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卷一 第十一節瘧:【脈】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脈因證治》卷一 第十一節瘧

脈因證治

卷一 第十一節瘧

第十一節瘧

【脈】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

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數者,可汗,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因】夏暑捨於營衛之間,腠理不密,遇秋之風,玄府受之。

慘愴之水,寒氣氣閉而不出,捨於腸胃之外,與營衛並行。

晝行於一陽一,夜行於一陰一,並則病作,離則病止。

並於一陽一則熱,並於一陰一則寒。

淺則日作,深則間日。

在氣則早,在血則晏。

因汗郁成痰,因虛弱一陰一陽一相乘。

外因從六一婬一,有寒、濕、癉、濕、一牝一。

寒則先寒後熱;溫則先熱後寒;癉則但熱不寒;濕則身骨節疼;一牝一則寒多不熱。

內因,有髒氣不和,鬱結痰飲所致。

有肝、心、脾、肺、腎之說。

說見後。

不內外因,疫瘧,一歲之內,大小相似;鬼瘧夢寐不詳;癉瘧乍有乍已;食瘧因飲食得之;勞瘧因勞得之;母瘧有母傳染者也。

李論夏傷於暑,秋為瘧。

暑者,季夏濕土。

濕令不行則土虧矣,所勝妄行,木氣太過,少一陽一主也。

所生者受病,則肺金不足,不勝者侮之。

水勝土之分,土者坤,坤在申,申為相火。

水入土,則水火相干,則一陰一陽一交作,肺金不足,洒淅惡寒。

土虛少一陽一乘之,則為寒熱。

發於秋者,濕一熱則卯酉之分也。

【證治】先寒而熱,謂之寒瘧;先熱而寒,謂之溫瘧;治之宜乎中也。

中者,少一陽一也。

渴者,燥勝也。

不渴者,濕勝也。

又有得之於冬,而發於暑,邪捨於腎,足少一陰一也。

有藏之於心,內熱蓄於肺,手太一陰一也。

但熱而不寒,謂之癉瘧,足一陽一明也。

在太一陽一經謂之風瘧,宜汗之;在一陽一明經謂之熱瘧,宜下之;少一陽一經謂之風熱,宜和之。

此傷之淺也。

在一陰一經則不分三經,謂之溫瘧,宜從太一陰一經論之。

此傷之重也。

治雖不同,瘧得於暑,當以汗解。

或汗不徹,郁而成痰,宜以養胃化痰發汗,邪氣得出,自然和也。

虛則補之,脈洪數無力者是也。

羌活湯治邪氣淺在表。

羌活防風甘草惡寒有汗,加桂枝;惡風無汗,加麻黃;吐,加半夏。

麻黃桂枝湯治夜瘧。

此散血中風寒。

麻黃(一兩)桂枝(二錢)甘草(炙,三錢)黃芩(五錢)桃仁(三十粒,去皮尖)邪氣深而入血,故夜。

以桃仁緩肝,散血中邪。

桂枝石膏湯治邪深間日。

桂枝石膏知母黃芩汗出不愈,為內實外虛,寒熱大作,必傳入一陰一。

太一陽一陽一明,、芍;寒熱傳入,太一陽一陽一明少一陽一合病,加柴胡、半夏、人參、甘草。

鱉甲(醋炙,君)三稜莪術(醋炙)香附子阿魏(食積加醋化)截瘧丸先補藥、表藥,徹起一陽一分,方可截。

川常山草果知母檳榔烏梅穿山甲(炒)甘草(炙)用水一大碗,煎半碗,露一宿,臨發時溫服之,宜吐。

一補一發丹治久瘧內傷挾外邪。

內發必主痰,外以汗解。

半夏茯苓陳皮柴胡黃芩蒼朮川常山葛根虛加參、術補氣,甚加芩、連。

有一人夏感,脈沉細,服之愈。

常山湯治婦胎瘧。

常山(二兩)黃芩(三兩)石膏(八錢,另研)烏梅(十四個)甘草(一兩)煎服之。

不二散白面(二兩)砒(一錢)和勻,以香油一斤煎之,色黃,用草紙壓之,去油為末,入江茶三兩,每服一字。

神妙絕瘧木通(川者)秦艽(去蘆)穿山甲(炙)常山(各等分)辰砂(半錢,另研)烏梅(七個)大棗(七個)上以水三盞,煎至半,入酒一盞,再至半。

先刮砂,棗服,次服藥。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脈因證治
序言 自序卷一 第一節卒屍卷一 第二節痺卷一 第三節痙卷一 第四節痿卷一 第節五厥卷一 第六節傷寒卷一 第七節卷一 第八節霍亂卷一 第九節瘟病卷一 第十節傷暑卷一 第十一節瘧卷一 第十二節疸卷一 第十三節勞(勞極煩熱勞瘵)卷二 第十四節熱卷二 第十五節吐衄下血卷二 第十六節下利卷二 第十七節洩卷二 第十八節自汗頭汗卷二 第十九節淋(附小便不禁腎臟風)卷二 第二十節頭目痛(附腦痛、眉骨痛)卷二 第二十一節眩暈卷二 第二十二節心腹痛卷二 第二十三節腰痛(附腰胯腫痛、腰軟)卷二 第二十四節肩背痛(附腰髀痛)卷二 第二十五節脅痛(附身體痛)卷二 第二十六節逆痰嗽卷二 第二十七節喘(附哮)卷三 第二十八節宿食留飲(附痰飲)卷三 第二十九節噯氣吞酸嘈雜(附氣)卷三 第三十節積聚卷三 第三十一節消渴卷三 第三十二節痞卷三 第三十三節腫脹卷三 第三十四節嘔吐噦卷三 第三十五節噎膈卷三 第三十六節瘡瘍卷三 第三十七節癰疽卷四 第三十八節乳癰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卷四 第四十節發斑卷四 第四十一節丹疹卷四 第四十二節金瘡(附油火刀犬等傷)卷四 第四十三節傾仆卷四 第四十四節百藥中傷卷四 第四十五節癲狂卷四 第四十六節驚悸卷四 第四十七節疝卷四 第四十八節腳氣卷四 第四十九節蟲(附狐惑)卷四 第五十節喉痺卷四 第五十一節口卷四 第五十二節舌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卷四 第五十四節耳卷四 第五十五節鼻卷四 第五十六節齒卷四 第五十七節結燥卷四 第五十八節痔漏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卷四 第六十節帶下卷四 第六十一節經候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卷四 第六十三節小兒證卷四 第六十四節雜證卷四 第六十五節雜治卷四 第六十六節髒證卷四 第六十七節七情證卷四 第六十八節雜脈寸卷四 第六十九節察視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