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脈】洪數而疾。漏血下赤白,日下數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脈因證治》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

脈因證治

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

第六十二節崩漏

【脈】洪數而疾。

漏血下赤白,日下數升。

脈急疾者死,遲者生;緊大者死,虛小者生。

【因治】熱,血熱則流;虛,虛則下溜。

蓋一陰一虛一陽一搏謂之崩。

由脾胃有虧,氣下陷於腎,與相火相合,濕一熱下迫。

脈洪而疾,先見寒熱往來,心煩不得眠,治宜大補脾胃而升其血氣。

蓋心氣不足,其火大熾,在於血脈之中,致脾胃有虧,火乘其中,形容似不病者,此心病也。

治法同前,微加鎮墜心火之藥,補一陰一瀉一陽一,經自止矣。

蓋腎心真一陰一虛,不能鎮守包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是氣血俱虛,為大寒之證;輕手其脈數疾,舉指弦緊或澀,皆一陽一脫也;一陰一火亦云或渴,此皆一陰一燥。

宜溫之、補之、升之。

脾胃者,血氣之根本,周榮滋身;心者,血之府;脈者,人之神。

俱不足,則生火故也。

【治】升一陽一散火除濕。

羌活、防風、升麻、柴胡、川芎;涼血瀉相火,生地、黃連、黃柏、黃芩、知母;和血補血,酒洗當歸、黃。

胃口客寒,當心痛,加草豆蔻、炒曲;氣短,加參、術;冬寒,加麻黃、桂枝;血氣俱脫,大寒證,加附子、肉桂;不止,加阿膠、艾葉,或加丁香、乾薑。

四物加荊芥穗、發灰,治血不止如神。

單味蒲黃炒黑,亦妙。

治標方急則治其標。

凡藥須炒黑,血見黑則止。

白芷湯調棕櫚灰,後用四物湯加姜調治;五靈脂末亦可;凌霄花末,酒下。

治本方四物湯。

黃連,熱則加之;參、,虛加之;乾薑,寒則加之;黃芩,熱則加之。

胎漏方血虛有熱。

地黃(生一半,熟一半)白朮(一兩)黃芩(炒)枳殼(各半兩)煎湯,調下地黃末。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脈因證治
序言 自序卷一 第一節卒屍卷一 第二節痺卷一 第三節痙卷一 第四節痿卷一 第節五厥卷一 第六節傷寒卷一 第七節卷一 第八節霍亂卷一 第九節瘟病卷一 第十節傷暑卷一 第十一節瘧卷一 第十二節疸卷一 第十三節勞(勞極煩熱勞瘵)卷二 第十四節熱卷二 第十五節吐衄下血卷二 第十六節下利卷二 第十七節洩卷二 第十八節自汗頭汗卷二 第十九節淋(附小便不禁腎臟風)卷二 第二十節頭目痛(附腦痛、眉骨痛)卷二 第二十一節眩暈卷二 第二十二節心腹痛卷二 第二十三節腰痛(附腰胯腫痛、腰軟)卷二 第二十四節肩背痛(附腰髀痛)卷二 第二十五節脅痛(附身體痛)卷二 第二十六節逆痰嗽卷二 第二十七節喘(附哮)卷三 第二十八節宿食留飲(附痰飲)卷三 第二十九節噯氣吞酸嘈雜(附氣)卷三 第三十節積聚卷三 第三十一節消渴卷三 第三十二節痞卷三 第三十三節腫脹卷三 第三十四節嘔吐噦卷三 第三十五節噎膈卷三 第三十六節瘡瘍卷三 第三十七節癰疽卷四 第三十八節乳癰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卷四 第四十節發斑卷四 第四十一節丹疹卷四 第四十二節金瘡(附油火刀犬等傷)卷四 第四十三節傾仆卷四 第四十四節百藥中傷卷四 第四十五節癲狂卷四 第四十六節驚悸卷四 第四十七節疝卷四 第四十八節腳氣卷四 第四十九節蟲(附狐惑)卷四 第五十節喉痺卷四 第五十一節口卷四 第五十二節舌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卷四 第五十四節耳卷四 第五十五節鼻卷四 第五十六節齒卷四 第五十七節結燥卷四 第五十八節痔漏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卷四 第六十節帶下卷四 第六十一節經候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卷四 第六十三節小兒證卷四 第六十四節雜證卷四 第六十五節雜治卷四 第六十六節髒證卷四 第六十七節七情證卷四 第六十八節雜脈寸卷四 第六十九節察視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