骨是神仙。

★ 捎雲閣

賓客滿堂,齊歌堯天舜日;

英雄遍地,不負綠水青山。

★ 杜明通題劍仙樓

秋水長天,百里平疇開眼底;

春風短笛,千聲餘韻入耳來。

★ 劍仙樓

山高林密;

人傑地靈。

★ 劍仙樓

河聲岳色精神在;

虎僕龍賓左右偕。

★ 茶園

樽中美酒常須滿;

世上虛名好是閒。

★ 茶園

聊借琴書為伴侶;

且將天地作蓬廬。

★ 茶園。

伴侶:曲調名。

《舊唐書·音樂志》:「齊將亡也。

而為《伴侶曲》。」

《文獻通考一四二·樂十五》:「(北齊)後主亦能度曲,……別采新聲,為《無愁伴侶曲》,音韻窈窕,極於哀思」

空山清世慮;

素琴靜客心。

★ 東樓

覽勝宿上清,產藥尋源今灌口;

證名談往劫,然鐙揭諦舊峰頭。

★ 東樓

青蒼滴秀萬千樹;

突兀爭奇卅六峰。

★ 迎曦樓

青山笑對大千世界;

黃冠隱居第五洞天。

★ 迎曦樓

萬疊雲山圖畫裡;

一樓風月笑談中。

★ 迎曦樓

銀杏千年證道性;

青城一洞試幽深。

★ 銀杏閣

野寺多情留客住;

青山無語看人忙。

★ 銀杏閣

燭剪西窗,梅開東閣;

樽飛北海,月滿南摟。

★ 銀杏閣

雲氣生虛壁;

風威著靖魔。

★ 天師殿

地據一江一 原勝;

名從漢代傳。

★ 天師殿

開門溪繞先生宅;

渡壑雲藏弟子家。

★ 曲徑通幽

還觀記開元,蕃衍龍門宗派遠;

移宮逢同治,遙臨鶴馭赤城高。

★ 三皇殿

指點中原,萬里一江一 山歸眼底;

登臨絕頂,頻年風雨攬心頭。

★ 三皇殿

勝地好遊仙,勞君赤手經營,點石多方,碧瓦朱甍留偉績;

故人驚化鶴,此日青城縹緲,種桃何處,白雲丹灶冷空山。

★ 三皇殿

照物如春,永鍚難老;

與道大適,復歸於嬰。

★ 三皇殿

自是君身有仙骨;

向來涉世亦遺人。

★ 三皇殿

方丈蓬萊應不遠;

絳闕雲台總有名。

★ 三皇殿。

方丈:佛寺長老及住持說法之處。

絳闕:宮殿的門闕

樹紅樹碧高低影;

煙淡煙濃遠近秋。

★ 祖師殿,馮玉祥曾隱居於此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對聯大全
北京(1)北京(2)北京(3)北京(4)北京(5) 故宮北京(6) 故宮北京(7) 故宮北京(8) 中南海北京(9) 中南海北京(10) 北海北京(11) 頤和園北京(13)香山北京(14)雍和宮天津瀋陽吉林遼寧河北承德河南(1)河南(2)河南(3)河南(4)開封洛陽許昌南陽上海(1)上海(2)浙江(1)浙江(2)浙江(3)紹興溫州杭州(1)杭州(2)杭州(3)杭州(4)杭州(5)杭州(6)杭州(7)杭州(8)杭州(9)杭州(10)西湖十景江蘇(1)江蘇(2)江蘇(3)江蘇(4)江蘇(5)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太平天國天王府南京(5) 清涼山南京(6) 隨園南京(7) 莫愁湖南京(8)秦淮河風景帶無錫(1)無錫(2)無錫(3) 惠山無錫(4) 梅園無錫(5) 太湖揚州(1)揚州(2)揚州(3) 蜀岡揚州(4) 虹橋風景帶揚州(5) 瘦西湖蘇州(1)蘇州(2)蘇州(3)蘇州(4) 拙政園蘇州(5) 虎丘常熟泰州鎮江(1)鎮江(2)宜興徐州南通連雲港江陰山東濰坊曲阜濟南山西太原安徽(1)安徽(2)馬鞍山安慶陝西西安甘肅蘭州(1)蘭州(2)黑蒙青新寧藏江西南昌九江甘棠湖萍鄉贛州廣東(1)廣東(2)廣州惠州潮州海南廣西桂林福建(1)福建(2)福州(1)福州(2)廈門台灣台北台中台南港澳雲南昆明大理劍川鶴慶貴州貴陽湖南(1)湖南(2)長沙湘潭衡陽韶山桃花源湖北武漢襄樊黃岡四川成都瀘州樂山灌縣新都重慶(1)重慶(2)南京勝棋樓煙台蓬萊閣南昌滕王閣九江潯陽樓長沙天心閣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武漢晴川閣成都望江樓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長城長江黃河鄱陽湖洞庭湖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黃山廬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武當山青城山(1)青城山(2)青城山(3)嶗山羅浮山天台山武夷山北固山焦山岳麓山千山莫干山小孤山石鍾山白雲山越秀山秀山雞足山五泉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