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卷一 第四節痿:【脈】浮而大,浮虛大熱;滑而大,滑痰大虛;洪而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脈因證治》卷一 第四節痿

脈因證治

卷一 第四節痿

第四節痿

【脈】浮而大,浮虛大熱;滑而大,滑痰大虛;洪而緩,洪熱緩虛。

【因】腎水不能勝心火,火上爍肺金,六葉皆焦,皮一毛一虛弱,急而薄著者,則生痿。

皆因貪慾好色之故。

濕痰亦能為之。

經論有由悲哀太甚,一陽一氣內動,數溲血,大經空虛,熱起於心。

病則樞紐如折,名曰脈痿。

有思想無窮,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熱入於肝。

病則筋急而爪枯,名曰筋痿。

有由濕地,以水為事,熱生於脾。

病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名曰肉痿。

有因遠行勞倦,遇大熱而渴,一陽一氣內乏,熱捨於腎。

病則腰脊不一舉,骨枯而髓減,名曰骨痿。

然此皆熱熏於肺之為也。

火上炎,肺治節不行而痿矣。

【證】面黃,身熱,肌瘦,往來寒熱,涎嗽喘滿,面浮弱而不用者,為痿。

外有痿即軟風也。

柔風腳弱,病同而證各異。

【治】治獨取一陽一明。

一陽一明者,胃脈也。

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利機關也。

故一陽一明虛而然。

張,以黃連解毒湯加歸等劑治之。

李,以甘寒瀉火,苦寒瀉濕一熱。

四君子補一陽一明虛,清暑益氣治之。

濕痿之為病,宜二陳湯加術、苓、柏治之。

清暑益氣湯治熱傷肺,氣虛成痿。

黃(一錢,汗少減半。

暑邪干衛,身熱自汗,甘溫補之)人參(救火傷氣)白朮(各半錢)白蒼朮(一錢,除濕)甘草(炙,三錢,益氣)當歸(三錢)升麻(一錢,酒潤,甘平,潤肌熱,風勝濕)葛根(二錢)陳皮(半錢)澤瀉(半錢滲濕)神曲(半錢,消食去痞)五味(九分,酸寒,收暑傷金)麥門冬(三錢)青皮(二錢半)黃柏(三錢,補水瀉熱)或加知母、黃芩。

健步丸治濕一熱成痿。

羌活防風柴胡滑石炙甘草生薑(酒洗,各半兩)澤瀉(五錢)防己(酒制一兩)川烏苦參(酒洗)肉桂(一錢)愈風湯下。

秘方氣虛,四君子加蒼、白朮、苓、柏。

痰,加竹瀝。

血虛,四物湯。

濕痰,二陳湯加蒼白朮、苓、柏、竹瀝。

下補一陰一丸。

經論喑痱乃腎虛也。

舌不語,腎脈挾舌本,腎氣厥不至;足不行,腎氣不順。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脈因證治
序言 自序卷一 第一節卒屍卷一 第二節痺卷一 第三節痙卷一 第四節痿卷一 第節五厥卷一 第六節傷寒卷一 第七節卷一 第八節霍亂卷一 第九節瘟病卷一 第十節傷暑卷一 第十一節瘧卷一 第十二節疸卷一 第十三節勞(勞極煩熱勞瘵)卷二 第十四節熱卷二 第十五節吐衄下血卷二 第十六節下利卷二 第十七節洩卷二 第十八節自汗頭汗卷二 第十九節淋(附小便不禁腎臟風)卷二 第二十節頭目痛(附腦痛、眉骨痛)卷二 第二十一節眩暈卷二 第二十二節心腹痛卷二 第二十三節腰痛(附腰胯腫痛、腰軟)卷二 第二十四節肩背痛(附腰髀痛)卷二 第二十五節脅痛(附身體痛)卷二 第二十六節逆痰嗽卷二 第二十七節喘(附哮)卷三 第二十八節宿食留飲(附痰飲)卷三 第二十九節噯氣吞酸嘈雜(附氣)卷三 第三十節積聚卷三 第三十一節消渴卷三 第三十二節痞卷三 第三十三節腫脹卷三 第三十四節嘔吐噦卷三 第三十五節噎膈卷三 第三十六節瘡瘍卷三 第三十七節癰疽卷四 第三十八節乳癰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卷四 第四十節發斑卷四 第四十一節丹疹卷四 第四十二節金瘡(附油火刀犬等傷)卷四 第四十三節傾仆卷四 第四十四節百藥中傷卷四 第四十五節癲狂卷四 第四十六節驚悸卷四 第四十七節疝卷四 第四十八節腳氣卷四 第四十九節蟲(附狐惑)卷四 第五十節喉痺卷四 第五十一節口卷四 第五十二節舌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卷四 第五十四節耳卷四 第五十五節鼻卷四 第五十六節齒卷四 第五十七節結燥卷四 第五十八節痔漏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卷四 第六十節帶下卷四 第六十一節經候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卷四 第六十三節小兒證卷四 第六十四節雜證卷四 第六十五節雜治卷四 第六十六節髒證卷四 第六十七節七情證卷四 第六十八節雜脈寸卷四 第六十九節察視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